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貓之我成為了阿紫的哥哥

第750章 記憶中的事物……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李飛雪月 本章︰第750章 記憶中的事物……

    墨韻走到廣場中央時,日頭已越升越高,青石板被曬得發燙,映著往來貓貓的影子。

    “一夜未睡已經這個時候了……“

    老榕樹下的石凳上,幾個老人搖著蒲扇聊天,手里的茶碗踫撞出清脆的響。

    張記的餃子攤就在不遠處,藍布棚頂被風吹得輕輕晃,鐵鍋上的白汽像條軟乎乎的帶子,纏在翻飛的紅辣椒串上。

    張老板正彎腰往灶里添柴,火光映得他半邊臉發亮,手里的長柄勺在鍋里攪出“嘩啦”聲。

    “張叔。”

    墨韻站在攤前,聲音被熱氣裹了裹,顯得有些悶。

    張老板直起身,回頭看見他,手里的勺子頓了頓,隨即笑了︰

    “是小韻啊,可有日子沒來了。”

    他用圍裙擦了擦手,往旁邊的長凳努了努嘴,

    “坐,剛蒸好的蝦餃,還熱乎。”

    墨韻坐下時,竹凳的溫度透過布料滲過來,燙得人很實在。

    他望著案板上堆著的面皮,張老板正用竹刀飛快地挑餡,蝦仁混著筍丁的鮮氣漫過來,和記憶里某個清晨重合——那時他剛醒沒多久,對周遭一切都陌生得發慌,是張老板把一碗魚餃塞到他手里,說“吃點熱的,心就定了”。

    “最近生意怎麼樣?”

    他看著張老板捏蝦餃,指尖翻飛間,餃子邊就捏出均勻的褶子。

    “老樣子,”

    張老板應著,往蒸屜里擺餃子,

    “鎮上的貓常來,就是……少了你們幾個鬧騰的。”

    他忽然笑了笑,用下巴指了指旁邊的小竹盤,

    “你看那魚尾燒麥,按你當初說的改了方子,皮 得更薄,餡兒里多擱了鮮蝦,孩子們愛得緊。前陣子總想起你幫我試餡的樣子,站在這兒蹲一下午,說‘張叔,再加點姜就不腥了’。”

    墨韻看向那盤燒麥,捏成魚尾形狀的面皮透著淡淡的粉,像一尾尾蜷著的小魚。

    他想起那時自己蹲在棚下試吃,白糖總在旁邊探頭探腦,趁張老板轉身就偷拿一個往嘴里塞,被發現了就往他身後躲,嘴里含混地喊“墨韻哥也說好吃”。

    如今想來,那偷來的燒麥混著孩子氣的甜,竟成了很難忘的味道。

    “加了馬蹄碎,你說的解膩,”

    張老板掀開蒸屜,白汽“騰”地涌上來,帶著更濃的香,

    “來,嘗嘗。”

    墨韻夾起一個,熱氣燙得指尖發麻。

    咬開薄皮,蝦肉的彈嫩混著馬蹄的脆甜在舌尖散開,確實比從前多了層清爽。

    他慢慢嚼著,沒說話。

    “上次你說要給班主婆婆帶蝦餃,”

    張老板一邊往鍋里下魚餃,一邊絮絮地說,

    “她近來還好嗎?前陣子見她路過,站在街口看了半天,沒過來。我知道她心里苦,你們這幾個孩子,跟她親得跟自個兒的娃似的。”

    墨韻“嗯”了一聲,視線落在灶邊的竹筐上,那里曾放著白糖攢的銅板,說要攢夠了請大家吃遍攤子上的東西,結果總忍不住提前花掉,又哭喪著臉來求他“借”幾個。

    “小韻啊,”

    張老板把一碗魚餃推到他面前,湯面上飄著翠綠的蔥花,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那孩子……以前總在這兒轉,說等打贏了仗,要拉著你們來,把蝦餃、魚餃、燒麥全點一遍,還要讓你嘗嘗他調的蘸料——說是往醋里撒糖,準保好吃。”

    他嘆了口氣,

    “這孩子,心思純得像塊糖。”

    墨韻握著筷子的手緊了緊,指節泛白。

    湯里的熱氣模糊了視線,他好像又看見白糖踮著腳趴在攤邊,眼楮亮晶晶地數銅板,陽光落在他毛茸茸的頭頂,晃得人心里發軟。

    “再來一籠蝦餃,我帶回去給班主婆婆。”

    他低聲說。

    張老板手腳麻利地打包,油紙包好的蝦餃透著熱乎氣。

    “拿著吧,”

    他把紙包遞過來,

    “告訴班主婆婆,日子還得過,我這攤子就在這兒,等你們啥時候想通了,來吃碗熱乎的。”

    墨韻接過紙包,溫度透過紙張傳到掌心,燙得很實在。

    他抬頭看了看張老板,老人眼里沒有多余的同情,只有像這老鎮子一樣的寬厚,仿佛在說︰難過歸難過,日子總得往前過。

    “謝謝張叔。”

    他起身往回走,紙包在手里沉甸甸的。

    廣場上的喧鬧還在繼續,賣糖人的師傅在吹一個孫悟空,孩子們圍著拍手;

    挑著菜擔的農戶在大聲吆喝,青菜上的露水被曬得發亮。

    墨韻走在貓群里,听著身後傳來張老板的吆喝︰

    “剛出籠的蝦餃——熱乎的 !”

