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第475章 孤注一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孑與空 本章︰第475章 孤注一擲

    時間來到十二月底,這個月前前後後已經下了五天雪了。

    事實證明,今年冬季確實比過去幾年的任何一年都要更冷一些。

    夜晚巡夜警戒的唐軍士兵有鋁膜保溫毯塞在衣服里面,頂著大雪巡夜,甚至都有可能給捂出汗來,幾乎不會被凍著。

    人沒事,反倒是戰馬有些受不了,比人難熬。

    好在戰馬生命力比人強大,就算受了凍,生病的概率也不算大。

    另外,為了讓戰馬的體溫在雪夜里面體溫更能扛一些,劉紹和常建新商議過後,決定增加每天喂給戰馬的精料比例。

    精料比草料熱量更高,更經得住消化。

    唐軍士兵,如果不用巡夜警戒,在營帳里面睡覺,也有棉被可以蓋。

    這幾年常建新總共收了兩千多萬斤舊衣物舊被褥送來古代時空這邊,其中有很多舊被褥都是棉花,拆了重新制作成新的棉被。

    軍營里面的被子幾乎都是棉被。

    雖然零下十幾二十度,蓋棉被也不至于就完全不覺得冷,但保暖效果卻也絕對比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士兵晚上能蓋在身上的被子要保暖得多。

    絲綢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高層將領可能有絲綢被子可以蓋,中下層將領,以及普通士兵卻絕對蓋不起絲綢被子,能有麻套里面塞草絮的被子蓋都算不錯的了。

    事實上,洛陽城內的羯族士兵,很多連草絮被子都沒得蓋,雖是在城內,受凍卻比城外的唐軍嚴重得多。

    唐軍整體沒什麼大問題,有條不紊的繼續圍困洛陽城。

    洛陽城內,隨著時間即將進入一月份。

    石虎愈發心急如焚。

    唐軍沒有出現任何糧草要耗盡的跡象,派遣到城外的斥候也遲遲找不到唐軍的糧道,不能通過斷唐軍的糧道來讓唐軍直接斷糧。

    唐軍似乎遠沒有到極限,城內卻反倒快要到極限了。

    石虎想不通,明明他已經高估再高估,唐軍渡過黃河以後,糧草了不起能支撐一年。

    甚至他為了增加唐軍糧草消耗,好費心費力的驅趕了五萬多身無寸縷,餓得只剩皮包骨的漢人老弱婦孺去拖累唐軍糧草。

    同時他在洛陽城內準備的糧草,可以供大軍吃超過一年時間,極限可以達到一年零一個月左右。

    他這麼多項手段,怎麼就會耗不過唐軍?

    唐國可是只有晉陽、雁門、西河、上黨、河東五郡之地罷了,百萬不到的人口,而且從晉陽一座孤城拓展到五個郡地盤也才兩年多時間罷了。

    這樣的人口,理論上來說國力非常有限,怎麼就能供應前線五六萬戰兵吃用如此長的時間不見頹勢?

    他雖然只能指揮黃河以南的青州、兗州、豫州兩個郡、洛陽區域,但是無論疆域還是人口,也都遠超唐國,怎麼他反而耗不過唐軍?

    其實除了糧草,石虎還一直想不通的是,唐軍精良的盔甲兵器,精良程度就好像全部都是百煉鋼制作的一般。

    唐國的國力,怎麼可能制造出那麼多百煉鋼呢?

    難不成唐國的漢人發現了一種可以快速煉出大量百煉鋼的方法?

    可就算是能大量煉出百煉鋼,把百煉鋼制作成甲片,制作成盔甲,以及制作成各類兵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探子只能從唐國境內探查到,據說有仙人相助唐國。”

    “鬼的仙人,真有所謂的仙人,豈用唐軍這麼來攻打洛陽城。真有仙人,過去二三十年,北方漢人豈會全部淪為奴隸,任憑我等殺戮!”

