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財不露白

第449章 商業座談會3——認知體系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周氓氓 本章︰第449章 商業座談會3——認知體系

    這時,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生舉手提問︰“李銳同學,為什麼你對校園易購的搜索算法和推薦機制能夠描述的這麼清楚?甚至提到了他們內部正在測試的一些功能方向,這些不應該是技術團隊的核心機密嗎?”

    這個問題問到了關鍵處,也引起了台下不少人的好奇,包括坐在嘉賓席的馬睿和柳妍,他們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體,看向李銳。

    會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豎起耳朵等待回答,李銳神態平靜地說︰“這個問題問得好,之所以對校園易購的技術細節這麼了解,是因為我非常看好校園易購的商業模式和它能給用戶提供的價值。”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觀眾,“所以我本人也是校園易購的投資者,目前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此言一出,台下陷入安靜,隨後一片嘩然,很多人開始交頭接耳,學校領導和學者們臉上也寫滿了驚訝。整個禮堂因為李銳這句輕描淡寫卻分量十足的回答而沸騰起來,“校園易購投資者”的身份,瞬間為他本就引人矚目的形象又蒙上了一層更具深度和影響力的光環。

    台下的馬睿和柳妍兩人對視一眼,馬睿眼中閃過一絲“果然如此”的得意,柳妍則微微抿唇,眼神復雜。

    台上李銳從容地等待議論平息,主持人似乎有些激動,臉紅紅的,看向李銳的眼楮快要放出金光,不過她還是維持住了一個主持人的專業素養,說︰“我們這位李銳同學不僅是優秀的學生創業代表,也是眼光獨到的投資者,我看到台下觀眾反響非常熱烈,還有一位觀眾多次舉手,請工作人員把話筒遞給他,我們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思想踫撞。”

    另一位觀眾站起來提問,這是一個中年人,看氣質像是老師,只是不知道是山大的還是外校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疑惑和探究︰

    “李銳同學,我有一個疑問,你前面提到的帆客的營銷策略,以及你對校園易購的發展方向,‘興趣電商’、‘網紅經濟’這些概念的闡述,都非常新穎,包括你對對行業動態了解程度,這些似乎都超出了一個普通大學生的認知範圍。請問你是通過什麼特別的渠道獲得這些信息的?或者,你有什麼獨特的行業洞察方法嗎?”

    這個問題很直接,甚至有點質疑的味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銳身上。

    李銳神色坦然地開口︰“謝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渠道,這些信息,來源于持續的關注和學習。我每天會花大量時間閱讀財經新聞、科技媒體、行業分析報告,關注國內外電商巨頭的動態,以及新興創業公司的模式。同時,”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為務實︰“因為我個人投資了校園易購,並且山海科技本身也在電商領域深耕,所以對這個行業內正在發生的變化,會保持高度的敏感,這既是興趣,也是責任。畢竟作為股東,我們需要對投資項目的方向和未來足夠了解,作為創業項目的管理者,更需要這種敏感。”

    台下觀眾再次議論紛紛,看向李銳的目光充滿了敬佩和好奇。林院長臉上的笑容更盛了,頻頻頷首,發自內心地為山大能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

    不過在某些人看來,這個年輕人已經大智近妖了,如果李銳了解他們的想法,會感到十分尷尬,因為他的觀點都是三十多歲時翻看財經雜志和論壇以及吹牛逼的互聯網大佬傳記得來的,只是這些觀點經過了提煉,把無關緊要的篩去了,提前十幾年放在這里就顯得驚世駭俗。

    這時候,同台的經濟學者忍不住要過話筒,提出一個問題︰“不好意思啊朋友們,我對李銳同學也十分感興趣,所以要佔用一點大家的時間。”

    台下響起一陣哄笑。

    “李銳同學,剛才馬睿同學提到校園易購後續會有融資計劃,你作為大學生創業者,同時又是校園易購的投資者,能否談談你對資本和初創公司之間關系的看法?資本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台上的其他人,台下的柳妍、馬睿,以及所有關注創業的學生,都豎起了耳朵。

    李銳拿起話筒,沒有立刻回答,他沉吟了片刻,似乎在組織語言,台下也變得異常安靜。

    “資本,”李銳終于開口︰“我覺得對于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來說它可以迅速推動企業的擴張發展,尤其面臨激烈競爭時,能夠迅速構建護城河,形成規模優勢。沒有資本的支持,很多戰略是不能落地的,但是對于創業者來說,在後期資本也會裹挾他們,因為資本要的是利潤,而創業者尤其是互聯網創業者,很多同時是理想主義者。”

    就像後期網友們的馬爸爸,大家都說他被資本裹挾了,從來不看稿結果那天念稿,幸虧資本會被管制。

    李銳停頓了一下,點點頭像是在肯定自己的想法,繼續道︰“不管怎麼樣吧,我認為資本並不是創業公司最核心的資源,或者說它不應該被視為最核心的競爭力。”

    這個觀點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在普遍追求融資、追捧vc的創業氛圍下,李銳的話顯得有些“離經叛道”。

    李銳繼續闡述︰“學生創業,或者說任何創業,首先要構建的,是創始人自己的‘認知體系’和‘邏輯體系’,你需要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對用戶需求有精準的洞察,對商業模式有清晰的規劃,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有充分的預判。這種認知,不是憑空而來的,它來自于持續的學習、實踐、反思和總結,最後認知體系形成可以落地做事的方法論,然後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去驗證、調整、優化。”

    他環視台下,又看看會堂頂部的燈光,忽然有些晃神,覺得自己今天吐露的太多了,似乎有些不合時宜,起碼是不合身份,但從林邑拼殺出來的匪氣早已化在胸中,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吹個痛快!

    “創業到了後期,尤其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真正的競爭其實是企業創始人之間‘認知體系’的踫撞,每一次重大的業務調整,每一次關鍵的戰略堅持或放棄,背後都是創始人基于自身認知體系做出的判斷和抉擇,所以我認為,創始人不斷迭代、升級的‘認知體系’,才是創業公司最核心、最不可替代的資源。資本很重要,但我希望資本可以為理想主義服務。”

    李銳的這番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台下和台上都激起了巨大的漣漪!他清晰定義了資本,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創業成功的核心在于創始人的認知能力,這完全跳出了現在普遍浮躁的“唯融資論”。

    台下,柳妍已經完全沉浸其中。她感覺李銳的每一句話都像錘子一樣敲打在她的思維壁壘上,讓她有一種開悟的錯覺,不再滿足于記錄,而是開始瘋狂地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爆發的念頭和疑問,手機錄音也一直開著,生怕漏掉一個字。

    嘉賓席上,兩位經濟學者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的除了震驚就是欣賞,這個年輕人的見解,深刻且務實,遠超他們的預期,林院長更是激動得臉色微紅,腰板挺得筆直。

    坐在台下嘉賓席正中央的的鐘校長,听完李銳的論述心中感慨萬千,很是慶幸年前的事情中保住了山海科技不受校外黑惡勢力的干擾,得以平穩發展。

    李銳不僅僅是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將來更是一張足以提升山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名片,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李銳的名字將會和山大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場座談會,最終在鐘校長總結致辭中落下帷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叫財不露白》,方便以後閱讀這叫財不露白第449章 商業座談會3——認知體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叫財不露白第449章 商業座談會3——認知體系並對這叫財不露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