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

第549章 水軍之議,初獻良策 (技術交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貓啃月亮 本章︰第549章 水軍之議,初獻良策 (技術交流)

    “舌戰群儒”之後的兩日,柴桑的氣氛表面上平靜了一些,但私下里,圍繞著戰與降的爭論,以及如何應對曹操大軍的討論,顯然進入了更深層次、也更小範圍的階段。

    孔明那邊,據魯肅透露,已經與孫權有過一次長談,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從魯肅略顯輕松的神色來看,效果應該不錯。

    而我,則利用這兩天,通過魯肅的引薦,有幸與幾位江東水軍的中層將領有過一些非正式的接觸,也借機更深入地了解了江東水師的現狀。

    他們對于曹軍水師的實力普遍存在輕視心理,認為那些北方旱鴨子即便得到了荊州水師,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真正的戰斗力。

    這種自信固然可貴,但也隱藏著輕敵的風險。

    今日午後,魯肅再次找到我,神色略帶興奮,說周瑜都督想請我和孔明過府一敘,似乎有要事相商。

    我知道,關鍵的時刻可能要到了。

    周瑜的府邸並不奢華,但處處透著一股精悍利落的氣息,與主人的氣質頗為相符。

    這次並非公開的宴會,除了我和孔明、魯肅,在座的只有周瑜本人,以及一位面容剛毅、不苟言笑的將領,魯肅介紹說乃是程普程德謀將軍。

    程普是江東三代老臣,宿將元勛,他的出席,本身就代表了某種分量。

    寒暄過後,周瑜直接切入了正題,他的目光銳利如鷹,掃過我和孔明︰

    “二位先生遠道而來,為我江東剖析利害,瑜甚為感佩。

    如今主公已有抗曹之意,然曹軍勢大,號稱八十萬,戰船連天,我江東雖有天險可守,精兵數萬,但畢竟兵力懸殊,不知二位先生,可有破敵良策?”

    孔明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將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娓娓道來,核心觀點與之前對孫權所言類似,強調曹軍的種種劣勢

    ——遠道而來、水土不服、疾疫流行、人心不穩,並著重分析了只要孫劉聯合,扼守長江,曹軍必然難以持久,最終必然敗退。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引經據典,令人信服。

    周瑜和程普都認真傾听,不時點頭,顯然對孔明的分析表示認同。

    待孔明說完,周瑜的目光轉向了我,帶著一絲探尋︰

    “子明先生一路輔佐劉豫州,屢獻奇策,想必對水戰也有獨到見解?不知可否賜教一二?”

    我知道,這是我的機會。

    孔明負責的是戰略層面的聯盟促成與信心構建,而我,則需要在戰術層面,展現出我的價值,為後續的計劃鋪路。我並非要搶孔明的風頭,而是要以不同的方式,為聯盟貢獻力量,也為我自己爭取空間。

    我略一沉吟,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道︰

    “都督謬贊,昭不過一介書生,于行軍布陣之道,遠不及都督與程將軍精通。

    然旁觀者清,或有些許淺見,願與都督探討一二。”

    我沒有直接談論宏大的破敵之策,而是從更具體的方面入手︰

    “曹軍雖眾,然多為北方士卒,不習水性,此乃其最大弱點。即便有荊州水師加入,然人心未附,磨合尚需時日,指揮體系恐難統一順暢。

    我江東水師,久經戰陣,熟悉水文,此乃我之長。”

    周瑜微微頷首,示意我繼續。

    “故而,以我之短,攻敵之長,非智者所為。揚長避短,方為上策。”

    我頓了頓,看向周瑜,

    “都督麾下水師,艨艟斗艦固然雄壯,然小型走舸、快船之靈活機動,亦不可忽視。”

    “哦?子明先生細說之。”周瑜眼中閃過一絲興趣。

    “北方士卒初臨大江,夜間必心生恐懼,警惕性下降。

    若能精選悍卒,乘夜駕馭小型快船,攜帶勁弩、火箭,頻頻襲擾曹軍船營外圍,不必求大戰果,但求殺傷其哨船,驚擾其睡眠,使其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積少成多,則曹軍未戰先怯。”

