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時序輪轉,光陰荏苒。
這一日,乃是大華朝新皇登基的正日子,正在陰歷五月初六。其時仲夏初臨,長空如洗,一輪赤日高懸,將萬丈金芒灑遍長安內外。但見紫氣東來,祥雲繚繞,端的是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吉日。
且說那皇城正門宣德樓,五更三點,寅時正刻,便有執金吾淨街鳴鞭,聲震九重。
但听得“吱呀呀”一陣沉雷也似的巨響,那兩扇朱漆金釘、高聳入雲的巨門緩緩洞開,露出當中御道。
這門一開,便見門內兩側早已肅立著八百名殿前司班直,個個頂盔貫甲,手持金瓜斧鉞,在朝陽映照下,鎧甲鮮明,兵器耀目,真個是“戈戟森森列畫圖,甲光向日金鱗開”。
緊接著,景陽鐘撞響一百零八下,聲若龍吟,悠揚頓挫,傳遍全城。這鐘聲未絕,那文武百官、宗室親王、各國使節早已按品階候在門外。
但見朱衣紫袍,燦若雲錦;玉帶犀角,光搖殿陛。
文官班首自是梁王楊文和,其後跟著新任左右二相石介與葉九齡,武官班首則是樞密使高耿。
眾人皆屏息凝神,垂手侍立。
忽听得內侍省都都知、掌印太監田令孜一聲長喝︰“吉時已至!百官入朝!”
但見這田令孜面白無須,身穿緋色蟒袍,手持一柄玉麈,立于丹墀之上。他這一聲喊,中氣充沛,竟壓過了鐘鼓之聲。
隨即,文武兩班依序而入,文東武西,各按品級,魚貫而行。那腳步沙沙,環佩叮當,鎧甲鏗鏘,匯作一片莊嚴肅穆之聲。
這御道直通大慶殿,乃宮中第一大殿,專為行大朝會、受群臣朝賀之所。
但見御道兩旁,每隔十步便樹一桿龍旗,旗幡獵獵,上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諸般章紋。又有香案羅列,青煙裊裊,氤氳著龍涎香、沉甦香的氣味,聞之令人心魄俱靜。
來至大慶殿前廣場,但見廣場開闊,可納萬人。中央一座九丈高台,喚作“受命壇”,壇分三層,每層皆圍以漢白玉欄桿,上刻螭龍翔鳳之紋。壇頂設九龍寶座,覆以明黃傘蓋。壇下東西兩側,設鐘磬琴瑟、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