    做為梟雄級別的人物,石虎不可能相信什麼鬼神,這些年他的很多做為,比鬼都還要鬼,真有鬼神,他石虎也才是世間最大的鬼神。

    無論再怎麼想不通,形勢發展到這一刻,越來越緊迫。

    若是不能破局,繼續這麼下去,最後失敗的可能會是他石虎!

    當時間進入一月份,石虎不得不決定孤注一擲。

    ……

    這日,洛陽南城門突然打開,四隊加在一起四十名羯族斥候迅速奔出洛陽城,並且出城以後,分開往不同的方向狂奔。

    他們出城的第一時間自然被城外監視的唐軍騎兵發現。

    頓時多隊唐軍騎兵,與本身在外游弋警戒的唐軍斥候聯合,圍堵追殺這些出城的羯族斥候。

    說起來,唐軍圍城超過半年,城內還是第一次這麼多羯族斥候同時出城。

    由于唐軍數量有限,而洛陽城規模太大,無論如何唐軍都不可能完全把洛陽城圍死,輕騎兵快速突圍的話,是有不小概率能突圍出去的。

    雖然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也都是騎著戰馬瘋狂追殺,但是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往往反應過來的時候,羯族斥候已經跑出去兩三百米了。

    哪怕有些唐軍斥候剛好在羯族斥候突圍的路線附近,可以近距離截殺羯族斥候。

    但是每一隊唐軍斥候也只有十人。

    並且羯族斥候只一味狂奔,不與唐軍斥候做任何糾纏,哪怕只隔著幾十米的近距離,唐軍斥候也很難用弓箭把所有羯族斥候全部射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終,四十名羯族斥候,突圍出去了十二人,有二十八人被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聯合截殺了下來,突圍概率是百分之三十。

    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也不窮追。

    首先羯族斥候跑出去越遠範圍越大,超過二十里以後,唐軍騎兵除非上千騎同時出擊,否則繼續追擊圍堵難度太大了。

    而騎兵大規模出擊,戰馬來回幾十上百里的狂奔,每一次損耗都不小。

    如果每一次羯族斥候二十騎到四十騎出城,唐軍都出動上千騎兵去圍追堵截,一次兩次還沒什麼,十次八次下來,戰馬不得全跑瘦了,綜合戰斗力下降,不值得。

    其次,跑掉的羯族斥候後續大多都還要再回來,彼時可以再截殺一回。

    總之羯族斥候每次進出,都要留下六到八成的數量,只有兩到四成能順利突圍。

    同時羯族斥候往往只一味狂奔逃竄,為了盡可能更高概率突圍出去,幾乎不會反擊後面追擊的唐軍騎兵與唐軍斥候。

    往往十名羯族斥候被截殺下來,都未必有一名唐軍騎兵傷亡。

    此次截殺下來二十八名羯族斥候,便只有一名唐軍騎兵與一名唐軍斥候傷亡,且只有一人是重傷。

    唐軍相當于每次收利息,十次下來也能留下兩三百羯族精銳騎兵,自身卻僅傷亡二十人左右,不僅不虧,還大賺特賺。

    唐軍並不太在意羯族斥候突圍出去干什麼。

    無非就是探查消息,或者求援!

    唐軍有絕對的實力,根本不怕有羯族援兵前來,甚至巴不得有羯族援兵前來,彼時可以一並在洛陽之戰中殲滅,減小洛陽之戰以後,大規模攻佔郡縣的難度。

    突圍出去的羯族斥候,直奔洛陽以東的滎陽郡一處區域。

    那里藏有五千羯族精銳騎兵,是石虎針對洛陽之中的數個謀略之一。

    原本石虎是打算用來等待一個機會,突襲唐軍的糧道,給唐軍狠狠一擊。

    卻沒想到半年時間過去,居然連唐軍的糧道都沒有找到,更別談等待一個機會去突襲唐軍糧道。

    現在石虎已經沒有時間去等待找到唐軍糧道,然後還要等到一個合適的突襲時機,因為再等下去,城內反而要先撐不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洛陽城內囤積的糧食,如果石虎在十一月底,發現唐軍糧草沒有如他所預測那樣用盡,他便立刻下令減少城內羯族守軍每日伙食供應。

