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

第343章 威震漠西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北陽玖 本章︰第343章 威震漠西五

    此時的辛詠卷,既要兼顧黑虎營的建設,又要處理藍池城的日常政務,早已分身乏術。

    為了緩解壓力,他特意設立主官衙,擬定了官佐人選名單,上報至吏部審批。

    辛詠卷心里清楚,吏部侍郎方向明是譚威的盟友,向來對譚威麾下的事務格外關照,這份名單大概率會順利通過。

    果不其然,雖然吏部尚未正式批復,但錄事趙長安已經按照名單履職,接管了藍池城的部分地方事務。

    辛詠卷見狀,便放心地搬去了黑虎營,專注于軍隊建設。

    而趙長安則憑借豐富的行政經驗,輕松應對著藍池城的日常事務,這些事務多是蒙古可薩女子的安置、軍人的後勤補給、工匠的作坊調度等雜事,在他的打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條。

    藍池城作為譚威麾下的重要軍事據點,新組建的四營圭聖軍布防早已規劃得細致周全,每支部隊的兵力、組成與職責都清晰明確。

    兌軍下轄三千人,由原沙城軍將士整編而成,整體戰斗力扎實,主要駐守藍池城內,既是城內安全的核心保障,也是整個藍池城區域的最大機動力量與戰略預備隊,一旦其他防區出現危機,兌軍可迅速馳援,填補防線缺口。

    坤軍兩千人,專精防御作戰,全部布防在黑虎營,這里是藍池城的軍事要塞,工事堅固,坤軍的任務便是守住這處戰略要地,防止敵人從側翼突襲。

    巽軍兩千人,是配備馬匹的騎馬步軍,兼具步兵的穩定與騎兵的機動性,專門布防在雉雞峽,此處是清河畔的交通要道,也是北上塘州的關鍵節點,巽軍需在此攔截往來的敵軍補給與信使。

    離軍兩千人,由原靈州軍將士組成,熟悉西北邊境地形,負責布防固原方向,防範固原一帶的零散部落襲擾,保障藍池城西側的安全。

    趙岩接到譚威發來的密令後,立刻讓人傳召兌軍將軍陳凌與副將軍江流洋前來議事。

    兩人快馬趕到黑虎營的議事廳時,趙岩已將密令攤放在案上,神色凝重地等候著。

    陳凌與江流洋上前,仔細閱讀密令內容,廳內一時只剩下紙張翻動的細微聲響。

    讀完密令,江流洋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篤定

    “依我看,都督這道命令的核心很明確,就是要咱們掃蕩清河畔的蒙古各部,切斷他們與塘州可薩軍的聯系,從而孤立塘州,讓可薩涵陷入無援之境。只要西蒙古諸部不敢再給可薩軍補給,塘州的處境就會越來越艱難。”

    陳凌卻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擔憂

    “江將軍說得有道理,可咱們也得考慮風險。塘州的可薩軍有兩萬之眾,且個個強悍善戰,咱們若在清河畔大規模掃蕩,難保不會激怒可薩涵,引發雙方大規模沖突。更何況,咱們這四營新軍雖已組建,但訓練時間尚短,不少士兵還未完全適應新的戰術打法,真要是遇上可薩軍主力,怕是容易受損,到時候反而會影響都督的整體部署。”

    趙岩靜靜听著兩人的分歧,待他們說完,才緩緩開口,解讀譚威的深層意圖

    “陳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咱們不必過于擔心大規模沖突。都督的真正目的,並非與可薩軍正面決戰,而是‘困敵’, 通過掃蕩清河畔的蒙古可薩各部,讓可薩軍無法從蒙古友族那里獲取糧草,也無法外出放牧、耕種,更不能通過通商補充物資。如此一來,只需半年時間,塘州城內的糧草便會耗盡,可薩軍不戰自敗,這才是都督的高明之處。”

    他思忖了下,進一步部署

    “接下來,你們要立刻加強對清河畔的偵察,派精銳斥候摸清可薩人的聚居點、放牧路線與活動規律,務必做到知己知彼。後續行動中,要避開可薩軍主力,專挑其分散的小股部隊下手,力求打殲滅戰,既能削弱敵人實力,又能避免咱們的新軍遭受過大損失。”

