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黃昏,殘陽如血。
紫禁城的宮牆被拉出長長的影子,將天地分割成昏與暗。
余瑾一步一步走下丹墀,額角上被硯台砸出的傷口已經凝固,滲出的血跡染紅了鬢角,在蒼白的臉色映襯下,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傷口傳來陣陣鈍痛,但他仿佛毫無所覺,脊背依舊挺得筆直,每一步都踏得沉穩如初。
宮門近在眼前。
往日里,每當他出宮,守門的禁軍統領、相熟的內侍,無一不是老遠就迎上來,滿臉堆笑地請安問好。
可今日,那些熟悉的面孔卻仿佛成了宮牆上的石雕,一個個目不斜視,手按腰刀,連眼角的余光都吝于給他一個。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聲的、令人窒息的疏遠。
一陣風過,卷起地上的落葉,也帶來了幾句壓低了的、卻又恰好能飄進他耳中的碎語。
“……嘖嘖,這回怕是真完了……”
“可不是嘛,革新司都沒了,連範仲淹都下獄了,听說是人命官司!”
“聖上在殿上氣得臉都白了,咱家在外面都听見了,雷霆之怒啊……”
“可惜了,當初多風光……”
聲音隨著他走近而倏然中斷,幾個小太監立刻低頭垂手,狀若恭謹,但那微微聳動的肩膀和嘴角壓不住的譏誚,卻比直接的羞辱更加傷人。
余瑾的腳步沒有絲毫停頓,甚至連眼神都沒有斜一下。
他只是走著,平靜地走著,仿佛穿行在一片無人的荒野。
他看到了不遠處,吏部的官員陳棟正與幾位同僚說笑著走來。
往日里,吏部的人見了余瑾,如同老鼠見了貓,畢竟余瑾可是將吏部上上下下幾乎清洗了個遍。
此刻,陳棟也看見了他。
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隨即化為一絲毫不掩飾的譏諷與戲謔。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拉了一把身邊的同僚,猛地一轉身,朝著余瑾走來,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我看,咱們還是別招惹他了,他馬上就要涼透了,今日才在太和殿打了周副使...”
陳棟微微一怔,隨後點點頭,兩人迅速轉身離開。
余瑾的嘴角,緩緩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冰冷,且帶著一絲嘲弄。
他不在意這些人的嘴臉,卻需要記住這些人的嘴臉。這本賬,他會親自收回來。
余府的馬車早已在宮門外等候。車夫見他出來,神色如常的叫了聲主公,余瑾身邊的侍衛,車夫都是系統中召喚出來的,倒是對他忠心耿耿。
余瑾一言不發,撩開簾子,徑直上了車。
“回府。”
兩個字,清冷,淡漠,不帶一絲情緒。
車輪壓過青石板路,發出“咯 咯 ”的聲響,仿佛每一下,都敲在京城這盤詭譎的棋局之上。
車窗外,是依舊繁華的街景,車窗內,卻是一片足以將人吞噬的死寂。
……
余府門前,早已不復往日的清淨。
馬車還未停穩,一陣喧嘩吵嚷之聲便透著厚重的車簾傳了進來。
余瑾掀開車簾一角,只見自家府邸那朱紅色的大門前,竟黑壓壓地圍了上百號人。
這些人大多穿著革新司的青灰色吏員服飾,此刻卻一個個面帶激憤與惶恐,將余府的大門圍得水泄不通。
管家福伯正帶著幾個家丁,在人群前焦急地拱手作揖,滿頭大汗。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還請冷靜,相爺他……他很快就回來了,大家有什麼話,等相爺回來再說,莫要在此喧嘩,驚擾了四鄰啊!”
“冷靜?福伯,你讓我們怎麼冷靜!”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激動地喊道,他雙目赤紅,指著自己身上的官服,“我們都是听了余瑾的話,才進了革新司!為了推行新政,我們得罪了多少人?如今倒好,他在朝堂上‘認罪’了,革新司說封就封,我們這些人,轉眼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前途、功名,全完了!”
他的話如同一顆火星,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情緒。
“是啊!我們都是寒門出身,好不容易才有個盼頭,現在全完了!”
“我昨天還去查封了一家囤糧的米鋪,今天那米鋪的掌櫃就帶人堵我的家門,說要我把‘貪’的錢吐出來!”
“相爺為何要拋棄我們?為何要認罪啊!”
“他不給我們一個說法,我們今日就不走了!”
怨懟、不解、憤怒、絕望,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化作巨大的聲浪,沖擊著這座曾經橫貫在滿朝文武頭上的刀一般的府邸。
這些人,都是余瑾一手提拔的革新派骨干。他們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唯一的倚仗便是余瑾和他的新政。如今,倚仗轟然倒塌,他們心中的信仰和前途也隨之崩碎。
“吱呀——”
馬車門開了。
余瑾緩緩走了下來,他額角的傷在夕陽下分外刺眼。
喧鬧的人群,在看到他出現的瞬間,詭異地安靜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復雜難明。
“相爺……”福伯又驚又喜,連忙迎了上來,看到他額頭的傷,更是大驚失色,“您的頭……”
余瑾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他的目光,平靜地掃過眼前一張張或憤怒、或迷茫、或怨恨的臉。
“相爺!”
