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之不曾意識到。
自下山以來,他的性子,也漸漸發生著轉變。
不再一味趨吉避凶,而是往往有些時候,選擇站出來,當仁不讓。
如今看來,老天師百般布局,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他能入世。
先出世再入世,往往能讓一個人產生極大變化。
出世修養自身。
老天師常常夸贊張道之那不急不躁,不緊不慢的心性。
而這份心性,是張道之在龍虎山鍛煉出來的。
具體來說,龍虎山上的張道之,早已摒棄功名利祿的誘惑,擺脫世俗觀念的束縛。
使內心時刻處在一種空靈的狀態。
不然,他也不會公然視天子詔書而不見。
入世踐行道德。
無論是當初見俞誠妖氣纏身決意出手相助,結果差點兒換來一輩子內向。
還是明知可能不是法河對手,仍舊決定出手的那一刻。
張道之的仁德之心,已然付諸實踐。
這一刻的他,無比接近老天師常說的‘聖人心性’。
......
半個時辰後。
桃夭與蓁兒相繼‘醒’來。
張道之目露贊賞的看向後者,
“此前听說你是京中第一才女,我也不懂什麼詩詞歌賦,起初還不以為然。”
“如今看來,倒是我小看了妹妹。”
蓁兒感受到了體內存在著的浩然氣。
她極為驚訝,只因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身竟也能養出浩然氣來。
“妹妹對讀書感興趣,只是想著多積累一些學問,從未想過能成為什麼‘儒修’...”
“听見哥哥講經,心有所感...說起來,還要多謝哥哥才是。”
蓁兒對此收獲感到心滿意足。
張道之笑呵呵道︰
“今日即使不因為我,來日你也會有其它機緣,你天賦在這里,又有一顆求學問道的心,老天自不會辜負。”
他並非虛言。
一些讀書人,偶到一間書院,听到學子們的朗朗讀書聲,都會突然入境。
說到底,還是與自身天賦息息相關。
晚些時候,蓁兒親自下廚。
張道之慵懶的躺在搖椅上。
忽而,見上方棗樹枝干,無風搖曳起來。
直至掉下來不少的果子。
阿絮正在院子里洗菜,見到這一幕,忍不住驚奇道︰
“我記得剛來這里的時候,這棵棗樹還沒什麼果子...”
“如今也不是結棗的季節...”
“這棗子,竟這麼大?”
她在張道之身周撿起一個棗子,仔細端量起來,嘖嘖稱奇著。
聰明如大牛者,已經埋頭啃食起那些棗子,邊吃還邊哞哞叫著。
張道之與桃夭都知道它在說什麼,
“這棗子,竟藏有靈蘊,你們快嘗嘗!”
張道之抬頭看向眼前的棗樹,嘴角微微上揚,莞爾一笑,
“算你有造化。”
棗樹似是听到了他的話,身軀忍不住再一抖擻,竟是又掉落下一些棗來。
與此同時。
自廚房、柴房那邊,突然跳竄出來許多只老鼠,將正在做吃食的蓁兒嚇了一跳。
隨後,就見那些老鼠捧著大米或是各種它們認為的,特別珍貴稀奇的吃食,來到張道之身前。
蓁兒走出廚房,看到這一幕,頓感驚詫。
然而,讓她與阿絮震撼的還在後面。
只見又有幾只狸貓,嘴上叼著幾只老鼠,來到張道之跟前,低著頭。
那些前來送吃食的老鼠見了,都發出一種吱吱叫聲。
一旁,大牛已笑出了‘豬’聲。
蓁兒深深地看向自己兄長。
忍不住暗想。
自己的哥哥,來到京城才僅兩三日。
卻將自己這十余年來的情況了如指掌。
但是自己呢?
“我對哥哥這十年來的經歷卻毫不知情...”
“這些年來,哥哥在龍虎山上修行,一定很努力,這背後,又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蓁兒想到這里,生出一種深深的自責感。
傍晚。
蓁兒將一桌子飯菜端到院子里。
張道之在見到這些飯菜時,突然愣住了,思緒回到幼年時。
麻辣鯉魚、地鍋雞,還有幾道酸甜可口的涼菜。
都是他小時候愛吃的飯食。
張道之看了眼蓁兒,微微一笑。
那麼多年過去了,這傻丫頭,卻從未忘記自己的喜好。
......
此時,曹家。
平陽侯‘曹應’、曹崔氏、曹家幾子,還有秦瞻,皆在商議今日之事。
“不瞞各位,那個張寅生,我也不了解。”
秦瞻面露苦色。
曹應沉聲道︰“本侯方才已差人去往朝天宮打探消息,他們並不知,天師府里,有個叫張寅生的異士。”
“而且,他不過只是區區築基境而已,想來在天師府中,不過是個無名之輩罷了。”
“約莫也是瞎貓踫到死耗子,才傍上左都御史這棵大樹。”
“但如今,那位魏御史,怕也是自身難保了。”
聞言,秦瞻好奇道︰“魏御史怎麼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曹應冷哼道︰“他借二聖臨朝之事,意欲禍水東引,將國師驅逐出境。”
“但國師是誰?他可是咱們大周的鎮國柱石。”
“魏基...命數到頭了。”
“只要魏基一倒台,吾兒之事,定要讓那張寅生,血債血償!”
