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俏佳人

第916章 南北殊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著花遲 本章︰第916章 南北殊途

    <特別鳴謝︰tijin送出的大神認證,特此加更!>

    登基大典的樂聲余韻尚在大慶殿的梁枋間縈繞,檐角的銅鈴被風拂得輕響,卻驅不散空氣中那股若有似無的緊繃。

    楊炯隨著退朝的官員們緩緩向外走,剛過宣德樓的門檻,指尖還未觸到馬鞍的鎏金飾件,身後便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喊,帶著幾分氣喘,又不敢失了禮數︰“郡王留步!郡王留步!”

    楊炯腳步一頓,緩緩轉過身來。

    只見田令孜正快步奔來,緋色的蟒袍被扯得掀起一角,袍角沾了些宮道上的塵土,原本梳理得整齊的發髻也有些散亂,幾縷灰白的發絲貼在額角,略顯狼狽。

    他跑到楊炯面前,先扶著膝蓋喘了幾口粗氣,胸口起伏著,手里那柄玉麈的柄端都沁出了細汗,待氣息稍平,才躬身拱手,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郡王,陛下請您往東湖一敘。”

    這話一出,周遭幾個還未走遠的官員頓時腳步一滯,眼神不自覺地往這邊瞟。

    離得最近的一個吏部主事,手里的笏板差點滑落在地,忙不迭地攥緊,低著頭加快了腳步,仿佛再多待一刻就要沾染上什麼是非。

    其余人也皆是如此,原本還算從容的退朝隊伍,頃刻間便散得快了,只余下幾聲匆匆的腳步聲,消失在宮道盡頭。

    唯有王欽若與丁謂站在不遠處的廊下,沒有立刻離開。

    王欽若頸間那幾顆肉瘤隨著他吞咽的動作輕輕晃動,狹長的眼眸里閃過一絲憂慮,他抬手理了理袖角,目光卻死死盯著楊炯的背影。丁謂則垂著雙手,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玉帶的犀角扣,臉上那慣有的諂媚笑容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幾分凝重。

    他們皆是靠著李𩖸才得以起復,深知自己的前程全在陛下一念之間,如今陛下登基後第一個要見的臣子,竟是楊炯,這風向,不由得他們不擔憂。

    楊炯看著田令孜,眉頭微蹙,語氣里帶著幾分推脫︰“老田呀!非是我不願去見陛下,只是昨日追繳正一教余孽時,後背被暗器所傷,至今還隱隱作痛。

    況且今夜還要送遼國使團北歸,與遼使交割和約,收復雁門關的文書也需我親自過目,實在耽擱不得。”

    田令孜聞言,頭垂得更低了,幾乎要踫到胸口,聲音壓得更低︰“郡王的難處,老奴自然知曉。只是陛下說了,您若今日不去,那遼國的和約,便換個人去交割便是。陛下還說,雁門關的收復,晚一日兩日,也無妨。”

    楊炯聞言,心中不由得一沉。他知曉李𩖸的性子,一旦說出這樣的話,便是鐵了心要見他,若是執意推脫,怕是真要誤了國事。

    當即,楊炯沉默片刻,指尖在馬鞍上輕輕敲了敲,最終還是無奈地擺了擺手︰“罷了,前頭帶路吧。”

    田令孜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一絲松快的神色,忙直起身,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郡王這邊請,老奴這就帶您去。”

    說罷,便轉身引路,腳步雖仍快,卻刻意放慢了幾分,好讓楊炯跟得上。

    兩人沿著宮道往里走,午後的日頭愈發熾烈,宮道兩旁的古柏投下濃密的陰影,卻也擋不住那股燥熱。

    廊下的朱漆柱子被曬得發燙,柱子上的盤龍浮雕在光影里顯得有些模糊。偶爾有宮娥太監經過,見了楊炯,都忙不迭地斂聲屏氣,垂首立在路邊,眼神里藏著幾分畏懼,又有幾分好奇。