    比如原先能每頓都吃飽,變成每頓只吃半飽,或者原本的飯變成粥來供應,那麼城內糧草是可以多堅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

    可石虎卻沒有選擇那麼做,堅持依舊每日每頓飯都能吃飽。

    在石虎看來,他寧願糧食不夠了,便立刻出城決戰,也絕不願意為了多堅持一兩個月時間,便讓士兵每頓都吃不飽,一天比一天瘦弱,戰斗力一天比一天降低。

    滎陽郡,距離郡城大約六十里的一個區域。

    石虎讓突圍的羯族斥候把命令送達以後,這支一直隱藏在此處的五千羯族精銳騎兵立刻出動,直奔洛陽而來。

    這支羯族精銳騎兵的主將叫做董超。

    與當初函谷關羯族守將侯顯,以及當初率領一支羯族騎兵前往函谷關支援的魏無恤一樣,都是石虎麾下的萬夫長之一。

    三人之中又以董超最為勇猛,個人武力最強。

    董超率領這五千羯族精銳騎兵,沒有直接從洛陽盆地東側的旋門關直接進入洛陽盆地,然後直奔洛陽城。

    而是向南繞道兩百多里,來到洛陽盆地南端的伊闕關外大約十里的一處山谷。

    沒有直接進入洛陽盆地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為了避免被唐軍斥候過早察覺。

    唐軍斥候大量在洛陽城方圓數十里游弋,最遠的唐軍斥候甚至前出一百多里,但凡有大規模的騎兵進入洛陽盆地,無論是東東面的旋門關進,還是從南面的伊闕關進,或者其他關隘,都勢必不可能瞞得住唐軍斥候。

    當然,唐軍斥候騎著戰馬,羯族精銳騎兵同樣騎著戰馬,如果羯族精銳騎兵夠快的話,唐軍斥候可能剛進唐軍大營,羯族精銳騎兵便也緊隨其後的也殺到唐軍大營。

    騎兵突襲要的就是一個突然性,五千羯族精銳騎兵一旦進入洛陽盆地,就得馬不停蹄直沖洛陽城而去,路上一點都不能停。

    所以在等到合適的突襲時機之前,董超都不會帶著五千羯族精銳騎兵通過伊闕關進入洛陽盆地區域。

    而董超等待的時機便是一場雪!

    他沒有等多久,率軍來到伊闕關附近兩天以後,一場大雪如期而來。

    董超沒有在夜晚的時候趁夜潼關伊闕關然後直撲洛陽城,直撲唐軍大營,而是又等了一夜,到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的時候才通過伊闕關。

    歷史上很多次突襲敵軍營地都是夜襲。

    不過這一次石虎給董超的命令卻不是夜襲。

    原因很簡單,石虎是希望董超的這五千羯族精銳騎兵突襲唐軍大營,要麼能攪得唐軍大營一片大亂,要麼能找到唐軍糧草囤積地,一把火燒了唐軍的糧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是夜襲,想要看到唐軍糧草囤積地太難了。

    可能就隔著幾十米,你都看不到那是唐軍糧草囤積處。

    白天卻不一樣,隔著幾百米都有可能看得到唐軍糧草囤積處。

    而且夜襲通常是雙方距離比較近才好施行,像董超與其麾下五千羯族精銳騎兵,他們距離伊闕關都有十里,通過伊闕關以後又還要馬不停蹄的再跑七十多里才到洛陽。

    前後八十多里距離,若是夜晚行軍,到洛陽的時間將比白天慢一倍都不止,被唐軍斥候發現以後,消息提前傳到唐軍大營的可能性更大,有可能好不容易跑到洛陽,唐軍卻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董超等五千羯族精銳騎兵通過伊闕關以後,立刻馬不停蹄直撲洛陽城而去。

