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氣,沈墨努力分辨著各種食材散發出來的氣味,雖然做不到葉山亮的程度,但沈墨也需要通過嗅覺判斷所有的食材都沒有出什麼異味,正處于最佳的狀態。
    不過他倒沒有著急處理駝峰,先將羊肚菌留完整傘蓋泡發,枸杞酒浸,隨後拿出了一包冬筍尖,鍋里加清湯,冬筍尖入湯簡單焯一下水後撈出,鋪在了案板上。
    將陳立新送的菜刀放在一旁,沈墨掏出了一個皮質的刀具包,打開之後,近十把各種形狀的雕刻刀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忍不住往前湊了湊,這沈墨明顯是要進行冬筍尖的雕刻了。
    其實其他觀眾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中餐展區那邊經常有類似的造型能力展示,而熟悉沈墨的人此時就要更加激動了。
    沈墨之前也做過各種各樣的美食造型,但基本上都是用他那一把菜刀都能夠搞定,今天看來是要做這種比較精細的造型,大菜刀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這明顯是一套新刀,識貨的蒙福爾公爵也是立刻認了出來︰“索利斯鍛造,遠月也是財大氣粗啊。”
    沈墨其實只是提出自己需要一套雕刻刀,學園那邊就給送來了一套,一開始他還沒當回事,但是試用了一下立刻就有些愛不釋手了,是新刀卻壓根不需要磨,那鋒利度也是足夠使用。
    沈墨因此去查了一些這個品牌,來自意國的刀具品牌索利斯鍛造,算得上是這個世界最頂級的刀具品牌了,市面上有賣的這個牌子的刀具本就是所有刀具里的翹楚了,但那些刀並不是這個品牌的正確打開方法。
    這一套刀具皮套上有一個很小的編號,這是這家廠里專門雇佣的幾位世界最頂尖的刀匠親手打造的標志,這也是最受廚師們和刀具收藏家們追捧的刀具。
    不過做做這雕刻刀還好,沈墨覺得他們要是做起來中式菜刀肯定還是不如自己手里這把的,畢竟術業有專攻,同樣,鍛造自己這把菜刀的刀匠師傅做西式廚刀恐怕也比不過這群刀匠了。
    在處理冬筍前,沈墨先雕刻了一堆冬瓜盅,這個難度到並不算很大,他選擇的是扁圓形的迷你冬瓜,切去頂部約五分之一作為盅蓋,用勺子挖去瓜瓤和籽,保留瓜肉厚度約23厘米。
    在瓜皮表面雕刻出龍鳳花紋,先放入沸水中煮五分鐘,去除草青味,撈出後用廚房紙吸干水分,用鹽、糖、花雕酒涂抹瓜肉內壁,腌制45分鐘,增強底味並軟化縴維。
    接下來就該處理冬筍尖了,這個要復雜很多,也沈墨必須提前搞來一套好刀的原因。
    每一枚冬筍尖也就是五公分左右的長度,沈墨拿過一柄小刀飛快勾勒出了一個大致的造型,只是簡單的幾刀下去,雖然還有些抽象,但已經有了幾分神韻,已經有觀眾猜出來這恐怕是在雕刻玉蟬了。
    換了一把刻刀,將蟬雕刻出細節,隨後換一把平口刀,在蟬背後切出薄薄的蟬翼,再換v口刀,將在這本就薄得近乎透明的蟬翼上刻出了紋路。
    看著一旁眼巴巴的攝像師,沈墨笑了笑,把這只蟬放在旁邊的大理石台面上,那攝像師十分專業推了個特寫,身後原本還展示著駝峰預處理流程的屏幕上,立刻換成了這只玉蟬的特寫。
    原本潔白的筍尖質地就有些像玉,此時經過細致的雕琢,真的感覺拿根繩子吊起來,就可以以假亂真,當成是真的玉吊墜了。
    沈墨也是動作飛快,一共雕了數十只玉蟬,引得現場觀眾們一片驚呼聲,沈墨也是此時才直起了身子,擦了擦額頭並不存在的汗水。
    這個操作對他來說還是有些勉強的,他並不是十分擅長雕工,普通的雕刻造型是沒問題,但是這種極其精致的造型他還是有些緊張的。
    好在沈墨現在的刀功好像比之前有所進步了,靠著強大的控刀能力,還是成功將這個造型做了出來。
    將火腿切成薄片,在冬瓜盅底部按照駝峰片火腿羊肚菌的順序,層次壘成寶塔狀,在寶塔周圍依次放幾枚玉蟬,順著塔頂將奶湯進去,蓋上冬瓜盅蓋,上屜開蒸。
    竹籠汽蒸一個半小時,中途嚴禁揭蓋,出籠前五分鐘時再開蓋撒上枸杞。
    就這樣,沈墨將做好的蒸駝峰端了出來,一個盤子里放一個冬瓜盅,端到了旁邊的用餐區。
    這道菜的烹飪流程實際上算不得多麼復雜,菜譜源自沈墨讀到的《調鼎集•卷四》中記載的蒸駝峰︰駝峰切片,入火腿汁、筍片、蘑菇、雞湯蒸爛,脂如玉雪,味勝八珍。
    原文里就這麼短短一段文字,沈墨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對這道菜進行了一些改進,其一,用上了冬瓜盅,因為駝峰的油脂含量真的很高,而冬瓜具有很好的油脂吸附性,可以讓這道湯的風味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使用了冬瓜盅,所以沈墨敢于使用風味遠比雞湯更加濃郁醇厚的奶湯,冬瓜的清新風味可以緩解油膩感,反而讓駝峰的風味變得更好。
    看著坐在餐桌周圍,迫不及待準備開吃的眾人,沈墨搖了搖頭,把腦海中的復盤思路拋了出去,走過去親自幫每一位客人揭開了冬瓜盅蓋子,示意眾人可以開始吃了。
    隨著揭開蓋子,蒙福爾公爵只覺得蒸汽攜菌香、脂香撲面而來,整個人仿佛被一記正拳擊中了面門,甚至頭都有些往後仰去,片刻後才回頭看向了冬瓜盅內的菜品。
    潔白的湯汁此刻已經已經有些濃稠了,食材塔依舊整齊碼在了冬瓜盅的正中央,讓他一時都有點不太忍心破壞這個造型。
    最後只能先撈起一枚玉蟬,湊到眼前看了看,經過長時間的蒸煮,這玉蟬已經有些透明了,顯得更像是玉質的。
    “這個也有些舍不得吃啊。”這位公爵倒是沒有像旁邊食客那樣先拍照留念的習慣,心里感嘆一番之後,終于送入了口中。
    喜歡給食戟之靈來點小小的中餐震撼請大家收藏︰()給食戟之靈來點小小的中餐震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