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中國,西周厲王時期倒是出過一個“專利法”,或許也是英文“patent”的漢語譯名的來源。
然而這個專利法的精神內核卻與英國專利法大相徑庭。
它是西周王室對山林川澤的物產實行“專利”,由天子直接控制,不準周的平民進山林川澤謀生。
可見周厲王的“專利法”是一種國家對自然資源的壟斷,
目的是增加王室收入,而不是保護創新成果。
雖然周厲王因為與民爭利的“專利法”,最終被反抗的民眾驅逐出境,落得個客死他鄉的下場,
但其精神內核最終還是被齊國的管仲繼承,並在中國開啟了“鹽鐵專賣制度”,
即由政府對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進行壟斷經營。
盡管這主要是出于財政和經濟控制的目的,
卻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相關生產技術和工藝在官方控制範圍內的傳承和發展。
同時也做到了寓稅于價,使人民避免不了被征稅,卻又感覺不到被征稅。
可能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這一制度在中國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2016年國家發改委決定廢止鹽業專營為止。
明清時期,景德鎮的御窯廠為宮廷燒制瓷器,擁有先進的制瓷技術和工藝。
為了保證瓷器的質量和獨特性,御窯廠對技術進行嚴格保密,嚴禁技術外流,
對參與制瓷的工匠進行嚴格管理和控制。
這在一定程度上類似于對技術的獨佔保護。
但它仍然是皇室權力的一種體現。
至于官方政策對技術創新的鼓勵,在中國歷史上卻極其少見。
秦國在商鞅變法時期,倒是有過官方對農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支持和獎勵。
西漢王莽時期,也有過政府對創造發明的政策支持和獎勵。
游標卡尺就是那個時期出現的令人驚嘆的發明,比西方足足早了1700多年!
但這兩位的下場,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他們一死,也就人亡政息了。
由于得不到法律層面的鼓勵和保護,中國古代的手工業者,
如紡織、陶瓷、冶鐵等行業,往往將自己的技術視為家族或行業的秘密,
通過家族內部的傳承或師徒關系進行傳授,不輕易向外人透露。
例如,一些著名的絲綢織造技藝、陶瓷燒制秘方等,都在家族或特定的行業群體中代代相傳。
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技術的獨特性和創新性,使其能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在醫藥行業,許多中醫世家都有自己的祖傳秘方,
是經過長期實踐和總結出來的獨特治療方法或藥物配方。
為了保護秘方的獨特性和商業價值,家族成員會嚴格保密,只在家族內部傳承或傳給少數親信徒弟,不對外公開。
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對知識成果的特殊保護形式。
總之,出于國家、家族、行業利益的考量,中國古代並不缺乏對技術的壟斷和保護。
卻始終都缺少法律層面上對創造發明的鼓勵,及對發明家的利益的保護。
尤其是缺少一種能夠平衡發明家的利益和社會公眾享受新技術的權利的制度。
正因如此,中國歷史上的很多偉大發明都因為家族的斷代而失傳了。
而廣泛流傳到社會中的技術,大多只能止步于玩具領域,難以發揮出它們真正的潛力。
面對李國助伸出的橄欖枝,三浦按針卻笑著搖了搖手︰
“這只是我一時的異想天開而已,你要是這麼當真的話,搞不好是會血本無歸的。”
“老師,您真是太謙虛了,”
李國助繼續勸說道,
“利用走馬燈原理的機器能不能實現,我心里沒底,”
“但利用孔明燈原理的飛行器,我卻認為它並不難實現。”
“所以老師可以先試著發明這種飛行器,”
“等成功以後,再試制走馬燈原理的機器也不遲。”
李國助說這個話,當然是有事實為依據的。
從蒙特戈菲爾兄弟在法國進行首次熱氣球飛行試驗開始,到首次熱氣球載人試驗成功,
僅僅是1782~1783年11月21日下午,這將近兩年的時間而已。
由此可見,熱氣球並不是一種難度很高的發明。
在李國助看來,他甚至是一種嚴重遲到的發明。
但相比之下,依據走馬燈原理發明的燃氣輪機,就遠遠不是這個時代的條件所能實現的。
16世紀50年代,意大利工程師達芬奇曾利用壁爐中的煙氣來轉動葉輪。
但這跟走馬燈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依然只是玩具。
1791年,英國工程師巴伯利用熱力循環知識,科學地描述了燃氣輪機的工作過程。
1872年,德國工程師施托爾策設計了首台燃氣輪機,但無法脫離發動機獨立啟動。
1905年,法國科學家勒梅爾和阿爾芒哥也對燃氣輪機的設計進行了一些探索,
雖可對外輸出功率,但因效率極低而無法投入實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1920年,德國工程師霍爾茨做成了第一台實用的燃氣輪機,效率可達13,
卻存在只能間斷爆燃等諸多問題。
1939 年,瑞士制成了4兆瓦發電用燃氣輪機,效率達18,
標志著第一代實用型燃氣輪機的誕生。
所以李國助真正希望三浦按針實現的,其實只有熱氣球。
至于他在實現燃氣輪機上的努力肯定是要落空的,
但或許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果能對蒸汽機的發明起到推動作用。
三浦按針也是擁有敏銳直覺的人,能感覺到李國助的話有一定道理,便有些遲疑了。
李國助趕忙趁熱打鐵,祭出殺手 ︰
“我給未來的永明城邦設計的專利制度,將是世界上最好的專利制度。”
“只要發明能服務于社會,發明家不僅可以獲得為期15年的專利,還可以立生祠!”
“生祠是一種用于供奉活人的神廟,祭祀對象是對社會有突出貢獻,並依然在世的人。”
“供奉發明家的生祠,兩成收入歸神職人員,八成收入歸發明家。”
“與為期15年的專利相比,生祠的收入是終生的,甚至可以被發明家的後代繼承。”
“老師,難道你不想做一個神一樣的男人嗎?”
三浦按針仍然沒有馬上回應李國助,也不知是在遲疑,還是沒理解李國助的話。
“上帝啊!誰能拒絕這樣的利益和榮耀呢?”
考克斯眼神火熱地看著三浦按針,鄭重地說道,
“亞當斯,如果這樣的榮耀你都不要,那就讓給我吧,我來實現這兩項發明!”
三浦按針沉默片刻,終于鄭重其事地對李國助鞠了一躬,中氣十足地說道︰
“我願一試!”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