    這位同安郡王的威名,早已傳遍了整個天下,滅五國都城、殺四國天子的戰績,讓宮中人提及他時,都帶著幾分敬畏。

    田令孜引著楊炯穿過幾道宮門,繞過一座栽滿牡丹的花圃。再往前走,便聞到一股淡淡的水汽,夾雜著荷葉的清香,東湖已然近了。

    又走了約莫半盞茶的功夫,田令孜停下腳步,指了指前方不遠處的湖心亭︰“郡王,前面便是東湖的湖心亭了,陛下就在亭中等您。老奴身份卑微,不便近前,就送到這里了。”

    楊炯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東湖的湖面在日光下泛著粼粼波光,像是鋪了一層碎金。風從湖面吹來,帶著些黏膩的水汽,拂在臉上,卻驅不散仲夏的燥熱。

    湖邊的垂柳垂下萬千枝條,有的垂到水面,被風吹得輕輕晃動,枝條上的蟬兒不知疲倦地嘶鳴著,更顯這深宮的寂靜。

    湖心亭孤零零地立在湖中央,由一座漢白玉石橋與岸邊相連,亭子的欄桿上刻著夔龍紋,紋路細膩,盡顯皇家氣派。

    楊炯看著那湖心亭,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感慨,聲音里帶著一絲悵然︰“上次來這里,還是同先帝一起。這才不過一年光景,竟已是物是人非了。”

    田令孜站在一旁,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卻只是點頭,並不接話。他深知楊炯與陛下的過往,更是銘記楊炯的救命之恩。此刻夾在兩人中間,多說一個字都可能惹來是非,倒不如沉默來得穩妥。

    楊炯見他這般模樣,不由得笑了笑,語氣里帶著幾分打趣︰“嘿,你這人,還沒真的老呢,就這般怕前怕後了,真是無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罷,便不再多言,邁步朝著那漢白玉石橋走去。

    石橋的台階被湖水浸潤得有些微涼,走在上面,能听到鞋底與石頭踫撞的輕響。

    楊炯一步步走近湖心亭,亭中的景象也愈發清晰。

    只見那亭中擺著一張紫檀木方桌,桌子擦得 亮,能映出人影,桌子兩旁放著四把玫瑰椅,椅背上雕著雲龍暗紋,顯是皇帝專屬。

    桌上放著一個汝窯白瓷茶盞,盞中還有半盞茶水,早已涼透,杯壁上凝著一層水珠。

    而李𩖸,正坐在桌子西側的椅子上,此刻背對著楊炯,望著湖面愣愣出神。

    楊炯來到近處,見李𩖸早已換下了登基時的十二章紋袞服,穿了一件淺紅色的龍袍,龍袍的料子是極細的甦綢,上面繡著雙疊紋的蒼龍,比袞服輕便許多,卻更襯得她身形縴長。

    她的頭發挽了個簡單的流雲髻,只用一根羊脂白玉簪固定,簪頭雕著一朵小小的茴香花,花瓣細膩,在日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李𩖸的右手搭在桌沿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桌角的木紋,背影看起來竟有幾分落寞。

    楊炯走到亭口,停下腳步,拱手躬身,聲音平靜無波︰“參見陛下。”

    李𩖸的身體明顯僵了一下,隨即緩緩轉過身來。她的鳳眸靜靜地看著楊炯,眼神深邃,辨不出喜怒。

    李𩖸凝視著楊炯良久,久到楊炯的手臂都有些發酸,才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不必多禮,起來吧。”

    楊炯依言直起身,目光與她相對,卻只是一瞬,便移開了,落在桌上那盞涼透的茶水上,語氣直接︰“不知陛下今日召臣前來,所為何事?還請陛下明說。”

    李𩖸看著他這般疏離的模樣,眼尾微微上挑,語氣卻冷得像冰︰“怎麼?沒事就不能找你了?楊炯,你如今成了同安郡王,手握重兵,連見朕一面,都這般不情願了?”