    我提出了第一個建議,這是典型的襲擾戰術,但針對性很強。

    程普聞言,眉頭微皺,似乎覺得這有些小家子氣,但周瑜卻若有所思。

    我繼續說道︰

    “長江水道復雜,多有港汊、蘆葦蕩。

    曹軍船隊龐大,行進必循主航道。我軍可預先在一些狹窄或轉彎處,布置伏兵。

    或以重兵扼守要隘,或以小股精銳,待其船隊經過時,以強弩集射其指揮船或樓船上的將官、舵手。

    射完即退,利用熟悉地形快速脫離。

    雖不能重創其主力,卻可打亂其陣型,遲滯其行進,制造混亂與恐慌。”

    這是利用地形打伏擊。

    “此二策,皆在以巧破拙,避實擊虛。”

    我總結道,

    “核心在于發揮我軍熟悉水文、船只靈活、單兵戰技嫻熟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消耗、疲憊、擾亂敵人。”

    周瑜的眼楮亮了起來,看向程普︰“德謀以為如何?”

    程普沉吟片刻,緩緩點頭︰

    “子明先生所言,確有道理。

    襲擾與伏擊,乃水戰常用之法,然針對曹軍不習水性之弱點,如此運用,或有奇效。”

    我見火候差不多了,便拋出了一個更深入、也更接近我“私貨”的建議︰

    “此外,昭斗膽,還有一不成熟之想法。

    曹軍樓船高大,利于遠射,若我軍小型戰船靠近強攻,恐傷亡不小。

    然樓船高大,重心亦高,轉動不便。

    若能……改進我軍部分主力戰船,使其更為堅固,或更為靈活,或能……”

    我故意說得有些含糊,沒有直接提出具體的改造方案,只是點到為止。

    “哦?如何改進?” 周瑜追問道,顯然對技術層面的東西更感興趣。

    “譬如,”

    我斟酌著用詞,

    “可在船舷關鍵部位,加裝特制的硬木或蒙上多層浸油生牛皮,以增強對箭矢、小型石彈的防護。

    或可……優化船槳布局、改進帆索設計,提升船只在狹窄水域的轉向和逆風航行能力?”

    這些建議,一部分是基于我對船舶知識的淺薄了解,另一部分,則是有意無意地,朝著未來錦帆衛那種更注重防護、速度和靈活性的特種舟船方向引導。

    特別是“浸油生牛皮”的提法,看似普通,但若結合我之前構思的“強效引火劑”……

    周瑜眼中精光一閃,陷入了沉思。

    他本就是精通水軍之人,對船只構造、戰法運用了然于胸。

    我提出的這些點,雖然有些听起來尋常,有些則略顯新奇,但都並非天馬行空,而是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和可行性。

    “加固船舷,優化帆槳……”

    周瑜喃喃自語,似乎在快速評估這些建議的價值,

    “子明先生此言,倒是提醒了瑜。我江東工匠,亦不乏能人異士,或許真可在現有船只基礎上,有所精進。”

    他沒有立刻表示采納,也沒有深入追問細節,這很符合他的性格。

    但我知道,我的話,已經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魯肅在一旁適時地笑道︰

    “子明先生果然見識不凡,此番見解,實為金玉良言,于我江東水師,大有裨益啊!”

    孔明也微笑著點頭附和︰“子明之見,切中肯綮,亮亦深以為然。”

    我謙虛地拱手道︰

    “些許淺見,貽笑大方了。具體如何施為,還需都督與諸位將軍運籌帷幄。”

    這次談話,雖然沒有直接敲定聯盟的細節,也沒有討論最終的決戰方案,但對我個人而言,意義重大。

    我成功地在周瑜這位江東軍事核心人物面前,展現了自己在軍事技術和戰術層面的價值,而且是以一種務實、可行、不顯突兀的方式。

    這不僅為我後續爭取“參軍”身份,更深入地介入赤壁之戰的籌備增加了砝碼,也為我那些“秘密武器”和“科技伏筆”的登場,悄然打開了一扇門。

    我知道,周瑜這樣的人,絕不會輕易相信他人,但他對有真才實學、能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的人,一定會另眼相看。

    離開周瑜府邸時,江風拂面,帶著水汽的微涼。

    我的心中,卻比來時更多了幾分篤定。

    江東這盤棋,我落下的子,已經開始悄然發揮作用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方便以後閱讀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49章 水軍之議,初獻良策 (技術交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49章 水軍之議,初獻良策 (技術交流)並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