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寶典

第32章 反者道之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蓮子心 本章︰第32章 反者道之動

    劉蓮感受弟子們論道對她有很大啟發,但是缺乏實修,還是不行。很多理論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的,修行是非常玄妙的事情,誰又能真正說得清呢。

    劉蓮回到道觀,立刻問師父“師父,中脈的修行方法你知道嗎?為什麼從來沒有听你說起過。”

    “我沒有講過中脈,也沒有講過小周天和大周天因為我們修的是無極。無極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本原,無形無相、無窮盡、無邊際的狀態。無極是陰陽未分、天地未開、混沌未分的狀態,是萬物生成的根源。所以不論是周天還是中脈,不過是無極所衍生出來的一個相,相由心生。”道士說完,等待劉蓮理解。

    “我知道了,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師父才不說這些相的表現,因為只要說了,皆是旁門左道,雖然也可以修行,但是已經偏離了根本。”劉蓮說完等待道士點評。

    “正是如此,我們以金丹大道為例。為什麼說丹道學說是旁門左道?很多修道的人都知道,張三豐有一本書叫《黃庭要道》,其實就是講丹道修行中,身心如何歸于中黃金丹),如何以神馭氣,神與氣合,形神合一,最終結就大丹。這是一種內修的功夫,通過修煉,人體內的精、氣、神三寶得以凝聚,從而形成內丹。在這個過程中,身心會逐漸歸于中黃金丹),也就是身體的中心點,同時也是內在生命的中心點。

    以下是一些關于《黃庭要道》的關于修行的重點解釋︰

    黃庭,是中央的意思。要道,指的正是中脈。

    神入氣中,氣包神外︰這是說,在修行過程中,心神要與氣機相合,心神融入氣機中,而氣機要包裹住心神,兩者相互交融,合為一體。

    扭成一條︰這是一種比喻,形容身心合二為一,就像擰成一條繩一樣。

    懸在虛無竅內︰這是說,修行的過程中,要將心神懸掛在虛無的竅內,也就是身體的中心點金丹),這也是內在生命的中心點。

    听其自然︰在修行過程中,不能強求,要順其自然,讓身心自然融合,自然結丹。

    真氣薰蒸︰在修行過程中,真氣會在體內運行,溫養身體,滋潤五髒六腑。

    精神日壯︰隨著修行的深入,心神會越來越強健,精力也會越來越充沛。

    初忌色欲︰在修行的初期,要避免色欲的干擾,以免影響修行效果。

    閉之甚密︰在修行過程中,要關閉六門眼、耳、鼻、舌、身、意),保持內心清靜。

    以上修行理論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很有作用的,一旦初學者能夠真正進入禪定的境界,以上這些修行方法就是一種負擔了。”道士說完,等待劉蓮領會。

    “我知道,金剛經中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有所住,這便是法執了。”劉蓮不假思索答道。

    “不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無論處于何種境地,人的內心都應該保持無所執著,只有這樣才能自然地生起清淨的心。這句話強調的是,人們應該放下對世俗、物質的執著,才能更好地修行。

    這句話中的“無所住”指的是人們不應該將自己的內心停留在任何一種狀態或境地中,而應該保持內心的自由、無所執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而“生其心”則是指,在內心保持無所執著的狀態下,人們才能自然地生起清淨的心。這種清淨的心能夠讓人們而更好地領悟生命的意義、實現內心的平靜與自由。”道士解說完,繼續提問︰“你知道性命雙修嗎?”

