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期待瘋狂的金價
石虎早就做好了算計,只要能找到唐軍的糧道,他便可以再次嘗試看能否成功給唐軍一下重擊。
城外,唐軍大營。
沒了那些老弱婦孺牽扯精力,劉紹全身心投入與洛陽城內羯族守軍的對峙之中。
“可惜洛陽城中任何時候漢人都不可能自由進出,尤其是漢人成年男丁,想要探知洛陽城內較為詳細的情報太難了。”
劉紹對洛陽城內的認知,全靠兵臨城下之前,隱藏在洛陽四門之外五六里遠的斥候用望遠鏡監視。
只知道洛陽城內進去過八到九萬羯族守軍士兵。
不超過九萬,但又絕對不止八萬。
劉紹盡可能高估一些,算最高的九萬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石虎在唐軍兵臨城下之前,雖然總共還有九萬三千多士兵在手,但並不是全部都在洛陽城內,他還隱藏了五千騎兵在洛陽城外。
這五千騎兵便是石虎的算計之一,為了避免被唐軍察覺,他甚至把這五千騎兵放在距離洛陽城足足三百多里的兗州陳留郡內。
此刻的洛陽城內,具體的羯族守軍士兵數量為八萬八千兩百多人,相較于劉紹預估的九萬,也就相差不到兩千罷了!
唐軍兵力方面,由于劉紹分了一個營的步卒與兩個隊的騎兵到弘農郡管理五萬四千多漢人老弱婦孺,現在圍困洛陽城的兵力僅剩五萬五千三百多。
如果把剛分去弘農郡的一千二百多加在一起,足足五萬六千五百多。
之所以數量比剛兵臨洛陽城下時的五萬六千一百多,還多了四百左右。
是因為經過一個多月時間,原先弘農郡之戰與函谷關之戰中受傷的傷兵,其中有些傷勢較輕的已經痊愈了,陸續趕來洛陽城下與主力會合。
晚上例行聯系的時候,常建新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進攻方五萬五千多人,守城方則可能有九萬,守城方兵力優勢大到這個地步,卻被圍困在城內不敢直接出城交戰,歷朝歷朝的戰爭史上都沒有這樣的戰例!”
劉紹卻輕嘆一聲︰“其實這反倒正是石虎難對付的地方。”
“石虎殘暴,但戰時他又沉得住氣,不可否認他絕對有名將級別的實力。”
甚至普通名將都未必能有石虎這樣的表現,具體來說,石虎應該是梟雄級別。
歷史上羯趙帝國總共二十一年,石虎便統治了十六年。
常建新笑道︰“無論石虎是名將還是梟雄,此次洛陽之戰,我軍兩大優勢是不變的,那就是硬實力和糧草,我軍即不怕石虎率領守軍直接出城決戰,也不怕石虎龜縮在城內與我軍打長期對峙消耗戰!”
唐軍看似只有五萬五千三百多人,綜合戰斗力卻絕不下于十三萬去年剛打贏兗州之戰的羯族百戰精銳,甚至不比去年進攻大唐的兩路二十六萬羯族軍隊加在一起的綜合實力差。
而唐軍的糧草方面,有常建新直接從現代時空提供過去,相當于是無限的。
真要耗的話,一年,五年,十年都耗得起。
“不知道洛陽城內羯族守軍的糧草能撐多久,但我軍先天立于不敗之地,他們想耗,那就繼續耗他幾個月再看。”
無論是常建新還是劉紹都不著急。
戰爭本就不能著急。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尚且打了一年半。
此次唐軍南征,最重要最關鍵性的洛陽之戰,從兵臨城下到現在才一個來月,距離官渡之戰的時長還遠著呢。
與此同時,常建新心里也頗為期待。
因為黃金價格現在已經漲破了七百塊一克,太瘋狂了。
以前六百的時候他覺得六百已經很高了,現在破了七百,他反倒覺得七百都不算高,只差國際再發生一件大事,就有可能直奔八百去。
洛陽城內的黃金數量肯定遠沒有當初鄴城那麼多。
不過也肯定不會很少,三五噸肯定能有。
常建新倒也不急著現在就拿到這批黃金,他怕自己拿到以後,就忍不住立刻給變現了。
兩軍先這麼耗著也好,反正無論如何黃金都在城內跑不了。
他現在就很期待等自己拿到洛陽城內黃金的時候,金價會是個什麼價位,比今日的704每克還會再漲多少。
……
洛陽城曾為三朝都城,規模非常大。
唐軍五萬五千多人根本不可能同時把洛陽四個方向的城門全部圍死,只能是主力屯駐西門,其他三個方向則派遣大量斥候監視,同時始終有兩個騎兵軍團隨時出擊。
少量的羯族斥候突然出城,突破唐軍斥候與唐軍騎兵的圍追堵截,進出洛陽城並不算太困難,頂多就是每次進出都要付出一定的傷亡。
不過,人騎著戰馬有可能進出,糧草物資卻進得去洛陽城,唐軍斥候與唐軍騎兵,主要也是攔截糧草物資進入洛陽城。
羯族斥候小隊突然從洛陽城內出來的頻率並不高,平均七八天世家才同時有兩個或者三個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因很簡單,從洛陽城內出來的羯族斥候小隊,必然被唐軍斥候與唐軍騎兵聯合圍追堵截。
運氣好的話,兩個加在一起二十人的斥候小隊,能跑出去三四個。
運氣不好的話,哪怕同時三個加在一起三十人的斥候小隊出來,也會被唐軍全殲!
