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第474章 石虎的急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孑與空 本章︰第474章 石虎的急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遷往弘農郡的五萬四千多漢人老弱婦孺,他們在弘農郡開墾種植的兩萬六千多畝土豆,在晉陽五郡區域豐收以後半個月,趕在下雪之前也收獲了。

    這五萬四千多老弱婦孺是第一次種植土豆這樣的糧食作物。

    當時常建新采購了足足一千噸土豆給這些老弱婦孺吃的同時,也當做種子種植一部分。

    第一次接觸土豆這樣的糧食,那些老弱婦孺所有人都很驚奇,而且當時都是第一次吃,有很多人甚至覺得比大米面粉都還要好吃。

    派去管理他們的唐軍讓他們開墾種植土豆,而且還告訴他們說土豆種好了,一畝地能產兩三千斤。

    當時那些老弱婦孺無論如何都不肯信,說什麼都絕不相信這世上能有畝產兩三千斤的糧食。

    當然,他們吃的所有東西都是唐軍直接提供,而且在胡人統治下生活多年,他們養成了听軍士命令,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習慣。

    加上對唐軍也有一定的信任。

    哪怕心里面不相信真能畝產兩三千斤,他們也听從命令開墾種植。

    對于開墾種地,老弱婦孺們沒有任何抵觸,甚至他們一直以來的願望就是能安心種地,種出糧食來年才能吃飽肚子。

    雖然全部都是真正的老弱,既沒有青壯男丁,也沒有年輕女子,並且當時已經是七月下旬了,他們開墾種植的面積很有限。

    平均每個人口只開墾種植了接近半畝。

    按照唐軍的要求把土豆切成塊狀,種植下去以後。

    剛開始這些老弱婦孺們擔心能不能長出苗來,畢竟他們從未從听說糧食種子可以還能切開成好多塊來種植。

    土豆苗長出來以後,他們又擔心冬季來臨之前,能不能收獲糧食。

    畢竟他們以前種植的傳統小麥、稻谷,進入八月份才種植下去的話,基本上不可能有收獲,時間不夠結出谷穗。

    所以到十一月份,趕在寒冬來臨之前,管理他們的唐軍說要開始收獲的時候。

    他們是懷著非常忐忑的心理,按照管理他們的唐軍士兵的要求把土豆從泥土里刨出來。

    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糧食是長在泥土里面的。

    原本便已經吃過煮熟的鮮土豆,所以刨開泥土,看到下面一個個土豆的時候,他們倒不會去質疑是不是糧食。

    反而看到真在泥土里面長出了原先吃過的那種叫做土豆的糧食,老弱婦孺們個個驚喜萬分。

    唯一可惜的是,個頭小的居多,大個的也極少極少有當初常建新直接從現代時空采購的那麼大,可能一百個里面才有一兩個。

    同樣一百個的重量,他們從地里面刨出來的一百個,還沒有當初常建新直接從現代時空采購的一百個的三成重。

    剛開始刨的時候,老弱婦孺們還以為產量會很少。

    不過,真正刨完一畝,稱重的時候也有一千八百多斤,直接讓所有老弱婦孺都瞪圓了雙眼。

    “今年種下去的時間晚了些,而且你等沒有經驗,否則怎麼著也能超過兩千斤一畝才對,現在你等該不會還質疑我們會欺騙你等了吧?”

    有唐軍士兵調侃幾個挑選出來配合管理眾老弱婦孺的老者。

    五萬四千多老弱婦孺,因為全部都是年老者,或者十歲不到的孩童,勞作效率低,分開勞作效率更低,因此在常建新的建議下,對他們暫時施行的是生產隊管理辦法。

    平均多少名老弱婦孺分為一個生產隊,共同耕種多少土地,平時吃大鍋飯,收獲的糧食也是生產隊統一儲存。

    這種形式雖然有很多弊病,但在某些情況下,卻是管理和保證所有人都有飯吃,能活命的最好方法。

    等將來洛陽之戰結束,把他們遷回洛陽盆地,以及等他們之中的孩童長大一些,再分單干。

    雖然此次遷移到弘農郡的老弱婦孺,人均只開墾耕種不到半畝土豆,而且平均畝產只有一千八百多斤,但是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也有八九百斤土豆。

    按照每個人每天吃兩斤多,這個數量也足夠養活一年的了。

    進入八月份才種下去種子,而且平均每個月開墾耕種不到半畝,居然就能產出足夠吃一年數量的糧食,這在以前這些老弱婦孺們沒有一個敢想這種事情,做夢都想象不到這種事情。

    所有人都非常激動。

    但激動的同時,生產隊代表的老者,也主動向唐軍士兵詢問,需要他們繳納多少糧稅。

    繳納糧稅在這些老弱婦孺們的認知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他們也不是不願意交,只是不知道要繳納的比例,如果像當初匈奴人或者羯族人統治的時候那般大比例……

