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

第548章 廬江觀星,深層剖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貓啃月亮 本章︰第548章 廬江觀星,深層剖析

    白日的喧囂與唇槍舌劍終于沉寂,柴桑城的夜,顯得格外深邃。

    驛館的房間內,燭火搖曳,將我的影子長長地投在牆壁上,隨著火苗的跳動而微微晃動,如同我此刻紛繁復雜的思緒。

    孔明已在隔壁安歇,他今日殫精竭慮,確實需要休息。

    而我,卻毫無睡意。

    白日里遞給魯肅的那份情報,僅僅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是我為了推動局勢,精心篩選和包裝過的“魚餌”。

    真正的較量,需要更深層次的洞察與布局。

    此刻,無人打擾,正是我進行“廬江觀星”的最佳時機。

    此“觀星”,非是仰望天穹,卜問吉凶,而是俯瞰大地,剖析時局。

    在我面前的矮幾上,攤開的並非星圖,而是數幅繪制極其精密的地圖

    ——長江中下游水道圖、赤壁及烏林周邊地形圖、荊襄九郡全輿圖,甚至還有一幅標注了曹軍已知主要營寨和糧秣轉運點的草圖。

    這些地圖,凝聚了玄鏡台斥候們無數心血,其精度遠超當世普通圖籍。

    地圖旁邊,則散落著數卷用特殊墨水書寫的密報,來自玄鏡台的各個節點,記錄著最新的敵我動態、江東內部各派系的細微變化、甚至是一些關鍵人物的私下言行。

    燭光下,我凝視著這些冰冷的線條與文字,大腦卻在高速運轉,如同在滿天繁星中尋找運行的軌跡與內在的規律。

    我的優勢,並不僅僅在于掌握著一個高效的情報網絡,更在于我腦海中那些來自後世的、模糊卻關鍵的歷史記憶碎片,以及由此培養出的、超越這個時代的戰略思維模式。

    首先,是曹操。

    這個梟雄此刻正志得意滿,號稱八十三萬大軍實則約二十余萬,但對外宣稱的數字本身就是一種威懾),挾新勝之威,欲一舉蕩平江南。

    白日里我提供給魯肅的情報

    ——疾疫、水土不服、荊州水師磨合不足、糧道脆弱

    ——句句屬實,甚至可能比我描述的更為嚴重。

    玄鏡台的密報中,有細作冒險傳回的關于曹營內部對疾疫諱莫如深、藥物管控嚴格、甚至出現小規模兵士恐慌的跡象。

    這印證了我模糊記憶中,赤壁之戰前曹軍確實遭遇了瘟疫的說法。

    但曹操為何明知有此隱患,依然強行推進?

    原因無他,唯“勢”而已。

    統一北方,收降荊州,他正處于人生的巔峰,軍心士氣至少表面上)也達到了頂點。

    他賭的是江東內部主降派會佔據上風,賭的是孫權年輕不敢決裂,賭的是他能用雷霆之勢,在內部問題徹底爆發前,瓦解對手的抵抗意志。

    他的戰略核心,依然是“以勢壓人”,輔以水陸並進。

    我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從襄陽出發,沿漢水入長江,順流東下,直逼夏口、柴桑。這是最直接、也最符合邏輯的主攻路線。

    水軍主力沿江推進,陸軍則在兩岸策應,互為犄角。

    關鍵節點在哪里?

    地圖上的“赤壁”與對岸的“烏林”兩個地名,瞬間攫住了我的目光。

    這里江面相對開闊,卻又暗藏礁石淺灘,是水軍布防和決戰的理想場所之一。

    而烏林,根據玄鏡台的標注,似乎是曹軍囤積糧草和戰船的主要基地之一。

    我那模糊的記憶碎片再次浮現——火燒烏林?火燒赤壁?似乎都與火有關。

    接著,我將目光轉向江東。

    孫權年少英主,坐斷東南,並非怯懦之輩。

    他之所以猶豫,並非畏懼曹操,而是在權衡利弊。

    戰,則勝負難料,一旦失敗,江東基業可能毀于一旦;

    降,則可保全宗廟富貴,但必將仰人鼻息,雄心難展。

    他需要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理由,一個能讓他看到勝算的理由,來壓倒那些主降派元老重臣的“持重之言”。

    周瑜,這位江東的擎天玉柱,年輕有為,才智卓絕,更是堅定的主戰派。

    但他同樣需要考慮現實。

    江東水師雖精銳,但總兵力與曹軍相比,仍處于絕對劣勢。

    如何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取勝?

    這是他必須解答的難題。白日里他雖未明確表態,但我能感受到他眼神深處的銳利與戰意。

    他需要的,可能不是勸說,而是具體的破敵之策,以及來自盟友劉備軍)的有效支持。

    我提供給魯肅的情報,正是為了解決孫權和周瑜的“疑慮”和“需求”。

    揭示曹軍的“虛弱”本質,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

    指出糧道和水師的破綻,則暗示了克敵制勝的可能性。

    那麼,劉備軍,或者說,我們這支寄人籬下的殘兵敗將,在這場大戰中又能扮演什麼角色?