雖然每一次十到三十的損失,相較于洛陽城內多達八九萬守軍而言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但如果次數多的話,比如十次可能就要損失兩百騎左右,二十次可能就要損失四百騎左右。
能成為斥候的都是騎兵之中的精銳,幾百騎的損失足以讓石虎都痛心。
接下來三個月,平均每個月唐軍斥候與唐軍騎兵聯合圍殺的羯族斥候都有四十多騎。
時間來到十月中旬。
洛陽這邊唐軍不主動強攻洛陽城,城內羯族守軍也不出城決戰,戰局便沒有什麼變化。
石虎預估唐軍糧草最多能用到十一月下旬,在達到這個時間之前,石虎都會耐心等待,不會有什麼動作。
而唐軍則是直接做好了圍城一年以上時間的準備,更是不會有什麼動作。
黃河以北,鄴城。
羯族偽帝石勒在這三個月時間里,倒是趁大唐軍隊主力在圍攻洛陽,派了一支萬余人的羯族軍隊渡過漳水,嘗試佔領整個滏口陘,把鄴城的防線推到上黨郡腹地去。
不過被大唐上黨郡駐軍給擊退了,並沒有能成功。
上黨郡唐軍也只是斬殺了兩千多羯族士兵,把羯族軍隊重新驅趕到漳水東岸,沒有反渡過漳水大規模反擊。
進入十月份,大唐境內主要忙碌的事情是準備收割糧食。
去年是大唐佔領除晉陽城以外其他郡縣的第二年,且在這些郡縣是第一次春耕,所以總共只種了一百二十多萬畝的土豆、紅薯、玉米,以及現代時空品種的小麥、稻谷。
而且去年春耕的時候,大唐都還沒有建國。
今年春耕的時候,形勢對比去年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大唐境內的人口相較于前年春耕時候的四十萬出頭,多了一倍都不止,主要來源是東征鄴城,從鄴城一帶遷移過來了三四十萬人口。
今年春耕的時候,大唐境內只算漢人軍民數量是九十多萬,是前年春耕時候的兩倍還多幾萬。
同時,大唐建國了,且因為去年擊敗二十六萬羯族軍隊的攻擊,國勢猶如一輪冉冉升起的大日。
大唐境內原先龜縮在一個個鄔堡里面的世家也全部出世了,世家鄔堡里的人口,也大量在鄔堡以外開墾田地。
今年春耕的時候,劉紹已經率領唐軍南征在外,大唐境內的許多信息,是唐皇劉琨派人專門送一份過來給劉紹知曉的。
具體的數目是,今年春耕的時候,大唐境內開墾出來種植土豆、紅薯、玉米,以及現代時空品種小麥、稻谷的土地面積是三百萬畝左右,足足是去年的兩點五倍!