    楊炯抬起頭,臉上沒什麼表情,聲音依舊平靜︰“陛下說笑了。臣並非不情願,只是臣晚間還要送遼國使臣北上,交割和約之事關系重大,收復雁門關更是關乎北疆安危,實在耽擱不得。

    陛下若是想敘舊,不如等臣處理完這些國事,再陪陛下好好聊聊,以免誤了大事。”

    “啪!”一聲清脆的響聲在亭中響起,李𩖸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白瓷茶盞被震得跳了一下,杯中的涼水濺出幾滴,落在紫檀木桌面上,留下深色的水漬。

    李𩖸猛地長身而起,鳳眸死死盯著楊炯,眼神里滿是怒火,聲音也拔高了幾分︰“楊炯!你大膽!”

    楊炯迎著她的目光,沒有絲毫退縮,反而梗著脖子,直視著她的眼楮,語氣里帶著幾分倔強︰“臣只是實話實說,並無冒犯陛下之意。”

    李𩖸見他這般模樣,不由得向前走了一步,兩人之間的距離頓時拉近,近得能看清彼此眼中的情緒。

    她冷笑一聲,聲音里滿是譏諷︰“實話實說?我看你是裝不下去了吧!從前在蒙學里,你還會替我背鍋,如今倒是學會了同我擺郡王的架子,學會了同我談公事公辦了?怎麼?不做你的治世能臣了,要做那欺君罔上的亂臣賊子了?”

    “做什麼都行!” 楊炯猛地提高了聲音,語氣里滿是正氣,眼神也變得愈發堅定,“只要能讓大華的百姓安居樂業,只要能讓大華屹立在這世界之巔,我楊炯便是做亂臣賊子,做千古罪人,也認了!”

    “哈哈哈!” 李𩖸忽然大笑起來,笑聲在空曠的湖心亭中回蕩,卻帶著說不盡的復雜,有委屈,有憤怒,還有幾分悲涼。

    她笑了許久,直到眼角泛起紅意,才漸漸停下,眼神里的怒火卻更盛了︰“好呀!好一個為了百姓!好一個為了大華!你楊炯真是清高,你梁王府真是高尚!就你們一心為民,就你們能以天下為己任!如此說來,朕就是那昏庸無道、誤國誤民的昏君不成了?”

    楊炯聞言,只是輕輕聳了聳肩,語氣依舊直白︰“治天下者惟君,亂天下者亦惟君。陛下是明是昏,不在于臣怎麼說,而在于民心怎麼看。”

    “你這是在教訓朕嗎?” 李𩖸的聲音驟然冷了下來,眼神里帶著幾分痛楚,又帶著幾分倔強,“楊炯,你忘了嗎?朕背《君訓》的時候,你還在因為偷偷溜出學堂,被先生罰抄《臣規》呢!

    那時候你怎麼不敢同朕說這些大道理?如今朕做了皇帝,你倒是學會教訓朕了!”

    楊炯听著她的話,不由得憶起往昔。

    那時候在蒙學,李𩖸總是不安分,要麼在學堂上跟先生頂嘴,要麼偷偷把先生的戒尺藏起來,每次闖了禍,都要拉著楊炯一起背鍋。

    有一次,李𩖸把先生的墨汁倒在了先生的朝服上,先生追查下來,李𩖸卻躲在楊炯身後,讓楊炯說是他不小心弄的。

    那時候的李𩖸,眼楮亮得像星星,帶著一股子不受世俗束縛的野勁兒,哪里有如今這般滿身的戾氣?

    可如今,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𩖸做了皇帝,身邊圍繞著的是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她提拔了王欽若、丁謂那樣的 “五鬼”,顯然是要培植自己的勢力,與梁王府分庭抗禮。

    楊炯知道,此刻同李𩖸說這些,她是絕不會听進去的。

    當即,楊炯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復雜情緒,語氣變得無比認真︰“如今的天下,早已不是從前的天下了。北有遼金虎視眈眈,西有塞爾柱帝國日益強盛,漠北的部落也在蠢蠢欲動,遲早會統一起來。

