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二十九章 文會見文豪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二十九章 文會見文豪

    剛剛入夜的早些時候,辛棄疾辛五郎脫下了一身戎裝鎧甲,解下了隨身攜帶的刀劍,換上了一身白衣素袍,頭上也戴上了金冠玉簪。

    除了皮膚稍黑一些之外,辛棄疾瞬間就從一個百戰殺伐的悍將變成了文質彬彬的書生。

    劉淮原本還想給辛棄疾簪上一朵大紅花,但是被這廝嚴詞拒絕了。

    對此,劉淮本人感到十分遺憾。

    傍晚之時,辛棄疾帶著充作小廝加捧哏的羅懷言來到了畫舫中,將請帖交予門口的護衛後,就施施然的負手走了進去。

    守在畫舫門口的小廝根本不敢怠慢,因為辛棄疾拿來的請帖是虞允文親自向行首討要的,當時管著數萬漕工的趙行首又驚又喜,萬萬沒有想到如此位高權重,炙手可熱之人會對自己組織的詩會感興趣,連忙用最高的規格將請帖送了過來。

    雖然虞允文與陳俊卿已經聯袂入席,然而辛棄疾既然拿著虞允文的請帖,也自然是有極為深厚的關系,趙行首根本不敢怠慢,雖然本人走不開,卻也派遣自家長子與他的兩名好友一起前來迎接。

    “在下趙明政,不知足下尊姓大名?”

    畢竟也是在商場上廝混久了,雖然見到辛棄疾氣質卓然,趙明政卻也沒有怯場,直接拱手行禮。

    辛棄疾也沒有倨傲,同樣拱手還禮︰“在下山東辛棄疾,家中行五,喚我一聲五郎便可。”

    如果這幾個人家中有宋國高級官員,可能早就听過這個名字了,但很可惜的是,趙明政是商賈出身,而他的兩個好友,一個正在求學,另一個卻是家道中落,更是無法听說。

    然而即便如此,听聞著辛棄疾自稱山東來人,三人還是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些聯想。

    再加上是拿著虞允文的請帖來的,所以趙明政覺得此人八成是靖難大軍中的參謀軍事,隨軍文書一類的人物,卻也不敢怠慢,直接介紹身側二人。

    “這兩位是我的至交好友。”趙明政指著十七八歲的年輕之人說道︰“這位是婺州陳汝能,字同甫,家中行大。

    別看年歲尚小,前年陳大郎就能結合兵書,細致論述了以漢光武帝劉秀為首的五位君主,以及韓信、諸葛亮、桑維翰等十四位佐命定難的功臣策士,借列論往昔,並為其命名《酌古論》。

    婺州知軍的周葵周公就看到了這部書,對陳大郎十分賞識,贊譽為‘他日國士也’,並奉為上賓。此後,陳大郎接連在兩浙轉運司秋試和年歲的漕試中中式,被舉薦前往臨安,堪稱前途無量。”

    年輕人笑著擺手,卻沒有推辭,只是講起另外一事︰“趙大郎,咱們倉促見面,我卻一直忘了跟你說,此番趕赴臨安之前,家父給我重新改了一個名字,單名一個亮字,倒是與剛剛被抓到建康的金主同名了。”

    陳亮。

    辛棄疾將這個名字在心中咀嚼了兩遍,隨後抱了抱拳︰“久仰久仰。”

    陳亮卻是板起臉來︰“辛五郎好生虛偽,我年過弱冠,哪里有什麼聲名傳出呢?反而是我身邊的這位朱兄,才是天下聞名的大才。”

    趙明政適時介紹右手邊那名年僅三旬的男子︰“這位崇安朱熹,字元晦,家中行三。曾受業于彥修公、原仲公、彥沖公、白水先生等當代大儒。

    十八歲即在建州鄉試中考取共生,十九歲入都科舉,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準�o屯 砍鏨懟4聳被掠喂槔矗 謁嫜悠較壬笱⑴!br />
    趙明政所說的這個公,那個先生,辛棄疾大多數都沒有听過,只有一人听著耳熟,踟躕了一下,還是鄭重詢問︰“請問彥修公是不是曾在漢中與金賊作戰的劉子羽,劉公?”

    身材高大健壯的朱熹聞言瞬間興奮︰“難道現在山東也有我父親的名聲嗎?”

    辛棄疾再次詫異。

    朱熹仿佛見怪不怪,擺了擺碩大右手說道︰“我自幼失怙,母親帶著我投奔父親生前好友,也就是我的義父彥修公。

    我在義父羽翼下習得文武藝,並能參加科舉以報效國家。義父與我,乃是有再造恩德,所以平日我也稱彥修公為父。”

    與後世程朱理學大興之時的老夫子形象不同,朱熹其實並不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腐儒,也不是天天听著男女大防的道德先生。

    朱熹的政治光譜更加清晰,他的四名授業恩師劉子羽、胡憲、劉勉之、劉子全都是貨真價實的主戰派,在這種環境中燻陶長大,朱熹怎麼可能不想辦法收復故土?

    辛棄疾雖然不知道朱熹是誰,卻知道劉子羽的大名,不由得立即對朱熹肅然起敬。

    原因無他,在建炎年間的富平之戰後,宋國在西北之所以沒有一崩到底,武有吳,文有劉子羽,兩人在興元府,也就是漢中穩住了大局,將金軍又攆了出去。

    這要是被金軍全據漢中,乃至于攻下蜀地,宋國立即就會進入亡國倒計時。

    當然,作為有能力的主戰派,劉子羽的下場自然不是太好。

    在秦檜掌權之後,劉子羽被罷官免職,在紹興二十六年,也就是十六年前郁郁而終。

    此時論及義父,朱熹語氣中有抑制不住的驕傲,也有難以克制的悲痛。

    如果劉子羽還在,哪里還輪得到張浚來扛起主戰派的大旗?