    這些老弱婦孺這四五個月時間每天吃的糧食本身就是唐軍直接提供的,說明唐軍至少不會餓著他們,哪怕種出來的土豆全部都當糧稅,唐軍也不會餓著他們,只不過胡思亂想是人的本性。

    “太子殿下已經有命令,你等今年種出來的糧食不用繳納任何糧稅,你等能靠自己養得活自己,對于大唐來說就已經是一件好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听到竟然不用繳納任何糧稅,這些老弱婦孺們激動的同時也有些慚愧。

    白吃官家四五個月的糧食,自己種出糧食以後竟然還不用繳納任何糧稅,這在他們的認知里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真是天命在大唐,大唐才是天下漢人百姓的希望啊。”

    “大唐天子萬歲,大唐太子千歲……”

    有不少百姓自發的叩拜。

    百姓蒙昧,他們想要感激,能想到的只有叩拜,拜人、拜天、拜地、拜鬼神,現在大唐天子以及大唐太子在他們眼里就猶如神明。

    弘農郡這邊的土豆產量,以及各種情況信息送到劉紹手中。

    劉紹頗為欣慰。

    雖然說遷到弘農郡的老弱婦孺種出來的土豆,不會去做成土豆粉條,做為鮮土豆也頂多只能吃到明年開春,但至少未來三到四個月時間里,他們能自己解決主糧方面的需求,不用劉紹刻意再跑過去一趟。

    ……

    隨著時間來到十一月底。

    這個時間點已經是石虎最開始時高估再高估之後,預測的唐軍糧草能夠支撐的極限。

    然而每天飯點,如果風向從唐軍大營方向往洛陽城吹的話,站在洛陽城門樓上,依舊能聞到濃郁的飯香,以及夾雜的肉香,怎麼看唐軍糧草都不像是已經到極限的樣子。

    這一下子石虎終于再也坐不住,忍不住開始著急起來了。

    “還沒有找到唐軍的糧道嗎?”

    石虎怒不可遏的斥罵對手下一名將領。

    前後五個多月了,數百斥候在外面探查,就算要面臨唐軍斥候與唐軍騎兵的追殺圍堵,也該探查到唐軍糧道了才對。

    畢竟是五萬多唐軍,其中還有三萬多是騎兵,人與戰馬加在一起數量超過十萬,每月所需要消耗的糧草都很巨大。

    如果說數日便運輸一次,那麼運輸頻率便非常高,如果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運輸一次,那麼每次運輸的規模便非常大。

    這麼長時間卻都還沒有找到唐軍糧道,石虎只能歸咎于派出去的斥候太過無能。

    不過再怎麼憤怒,也改變不了什麼,也不可能讓城外斥候立刻就找得到唐軍糧道。

    時間流逝,進入十二月份。

    天氣越來越寒冷,眼看今年第一場雪就要下下來。

    “哪怕那五萬多漢人老弱婦孺一點都沒有拖累唐軍糧草,那麼唐軍糧草的極限也該是下個月的月底!”

    當初石虎高估再高估之後,估測唐軍糧草的極限是一年。

    照理來說,就算當初那五萬多漢人老弱婦孺沒有能拖累唐軍一絲一毫糧草,就算唐軍糧草還能支撐兩個月,唐軍也不可能真等到糧草全部耗盡那一天才有動作。

    唐軍至少應該提前一個月沉不住氣,比如這個十二月底,唐軍就應該因為糧草即將全部耗盡而開始有除圍城以外的其他動作。

    只要唐軍有動作,就有可能出現可乘之機。

    唐軍大營。

    劉紹與一眾唐軍將領都淡定得很。

    圍困洛陽城的時間越久,他們便越是淡定。

    因為他們堅信洛陽城內的羯族守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耗得過他們,時間越久,越說明城內羯族守軍快到極限了,這場洛陽之戰即將分出勝負。

    夜晚,常建新例行聯系。

    劉紹、張信二人與常建新商議大軍御寒方面的問題。

    雖然當初大軍從晉陽城出征時剛過春節,天氣依舊很冷,大軍其實隨軍帶有御寒的衣物,很多衣物還是常建新送過去的舊衣物舊被褥里面拆下來的棉花重新縫制,保暖方面放在初春的時候是足夠了的。

    但是如果放在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尤其是連續下雪的話,可能會差些。

    況且,劉紹、張信等人感受得到,今年冬季對比去年,冷得更快,風更刺骨,這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有可能比之前數年任何一年都要冷一些。