“今年秋收的糧食,如果總產量也能直接達到去年總產量的兩倍半那就太好了。”
這句期待,劉紹是在常建新聯系與他閑談的時候說出來的。
常建新想了想,笑著回應道︰
“我覺得這個你應該放心,今年的雨水對比去年是差了一點,可差距並不大,土豆、紅薯都是抗旱作物,這點雨水差距還影響不到產量。玉米、小麥、稻谷三類或許雨水少一成便會影響產量,但也是分土地的。”
“大唐五郡的耕地面積理論的可以達到兩千多萬畝,三百萬畝遠沒有達到極限,基本上都是挑選最好,最靠近水源的土地開墾,比如汾河兩岸。”
“汾河水不斷流,就可以從河里引水澆灌,今年相較于去年的這點雨水差距,也不至于影響到產量。”
劉紹點頭︰“您說的是對的,是我杞人憂天了些。”
時間進入十一月份。
大唐境內各種糧食產量陸續送了一份到劉紹手上。
小麥總共收了一億三千一百多萬斤。
稻谷收了一億三千六百多萬斤。
玉米收了兩億一千三百多萬斤。
土豆、紅薯因為要留一部分鮮土豆、鮮紅薯來吃,剩下的紅薯要麼做成紅薯干,要麼做成紅薯粉條,土豆也是要麼做成土豆粉條才好長時間保存。
一下子全部挖出來不好處理,只能是吃多少挖多少,做紅薯粉條、土豆粉條挖多少,逐漸挖。
所以還不知道具體總產量。
只能通過平均數來計算一個大概,比如在河東郡一百個地方,每個地方挖幾畝出來稱重,晉陽一帶以及雁門、西河郡、上黨郡等地也是每個地方挖幾畝,計算出一個平均畝產。
去年的所謂土豆、紅薯總產量其實也是這麼計算的。
今年的土豆、紅薯平均畝產和去年大差不差。
最終通過平均畝產計算出來的總產量,紅薯是十三億七千多萬斤。
土豆是四十四億六千多萬斤。
加在一起,直接可以長期存放的小麥、稻谷、玉米是四億八千一百多萬斤,還需要另外加工才能長時間存放的紅薯、土豆則是五十八億四千多萬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薯、土豆留種子只能是鮮紅薯和鮮土豆。
同時鮮紅薯和鮮土豆要在明年春耕以前,代替一部分主糧直接吃。
由于明年春耕之前,可能劉紹率領的南征軍團會攻佔大量郡縣,土豆、紅薯等糧食作物肯定要一並在新攻佔的郡縣推廣種植。
所以經過商議,預計會留十億斤左右鮮紅薯和鮮土豆出來,其余四十八億四千多萬斤才會做成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
哪怕十斤得一斤,也預計能得四億八千四百多萬斤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
這樣一來,大唐今年秋收,預計可以長時間存放的糧食數量,將接近十億斤!
計算一個人口平均每天吃一斤糧食,這近十億斤糧食,便足以養兩百八十萬以上人口一整年時間了。
而大唐現如今,就算把已經攻下來的弘農郡,以及石虎為了算計大唐驅趕過來意圖拖累大唐的五萬四千多老弱婦孺,也才堪堪過一百萬軍民人口。
當然,洛陽之戰從劉紹率軍兵臨城下那天開始算起,到十一月份便已經五個月時間了。
距離石虎認為大唐糧草能夠支撐的極限時間很近了,距離石虎戰前在洛陽城內瘋狂囤積的糧草所能支撐的極限時間,也沒幾個月了。
一旦洛陽之戰取勝,黃河以南羯族主力軍隊相當于被全部擊敗殲滅,唐軍定然能極為迅速的攻取大量郡縣,疆域快速擴張。
彼時大唐要養的人口,便不止是現如今黃河以北的晉陽五郡加黃河以南的弘農郡,而是整個黃河以南、淮河以北。
總之,如果可以,唐皇劉琨還是希望能多儲備一些糧食。
手上有糧心里才不慌,手上糧越多肯定越好。
因此,劉琨把大唐秋收的信息都送一份過來給劉紹看的同時,也想讓劉紹問一問常建新,今年是否還能和去年一樣,用一部分制作出來的紅薯粉條、土豆粉條置換成大米、玉米、面粉。
……
劉紹其實挺為難的。
現在是戰時,他在前線統兵作戰,用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置換其他糧食,得他離開前線回去大唐境內一趟才行。
畢竟做好的紅薯粉條、土豆粉條不可能運到前線這邊來。
而他做為大軍主帥,冒然離開前線,並不太妥當。
去年常建新幫忙置換了七千萬斤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
其中四成置換成玉米粒,三成置換成大米,三成置換成面粉。
總共是七千萬斤粉條,置換成了兩億一千七百萬斤大米、面粉、玉米粒,多得了一億四千七百萬斤糧食的庫存。
現代時空。
其實管理農貿公司的尤小柔也來詢問過常建新,今年還有沒有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
去年的七千萬斤粉條,平均每一斤的成本才四塊一毛錢,賣出去平均每一斤能得到十塊零四毛到五毛錢,也就是說平均每一斤的利潤足足有六塊四毛到五毛錢。
七千萬斤粉條,有六千萬斤是在年前賣出去,一千萬斤是在年後賣出去,總共得到了超過四億五千一百多萬利潤。
尤小柔可是有農貿公司百分之十分紅,相當于她從中足足拿到了四千五百一十多萬的分紅。
能從中分到這麼多錢,尤小柔當然希望今年也還能再做這樣一筆生意。
當然,做為農貿公司幕後的老板,常建新有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分紅,他拿到的是足足超過四個億!
