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

第342章 威震漠西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北陽玖 本章︰第342章 威震漠西四

    在鐵匠鋪簡單交流幾句後,眾人便一同返回譚府,剛走進中院,譚威便注意到院子里放著兩個罩著灰布的籠子,籠內不時傳來 “咕咕” 的鴿子叫聲。

    安盛快步走上前,臉上帶著幾分笑容,對譚威說道

    “都督,那件事成功了,您請看。”

    說著他示意手下揭開灰布,灰布被緩緩掀開,露出兩個竹籠,每個籠子里都裝著三只淡灰色的鴿子,這些鴿子羽毛光潔,眼神靈動,見有人靠近,也不慌亂,只是輕輕梳理著羽毛。

    譚威看到鴿子的瞬間,眼楮頓時亮了起來,他一直苦惱于大明朝信息傳遞不便,無論是軍情還是政務,都只能靠快馬傳遞,不僅耗時久,還容易受天氣、路況影響,稍有延誤便可能錯過關鍵時機。

    此前他便曾想過用信鴿改善通信,只是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信鴿與馴養者,如今見安盛帶來了信鴿,心中的期待瞬間被點燃。

    一旁的文強與孫躍等人卻有些不解,他們實在不明白,不過是幾只普通的鴿子,為何能讓譚威如此重視,臉上滿是疑惑。

    安盛看在眼里,卻只是含笑不答,他知道只有用實際成果才能讓眾人明白信鴿的價值。

    譚威快步走到籠邊,仔細觀察著鴿子,隨即問道

    “這些信鴿是否試驗過?傳遞信息的成功率如何?”

    安盛立刻上前匯報

    “都督放心,這些信鴿是從萊州尋來的優質品種,那里的信鴿素來以耐力強、認路準聞名。我還特意買下了十名經驗豐富的馴養者,其中五人已經帶到營州,另外五人留在京師,負責兩地的信鴿馴養與信息接收。”

    他思忖了下,繼續說道

    “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試飛,像開州到京師、沙城到開州這些常用路線,都反復測試過,成功率非常高。這六只鴿子是所有信鴿中成績最佳的,不僅飛行速度快,還能在復雜天氣下準確抵達目的地。”

    譚威听得連連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稱贊道

    “你考慮得很周到,目前我們可以采取批次多只傳遞的方式,避免單只信鴿出現意外。同時挑選特定幾只優秀信鴿,作為長距離密信傳遞的補充,這樣既能保證信息傳遞的效率,又能提高安全性。”

    他稍作思索,補充道

    “從目前的測試結果來看,這套信鴿通信系統,基本達到了軍用要求。”

    譚威並未停下觀察的腳步,他俯身湊近竹籠,目光在鴿子身上細細打量。

    很快他便發現了不同,黑色布套罩過的籠子里,鴿子的前半身明顯長于後半身,站立時始終抬頭挺胸,一雙眼楮靈動有神,不時轉動著觀察周圍。

    而灰色布套罩過的籠子里,鴿子前後身幾乎等長,大多半蹲在籠中,姿態顯得更為沉穩,動作也相對遲緩些。

    他直起身,看向安盛問道

    “這兩種鴿子外觀差異很明顯,它們的用途想必也不同吧?說說看,二者有什麼區別?”

    安盛聞言,心中暗自佩服譚威的細致,這些差異連馴養者都需仔細觀察才能察覺,譚威不過是初看便一眼識破,這份洞察力實在驚人。

    他連忙上前解釋

    “都督果然眼光獨到!前半身長、後半身短的是短距快速鴿,這種鴿子的翅膀肌肉發達,拍翅頻率極高,飛行速度非常快,在短距離飛行中總能最先歸巢,特別適合傳遞緊急且距離較近的信息。但它也有缺點,耗體力快,無法長時間飛行,超過三百里便容易體力不支。”

    他又指向另一個籠子

    “而前後身等長的鴿子,肌肉與羽翼、尾羽的比例更為適中,雖然拍翅頻率不如短距鴿,但耐力極強,能長時間保持高速飛行,而且記憶力出色,哪怕飛行路線復雜,找巢能力也極佳,適合傳遞長距離信息。不過它外觀不如短距鴿氣派,看起來少了幾分靈動。”