    硬踫硬,無異于以卵擊石。

    但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曹操的一種牽制。

    只要我們還活躍在江夏一帶,曹操就必須分出兵力來防備側翼。

    我們可以襲擾他的後方,威脅他的補給線,配合江東水師的正面作戰。

    甚至,在關鍵時刻,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的手指,最終停留在“華容道”附近。

    這個地名,在我模糊的記憶中似乎與曹操敗退有關。

    如果赤壁之戰真的以曹操大敗告終,那麼這條連接江陵與中原的陸路通道,將是曹軍殘部逃竄的必經之路之一。

    在這里設伏,或許能……不,現在想這些還太早。

    當前的重點,是如何確保孫劉聯盟能夠達成,並且朝著最有利于我們的方向發展。

    火攻,這個在我腦海中盤旋不去的念頭,越來越清晰。長江之上,秋冬之際,多西北風。

    但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似乎是借助了一場東南風?

    這是天意,還是……可以預測的?

    玄鏡台中,有墨家傳人擅長觀察天象、物候,或許可以對短期的風向變化做出更精準的預測?

    這需要立刻傳訊給元直,讓他那邊加強這方面的觀察和記錄。

    如果風向可期,那麼火攻的載體和引火物就成了關鍵。

    歷史記憶中,似乎是老將黃蓋獻了苦肉計,駕駛裝滿引火物的戰船,詐降沖入曹軍船陣?

    這個計策可行性很高,但需要周瑜和黃蓋的絕對信任與配合。

    而引火物……

    我從隨身的行囊中,取出一個小小的油布包。

    里面並非什麼驚世駭俗的神器,只是一些經過特殊處理的硫磺、硝石粉末,以及幾塊浸泡過特殊油脂比如桐油混合其他易燃物)的木片。

    這些,是我利用有限的知識和資源,在崇文館指導下,讓工匠們秘密試制出來的“強效引火劑”。

    它們的燃燒效果,遠超這個時代普通的火箭、火把。

    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在特定條件下甚至能產生類似“猛火油”的效果,遇水不滅,附著力強。

    如何在不暴露自身秘密的前提下,將這些“改進型”的引火技術,傳遞給江東,並應用于即將到來的大戰?

    直接交給周瑜?

    風險太大,難以解釋來源。

    或許,可以通過魯肅,以“偶然得之的西域奇方”或者“墨家失傳之術”的名義,提供一些關鍵的配方或樣品?

    或者,更穩妥的方式,是讓玄鏡台的暗線,在合適的時機,將這些技術或材料,以“意外發現”或“民間獻策”的方式,送到黃蓋或者某個負責軍械制造的將領手中?

    後者似乎更安全,更能隱藏我的角色。

    但這需要精確的時機把握和周密的計劃。

    我必須確保,這項技術能夠被采納,並且真正發揮作用,同時不引起對來源的過度懷疑。

    這其中的平衡,極難掌握。

    我重新攤開一張空白的絹帛,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和簡語,開始梳理思路︰

    一、 聯盟達成︰

    繼續通過魯肅渠道,謹慎給出周瑜、孫權需要的信息,堅定其抗曹決心。

    同時,配合孔明的公開外交。

    二、 情報支持︰

    玄鏡台需全力監控曹軍動向,特別是疾疫發展、糧草運輸、將領心態變化。

    同時,密切關注江東內部,尤其是周瑜的戰略部署。

    三、 關鍵節點︰

    赤壁、烏林、華容道,需重點關注。

    長江水文、風向變化,需持續觀測預測。

    四、 “科技”介入︰

    尋找安全、合理的途徑,將改進型引火技術引入江東水師的作戰計劃。

    備選方案︰魯肅渠道風險中)、暗線“獻策”風險低,但時機難控)。

    五、 自身定位︰

    明面上,繼續扮演好“副使”和“參軍”的角色,輔佐孔明,參與軍議。

    暗地里,通過玄鏡台,影響戰局走向,確保劉備集團利益最大化,同時保護核心人員特別是“暗線”撤離的人員)。

    燭火 啪一聲輕響,將我的思緒拉回現實。

    窗外,已是深沉的黑夜,唯有江水奔流之聲,隱約可聞。

    這一局“廬江觀星”,讓我對眼前的棋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明確了下一步行動的方向。

    前路依舊布滿荊棘與迷霧,但我的心中,卻已點亮了一盞名為“策略”的明燈。

    我收起地圖和密報,吹熄了蠟燭,只留下窗外微弱的月光灑入。

    赤壁,這場即將決定天下走向的大戰,我陸昭,不僅要做一個旁觀者,更要做一個悄然撥動命運齒輪的棋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方便以後閱讀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48章 廬江觀星,深層剖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48章 廬江觀星,深層剖析並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