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

第467章 市井評書說興替,閭巷燈火議將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逸辰公子 本章︰第467章 市井評書說興替,閭巷燈火議將傾

    夕陽的余暉,將京城正水街坊市的青石板路,染成了一片溫暖的橘紅色。

    空氣中,混雜著收攤的小販們身上傳來的汗味、附近小酒館里飄出的廉價酒糟味,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從陰溝里散發出的水腥氣。

    這里是京城里最尋常不過的一處所在,販夫走卒,引車賣漿,構成了這片區域最鮮活的底色。

    然而,就在坊市中央那座平日里只供孩童嬉戲、老者曬陽的小小廣場上,此刻卻圍了里三層外三層,足有數百號人。

    人群的中央,孫敬才正站在一個臨時用幾塊木板搭起的高台上。

    他依舊穿著那身洗得發白的儒衫,臉上前幾日留下的淤青尚未完全消退,但整個人卻仿佛脫胎換骨。

    他手中沒有驚堂木,也沒有折扇,只有一卷被無數人傳閱得起了毛邊的《京城風月報》。

    “……列位鄉親,咱們接著說那上一回!”

    孫敬才的聲音,經過這幾日的磨煉,已經變得洪亮而富有磁性,足以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話說那安國公府的小公爺,眼見著京城百姓無米下鍋,他是如何做的?他竟將那白花花、能救活上百條人命的新米,盡數倒入他家後院那臭水溝里!為的,僅僅是听個響,博他那不知從哪個窯子里贖回來的相好一笑!”

    他將手中的報紙猛地一抖,發出“嘩啦”一聲脆響,眼中滿是悲憤。

    “鄉親們,你們說,這三百斤米,若是在咱們手里,能做什麼?能讓臥病在床的老娘多熬幾碗稠粥!能讓嗷嗷待哺的娃子吃上一口飽飯!可到了他們手里,竟成了連響都听不真切的玩物!”

    “天理何在啊!”

    台下,人群的情緒瞬間被點燃。

    “喪盡天良!簡直是喪盡天良!”

    “他們不把咱們當人看啊!”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婆婆,更是氣得渾身發抖,用那干癟的拳頭,一下一下地捶打著自己的胸口,老淚縱橫。

    “我那可憐的孫兒……就是前幾日……活活餓死的啊……”

    孫敬才看著台下那一張張或憤怒、或悲傷的臉,深吸一口氣,將聲音放得愈發高亢,愈發具有煽動性。

    “所以,咱們怎麼辦?咱們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為富不仁,看著他們將咱們的血汗視若無物嗎?”

    “不能!”台下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怒吼。

    “對!不能!”孫敬才振臂高呼,“余相爺已經為我們指明了道路!咱們不偷不搶,不打不砸!咱們就用咱們自己的法子,讓他們嘗嘗……什麼叫自食惡果!”

    “從明日起,京畿之地的農戶,地,咱不種了!就讓他荒著!我看他們來年吃什麼!”

    “城里的力工,活,咱不干了!我看他們那高樓大院誰來蓋!”

    “還有……”

    “住口!”

    就在孫敬才說得最是慷慨激昂,台下百姓听得最是熱血沸騰之時。

    一聲雷霆般的暴喝,猛地從人群外炸響。

    “嘩啦啦——”

    一陣甲冑摩擦的刺耳聲響。

    十幾名身穿黑甲、手持長槍的巡城士兵,如狼似虎地排開人群,沖了進來,將小小的木台圍了個水泄不通。

    為首的,是一名滿臉橫肉的隊正,他腰間的佩刀早已出鞘半寸,一雙三角眼,如同毒蛇一般,死死地盯住了台上的孫敬才。

    “好大的膽子!”

    那隊正用刀鞘指著孫敬才,臉上滿是猙獰的煞氣。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此妖言惑眾,煽動民心!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台下的百姓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了一跳,紛紛向後退去,臉上露出了畏懼之色。

    然而,台上的孫敬才,卻不見半分慌亂。

    他甚至還對著那殺氣騰騰的隊正,拱了拱手,臉上露出一絲文人特有的,帶著幾分譏誚的笑容。

    “這位軍爺,此話從何說起啊?”

    “從何說起?”那隊正冷笑一聲,“你剛才說的那些,本官都听見了!你這是在聚眾謀反!”

    “謀反?”孫敬才仿佛听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他搖了搖頭,將手中的那份《京城風月報》小心翼翼地折好,揣進懷里。

    “軍爺,您怕是听岔了。”

    孫敬才的語氣不卑不亢,條理清晰。

    “學生乃一介書生,在此處,不過是為父老鄉親們說一段新編的話本罷了。這故事的名字,就叫《朱門恨史》。講的是前朝之事,說的也是些警醒世人的道理。讓父老鄉親們在這勞累了一天之後,听個樂子,解解乏。這……不犯法吧?”

    “你!”那隊正被他這番話噎得一滯。

    講評書?

    他娘的,你見過講評書講得跟造反動員似的嗎?!

    可偏偏,他找不出半點錯處。

    人家沒拿兵器,沒喊造反,甚至連一句指名道姓的辱罵都沒有。你憑什麼抓人?

    “再者說,”孫敬才的目光,掃過那隊正身後那些同樣有些不知所措的士兵,“軍爺,您也是人生父母養的。您家里的米缸,可還滿著?您家里的妻兒,可還吃得飽飯?若是那些貴人們把米價抬到一斗米一貫錢,您這點微薄的軍餉,又能買得起幾斗?”