    “性命雙修指的是身心的全面修行。性指人內在的道,包括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包括身體、生命、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劉蓮答。

    “不錯,人的肉體和生命是相互依存的,通過修行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身體素質,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精神飽滿的狀態。因此,性命雙修不僅可以延長人的壽命,提高人的身體健康水平,還可以提高人的智慧和修行境界,使人達到真正的幸福人生壽命很長,財富無限)。但即使這樣,性命雙修依然屬于旁門左道。旁門左道是指這種修行方法雖然可以修行,只是偏離了修行正道。

    在道門有一本書叫《性命圭旨》,其主要內容是闡述“性命雙修”的理論和內煉方法。其中,“性”指的是人的內在精神,“命”指的是人的外在身體,因此,“性命雙修”就是指人的內在精神與外在身體同時得到修煉和提升。

    在書中,作者認為人的本性是至善的,但由于後天的環境和欲望的影響,人的本性會逐漸被蒙蔽和污染。因此,為了回歸人的本性和實現生命的真正價值,作者提出了“性命雙修”的理論和方法。

    在理論方面,作者提出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觀點,認為人的內在精神和外在身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同時,作者也強調了“虛無”、“自然”、“中道”等內煉的核心思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內煉方法方面,作者總結了前人的內煉經驗和方法,提出了“築基煉己”、“煉精化呋墾﹛@傲嘔 瘛薄 傲渡窕剮欏薄 傲緞楹系饋鋇任甯黿錐蔚哪諏豆蹋   覆雋嗣扛黿錐蔚男蘗斗椒 筒街琛F渲校 爸都骸苯錐沃饕 峭 髡場 粑 奶 壤淳換 硤搴湍諦模弧傲毒 擰苯錐沃饕 峭 詰ス酢 茨Α 家確椒 醇ウか硤宓哪芰浚弧傲嘔 瘛苯錐沃饕 峭 ゾ搿 巰氳確椒 刺嶸讜詰木 窳α浚弧傲渡窕剮欏苯錐沃饕 峭   詮鄣確椒 創 繳 暮弦壞木辰紓弧傲緞楹系饋苯錐沃饕 峭 蘗蹲勻弧ぐ尬 確椒 創 接氳籃弦壞木辰紜br />
    可以說《性命圭旨》是一本系統闡述道教內煉理論和方法的書籍,它指導無數人的修行。但我今天仍然要指出這本書其實屬于旁門左道。主要原因是作者的境界不夠,雖然對修行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沒有達到根本上的開悟。因此搞了一個很復雜的道學,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了,明明修行,只需修心。他卻區分內外,搞出了五個步驟。就像現在中醫學校教學生學中醫,他們讓醫學生學習每個病的治療方法就是把中醫簡單的東西給復雜化,其實中醫治療對應調理的是人體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辯證,而不是對應治療成千上萬種疾病。

    所以我告訴你,不要看到古書就覺得好,听到別人講什麼修行方法,就覺得高明。必須結合自己的實修去體會,才能明辨是非真假。”道士講完後,等劉蓮領會。

    “師父,既然你說這些書都是旁門左道,為什麼會流傳到今天?古人難道無法分辨是非嗎?”

    “現代人難道無法分辨是非嗎?為什麼現在的中醫教材是會變成這個樣子?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就是‘反者道之動’。正理在人世間是行不通的,人世間用的都是反理,所以說‘反者道之動’。道的本質是恆常不變不動,也就是宇宙規律,作為標準是不會變動的。但是宇宙從無到有的時候,宇宙處在運動變化之中,人們也對宇宙的認知也在變化中,反映出來就是大家有不同的認知,對事物的對錯,各有各的評判標準。能分清是非正反的合道者是非常少的。”道士說完,沉默不語。

    劉蓮把道德經翻到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劉蓮心想,宇宙未生就是無,無是不動的,當無變為有的時候,就是反者道之動,因為‘有’相對于‘無’是反者。相對來說,無強過有。有為弱的一方,也就是說,宇宙中有形有相的能量是弱于無形無相的暗能量。道借助有而產生作用,暗能量借助有形有相的物體產生作用,就是‘弱者,道之用‘’。在道的作用下,萬事萬物產生,在暗能量的參與下,時時處于變化和運動當中。所以道是隱藏在有形的事物之後,人們難以察覺到的,同理人的認知也可能是錯的!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修行寶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修行寶典》,方便以後閱讀修行寶典第32章 反者道之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修行寶典第32章 反者道之動並對修行寶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