    譚威听完,滿意地點點頭,看向安盛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贊許

    “你能把信鴿的特性研究得如此透徹,可見這半年來確實下了不少功夫,越發成熟了。既然用途不同,咱們也得給它們起個好記的名字,短距快速鴿就叫‘短波’吧,後續按分號編號區分。長距離飛行的就叫‘長頻’,同樣用分號編號,這樣調度起來也方便。”

    安盛立刻領會了 “短波” 的含義,心里暗自琢磨“短波” 如湖中波紋般,傳遞速度快且範圍集中,正符合短距鴿的特性,這個名字既形象又好記。

    可他對著 “長頻” 二字琢磨許久,卻始終沒明白其中含義 ,“長” 字能理解是指長距離,可 “頻” 字與長距飛行有何關聯?

    他抬頭想向譚威請教,卻見譚威正盯著信鴿若有所思,臉上帶著幾分自我陶醉的神情,顯然是對自己取的名字頗為滿意,便把到了嘴邊的問題又咽了回去,想著日後再找機會詢問。

    譚威此刻卻想起了半年前的一件事,當時英娘從家鄉寄來一封家信,講述家中近況,可這封信卻因路途遙遠、驛站延誤,遲至次年春天才送到他手中,信里提及的事早已時過境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想到這里,他對信鴿通信的需求愈發迫切,當即對安盛說道

    “你讓人準備些小紙條和文房四寶過來,我要寫幾封信,試試咱們的信鴿能不能將信順利送到京師的譚府。若是這次試驗成功,日後咱們傳遞信息,就能徹底擺脫對驛站的依賴了。”

    文強動作麻利,很快便將裁好的小紙條與筆墨硯台送到書房,細心地為譚威磨好墨,又將紙條鋪展在案頭,才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留下譚威獨自在書房斟酌。

    譚威走到案前,拿起毛筆,筆尖懸在紙上,卻遲遲沒有落下。

    他看著空白的紙條,腦海中思緒翻涌,一時竟不知該寫些什麼。

    起初他想寫西北近來的勝仗,圭聖軍接連挫敗幾部胡人,穩固了營州周邊的局勢,這樣的消息既顯軍功,也能讓英娘安心。

    可轉念一想,這樣的內容更適合寫進奏章,而非夫妻間的私語,滿紙戰事只會顯得生硬,少了幾分溫情,便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又想寫寫藍池城近期的婚配故事,不少胡人女子與中原軍士結為夫妻,日子過得安穩和睦,也算一樁美談。

    可這事牽連甚廣,三言兩語根本說不清楚,總不能在小紙條上長篇大論,若是寫得簡略,又怕英娘誤解其中緣由,反而徒增煩惱,這個想法也很快被否定。

    接著他腦海中閃過穆萊與郭綺麗的身影,想提一句自己收了胡女在側的事,坦誠總比隱瞞好。

    可筆尖剛要觸紙,又猛地停住,他怕英娘覺得自己沉迷美色、顯得愚笨,更怕這話會引她吃味。

    英娘性子溫婉,卻也有女子的敏感,若是知道他身邊多了旁人,心里定然會不好受,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暫時不提為妙。

    最後他想寫些泛泛的關心,問問家中父母的身體、孩子的學業,叮囑英娘照顧好自己。

    可剛寫下家中一切安好?幾個字,又覺得太過敷衍,信鴿千里迢迢從營州飛往京師,若是只傳遞這樣無關痛癢的問候,實在辜負了這番奔波,也對不起自己對信鴿通信的期待。

    譚威放下毛筆,靠在椅背上,心中滿是糾結。

    他對英娘的感情本就復雜,一方面,自收留穆萊後,他時常會生出負罪感,覺得自己辜負了英娘的信任與等候。

    另一方面,他又真心思念著家中的妻兒,每當夜深人靜,總會想起英娘為他縫衣的模樣,想起孩子咿呀學語的場景,這份思念從未因時間與距離而淡化。

    他忍不住琢磨起男女感情的差異,在他看來,男人似乎能在同一時間對不同女人產生感情,就像他既牽掛英娘,也對穆萊有憐惜與好感。

    可女人大多在同一時間只專注于一人,英娘自嫁給他後,便一心操持家務、照顧家人,從未有過二心。

    他試圖從根源上找原因,或許是身體結構的不同,又或許是社會規則的約束,古人為防近親結婚、限制女性性行為,制定了諸多針對女子的禮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樣的情感差異。

