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論一出,大殿內瞬間陷入了安靜當中。
原本低聲交頭接耳的群臣,也不由寂靜下來。
陳羽感受著大殿內氣氛的變化,表示很滿意,關于國運,他確實有著自己獨到、劃時代的見解。
先將見解拋出來,震懾全場再說。
陳羽頓了頓,緊接著說道︰
“春秋《管子》中說道︰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這是教育治國的啟蒙開端,《管子》以草木生長喻育人之道,恰見教育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之功,而是一場跨越時光的匠心耕耘。”
“若說樹木需經風霜雨露的滋養,方能從幼苗挺成棟梁;那人的成長,則需教育如春雨般浸潤靈魂,才能照亮前路。”
“孩童如初萌的枝芽,懵懂間帶著無限可能,而教育便是修剪枝丫的巧手、澆灌根系的清泉,教他們辨是非、明事理,予他們識天地、知古今,讓散落的天賦凝聚成向上的力量,讓懵懂的心智生長出崇高的理想;”
“古柏需百年扎根方能參天,人亦需數十年教育滋養,方能從稚子長成有識、有品、有為的棟梁,既撐起自己的人生晴空,也為國家遮風擋雨。”
“栽種一批樹很容易,但若想要培養一批朝廷需要的人才,卻是一件大工程。”
……
陳羽的一番言論,說的聲情並茂。
隨著他的演說,全場安靜極了,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在奉天殿內回蕩。
高坐在龍椅上的永樂帝朱棣,此時也認認真真的听著陳羽的言論。
他讓陳羽參加常會的目的,是為了給陳兄弟提供一個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然後在施展的過程中,跟恩科的筆桿子打出名氣不一樣,他想要看見陳兄弟能夠在實際當中,震撼各方勢力,從而打出名氣。
這樣自己也好水到渠成的提拔陳兄弟。
只是沒想到,陳兄弟還是哪個陳兄弟,一開口就是一番令人眼前一亮的論調。
將他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過去。
陳羽說了一個開端之後,後面的演說越來越投入,甚至開始一遍侃侃而談,一遍手上揮舞著動作。
“縱觀華夏千年歷史,歷朝歷代凡屬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舉措,從來不在少數。而在我看來,發展教育,正是這樣一件值得深耕的大事。”
“誠然,以眼下之勢推動教育發展,未來究竟能抵達怎樣的高度、綻放怎樣的成效,我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可是我清楚一件事︰今日我們著力培育的教育火種,燃燒百年之後,定然無法惠及我陳羽,就像奉天殿內各位上官您等,同樣無法親身體驗這份百年之後的益處。”
“但有一點,我無比篤定,我們傾注心力發展的教育,終將成為蔭蔽後世的濃蔭︰它會護佑你們的子孫後代成長成才,會滋養天下萬民的心智、改善黎民的生活,更會為後世的君主築牢治國興邦的根基,讓這份福祉在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
陳羽的這番話擲地有聲,在場官員听後無一不是渾身一震。
所有人听的若有所思,不知不覺就跟著陳羽的節奏,思考起話中的意思。
眾人貼合實際的設想,在場平均年齡奔著四十去,古今帝王都不敢說自己能活一百多歲,他們更加不會厚著臉皮說在活他個一百年。
所以面對這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教育大業,不要說百年了,說不定二三十年之後,自己就不在人世了。
可自己不在了,還有子孫尚在。
雖然看起來陳羽提出的教育是開辦大學,而他們這些權貴有著國子監鍍金。
但話又說回來,大明就像是一個上市公司,公司大了,里面什麼樣的人都有。
有真才實學的,自然也有走後門的。
不管怎麼說,這兩種人都希望上市公司能夠擁有更高的業績,與更好的盈利。
因此看似大學獲利的是商賈、寒門學子、朝廷。
但他們這些權貴也同樣獲利。
畢竟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任何一項政策的出台,其背後牽扯的利益網絡絕非簡單的一兩條脈絡,反而常常呈現出縱橫交織、盤根錯節的復雜態勢。
而公司的高管群體及其家族子嗣,往往會成為政策紅利的直接受益者。
這也正是為何後世老美頂尖高校推行富豪招生制度,各方勢力始終無人公開反對,核心原因在于。
這類政策本質上是在向國內各個階層和利益群體,輸送實際利益,形成了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陳羽的這番言論,就是在告訴他們,發展教育,國家強盛,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所以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就不要背後使絆子。
得不償失!
……
長篇演講,講究的就是一個節奏。
陳羽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大明永樂一朝,實乃華夏歷史上熠熠生輝的黃金時代。
“彼時的大明,疆域遼闊無垠,東抵滄海,西至流沙,北達瀚海,南及交趾。海外蠻夷都來朝貢,盡顯天朝上國之威儀;”
“國力更是強盛無匹,府庫充盈,火器蓬勃發展,鄭和船隊下西洋,揚威海外,所到之處,無不彰顯大明的雄厚實力與先進文明,這般強國景象,足以令人敬仰贊嘆。”
“然而,如此輝煌的國度,其長久運轉與持續強盛,終究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國家如同一台龐大的巨獸,而人才便是驅動這只巨獸穩步前行的核心動力。”
“無論是朝堂之上運籌帷幄的文臣,還是疆場之上奮勇殺敵的武將,亦或是治理地方、安撫百姓的官吏,乃至鑽研技藝、推動革新的工匠,皆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匯聚天下英才,讓更多有識之士、有能之人投身于大明的建設之中。”
“如此一來,大明的國力必將如日中天,不斷突破巔峰,始終屹立于世界之巔,令萬國矚目,成就不朽的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