    他們過伊闕關以後大約六七里便被一支唐軍斥候小隊發現。

    唐軍斥候小隊大驚失色,毫不猶豫撥轉馬頭,直奔洛陽,要把消息傳回大營去。

    然而,唐軍斥候小隊雖然發現這支羯族精銳騎兵的時候,雙方相距足有三四百米,但是雙方都騎著戰馬,速度方面沒有誰比誰更有優勢。

    雖說羯族騎兵在伊闕關以外跑了十里到伊闕關,入關以後又跑了六七里,被唐軍斥候小隊發現的時候,他們表面上看坐下戰馬比唐軍斥候坐下戰馬多跑了十六七里路程,似乎戰馬體力消耗更大。

    但卻並不是這樣算的。

    唐軍斥候本身就一直騎著戰馬游弋巡視,本身戰馬就不是停在一處以逸待勞,戰馬也不是巔峰體力狀態。

    雙方一前一後,唐軍斥候任憑馬不停蹄的策馬狂奔,也始終無法與後方的羯族精銳騎兵拉開多遠的距離。

    好在距離洛陽越近,唐軍斥候游弋的密度便也越大。

    同時,發現羯族騎兵的第一隊唐軍斥候距離伊闕關只有六七里,羯族騎兵相較而言只是多跑了十六七里,第一隊唐軍斥候坐下戰馬的體力並不比羯族騎兵好多少。

    但隨著羯族騎兵又狂奔了二三十里,踫到第二、第三隊唐軍斥候的時候,他們坐下戰馬卻是相當于比第二、第三隊唐軍斥候坐下戰馬奔跑了三十多四十多里。

    哪怕唐軍斥候坐下戰馬的體力也不是巔峰狀態,但卻肯定好過已經狂奔拉三四十里的羯族騎兵坐下戰馬。

    最終,一隊唐軍斥候比羯族騎兵更快大約四里地的距離,首先跑進唐軍大營,把消息送到了劉紹手中。

    ……

    “一支數量不明的羯族騎兵正直奔洛陽而來,至少幾千騎,距離我軍大營僅有三四里?”劉紹吃了一驚。

    由于唐軍斥候急著把消息傳回大營,根本來不及仔細觀察估測羯族騎兵具體數量,只知道听戰馬馳騁,馬蹄轟隆的聲音來估測不下于數千騎。

    劉紹也僅僅只是有些吃驚,並不慌亂。

    只要不是草包將領,其統帥的軍隊營地,本身就有完備的防御。

    哪怕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便被敵軍直接突襲大營,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出問題的,更何況他提前得到了消息。

    縱然敵軍距離僅有三四里,用不了一小會就到,其實也來不及做多少反應,卻也比一點消息都沒得到的直接被突襲的情況要好得多。

    “吹響號角!”

    在劉紹的命令下,中軍大營外面,幾名唐軍傳令兵全力吹響號角。

    頓時听到號角聲的唐軍大營幾個方向的士兵,全部開始防範起來。

    天空不斷下著大雪,大量唐軍士兵往大營外圍集結,更有大量弓箭手,拿著弓箭,身背箭壺,做好射箭的準備。

    雖說唐軍大營只是一座能宿營五六萬士兵的營地,但面積卻也非常大。

    事實上,劉紹就算提前得到消息,可是因為大營範圍太大,以及還不確定羯族騎兵究竟會從哪一個方向突襲大營,所以他其實也做不了太多準備。

    不過在他看來,能提前一小會吹響號角,讓大營內所有士兵備戰,已經足夠了。

    很快,董超等五千羯族精銳騎兵,出現在唐軍大營內唐軍士兵的視線範圍。

    羯族騎兵突襲唐軍大營的方向是西側,也就是唐軍大營的後方。

    以正常的道理推算,唐軍糧草更大概率囤積在軍營的後方區域,畢竟如果是從晉陽五郡運糧,過函谷關到唐軍大營,本身也是最先送到大營的後方區域。

    而且大營的前方直接面向洛陽城,無論是防備城內守軍出城,還是要強攻城池,軍營前方區域都不太適合用來囤積糧草物資。

    “轟隆隆……”

    羯族騎兵距離唐軍大營越來越近。

    雖然天空正下著雪,地面上也有許多積雪,戰馬遠沒有夏秋的時候跑得那麼快,但也不比人全力奔跑慢多少,不到十個呼吸時間就能縮短一百米。

    唐軍大營邊緣的了望塔,看到羯族騎兵的時候,雙方距離有三四百米,不一會便縮短到兩百米,一百五十米……

    “準備!”