如果按照去年的銷售情況,今年農貿公司也頂多能吃得下七千萬斤。
“老板,前年和去年兩批粉條質量都非常高,每年我們宣傳百分百無農藥化肥殘留,百分百零添加,都有很多博主買回去直播檢測,說要打我們農貿公司的臉,但沒有一個成功。而且客戶買回去,吃過以後都說好,我們品牌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有了粉絲基礎。”
“前年和去年都賣,如果今年沒貨,怕是之前兩年積累的粉絲基礎要流失不少。”
“今年如果還有貨的話,我覺得吃下八千萬斤不成問題!”
尤小柔當時試探性的向常建新提出來。
去年常建新直接詢問尤小柔最多能吃得下多少斤,尤小柔計算出來七千萬斤,常建新便真的弄了七千萬斤來,尤小柔便猜測,只要農貿公司能吃得下,常建新便遠不止能弄來七千萬斤,八千萬斤也肯定沒問題。
常建新給尤小柔的回應是︰“今年並不確定到底能不能拿到貨,過幾天我再給你答復。”
這天晚上例行聯系的時候。
劉紹和常建新談到今年紅薯粉條和土豆粉條的事情。
對于劉紹來說,畢竟是自己的父皇書信讓自己詢問,總不能無視,所以他經過考慮還是主動和常建新提起此事。
“真要置換的話,我這邊倒沒什麼問題。”常建新倒沒什麼顧慮。
听到常建新回應如果要置換的話可以置換,劉紹才繼續和常建新商議,他離開前線軍營,回一趟大唐境內幫助常建新收取粉條一事的可操作性。
“你真要抽時間離開前線軍營幾天的話,只要事先安排妥當,其實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常建新沒有劉紹身處前線,隨時面臨大戰的心理壓力,他可以比較輕松的考慮事情。
“其實吧,你這個主帥就是身在軍中,我可以直接通過你從這邊給大軍送糧草過去,不用從後方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往前線運輸。”
“此次大唐軍隊綜合戰斗力對比敵軍有絕對優勢,哪怕敵軍突然出城決戰,而你不在軍中,但只要不出現什麼不可預知的大意外,只要正常指揮作戰,便不會出現敗仗。”
“我想張信的資歷和經驗,足以代替你正常指揮作戰。”
“再說這都對峙了五個月,敵軍都沒有出城決戰,哪有那麼巧你離開前線軍營幾天敵軍就承受不住出城決戰了。”
劉紹沉吟了一下,便點頭認同常建新所說。
“今年如果要置換的話,最多置換八千萬斤。”常建新給了劉紹一個具體的數量。
劉紹當即眼楮一亮,八千萬斤粉條,如果按照去年的置換比例,可以置換兩億四千八百萬斤,大唐可以長期存放的糧食能多一億六千八百萬斤。
雖然他在常建新那里還有五六十億斤大米等價的余額,實際並不缺那一億多斤糧食,但是一碼歸一碼。
他知道置換粉條這件事情,常建新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利益。
大唐這邊相當于不用付出什麼,八千萬斤粉條便可以多換到一億六千八百萬斤糧食,對于大唐來說,粉條還是大米、面粉、玉米,都是糧食,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大唐能從中得到利益的同時,常建新也能從中得到利益,這就是一種雙贏的交換。
主要是劉紹心底里希望能盡可能的讓常建新從他這邊多得到一些利益,以更進一步的維系和常建新之間的關系。
利益永遠是維系兩個人之間關系最牢固的東西。
直接用余額向常建新交換糧食過來,哪里有用粉條置換同時也讓常建新從中額外得到一些利益來得實在。
最後,劉紹做出決定道︰
“如此的話,我寫信讓父皇下旨,先集中人力將河東郡出產的紅薯、土豆制作粉條,就近囤積在安邑城內,等囤積到一定數量,我便從前線軍營趕去安邑城幾天。”
從洛陽前線到河東郡安邑城總共四百多里,如果是軍隊行軍可能要走九天十天時間,來回可能要用二十天。
可如果只是劉紹帶著親衛騎兵全程騎馬奔跑的話,四天時間足以一個來回。
劉紹不怕辛苦,常建新自然沒有意見。
這件事情便定了下來。
現代時空這邊,結束和劉紹的聯系以後,常建新也打電話回復尤小柔,讓她在農貿公司那邊做好準備,具體哪一天能拿到貨,現在則還不確定,不過到時候會提前幾天通知她。
尤小柔很興奮,八千萬斤粉條,如果按照去年的利潤率,全部賣出去便是足足五億一千六百多萬利潤。
算上今年的其他收入,今年年底分紅,她有概率能拿到六千多萬分紅,光想想心里就控制不住激動有沒有。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