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跟著領導走進院子,院門剛關上,外面就傳來了拉煤車的吆喝聲。
“王科長,您家的煤到了!”
領導皺了皺眉頭,“怎麼這個時候來,剛才不是說明天送嗎?”
“沒事,我幫您看看。”王建民主動說道。
院門重新打開,一個黑瘦的中年男人趕著馬車進來,車上堆著黑 的煤塊。
“王科長,這次的煤質量特別好,都是精選的。”送煤的擦著汗說。
王建民走到馬車邊,隨手抓起幾塊煤仔細看了看,臉色微變。這煤塊表面看著不錯,但里面摻了不少黃土和石頭,分量也明顯不夠。
“師傅,這煤好像有點問題。”王建民客氣地說。
送煤的臉色一變,“什麼問題?我們家的煤一向信譽好。”
王建民捏碎一塊煤,里面的黃土立刻露了出來,“您看這個。”
領導走過來一看,臉色沉了下來,“這就是你說的精選煤?”
送煤的額頭冒出汗來,支支吾吾地說︰“可能是裝車時混進去的,我馬上給您換。”
“不用了,就這些吧。”領導擺擺手。
“別,真的給您換,保證質量。”送煤的急了,要是傳出去砸了招牌,以後生意就難做了。
王建民見狀,主動幫著把煤一筐一筐地往煤房里搬,順便把那些摻假嚴重的挑了出來。
“兄弟,謝謝你了。”送煤的小聲對王建民說,“回頭我再給王科長送點好煤,這次的錢也不要了。”
“行,但以後別這樣了。”王建民擦著手上的煤灰。
正忙著,院門又響了,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正是領導的妻子劉淑華。
“哎呀,這是誰啊?”劉淑華看見王建民,有些疑惑。
“這是小王,今天幫了我大忙。”領導介紹道。
劉淑華打量著王建民,雖然衣著樸素,但人看起來干淨利落,舉止得體,“小王,辛苦了,快洗洗手,留下吃飯吧。”
“不用了,嫂子,我還有事。”王建民擺擺手。
“別客氣,就是家常便飯。”劉淑華很熱情。
領導也在一旁勸,“留下吃飯吧,我們聊聊。”
王建民想了想,“真的不用,家里還等著我呢。改天有機會再來拜訪。”
說完,他從懷里掏出一包茶葉,“這是我托人從杭州帶的龍井,您嘗嘗。”
劉淑華接過茶葉,“這孩子太客氣了。”
“那我就先走了。”王建民朝兩人點點頭,轉身離開。
劉淑華看著王建民的背影,對丈夫說︰“這小伙子不錯,有眼色,知道分寸。”
“是啊,難得。”領導點點頭。
王建民走出院子,心里踏實了不少。今天這一趟,不僅解決了執照的事,還在領導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第二天一早,王建民就去了縣里,按照領導給的地址,很順利地拿到了營業執照。看著手里紅色的證件,他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回到鎮上,王建民直接去了商場。這是鎮上最大的百貨商場,里面什麼都有。
“同志,我要買台縫紉機。”王建民對售貨員說。
“縫紉機?”售貨員上下打量著他,“你知道多少錢嗎?”
“知道,大概四百多吧。”
售貨員的態度立刻變了,“這邊請,我給您介紹幾款。”
最後,王建民選了一台蝴蝶牌縫紉機,花了四百八十元。這在當時絕對是大件,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都不一定夠買一台。
縫紉機用三輪車運回村里,立刻引起了轟動。
“哎呀,建民家買縫紉機了!”
“這得多少錢啊?”
“听說要四五百呢!”
鄰居們圍著三輪車指指點點,眼神里滿是羨慕和嫉妒。
李秀芬看著這台嶄新的縫紉機,眼里閃著光,“建民,這花了不少錢吧?”
“還行,生意好了,總得添些家當。”王建民淡然地說。
“媽,我來試試。”王麗華興奮地坐到縫紉機前,腳踩踏板,機器發出均勻的嗡嗡聲。
“這機器真好,我給你做件新衣服。”王麗華說。
王建民點點頭,“行,你看著辦。”
但他心里清楚,這台縫紉機肯定會引來麻煩。
果然,第三天上午,鎮上來了幾個穿中山裝的人,領頭的是工商所的張所長。
“王建民在家嗎?”張所長在院門口喊。
王建民從屋里出來,“我就是,有什麼事?”
“有人舉報你無證經營,投機倒把,跟我們走一趟。”張所長公事公辦地說。
王建民心里早有準備,“我有證。”
“什麼證?”
王建民回屋拿出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剛辦的。”
張所長接過來仔細看了看,臉色有些尷尬,“這個…是真的。”
這時,鄰居張大嫂從旁邊探出頭來,“所長,他肯定是托關系弄的假證!”
“就是,前幾天還沒有,怎麼突然就有了?”另一個鄰居也在起哄。
王建民冷笑一聲,“張大嫂,你既然這麼關心我的證件,不如你也去辦一個?”
“我…我又不做生意。”張大嫂被噎住了。
“不做生意你操心什麼?”王建民毫不客氣地反駁。
圍觀的人群里傳來低低的笑聲,張大嫂的臉漲得通紅。
張所長看了看執照,又看了看王建民,“既然證件齊全,那就沒問題了。”
“等等。”王建民叫住了要走的張所長,“我想問問,是誰舉報的?”
張所長有些猶豫,“這個…按規定不能說。”
“那行,我也不為難您。”王建民轉向圍觀的鄰居們,“鄉里鄉親的,我王建民做生意賺了點錢,但我從來沒有忘記大家。”
他指著院子里的縫紉機,“我買這台機器,不是為了顯擺,而是為了讓大家都能跟著受益。誰家要做衣服,隨時可以來用,我分文不取。”
鄰居們面面相覷,剛才還在嫉妒的人突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王建民接著說︰“做生意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有本事的一起干,沒本事的我也願意帶著干。但要是背後捅刀子,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張大嫂縮了縮脖子,悄悄往人群後面退。
“建民說得對,大家都是鄰居,應該互相幫助。”村里的老支書發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