    這天下,已然成了大爭之勢,留給大華發展的窗口期,不多了。大華經歷了兩次奪嫡之戰,百姓早已不堪重負,再也經不起內亂了。”

    楊炯頓了頓,眼神里帶著幾分急切,說得無比直白︰“大華想要在這亂世中立足,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推行新政。靠舊有的生產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用科技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我已在西夏建成了不少紡織廠,更是要去海外搜尋新的農物,這些都能讓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讓軍隊的戰斗力更強一些。

    同時,大華還要掌控海權,通過海路與海外諸國通商,積累財富;還要用戰爭和金融的手段,在諸國之間縱橫捭闔,為大華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些才是大華此刻最應該做的!”

    “我同你,從來都沒有什麼可爭的。” 楊炯的聲音放低了幾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我想要的,不過是大華能成為這世界的主人,讓大華的百姓再也不用受戰亂之苦,再也不用挨餓受凍。僅此而已!”

    李𩖸靜靜地听著他的話,沒有打斷他。她的手指緊緊攥著龍袍的衣角,手背青筋隱現,指甲幾乎要嵌進肉里。

    李𩖸沉默了良久,久到湖面上的風都變得有些微涼,才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冷意︰“你說這些話,是認定了朕會阻止你,認定了朕會壞了你的謀劃,是嗎?”

    楊炯沒有回答,只是沉默著。可他的沉默,卻比任何回答都更有力量,意思不言而喻。

    李𩖸見他這般模樣,只覺得一股氣血直沖頭頂,怒極攻心,她猛地大吼起來,聲音里帶著哭腔,卻又充滿了倔強︰“既然在你心中,朕就是那昏聵不明、阻礙大華發展的昏君,那朕若不做個昏君,豈不是讓你失望了?!”

    楊炯看著她歇斯底里的模樣,心中沒有絲毫憐憫,反而生出幾分厭煩。

    他懶得再同李𩖸爭辯,眼神變得銳利如刀,語氣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不管是誰,只要擋了我楊炯的路,擋了大華發展的路,就只有一個下場!”

    “你要殺我?” 李𩖸的鳳眸猛地睜大,臉上滿是震驚,她的身體微微顫抖著,雙拳死死握緊,全身都忍不住顫抖。

    李𩖸看著楊炯,眼神里充滿了不敢置信,還有幾分深深的痛楚,“楊炯,我們從小一起長大,你竟要殺我?”

    楊炯沒有回避她的目光,眼神依舊冰冷︰“陛下若是執意要擋我,那便休怪臣無情。”

    亭中的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湖面上的蟬兒停止了嘶鳴,風也似乎停了,只剩下兩人沉重的呼吸聲。

    李𩖸看著楊炯,眼神里的痛楚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決絕。她忽然笑了起來,笑聲里滿是悲涼︰“好,好得很!楊炯,你果然是個狠心人!”

    言畢,李𩖸猛地將身子一轉,再不回顧楊炯,只朝著北邊宮殿疾行。那淺紅緙金龍紋袍裾被風鼓起,掃過玉階雕欄,颯颯有聲,恍若要將這滿亭的舊憶痕跡都卷入風中散了。

    李𩖸步履急急,雲鬢上的步搖亦不曾晃動分毫,背影里透著一股子決絕,竟似將這半生的糾葛都拋在了身後。

    楊炯獨立亭中,怔怔望著那一抹紅影漸行漸遠,終隱入堤岸垂柳煙靄之中。他凝立片刻,方緩緩轉身,朝著南宮門踱去。

    楊炯步履雖穩,卻步步都踏著前塵。雖未回頭,袖中手早已掐出深痕。

    一個向那九重宮闕,一個往那南宮門去,兩下里背道而馳。

    湖畔柳絲空裊裊,亭中余香漸漸冷,從此參商不相見,竟應了那句“南北殊途各東西”。

    喜歡風流俏佳人請大家收藏︰()風流俏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風流俏佳人》,方便以後閱讀風流俏佳人第916章 南北殊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風流俏佳人第916章 南北殊途並對風流俏佳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