    這里可是與城內敵軍對峙的前線戰場,將士們是要輪流巡夜警戒的,若是下雪,夜晚在雪中巡夜,那個太遭罪了。

    縱然將士們的御寒衣物不至于凍死人,卻有可能讓不少人被凍病。

    常建新清楚的知道,古代時空那邊是比自己所處現代時空要冷不少的。

    古代時空那邊沒有工業化污染,沒有整體氣溫變暖,甚至反而處于小冰河時期。

    華夏歷史上記錄了四次小冰河時期。

    第一次是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東漢末年到西晉,第三次是唐朝末年到北宋初年,第四次是明末清初。

    劉紹他們那邊正好處于第二次小冰河時期的後期。

    雖然已經不是小冰河時期之中最冷的階段,卻也比正常冷一些,更何況是與現代全球整體變暖相比。

    意味著同樣是洛陽一帶區域,古代時空那邊的氣溫可能比現代時空這邊低十度以上,幾乎能比肩現代時空哈爾濱的氣溫。

    此次劉紹、張信與常建新商議,主要是他們二人詢問常建新,看看常建新針對此事有什麼見解。

    “我先想想,等會回復你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常建新身處長江以南,現代時空長江以南冬季的氣溫並不怎麼冷,他從來沒考慮過極寒情況該怎麼辦,突然之間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劉紹解決這件事情。

    不過這件事情也不算很麻煩,他直接用手機打開拼夕夕平台,搜就完了。

    他幫助劉紹解決問題的辦法本身就主要是提供物資,御寒那就搜冬季極寒保暖,平台會給你搜出來一大堆物資,從中挑選合適使用的就行。

    不到五分鐘,常建新就給了劉紹、張信二人回復︰

    “我幫你找到了一個東西,極寒保溫救生毯,價格不貴,但卻不是很耐用,士兵一個晚上都在巡夜的話,可能一個晚上就損壞了,頂多也就能用兩三天,更具體的等我明天先給你送一些過去,你們先試著用一用看合不合適。”

    古代時空那邊,劉紹、張信相視一眼。

    他們並不知道這所謂的極寒保溫救生毯是什麼東西,但既然是常建新推薦的東西,而且常建新還打算先讓他們試用一下再看情況,他們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斷開了聯系,常建新直接打開外賣軟件搜索了一下。

    所謂的保溫救生毯其實就是鋁膜,他直接買了三張,讓跑腿小哥直接給他送到家里來。

    外賣軟件上面零售價比較貴,足足十塊錢一張,平台上面的零售價則要便宜很多,最便宜的一塊錢一張,貴的品牌醫療級別的四塊多五塊錢一張。

    外賣軟件上的是品牌級別的,而且包含了跑腿費在里面。

    再則只是先給劉紹、張信他們試用一下,常建新不在意多花那十幾二十塊錢,為了讓跑腿小哥快一點送過來,他還給額外多加了十塊錢跑腿費。

    在金錢的驅使下,跑腿小哥不到二十分鐘就給常建新送到了家。

    常建新拿到以後,立刻重新聯系劉紹,把東西直接送了過去。

    ……

    古代時空。

    常建新斷開聯系前後都不到兩刻鐘,便又重新聯系,而且原先說是明天才能送過來試用的保溫救生毯,現在就送了過來,劉紹不免吃驚了一下。

    因為斷開聯系的時間短,張信也還在與劉紹商議軍中的其他事情沒有離開。

    “這玩意剛好有個地方直接就有,我便讓人立刻給我送了過來。”

    常建新看出了劉紹、張信二人的吃驚,順嘴解釋了一句。

    “好了,你們親自試用一下感受感受效果吧,大概這麼來用……”

    他又用手機查了保溫救生鋁膜的正確使用方法告訴劉紹、張信二人。

    那邊,劉紹、張信二人把還是完整包裝的鋁膜保溫毯拿在手上,感覺好似完全沒有重量,太輕了,認知里他們怎麼都無法相信這麼輕的東西能在酷寒之下御寒。

    不過兩人也都沒有質疑什麼,他們只默默按照常建新所說的使用方法,親自嘗試使用。

    鋁膜保溫毯,人如果是靜止狀態下的話,可以貼肉包裹,如果是運動狀態下的話,便最好不要貼肉包裹,而是隔著一層里衣包裹。

    現代科技產品,保溫效果自然是強大的,甚至只穿一兩件薄衣服都有可能給你捂出汗來。

    劉紹、張信二人親自試用,鋁膜保溫毯的保暖效果讓他們震驚。

    他們的認知確實難以想象這麼輕,這麼薄一件東西,居然真有這麼好的御寒保暖效果,他們才按照使用方法包裹身體沒一會,竟然就感到了隱隱有些要出汗。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一件好東西。

