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陽站在市發改委大樓的台階上,風從東邊吹來,帶著幾分寒意。他低頭看了眼手表,指針剛剛走過上午十點。昨夜他輾轉反側,腦海中反復盤旋著那份遲遲未批的工業互聯網項目審批表。今天,他必須拿到它。
推開辦公室門時,那位熟悉的主任正低頭翻閱文件,頭也不抬地說︰“林市長,手續還沒齊全,暫時不能調檔。”
“我只需要看一眼。”林海陽語氣平靜,“程書記昨天不是已經指示要加快進度嗎?”
主任抬起頭,目光中透出一絲遲疑,但很快又低下頭︰“是得等書記簽字確認。”
林海陽點點頭,沒再爭辯,只是走到窗邊站著。陽光透過玻璃灑進來,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斜影。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辦公桌上那串鑰匙的位置——掛在椅子靠背上的夾克口袋里。
大約十分鐘過去,主任起身去倒水。林海陽抓住機會,快步走向檔案室門口,掏出備用鑰匙插入鎖孔,輕輕一擰,門開了。
檔案室內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紙張陳舊的氣息。他迅速掃視架子,找到標有“工業互聯網項目”的文件盒,抽出審批表,快速瀏覽。
果然,審批流程被人為拖慢,幾乎每個環節都標注了“暫緩”字樣。最後一頁角落里,一張便條用藍黑墨水寫著︰“待書記批示”,落款日期是三天前。
他迅速拍照,將表格放回原位,輕輕合上門。回到大廳時,主任正好回來,見他仍站在窗邊,似乎松了口氣。
“林市長,真對不住,這事確實得等上面定奪。”
林海陽微微一笑︰“理解,我也是來督辦的,回頭還得請您多配合。”
走出大樓,他立刻撥通秘書電話︰“馬上準備一份詳細說明材料,我要在明天的調度會上講清楚這個項目的緊迫性。”
市政府大門口,人群已經聚集起來。十幾位企業主圍著保安崗亭,有人舉著寫有“還我貸款”的紙牌,有人高聲喊著口號。
“我們不是不支持轉型,但我們撐不住了!”一位穿著灰西裝的老板激動地說,“銀行收貸,政府又不給配套資金,我們怎麼活?”
林海陽快步走下台階,雙手示意大家安靜︰“各位,我是林海陽,你們的問題我知道。三日內,我會召開專項協調會,請大家先回去,我們會拿出方案。”
人群中一陣騷動,有人質疑︰“你說了算嗎?”
“我說了不算,政策說了算。”他聲音不高,卻足夠清晰,“現在,我請財政局的同志現場登記企業名單,我們會啟動應急周轉金機制,優先解決現金流問題。”
一位戴眼鏡的工作人員立即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幾位企業主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報上了名字。
一位年長的企業主拉住林海陽衣袖,低聲說︰“林市長,我听說……這事背後有人卡著,不想讓項目落地。”
林海陽望著他,點了點頭︰“我知道。但只要老百姓需要,我就會堅定地為大家爭取。”
深夜,會議室燈光依舊亮著。林海陽坐在桌邊,面前擺著幾份剛收到的反饋材料。省科技廳的答復來了︰“林市長,我們可以爭取一筆數字化轉型扶持資金,但你要確保項目能真正推進下去。”
他放下電話,抬頭看向對面的技術負責人︰“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待批復,而是主動推動。”
“可財政預算已經滿了。”財務科長皺眉。
“那就整合資源。”林海陽站起身,“我剛才聯系了幾家本地龍頭企業,他們願意牽頭組建‘數字化轉型聯合體’,共享技術、共擔風險。我們不能再被動等政策,要自己創造條件。”
小奕走進來,遞給他一杯熱茶︰“你已經連續工作二十個小時了。”
“還有事要做。”他接過茶杯,抿了一口,“幫我聯系工商聯那邊,明天上午九點,我親自去一趟。”
次日上午的常委會上,氣氛比預想中更凝重。程國棟端坐主位,神情淡然,陳立明則在一旁翻閱材料,偶爾點頭附和。
“這個項目,目前看來風險不小。”程國棟緩緩開口,“一旦失敗,財政壓力會很大。”
“但如果成功呢?”林海陽接話,“如果我們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升級,帶動就業,拉動經濟呢?”
程國棟沒有回應,而是看向其他常委。
林海陽打開投影儀,播放一段采訪視頻。畫面中,幾位企業主面對鏡頭說出他們的困境與期待︰“我們不怕改變,只怕沒人帶我們往前走。”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項目。”林海陽指著屏幕,“這是莫高市未來五年的方向。我們不能因為怕錯,就不做。”
隨後,他拿出省科技廳的批文與企業聯合體協議︰“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支持。如果今天不通過,這些資源也會流向別的城市。”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程國棟終于開口︰“那就先試。但出了問題,責任自負。”
林海陽站起身,微微鞠躬︰“謝謝書記支持。”
會議結束,走出會議室時,他腳步輕快了些。他知道,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走廊盡頭,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在他肩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