    他又想到現代社會,包二奶被視作不道德的行為,會受到輿論譴責。

    可在大明朝,高官權貴身邊有侍女、妾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有些女主人甚至會主動為夫君網羅美人,只要這些女子的行為在自己掌控之中,不威脅到正妻的地位即可。

    道理雖懂,譚威心里卻仍有些心虛,總覺得自己這樣做,還是對不住英娘。

    他在書房里來回踱步,轉了半天,終于有了主意,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女人大抵都愛听甜言蜜語。

    比起談論戰事、家事,不如寫幾句真心的情話,既能表達自己的思念,又能讓英娘感受到他的心意。

    畢竟,浪漫的情話有時比特制的弓弩更有殺傷力,能輕易打動人心,化解彼此間的隔閡。

    至于寫什麼情話,譚威在書房里踱了兩圈,目光突然落在書架角落的幾本詩集上,這幾本書原本是他用來研究密碼編排的素材,後來閑暇時便成了消遣讀物。

    他隨手抽出一本,翻了幾頁,但覺得摘幾句詩有點敷衍,隨後靈機一動,想到自己都穿越了,不利用一下太浪費了。

    隨想到後世納蘭性德的《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那句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既帶著幾分思念的悵惘,又不失文雅,用來寄給英娘再合適不過。

    確定了詩句,譚威重新拿起毛筆,可剛寫了幾個字,便皺起了眉頭,他常年握刀握槍,寫起毛筆字來總顯得有些生硬,字跡歪歪扭扭,實在拿不出手。

    他看著紙上難看的字跡,索性將紙條撕掉,重新鋪紙書寫。

    可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寫出來的字始終不盡如人意,要麼筆畫歪斜,要麼結構松散。

    譚威耐著性子,直到寫第五張時,字跡才總算工整了些,雖稱不上好看,卻也還算端正。

    他滿意地吹干墨跡,將紙條仔細卷好,找來信鴿馴養員,叮囑道

    “把這個交給‘長頻一號’,讓它轉送到京師譚府,務必確保信件安全送到郡主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安排好給英娘的信,譚威又想起軍用傳訊的測試,他本想讓 “短波” 信鴿給趙岩送一封短訊,試試信鴿在軍事通信中的效果。

    可轉念一想,趙岩從未見過信鴿傳訊,若是突然收到鴿子送來的信件,怕是會誤以為是假訊息,反而耽誤事。

    權衡之下,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決定暫時仍用快馬傳遞的老辦法,等後續信鴿通信體系更成熟後,再逐步推廣到軍中。

    隨後譚威叫來文強吩咐

    “你立刻寫一道命令,令趙岩派小部隊北上雉雞峽,掃蕩清河畔的蒙古各部。記住此次行動的關鍵是孤立塘州,切斷可薩涵與蒙古各部的聯系,最終將其困死在塘州,不得有誤。”

    文強不敢怠慢,立刻取來紙筆,快速書寫起來。

    寫完後,他又輕聲念誦了一遍,確保命令內容準確無誤

    “令趙岩即刻調派小股精銳北上雉雞峽,肅清清河畔蒙古諸部,阻斷塘州可薩涵外援,以孤立之勢困守塘州,待後續指令再行處置。”

    譚威听後點頭認可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你再將這道命令譯成密信,派可靠之人快馬送交給趙岩,務必保證消息不被泄露。”

    交代完軍事指令,譚威又補充道

    “另外,派幾名信鴿馴養員去藍池城,讓他們帶著‘短波’信鴿盡快適應藍池城的環境,早日建立起營州與藍池城之間的信鴿通信線路,日後兩城的日常事務傳遞,便可以用信鴿,提高效率。”

    命令很快傳至藍池城,趙岩作為藍池城的軍事主官,立刻著手調派兵力,準備北上雉雞峽,而地方事務則交由辛詠卷負責。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方便以後閱讀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342章 威震漠西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342章 威震漠西四並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