    有了這個東西,將士們在冬季,哪怕是連日下雪的酷寒情況下夜晚巡夜警戒,也不用擔心受凍,生病的概率勢必大大降低。

    “神仙,您這神物具體多少余額能換一張。”劉紹詢問道。

    雖然常建新之前便說過不貴,但常建新也說過不耐用,可能一張也就用一個晚上,頂多用兩三天,意味著每個人可能每天便要換一張。

    長時間下來的話,這使用量可就巨大了。

    常建新回應到︰“兩斤大米價一張罷了,哪怕五萬五千多將士每個人每天都用一張,了不起便相當于每位將士每天多消耗一份主糧。”

    一斤大米價是一塊八毛錢,兩斤大米價就等于三塊六毛錢。

    拼夕夕平台品牌級的,十張起訂的零售價也就三塊錢一張,常建新報價三塊六,而且如果直接向廠商下百萬張起步的訂單的話,價格還會降低很多。

    時空那邊,听到常建新的報價,劉紹松了一口氣。

    兩斤大米價一張,哪怕五萬五千三百多將士每人每天都用一張,一天時間也不過相當于多消耗十一萬零幾百斤糧食。

    當然,如果每天都要消耗相當于十一萬零幾百斤糧食,一整個月下來的消耗量也是非常之巨大。

    不過這玩意不可能五萬五千多將士所有人都每天使用,頂多就是夜晚負責巡夜警戒的將士使用,或者連續下雪,氣溫實在太過寒冷才所有人全部都使用幾天。

    全軍將士,平均每天時間用掉一萬張都算多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也並非是每張都只能用一天時間,劉紹和張信仔細掂量保溫鋁膜的質量,心里估摸著哪怕巡夜警戒的將士,一張用兩天甚至三天時間應該都是可以的。

    經過商議,常建新決定一次性幫劉紹采購一百萬張。

    斷開聯系以後,常建新用手機發信息給尤小柔,配上了他在拼夕夕平台上的截圖。

    “這個規格質量的鋁膜保溫毯,我給你報價三塊六每張,要一百萬張,你抓緊時間聯系廠商議價,盡快拿到貨。”

    小區,尤小柔看到常建新發來的信息,她自己也打開截圖上面同一個平台查看了一下。

    平台不做任何打折優惠才是三塊多錢一張零售價,如果十張起,所有報價都不到三十塊。

    更甚至有商家優惠加平台優惠,十張才二十塊錢。

    這還是包含了運費在里面,如果直接向廠商下訂單,而且是一百萬張的大訂單,怕不是頂多一塊多錢就能買到一張。

    這一次常建新給的這筆訂單總金額三百六十萬,尤小柔粗略估測,大概率能有兩百萬左右利潤,利潤率接近百分之六十!

    老板太大方了!

    “好的,老板,我連夜聯系廠商那邊,明天上午給您具體答復。”尤小柔回信息道。

    最終尤小柔確實以一塊五毛錢每張的價格,向廠商訂購了一百萬張鋁膜保溫毯,並且四天時間就能全部到貨。

    常建新把一百萬張鋁膜保溫毯送到古代時空那邊的時候,是十二月六號!

    古代時空那邊正好有一股冷空氣南下,當天晚上氣溫大幅度下降,估摸著很可能當天晚上就要下雪。

    當天晚上負責巡夜警戒的唐軍士兵,便每個人都用上了這來自現代時空的鋁膜保溫毯。

    唐軍這邊,有常建新提供糧草,以及高科技御寒保暖等物資。

    而且做為進攻方在城外,可以隨時砍伐到大量樹木燒火取暖。

    相較于唐軍,洛陽城內的羯族守軍可就難了,被困在城內,能燒火的只有已經囤積在城內的木柴,燒一點便少一點,無法進行任何補充。

    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御寒取暖,而是糧草!

    進入十二月份以後,唐軍的糧草到底還能堅持多久,石虎不知道。

    可是城內羯族守軍的糧草庫存還能堅持多久,石虎心里卻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按照正常供應,最多能吃到二月份。

    現在已經接近十二月中旬了,用不了多少天,十二月份也會過去。

    一旦進入一月份,距離二月份就很近了。

    另外,城內糧草說是最多能吃到二月份,實際上真正的大米、小麥一類糧食,十二月底可能就會吃完,到時候再吃的就不是正經的糧食了。

    甚至有可能需要殺戰馬!

    石虎絕不想等到需要殺戰馬的那一天,他越想越憤怒︰

    “那幫廢物還是沒有找到唐軍糧道,難不成唐軍沒有糧道?不,不可能,只能說派出去的所有人都太廢物了,再找不到唐軍糧道,我也只能改變計劃,嘗試其他策略!”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方便以後閱讀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474章 石虎的急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474章 石虎的急切並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