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江上,艨艟戰船順水而下。
“西城已過,再有十日便能回荊州矣。”
趙林扶著女牆,行至獨立船頭的關羽身側,輕聲說道。
“嗯,不知平兒可能守住樊城。”
關羽語氣中略有忐忑。
趙林勸慰道︰“坦之兄久經戰陣,持重謹慎,應當無礙。”
又思忖一番,言道︰“若林所料不差,曹仁南下,應當是意圖牽制我軍,使二伯離漢中而回荊州。”
關羽微微頷首︰“若果真如龐士元所料,徐公明領兵屯于陳倉乃是疑兵之計,想來曹操已親提大兵而來。”
言罷,望著江水波光粼粼,捋須道︰“向日成固一戰,精銳折損過半,如今雖有地利,然敵眾我寡,此戰勝負難料。”
趙林卻笑了笑,寬慰道︰“林尚記得三年前,博望之火,新野之戰,孔明兩把火燒得曹軍十萬之眾狼狽逃竄。
如今有軍有將,更有地利之便,只須孔明親至,想來曹軍雖眾必敗,二伯不必過于擔憂。
倒是荊州處境頗為不妙。
北有曹仁進犯,雖說疑似佯攻牽制之舉,然若有機可趁,未必不會變為大舉進犯。
東面合肥也有戰火起,張文遠乃將才,不知江東扛不扛得住。
若合肥有失,以孫仲謀的氣量,恐怕會將目光放在南郡...”
關羽聞言,冷哼一聲︰“區區鼠輩,有何懼哉。他若敢來,我必提刀殺之。”
趙林卻言道︰“取益州還不足一年,我等根基尚不安穩,兩面開戰,殊為不智。
二伯,北方曹操此番三線作戰,以一家之力三面攻我兩家,如此國力,倘若孫劉不聯合,如何能擋?
目下,實非與江東決裂之機。
此番回荊州,換孔明去漢中,二伯抵御北部曹仁,林自去與江東周旋。”
關羽奇曰︰“柏軒欲如何周旋?”
趙林搖頭道︰“小佷有幾個不成熟的想法,卻不知如何抉擇...”
關羽道︰“且一一道來。”
言罷,引趙林去擺在甲板上的桌案旁坐下,煮茶議事。
趙林吹了吹茶沫,抿了一口類似姜水的熱茶,言道︰
“以林之見,江東若能守住合肥不失,便不會打江陵的主意,我意設法保住合肥,二伯以為如何?”
關羽扭頭呸了兩口,吐出殘渣,捋須道︰
“汝欲如何保住合肥不失?”
趙林道︰“無非率兵增援、出兵牽制或予以器械資助。”
關羽道︰“詳細說來。”
趙林遂將這幾日謀劃簡單說明︰“率兵增援,便是林增援合肥,與孫仲謀合力守城。”
關羽思忖片刻,搖頭道︰“此舉不妥,恐為江東算計。”
趙林知曉關羽之意,是怕去增援之後,被江東當作對抗張遼的主力。
遂又將出兵牽制說明︰“張文遠現今屯于成德,我欲領兵向東,經江夏,走龍舒,繼而向北取安風,陽泉。
此二地距成德不過兩三百里,距壽春亦為兩三百里,急行軍不過三五日路程,若能取此二地,張遼必不敢全力攻合肥。”
關羽思忖片刻,又搖頭道︰“江夏今為江東之土,柏軒此去千里之遙,一旦江東有歹心,豈不陷入死地?不妥。”
趙林有心說即便江東翻臉,也可向西走安豐、西陽、隨縣,自回荊州,卻也知此路行走艱難,沿途多有曹軍地盤,遂不再多言。
關羽又道︰“以器械輜重資之亦不妥,汝雖有利器制造之法,然江東世家富碩,必有能人巧匠,一旦仿制成功,平添強敵。”
言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續言道︰
“江東並非沒有能人,只是孫權氣量狹小,不能容人。
听聞柏軒與周公瑾交情不淺,何如說孫權用此人抵御張文遠?”
趙林苦笑道︰“周郎前年便游山玩水而去,至今未歸,听聞在朱崖島上結廬而居,已無出仕之心。”
關羽嘆道︰“未曾想昔日赤壁之火,竟成絕唱。”
趙林忽然想起去年曾收到周家人傳訊,言道︰
“不若我親去朱崖島尋他?”
關羽搖頭道︰“眼下局勢,孤身入江東腹地,非明智之舉。
汝之三策,我已知曉,權衡利弊,增援合肥雖有損兵折將之危,然現今看來,也只有此策可行。”
言罷,正色曰︰“只是江陵亦為重地,須有重兵屯駐,柏軒若要去援,意欲領兵幾何?”
趙林聞言,思忖片刻,伸出一根手指,言道︰
“若要去援合肥,只我孤身一人,不領一兵一卒。”
關羽聞言,皺眉道︰“張文遠非庸才可比,汝怎敢小覷于他?”
趙林卻笑道︰“二伯誤會矣,江東雖不善陸戰,然合肥城高池深,現今屯兵十萬,若以眾兵守堅城,尚不能敵張遼區區幾萬兵力,那佷兒領兵去援,豈不是折損自家兵馬?
二伯不知孫權其人,此人有治政之才,然于軍略卻是一知半解,又慣是不听良言,可謂剛愎自用,與昔日袁紹相當。
江東文武因為人臣,又多為世家之人,諸多顧忌之下,不得直言進諫。
我卻不同,乃為客將,又為其妹婿,即便他不听勸告,亦可耍橫撒潑,逼其就範。
只是我若去援合肥,不知何日能退了張遼,恐牽連日久,不能回江陵。”
關羽聞言,亦皺眉不展。
倒不是怕趙林投了孫權,而是怕兩軍相持日久,江陵無親信之人守備。
遂道︰“江東十萬之眾想來不會速敗,可向孔明請教一番,許有妙計應對。”
趙林頷首道︰“佷兒本也要回江陵請教孔明,只是二伯詢問,方才相告。”
二人又商議荊州軍政許久,直至夜幕降臨,用了晚食,方才各自回船艙歇息。
七日後,船隊抵達襄陽,關羽自領兵去了樊城。
趙林因著急換孔明去漢中,也不曾多留,與關羽在江邊分別,繼續順江而下,直至章山登岸,快馬趕回江陵。
見得孔明,先以劉備調令相告,復咨以合肥之事。
孔明曰︰“合肥乃江東之土,何須柏軒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