說罷,就有下人來報,魏國公有請。
魏國公,是第二代世襲罔替的國公。
名叫曹烈。
年僅八歲的時候,便隨父出征,有過赫赫戰績。
正因此,即使曹家有私放印子錢這等殺頭之罪,朝廷也是從輕處置。
如今,魏國公曹烈,已近百歲高齡。
一身外家功夫已臻入化境,使自身血氣極為澎湃,可比肩三花聚頂巔峰的高手。
可以說,這位魏國公,是名副其實的曹家老祖。
曹應要喚其一聲‘叔祖’。
听其來喚,連忙去往魏國公府,來到一間密室內。
見了正在盤腿而坐的曹烈。
只听對方說了那麼一句,
“四郎之事不在四郎,更不在張寅生兄妹,而在朝中。”
“只要魏基倒台,張寅生兄妹,不過囊中之物罷了。”
曹應不解,“這等小事,何以驚動您?”
聞言,曹烈唉聲嘆道︰
“我父親,也就是你伯曾祖父臨終之前,曾拉著老朽的手說...”
“他在夢中,夢到五十年後,曹家將有生死之劫,稍有不慎,便有滅族之危。”
“如今,算算時日,正是今朝。”
......
相府。
範知行與魏基正相對而坐。
良久。
前者抿了口茶,嘆氣道︰
“扳倒國師一事,為何不與我商議?”
“你我同朝為官多年,幾經風雨,難道,連這點兒信任,你在我身上,都不曾有?”
魏基面不改色道︰
“老家伙說過,你這人太賊,太過于聰慧,讓我少與你往來。”
範知行壓低了聲音,沉聲道︰
“老家伙走時,你我曾相談,申九千不是重點,那妖後也不是重點,皇帝更不是重點!”
“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局面,誰也改變不了。”
“你我想要救世,歸根結底的麻煩,是在燕雲,是在三冗。”
“老夫早已有詳細盤算,你為什麼就不能等一等?”
魏基搖了搖頭,“我能等得起,可我身子骨,等不起。”
“拋磚引玉之計若成,國運之事,你們也就能分辨個清楚了。”
範知行深呼吸一口氣,頗感無力道︰
“國運...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該用什麼法子去治世!”
“五年強兵,五年富國,十年強民,蠶食燕雲,天下大同。”
“這是我們此前早就達成共識的,魏御史,魏基石!”
說至此處,範知行忽然站起身來,
“你...你哪是什麼基石,分明是頑石!”
聞言。
魏基緩緩起身,向範知行拱手道︰
“範相公,若是朝中無你,老夫斷不敢如此。”
“但朝中有你,老夫,只是想求個真相。”
他緩緩轉身,將欲離去,
“範相公,有句話,老夫也要警告你。”
“小心...慧極傷身。”
“到頭來,別落得個和老夫一樣的下場。”
範知行看著他那略顯蕭索的背影,頗有不忍,
“你的女兒,我會視若己出,你放心好了。”
聞言。
魏基的腦海里,突然想起張道之的身影,忍不住大笑道︰
“不必!”
不必?
範知行瞪大雙眼,凝視著他那逐漸離去的背影,搖頭不止道︰
“人常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你倒好,怪不得你能做御史!”
“清高!”
......
宮城,玄武門外,萬歲山,壽皇殿內。
此殿,乃是趙長青修行所在。
這時。
皇帝趙長青正站在殿門外,負手而立,凝望著夜空里的點點星芒。
身後,站著一位喜怒不形于色的中年人。
此人長著一張國字臉,不怒自威,頗有一種忠臣清官的既視感。
片刻後。
趙長青緩緩轉身,目視著他,
“自朕登基以來,你為朕,做了很多事,朕...很感激你。”
那人當即抱拳,不卑不亢道︰
“誰是大周的皇帝,誰就是臣的主子。”
“這不過是臣的分內之事。”
趙長青笑了笑,“魏基彈劾你一事,你怎麼看?”
此人,正是斬妖司都指揮使,大周國師申九千,
“臣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怎麼看?”
趙長青雙眼一眯,“若朕...讓你死呢?”
申九千面色冷靜。
趙長青見他沉默之際,莞爾笑道︰
“朕不過玩笑,國師莫要緊張。”
申九千淡淡回應,“臣,不會違抗皇命。”
趙長青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而後,緩步來到兵器架前,將一柄寶劍拔出,劍指申九千,隨後迅速刺出。
那一劍,落在申九千脖頸前停下。
申九千自始至終,都是不動如山。
見狀。
趙長青再次一笑,收劍而立,
“朕...”
“要看你們斗起來。”
聞言。
申九千微微頷首道︰
“臣已查出,左都御史魏基,在主持金陵省試時出了問題。”
“借題順查...臣不信,魏基為官數十年,當真就清白。”
“臣...很擅長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聞言。
趙長青並未回應什麼,只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喜歡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請大家收藏︰()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