    三人隨後又圍繞偵察的具體路線、部隊的調動時間、後勤補給的保障等細節展開討論,確定了每一步的執行方案。

    議事結束後,陳凌與江流洋鄭重地向趙岩行了軍禮,領命而去,立刻著手準備各項事宜。

    議事廳內只剩下趙岩一人,他走到窗邊,閉眼靜坐,腦海中不斷閃過西北戰場上的烽火與百姓流離失所的場景。

    他暗自嗟嘆,西北戰亂已久,唯有徹底擊敗可薩人,才能真正止戰,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哪怕這個過程中會有人指責他窮兵黷武,哪怕需要承擔 “罪人” 的罵名,他也甘願為之,只為早日制止這場無休止的殺戮。

    進入冬季清河的水位大幅下降,往日奔騰的河水變得溫順許多,不少河段的河床裸露在外,露出大片布滿碎石的灘涂,只有主航道還殘留著淺淺的水流。

    唯獨雉雞峽附近,因河道狹窄,兩側山體陡峭,河水仍保持著湍急的流速,浪花撞擊著岩石,發出嘩嘩的聲響,在寂靜的冬日里格外清晰。

    此前圭聖軍在擊敗可薩巴圖大軍後,便順勢佔據了雉雞峽這處險要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近半年來,將士們頂著寒風、冒著嚴寒,持續對峽口進行加固建設,在兩側山腰修建了了望塔,塔身由青石壘砌,高達三丈,可俯瞰整個峽口動靜。

    在河道中設置了暗樁,只留一條僅供小型船只通行的航道,防止敵軍從水路突襲。

    峽口兩側的山坡上,還挖掘了密密麻麻的戰壕與射擊孔,配備了強弓硬弩與投石機。

    如今的雉雞峽,早已成為一座防守森嚴的堡壘,牢牢扼住清河要道,將敵軍的活動範圍限制在峽北,使其無法向南推進半步。

    任老二與高成是圭聖軍中有名的老搭檔,此前兩人曾聯手擒獲胡人頭目哈利巴,立下赫赫戰功,任老二現任震軍副將軍,行事沉穩,擅長防御部署。

    高成則擔任鷹軍騎兵參將,精通騎兵戰術,尤其擅長突襲作戰。

    此次接到趙岩的任務後,高成便立刻開始籌備,最終選定五百名鷹軍精銳騎兵隨行。

    這些騎兵大多是原土字營的百戰老軍士,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其中還有一部分人娶了可薩或羌胡女子為妻,對胡人部落的生活習慣、語言習俗有所了解,在與胡人接觸時能減少不少阻礙。

    出發當日,天空飄著細碎的雪花,北風呼嘯著掠過峽谷,卷起地上的積雪,打在人臉上生疼。

    高成帶領騎兵隊伍,從雉雞峽北門出發,頂風冒雪向北行進。

    因此前偵騎早已將清河畔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胡人部落的分布位置、兵力部署、日常活動規律都記錄在案,隊伍無需摸索路線,直接朝著預先確定的四個胡人村莊奔去。

    為了保證突襲的突然性與機動性,騎兵們特意減輕了裝備負擔,未攜帶沉重的馬槍與重鎧,只配備了復合手弩與復合弓,復合手弩射程遠、力道足,適合中遠距離攻擊。

    復合弓則便于快速發射,可應對近距離突發情況。

    將士們身著厚實的皮袍,皮袍內襯羊毛,能有效抵御寒風。

    頭上戴著狐裘帽,帽檐寬大,可遮擋風雪。

    胸背部位則掛著輕便的雪花甲,雖不如重鎧堅固,卻能護住要害部位,在減輕負重的同時基礎防護。

    北風如同刀子般刮過臉頰,雪花不斷鑽進衣領,行軍過程異常艱難。

    不少將士的眉毛、胡須上都結了白霜,手指凍得僵硬,卻沒人抱怨一句,他們都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只要能成功掃蕩胡人村莊,切斷可薩軍的補給來源,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隊伍保持著整齊的陣型,馬蹄踏在積雪覆蓋的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在寒風中漸漸遠去。

    而此時清河畔的可薩牧民們正躲在溫暖的氈房內避寒,氈房內燒著牛糞火,爐上煮著奶茶,牧民們圍坐在一起,或閑聊家常,或擦拭兵器,沒人會想到,明軍竟會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冒著風雪發起襲擊,氈房外的哨兵也因寒冷而放松了警惕,只是偶爾探頭查看一眼,便又縮回了溫暖的氈房。