    這誅心之問,讓那隊正的臉色,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他身後的那些士兵,更是下意識地避開了他的目光,握著長槍的手,都有些松動。

    是啊,他們也是窮苦出身。他們,也是這場糧價風波的受害者。

    “你……你休要在此巧言令色!”隊正惱羞成怒,卻又不敢真的動手。

    他知道,眼前這個窮酸秀才的背後,站著的是那個連吏部侍郎都敢當眾毆打的“余瘋子”。

    更何況,台下那數百雙眼楮,正死死地盯著他們。那眼神里,不再是單純的畏懼,而是多了一絲冷硬的審視。

    他毫不懷疑,只要自己敢真的動手抓人,下一刻,這群已經被逼到絕路的百姓,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撲上來,將他們撕成碎片。

    最終,那隊正只能惡狠狠地瞪了孫敬才一眼,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

    “再敢胡言亂語,仔細你的皮!”

    說完,他便將刀插回刀鞘,猛地一揮手。

    “我們走!”

    十幾名巡城士兵,來時氣勢洶洶,去時,卻像一群夾著尾巴的狗,在百姓們那充滿了嘲弄的目光中,灰溜溜地離去了。

    看著他們狼狽的背影,孫敬才朝著地上,不屑地啐了一口唾沫。

    他轉過身,對著台下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百姓們,朗聲笑道︰

    “鄉親們,你們都看到了吧?”

    “余相爺說得沒錯!只要咱們自己不壞了規矩,只要咱們不動刀,不動槍,他們,就拿咱們沒有任何辦法!”

    “因為,‘理’,在我們這邊!‘民心’,在我們這邊!”

    台下,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

    夕陽,終于沉入了西山。

    夜幕,如同巨大的墨色布幔,緩緩地籠罩了整座京城。

    一盞盞昏黃的燈火,在閭巷之間如同星辰般次第亮起。

    正水街坊市,一間只比尋常人家大了少許的小酒館里,油膩的桌面上,擺著兩碟茴香豆,一壺劣質的燒刀子。

    鐵匠鋪的王師傅,脫了上身的坎肩,露出古銅色的虯結肌肉,他端起酒碗,一口便悶了半碗,辛辣的酒液順著喉嚨滑下,讓他那張被爐火燻得黝黑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痛快!”他將酒碗重重地頓在桌上,“今天孫秀才那番話,听得老子是真他娘的痛快!就該這麼干!”

    坐在他對面的,是豆腐坊的陳磨盤,他為人要沉穩些,聞言,夾了一顆茴香豆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著。

    “光痛快有什麼用?”陳磨盤嘆了口氣,“這不種地,不干活,咱們自己,不也得跟著挨餓?那些貴人府上,存的糧食夠他們吃上好幾年,咱們……耗得起嗎?”

    王師傅聞言,嘿嘿一笑,湊了過去,壓低了聲音。

    “兄弟,你這就想岔了。”

    “誰說不干活了?活,照干!地,照種!”

    王師傅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屬于底層人民最狡黠的智慧。

    “但是,怎麼干,這里面,可就有講究了。”

    “就說我吧,前兒個雲安侯府的管家,還派人來我這兒,訂了一批新打的馬蹄鐵,說是開春了,侯爺要去圍場跑馬。換做以前,我不得連夜趕工給他送過去?”

    “可現在嘛……”王師傅又喝了一口酒,“我跟他說,家里老婆子病了,得伺候。這活兒啊,得慢慢磨。什麼時候能交?看我老婆子什麼時候病好吧。”

    陳磨盤的眼楮,瞬間亮了!

    “你的意思是……”

    “沒錯!”王師傅一拍大腿,“就是拖!就是磨!就是不出活!他總不能因為這個,就抓我去坐牢吧?!”

    ……

    城南,一處大雜院里。

    幾個負責為附近幾條街巷傾倒夜香的漢子,正蹲在院子里,借著一盞昏暗的油燈,呼嚕呼嚕地吃著晚飯。

    飯是糙米混著野菜熬的粥,但每個人都吃得心滿意足。

    “狗蛋,明兒個一早,吏部張侍郎家那條巷子,咱們還去嗎?”一個年輕些的漢子,一邊用筷子扒拉著碗里的粥,一邊問道。

    被稱作狗蛋的,是個四十多歲,滿臉風霜的漢子,他是這群人的頭兒。

    狗蛋將碗里最後一口粥喝完,用袖子擦了擦嘴。

    “去,怎麼不去?”

    他看了一眼院子角落里那幾個散發著惡臭的木桶,咧嘴露出一嘴白牙。

    “不過,從明天起,咱們換個規矩。”

    “咱們啊,只倒咱們這片街坊的。至于那些官老爺府上的……”

    狗蛋站起身,走到那幾個木桶前,抬起腳,猛地一踹!

    “ 當!”

    幾個木桶轟然倒地。

    “……就讓他們自己,聞著臭味過年吧!”

    ……

    相似的對話,在更夫的窩棚里,在泥瓦匠的飯桌上,在每一個屬于京城最底層的角落里,悄然上演。

    那顆由余瑾親手種下的,名為“不合作”的種子,就在這片被壓抑了太久的土地上,以一種誰也無法預料的速度,瘋狂地生根,發芽。

    一場無聲的戰爭,已然打響。

    京城的天,看似還和往常一樣。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座巨大而古老的城池,其賴以運轉的根基,正在從最不起眼的地方,一寸一寸地,開始崩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方便以後閱讀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第467章 市井評書說興替,閭巷燈火議將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第467章 市井評書說興替,閭巷燈火議將傾並對開局七品縣令,為民請命能爆獎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