    辛棄疾肅容,整理衣冠之後躬身一禮︰“我為北地百姓,對朱三郎謝過劉公了。”

    朱熹當即上前,用大手拉住了辛棄疾的胳膊,大笑說道︰“我父親生性豁達,必不會接受辛五郎一拜的,此間也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入內詳談可好?”

    “三位請。”

    趙明政立即帶著辛棄疾等三人向畫舫內部走去。

    這座畫舫城是有數十艘畫舫並聯而成,仿佛在秦淮河上已經不是第一次舉行這種聚會,也因此各個畫舫之間通道整齊,連接完整,亭台樓閣俱全,真的猶如一座在水上的城池一般。

    辛棄疾信步向前走去,看著歌舞升平,燈火通明,才子佳人吟詩作對,富賈豪商一擲千金,端是一副豐亨豫大的太平景象。

    如果在幾年之前,辛棄疾看到這副場景,很有可能會憤怒,會迷茫,乃至于淪陷其中,但如今轉戰南北,見過的死人比活人還多,自然也就將這些事情看淡了。

    五人來到了中央那座巨大畫舫中時,氣氛已經抵達了高潮。

    在這種場合中,酒樂只是助興,真正值得喝彩的則是文人墨客的詞句。

    然而被眾人圍攏在中央的兩人所作之詩皆是粗鄙不堪,以至于辛棄疾這名自認為不擅寫詞之人也听得出來這些詩詞差到何種程度。

    即便如此,當兩人吟出一首詞的時候,還是會引起一陣陣喝彩。

    看來這兩人不是家世顯赫,就是位高權重了。

    在這種環境中,即便趙明政為建康漕運行首之子,卻說不上什麼話,只能帶著辛棄疾到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叫來貼身小廝伺候,隨後就告罪離去忙碌了。

    朱熹與陳亮二人原本想跟辛棄疾多多攀談幾句,可見他坐在靠窗的座位之後,就呆呆望著窗外的火樹銀花失神,也就識趣離開。

    兩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自然不會抓著辛棄疾不放。

    羅懷言見周圍人似乎沒人注意自己,也不待辛棄疾招呼,就直接坐在側方,拿起桌子上的點心蜜餞大吃起來。

    所謂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羅懷言正在長身體的時候,胃口猶如饕餮,不過片刻就將桌子上的吃食吃得一干二淨。

    辛棄疾見狀笑了一聲,隨後就讓趙家的小廝再去端一些吃食來,最好多上來一些肉食。

    羅懷言舔著手指頭上的糖霜︰“五哥,你剛剛在想什麼?”

    辛棄疾面對這名老資格的小家伙,沒有遮掩,指著外面綻放的煙花說道︰“你看到這景色了嗎?”

    羅懷言扒著窗戶,欣賞了半晌煙花,點了點頭︰“的確是北地難見的景色。”

    辛棄疾搖了搖頭,反身性的想要撫摸劍鐔,隨後想到今日沒有帶劍,也就抓起腰間的玉佩摩挲起來︰“我不是說這個,而是在想軍事。”

    羅懷言精神一振︰“願聞其詳。”

    “這個想法是在那日突襲東關的時候出現的。”辛棄疾用手沾著酒水在桌案上比比畫畫︰“當時我只有數百精騎,而且屆時長途奔襲而來,有些疲憊。金賊有千人組成六花陣,以逸待勞,十分棘手。

    面對如此堅陣,往往只能用命填,然而洞庭湖水軍的楊欽楊老將軍艦船從裕溪上趕來,直接用船上的八牛弩將金賊陣型砸碎了。”

    “無論宋金,還是我山東義軍,眼瞅著盔甲一日比一日厚實,陣型一日比一日齊整,破陣也一日比一日麻煩。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想辦法用一種更輕便的弓弩,將更重的東西發射出去。”

    羅懷言也在思索。

    想要拋射更重的弩矢,弓弩就得作的更重。然而現在八牛弩已經很重了,本身就不可能跟隨軍隊快速機動,而且部件極多,十分精貴,一場雨之後可能就沒辦法用了。

    只能走另一條路。

    辛棄疾說到這里,指了指綻放的煙花︰“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用火箭之類的東西,將石球發射出去,以砸金賊軍陣呢?”

    辛棄疾其實並沒有走彎路。

    因為這是武器發展的必然,如果再迭代些時間,他就會發現以這年頭的火箭技術,無論怎麼改,都不可能打準的。到最後就會用木筒竹筒之類的東西來規範發射路線。

    待到發射藥分離之後,他就能得到第一代大炮。

    羅懷言點頭,還沒有回應,就只听到場中幾人有了沖突。

    “朱熹,你個有爹生沒爹養的野種,如何敢在俺面前饒舌?!”剛剛被簇擁著的其中一名胖子此時已經明顯喝多了,面色酡紅,指著朱熹破口大罵。

    而另一個年過四旬,明顯沉穩一些的清瘦男子卻是想要拉架,卻被那名胖子揮手撥開︰“楊二,這里沒你的事,俺倒要听听,朱夫子有何高見?”

    朱熹的高見簡單明了,直接抄起凳子掄圓了砸了過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二十九章 文會見文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二十九章 文會見文豪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