    高成率領五百騎兵在風雪中持續行軍,凜冽的北風不斷撕扯著將士們的皮袍,雪花落在睫毛上凝結成霜,視線時不時被風雪模糊。

    他們勒緊馬韁繩,保持著緊湊的陣型,馬蹄踏過積雪覆蓋的凍土,留下深深的蹄印,又很快被飄落的雪花淺淺覆蓋。

    就這樣頂風冒雪行進了兩個時辰,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風雪也稍稍減弱,首個胡人村莊的輪廓終于出現在視野中,低矮的氈房錯落分布在清河岸邊,煙囪里冒出的裊裊炊煙在清晨的冷空氣中緩緩飄散,一切看起來平靜無波。

    高成抬手示意隊伍放慢速度,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低聲下令

    “準備突襲,動作要快,別給敵人反應時間!”

    騎兵們立刻握緊手中的復合弓與復合手弩,身體微微前傾,做好了沖鋒的準備。

    就在隊伍即將靠近村莊時,五六條體型龐大的獒犬突然從村莊兩側的氈房後竄出,這些可薩人飼養的猛犬毛發蓬松,體型堪比小牛犢,牙齒鋒利如刀,此前曾多次襲擊圭聖軍的偵騎,造成不少傷亡,是村莊外圍最棘手的 “守衛”。

    高成早有防備,此前偵騎回報時便提及過這些獒犬,他立刻對身旁的軍士喊道

    “按計劃行事!”

    早已準備好的三十名軍士迅速出列,端起復合手弩,瞄準沖來的獒犬。

    這些獒犬嗅覺敏銳,隔著數十步便鎖定了騎兵隊伍,發出低沉的咆哮聲,邁著粗壯的四肢猛沖過來,爪子刨起地上的積雪與凍土,氣勢洶洶。

    待獒犬進入手弩射程,高成一聲令下

    “射!”

    三十支弩箭瞬間破空而出,精準地射中獒犬的要害,有的射中胸膛,有的穿透脖頸,凶猛的獒犬應聲倒地,幾聲短促的嗚咽後便沒了動靜。

    高成看著倒在雪地里的獒犬,心里不禁有些惋惜,若是能將這些凶猛的獒犬捕獲,稍加訓練便是出色的軍犬,可眼下突襲要緊,容不得半分遲疑,他只能壓下惋惜,繼續下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沖鋒!”

    早已蓄勢待發的騎兵隊伍如同離弦之箭,朝著村莊猛沖過去,馬蹄聲在清晨的寂靜中格外響亮,震得地面微微顫動。

    騎兵們縱馬穿梭在氈房土屋間的通道里,將驚慌失措的村民分割成零散的小塊,讓他們無法聚集起來形成抵抗力量。

    與此同時,幾名精通西蒙可薩語的軍士扯著嗓子喊話,聲音氣勢逼人

    “所有人都到村外的空壩集中!不許反抗!否則格殺勿論!”

    蒙語喊話聲在村莊里回蕩,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可薩村民耳中。

    一時間村內陷入一片混亂,馬蹄聲、軍士的喊話聲、婦女兒童的哭鬧聲、兵器踫撞的清脆聲響交織在一起,打破了村莊的寧靜。

    村里的青壯年可薩人常年騎馬放牧、以肉食為主,體質強健,且大多熟悉騎射,頗具戰斗力,他們見狀紛紛抄起身邊的彎刀、弓箭,想要反抗。

    可圭聖軍的突襲太過突然,騎兵們配合默契,戰術嫻熟,早已將村莊分割包圍,這些零散的反抗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抵抗。

    數十名試圖反抗的青壯年剛沖上前,便被騎兵們揮刀砍殺,鮮血濺落在潔白的雪地上,格外刺眼,剩下的村民見反抗無用,又怕遭受屠戮,只好放棄抵抗,在騎兵的驅趕下,紛紛朝著村外的空壩走去。

    高成命三百名騎兵迅速繞到空壩周圍,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騎兵們手持兵器,眼神警惕地盯著被圍困的村民,防止有人趁機逃脫或鬧事。

    其余兩百名騎兵則留在村內,仔細搜查每一間氈房,確保沒有遺漏的反抗者,同時清點村莊內的物資,為後續處置做準備。

    村民被驅至村外空壩後,高成招手叫來幾名從營州入伍的軍士,這些人早年與胡人有過接觸,精通蒙語,是傳達命令的最佳人選。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方便以後閱讀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343章 威震漠西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第343章 威震漠西五並對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