之前那個領頭的年輕人再次站了出來,他死死地盯著余瑾,聲音顫抖,“您終于回來了!您得給我們一個交代!我們這些人,為您出生入死,為您推行新政,得罪了滿朝權貴!可您……您為何要在朝堂之上,自毀長城?”
“交代?”
余瑾終于開口,聲音不大,神色依舊平靜。
他看著那個年輕人,忽然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年輕人一愣,下意識地挺直了胸膛︰“下官……不,草民陳亮,乃是革新司度支部主事!”
“陳亮,”余瑾點了點頭,“我記得你。三個月前,是你做的京畿土地清丈模型,條理清晰,數據翔實,是個人才。”
陳亮沒想到余瑾在這種情況下,還記得自己的名字和功績,一時間愣住了,滿腔的怒火仿佛被一盆冷水澆下,不知該如何發作。
余瑾的目光,又轉向了另一個人︰“你是王賀,當初平價糧倉的調度,就是你一手操辦的,三十萬石糧食進出,井井有條,未出一分差錯。”
他又看向第三個人,第四個人……
他一連叫出了十幾個人的名字,並準確地說出了他們在新政中立下的功勞。
原本喧囂激憤的人群,徹底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怔怔地看著余瑾,心中的怨氣與怒火,正在被一種更加復雜的情緒所取代。
他沒有忘記他們。
他記得他們每一個人。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急匆匆地從府內沖了出來,是余瑾的心腹幕僚,諸葛亮。他穿過人群,來到余瑾身邊,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附在余瑾耳邊,用只有兩人能听到的聲音,急切地說道︰“主公,出事了!”
余瑾眼神微動,示意他說下去。
“兩件急事!”孔明的聲音壓得極低,卻透著驚濤駭浪,“其一,就在半個時辰前,城中米價全線暴漲!以陳記、王家為首的十幾家大糧商,聯手將糧價抬高到了七百文一斗,比我們推行平價糧之前,還高出三成!他們還放出話,說要聯合所有商家,清算……清算革新司‘擾亂市價’的罪過,讓所有參與之人,血本無歸!”
這個消息,讓余瑾的瞳孔猛地一縮。
好一招釜底抽薪!這是要將新政的成果徹底推翻,還要把他釘在恥辱柱上,讓所有支持他的人都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秦安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其二……大理寺卿孫銘,親自帶人去了革新司衙門,說奉了盧頌盧大人的手令,要將範仲淹大人……押入大理寺天牢!我們的人攔著,雙方正在衙門口對峙,眼看就要動手了!”
盧頌,終于還是忍不住,要對範仲淹下死手了!
一旦範仲淹被帶入大理寺,那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魚肉,屈打成招,偽造口供,到那時,這“主使殺人”的罪名,便會成為一樁鐵案,再無翻盤的可能!
內外交困,風雨欲來。
府門前,上百名舊部前途未卜,人心惶惶。
府門外,政敵的屠刀已經高高舉起,殺機畢露。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余瑾的身上。他們看著這位曾經帶領他們披荊斬棘的相爺,在“認罪”之後,在身陷絕境之時,還能做出怎樣的應對。
余瑾沉默了片刻。
他再次抬起頭,環視著眼前這群曾經的下屬,神情依舊平靜,但說出的話,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諸位今日之困,皆因本官而起。余某,對不住大家。”
他先是微微躬身,行了一禮。
這個舉動,讓所有人再次愣住。
不等他們反應,余瑾直起身,朗聲說道︰“多余的話,本官不想再多說,我只說一句。半月之內,本官,必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他的聲音斬釘截鐵。
“信我的,現在便各自歸家,靜候佳音。這半月之內,若有難處,可來府中尋福伯支取銀兩。”
“不信我的,此刻便可離去,另謀高就,余某絕不阻攔,之前的俸祿,府上雙倍結清。”
說完,他不再看眾人,而是對身旁的秦安和福伯斷然下令。
“孔明,備馬!”
“福伯,關上府門,今日起,閉門謝客!”
陳亮等一眾革新司舊部,呆呆地看著余瑾。
看著他從容轉身,接過家丁牽來的快馬,翻身而上,動作干淨利落,沒有一絲一毫的頹唐之氣。
“相爺……您要去哪?”陳亮下意識地問道。
余瑾端坐馬上,夕陽的余暉將他的身影勾勒成一尊剪影。他沒有回頭,只是留下了一句冰冷的話語。
“去革新司。”
“盧頌想動我的人,也得問問我,答不答應!”
話音落下,他雙腿一夾馬腹,“駕”的一聲,絕塵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