    大軍大營前沿,唐軍將領大聲對弓箭手下令。

    頓時,已經集結在大營前沿的唐軍弓箭手群,紛紛開始搭箭彎弓,做好齊射箭雨出去的準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先射出箭雨的並不是大營內的唐軍弓箭手,反而是向唐軍大營沖鋒過程中的羯族騎兵。

    沖在最前面的幾十名羯族騎兵,首先射過來一輪箭雨。

    唐軍大營內,保護弓箭手的唐軍刀盾兵在箭矢即將飛到的一瞬間,立起盾牌,阻擋箭矢。

    箭矢釘在盾牌上,也有一些釘在唐軍大營邊緣的木欄,以及唐軍弓箭手與刀盾兵前面擺放的拒馬上面,卻是沒有一支箭矢真正殺傷任何一名唐軍士兵。

    不過,羯族騎兵這搶先射過來的幾十支箭矢,本身也不是為了殺傷多少唐軍士兵。

    而只是為了牽制唐軍弓箭手,讓唐軍弓箭手更晚一些射出箭雨,羯族騎兵能更接近唐軍大營一些。

    雖說只是牽制了唐軍弓箭手僅兩個多呼吸時間,卻也讓羯族騎兵多接近唐軍大營二三十米。

    “射!”

    在沖在最前面的羯族騎兵距離唐軍大營前沿僅五十多米的時候,唐軍弓箭手射出第一輪箭雨。

    “咻咻咻!”

    相較于羯族騎兵剛才射過來的只有幾十支箭矢,唐軍弓箭手足足射出去近三百支箭矢,真正的箭如雨下。

    只要靠近到六七十米距離,羯族騎兵身上的單層鐵片盔甲便大概率防護不住箭矢的穿透。

    一瞬間,便有十幾名羯族騎兵中箭墜馬,同時有五六匹戰馬也因為被射中要害,或者同時被射中多箭,連帶著馬背上的羯族騎兵一起翻倒在地。

    一輪箭雨足有二十多名羯族騎兵傷亡,幾乎十支箭矢就能殺傷一名羯族騎兵。

    羯族騎兵絲毫不敢停頓,繼續朝唐軍大營沖鋒。

    又沖過大約三十米以後,唐軍弓箭手射出來第二輪箭雨。

    這一次由于沖進七十米以內距離的羯族騎兵數量更多,箭雨的殺傷效果便也更大,超過三十名羯族騎兵在第二輪箭雨下傷亡。

    此時哪怕沖在最前面的羯族騎兵,距離唐軍大營前沿也還有二十多米距離。

    毫無疑問,他們起碼還要再承受唐軍弓箭手一輪箭雨,才能沖到唐軍大營前沿。

    果然,又在唐軍一輪箭雨下傷亡三十一二人,總共傷亡超過九十人,沖在最前面的羯族騎兵抵近了唐軍大營。

    以付出近百騎的傷亡,才能抵近唐軍大營前沿,這對于羯族騎兵而言其實非常吃虧。

    不過羯族騎兵此次趁大雪突襲唐軍大營,本身就帶有賭的性質,開弓沒有回頭箭,縱然再吃虧,他們也都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下去。

    抵近唐軍大營只是剛開始,要想真正沖進唐軍大營內,還要突破唐軍大營外圍的木欄,以及三層拒馬。

    對此,羯族騎兵倒是早有準備。

    只見沖在前面的羯族騎兵之中,有兩百多人不是配備彎刀、長槍、弓箭等兵器的正常騎兵,而是一手持斧,一手持盾牌。

    他們撐著盾牌,頂著唐軍弓箭手的箭雨,沖到唐軍大營前沿,打算用斧頭砍開唐軍大營邊緣的木欄,搬開阻攔騎兵的拒馬,為後續羯族騎兵直接沖進唐軍大營打開道路。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方便以後閱讀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475章 孤注一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475章 孤注一擲並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