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死一般的寂靜。
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墨香、淡淡的龍涎香,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氣。
趙汝安粗重的喘息聲,漸漸平復。他發泄完了,但胸中那股憋屈的火焰,卻燒得他五髒六腑都隱隱作痛。
他看著眼前那個額角流血,官袍上沾染著墨跡與血痕,卻依舊站得筆直的身影,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再次涌上心頭。
他贏了,又好像輸了。
他砸了東西,罵了人,發泄了天子之怒,可對方,卻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這種感覺,就像是用盡全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讓他無比難受。
“給朕一個解釋。”
良久,趙汝安緩緩坐回龍椅,聲音沙啞而疲憊。他不想再發怒了,那沒有意義。他只想知道,為什麼。
“余瑾,給朕一個,讓你自己,也讓朕,不至于淪為天下笑柄的解釋。”
他以為,自己會等到一番痛陳利害的剖白,或是一場聲淚俱下的請罪。
然而,余瑾的反應,再一次超出了他的預料。
只見余瑾緩緩抬起手,用衣袖,隨意地擦了擦臉頰上的血跡。他甚至沒有去看那道傷口,只是抬起眼,平靜地迎向天子那雙燃燒著怒火的眸子。
“回陛下。”
“臣,無需任何解釋。”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令人心安的鎮定。
“今日之事,從太和殿,到御書房,一切,皆在臣的掌控之中。從未失控,一分一毫,都未曾偏離。”
趙汝安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像是听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竟怒極反笑。
“掌控之中?”
他笑得身子前仰後合,笑聲里充滿了冰冷的譏諷。
“好一個‘掌控之中’!余愛卿,你是不是覺得,朕和你一樣,也瘋了?”
他猛地收住笑,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讓朕來替你分析分析,你所謂的‘掌控’,都掌控了些什麼!”
“其一,革新司!朕為你頂著壓力成立的革新司,如今已是名存實亡!你自請罷官,範仲淹淪為階下囚,整個革新司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已然成了一盤散沙!清查田畝的新政,也成了天下人的笑柄!這就是你的掌控?”
“其二,朝局!你今日在朝堂上俯首認罪,等于是在告訴所有人,朕的新政,敗了!敗給了盧頌,敗給了聞澤,敗給了那些朕最想鏟除的舊勢力!朕這個皇帝的臉,被你親手按在地上,讓那群老家伙們,狠狠地踩了一腳!這就是你的掌控?”
“其三,你自己!”趙汝安站起身,一步步逼近余瑾,聲音冰冷刺骨,“你以為你今日的退讓,能換來他們的仁慈嗎?錯了!這只會讓他們覺得你軟弱可欺!滔天的反撲,很快就會到來!他們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擁而上,將你和你的人,撕得粉身碎骨!”
“到了那時,你拿什麼來擋?用你那自以為是的謀略嗎?”
“別天真了,余瑾!到了那時,為了平息眾怒,為了穩住朝局,朕……也不得不把你當成一枚棄子,扔出去,來換取暫時的安寧!”
“你明不明白!你已經輸了!輸得一敗涂地!徹徹底底!”
趙汝安的每一個字,都像是淬了毒的冰錐,狠狠扎向余瑾。
他說的,是事實。是任何一個明眼人,都能看清的,絕望的現實。
梁宇跪在一旁,听得心驚肉跳,他知道,當皇帝說出“棄子”二字時,事情,已經到了最無可挽回的地步。
然而,面對這幾乎是宣判死刑的分析,余瑾的臉色,依舊未曾改變分毫。
他只是靜靜地听著,等皇帝說完。
片刻後,余瑾才緩緩開口,語氣平靜的如同不起一絲波瀾的湖面。
“陛下所言,句句屬實。”
“但那,只是他們看到的,也是臣想讓他們看到的,‘現實’而已。”
趙汝安瞳孔驟然一縮。
余瑾沒有再給他追問的機會,他抬起頭,目光灼灼,直視龍顏,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了自信甚至是……狂傲的眼神!
“陛下,臣今日,在此立下軍令狀。”
“一個月。”
他伸出一根手指。
“只需一個月。臣會讓以盧頌、聞澤為首的整個勛貴集團,為了今日之勝,悔不當初。”
“臣會讓他們,為了自己親手推倒的革新司,為了他們親手送進大牢的範仲淹,付出血的代價。”
“臣會讓他們,頭破血流,捧著自己的家產和地契,哭著,喊著,跪在太和殿外,求著陛下,求著臣……重啟革新司!”
一番話,斬釘截鐵,字字如雷!
御書房內,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趙汝安怔怔地看著余瑾,他感覺自己的大腦,有那麼一瞬間是空白的。
他想過無數種可能,唯獨沒想過,在這樣的絕境之下,余瑾非但沒有求饒,反而,立下了一個如此石破天驚,堪稱狂妄的軍令狀!
讓盧頌、聞澤那群老狐狸,哭著跪著,求他重啟革新司?
這……這怎麼可能?!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一絲強烈的好奇心,如同藤蔓,瞬間纏繞住了趙汝安的心髒。
他突然很想,很想知道,這個男人,這個永遠能創造奇跡的男人,他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
“好。”
趙汝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坐回龍椅,眼中的怒火,不知何時,已經悄然隱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雜難明的,混雜著審視、懷疑、以及一絲微不可察的期盼。
“朕,就給你一個月。”
他看著余瑾,聲音恢復了帝王應有的威嚴與冷酷。
“一個月後,如果你做不到。那朕,便只能用你的命,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屆時,你,就是平息所有怒火的,那枚棄子。”
“臣,遵旨。”
余瑾平靜地躬身,仿佛接下的,不是一個關乎身家性命的賭局,而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旨意。
他直起身,看了一眼旁邊那張被砸得四分五裂的端硯,和那一地狼藉的墨跡。
“陛下,可否借臣筆墨一用?”
趙汝安沒有說話,只是對著梁宇,微微揚了揚下巴。
梁宇如蒙大赦,連滾爬地爬起來,迅速取來新的文房四寶,在書案上鋪開。
余瑾走到案前,拿起狼毫,蘸飽了墨。
他看也沒看額頭上的傷,筆走龍蛇,一氣呵成。
片刻之後,他放下筆,對著那張墨跡未干的宣紙,吹了一口氣。
隨即,他將宣紙平放在書案之上,再次對著龍椅上的天子,深深一躬。
“臣,告退。”
說完,他轉身,從容離去,只留下一個孤直的背影。
趙汝安坐在龍椅上,沒有動。
直到余瑾的腳步聲,徹底消失在殿外,他才緩緩起身,走到書案前。
只見那張雪白的宣紙上,龍飛鳳舞地寫著四句詩︰
暫將雷霆收一寸,
任爾風波作浪狂。
江海平生多反復,
魚龍終有躍淵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