    陽光落在油紙包上,映出淺淺的影子。

    他忽然覺得,這熱乎的溫度里,好像藏著些沒說出口的念想——那些不在的貓,其實一直都在這些熟悉的味道里,在這鎮子的煙火氣里,安安穩穩地待著。

    ……

    墨韻走出鎮子的最後一道石階時,日頭已過了正午。

    山路兩旁的野菊被曬得蔫了些,花瓣卷成小小的筒,倒像是誰把心事都裹在了里面。

    他手里的蝦餃油紙包早已涼透,邊角被汗水浸得發皺,卻仍被攥得很緊。

    後山的水源藏在一片老林深處,走得越近,空氣里的潮氣就越重,混著腐葉的腥氣,像浸在陳年的記憶里。

    第三次踏上這條路,腳下的卵石都像是熟了,硌在腳底的位置都和前兩次分毫不差——第一次是和白糖他們追著魔物誤闖,第二次是獨自來尋淨化水源的法子,而這一次,是來見一位老朋友。

    水源是一汪深潭,潭水綠得發暗,像塊被歲月磨舊的玉。

    潭中央立著塊半浸在水里的巨石,石面上爬滿了青苔,只有頂端一小塊地方干干淨淨,像是常被什麼東西摩挲。

    墨韻站在潭邊,指尖凝起一點淡青色的韻力,輕輕往水面一點。

    韻力落水的瞬間,潭面沒有起漣漪,反倒像被凍住了似的,綠得更沉了。

    過了片刻,水底慢慢浮起一道龐大的影子,鱗片在暗處泛著冷光,像碎了的星子。

    巴蛇的頭顱探出水面時,水花濺在墨韻的褲腳,涼得像那年第一次見面時,它噴在白糖臉上的水汽。

    “來了。”

    巴蛇的聲音很低,帶著水的濕意,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它的瞳孔縮成一條豎線,盯著墨韻手里的油紙包,

    “這次沒帶那只咋咋呼呼的小貓。”

    墨韻把油紙包放在潭邊的石頭上,紙角被風吹得掀了掀。

    “他不來了。”

    他說,聲音平得像潭面的水,

    “前兩次來,總吵著要你再表演一次吐水圈,說要學了去逗武崧。”

    巴蛇沉默了片刻,巨大的尾巴在水底輕輕一擺,潭面便起了層細密的波紋。

    “我知道。”

    它說,

    “上次你獨自來的時候,身上帶著他的氣味,很淡,像快散了的煙。”

    墨韻蹲下身,指尖踫了踫潭水,冰涼的觸感順著指尖爬上來,直鑽進骨頭縫里。

    “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他總說你長得像戲文里的蛟龍,非要爬你背上看風景,被你用尾巴卷著扔進水里,嗆得直咳嗽,還笑著喊‘墨韻哥快看,它鱗片會發光’。”

    他頓了頓,指腹摩挲著水面的褶皺,

    “那時他的韻力還很弱,卻總愛往危險的地方沖,好像全世界的麻煩都該他來扛。”

    巴蛇的頭往水面低了低,鼻尖幾乎觸到墨韻的指尖。

    “你們京劇貓,都這樣。”

    它說,

    “修當年也是,明明打不過我,偏要站在那塊石頭上,說什麼‘守護不是吞噬,是共存’。”

    它忽然笑了,笑聲震得潭水簌簌往下掉,

    “那小貓身上,有修的影子,就是太急了些,像團燒得太旺的火,不等添柴就自己燃盡了。”

    墨韻沒接話,只是從懷里摸出個東西,輕輕放在那塊干淨的石頂上。

    是顆葡萄籽,被摩挲得很光滑,邊緣都泛了白——是白糖塞給他的最後那顆,原本該埋在葡萄架下的。

    “他總說,你的鱗片比戲服上的亮片好看,要摘一片回去給班主婆婆做針線。”

    他看著葡萄籽在石頂上滾了半圈,停在邊緣,

    “還說等打贏了黯,要拉著星羅班所有人來,在這潭邊野餐,讓你用尾巴給大家扇風。”

    巴蛇的瞳孔又縮了縮,像是被什麼刺痛了。

    它緩緩沉入水里,只留一雙眼楮露在外面,望著石頂上的葡萄籽。

    “我幫他看著。”

    它說,

    “等哪天真有小貓來摘鱗片,我就知道是他回來了。”

    墨韻站起身時,膝蓋“ ”地響了一聲,在這寂靜的林子里顯得格外清。他沒去拿那個涼透的蝦餃包,就任由它躺在石頭上,像個被遺忘的承諾。

    “前兩次來,總想著要你幫忙,要淨化水源,要尋對抗混沌的法子。”

    他說,

    “這次只是來告訴你,他不用再學吐水圈了,也不用急著長大去扛什麼責任了。”

    巴蛇的尾巴再次擺動時,潭面浮起一圈圈水紋,正好把石頂上的葡萄籽圍在中央,像給它編了個透明的籠。

    “我懂。”

    它說,

    “就像這潭水,前兩次被你用韻力攪得發燙,這次總算能歇著了。”

    墨韻轉身往回走時,听見身後傳來水花聲。

    回頭看時,巴蛇已沉入了潭底,只有石頂上的葡萄籽還在,被一圈水紋輕輕托著,像顆不會落的星。

    風穿過林子,吹得腐葉沙沙響,倒像是誰在低聲應著什麼,又像是誰把沒說完的話都吹散了。

    下山的路比來時更靜,野菊的花瓣舒展開些,卻仍沒完全放開。

    墨韻摸了摸胸口,那方韻力空間里,暖意又沉了些,像潭水那樣,把所有的波瀾都藏在了底下,只在深處,留著一點不會熄滅的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京劇貓之我成為了阿紫的哥哥》,方便以後閱讀京劇貓之我成為了阿紫的哥哥第750章 記憶中的事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京劇貓之我成為了阿紫的哥哥第750章 記憶中的事物……並對京劇貓之我成為了阿紫的哥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