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芊梨連忙跑過去,只見其中一個小面人塌了下去,原本縴長的身姿變得臃腫,雙手軟綿綿地貼在了古箏的琴弦上。
“這個面人是我最後做的,可能面太軟了吧,只能再重做一次了。”
謝芊梨小心地將面人拿起,將古箏模型剝離出來,細細清理掉粘在上面的面,然後將變形的面人扔掉。
“原來是這樣啊,還好只壞了一個,不然咱們就前功盡棄了。”王依依心有余悸地說道。
這一次,謝芊梨特意將面和得硬了一點,花了一天時間,終于重新做好了彈古箏的面人。
“不好意思,又耽誤了大家一天,咱們只能晚一天回去了。”
“沒關系的芊梨,手工失敗很正常,我正好多嘗嘗這邊的大饅頭。你別說,那個阿姨蒸的饅頭真好吃。”宋姐一邊叼著饅頭,一邊收起設備。
大家又在民宿中度過了一夜,第二天起床時,卻發現昨天新做的面人又壞了。
“不會啊,我已經把面和硬了,為什麼別的都沒事,偏偏這個面人呆不住?”謝芊梨看著塌成一坨的面人,眉頭緊鎖。
“芊梨別急,咱們還有時間,慢慢找原因。”宋姐看著謝芊梨焦急的樣子,連忙上前安慰。
“是不是有人故意搗亂呀,咱們不會又遇到凶宅了吧?”王依依回想起上次在泉州古鎮的經歷,頓時炸了毛,“咱們趕緊換一家酒店吧,媽呀,這是什麼運氣,出來就見鬼。”
“大家都別急,”閆哥連忙站出來穩住大局,“芊梨,要不你去咨詢一下附近做面點的,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
“行,要不我去問問那個做花饃的阿姨吧,她手藝不錯,而且也有了幾十年的經驗。”
一行人下了樓,來到了小姜花饃店門口。正值上午八點,店里顧客不多,阿姨正一個人在攤位上和面。
“你們又來了,最近你們是不是挺忙,我都沒看到你們。”看到幾人,阿姨立刻露出熱情的笑容。
“阿姨,我們正在做面人,遇到了一點問題,能不能向您請教一下?”謝芊梨客氣地問道。
“哦,你們也是做面人的,”阿姨有些驚訝,“我不會別的,就會鼓搗這點面,你們有啥問題直接問吧,只要我知道,肯定盡力幫忙。”
“好的,謝謝阿姨了,就這幾天我捏了一個面人,它總是會變形……”謝芊梨詳細講了這兩天遇到的事情。
“哦,你說的這個情況我知道,”阿姨听了謝芊梨的描述,立刻就有了答案,“這不是你和面的問題,前兩天下雨了,夜里水氣大,新捏的面人受了潮,就會變軟。”
“還真是,過去半個多月都是大晴天,面人從來沒出過問題。”謝芊梨恍然大悟,“謝謝阿姨指點,我們再買幾個花饃吧。”
“好的好的,來幾個福袋吧,是我學的新樣式,保佑你們有福氣,平平安安,給你們便宜些。”
幾人在古鎮上等了兩天,直到雨水過去,萬里晴空,才開始制作最後一個彈古箏的面人。
“這會應該沒事了吧,咱們終于要回去啦。”看著一桌栩栩如生的面人,王依依開心地拍手慶祝起來。
“為了以防萬一,晚上我還是守著它們吧。”謝芊梨說道。
“行,咱們輪班。”宋姐點頭表示贊同。
謝芊梨排在了第一班,為了不打擾別人睡覺,只能坐在椅子上,一邊輕輕地玩手機一邊盯著桌子上的面人。
夜色漸深,轉眼已是十二點,突然不知從哪里傳來一陣音樂聲,那聲音悠揚婉轉,如泣如訴,在黑夜中縈繞不絕。
“什麼聲音?”王依依被音樂聲吵醒,連忙坐起。
“誰啊,大晚上放音樂。”宋姐也迷迷糊糊地睜開了眼。
“不知道啊。”謝芊梨找遍了屋子,也沒發現音樂的來源。
“不會真鬧鬼吧。”王依依隱隱覺得,那音樂聲有些 人,下意識裹緊了被子。
此時,謝芊梨也感到了一陣涼意。
她之前和鬼打了幾次交道,這種涼意,和見鬼的感覺十分相似。
“你們別怕,我再找找。”謝芊梨用柚子葉擦了下眼楮,握緊了腰間的桃符,又巡視了一遍房間,最終,在床底下找到了一部正在放音樂手機。
“宋姐,這好像是你的手機,掉床底下了。”謝芊梨將手機交給宋姐。
“啊,不好意思啊,原來是我的手機在響。”宋姐連忙抱歉,“可能我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踫到了,正好打開了網抑雲。”
“宋姐,你怎麼听這麼哀怨的音樂啊,嚇我一跳。”王依依略帶埋怨地說著,躺下又睡了。
“芊梨,我該換班了吧。”
“還有一個小時呢,宋姐你先睡吧。”謝芊梨說道。
“好,我再睡會兒,北方秋早,晚上冷,你多穿點。”
很快,兩人都進入了夢鄉,宋姐還發出了磨牙的聲音。
“烙餅……熱乎的……”
謝芊梨繼續坐下看守面人,十幾分鐘後,耳邊又響起了一陣音樂聲,這次的聲音若有若無,旋律更加哀婉。
熟睡中的宋姐和王依依還沒听到,謝芊梨找遍了房間,也不見聲音來源,于是向窗外看了一眼,只見路燈下,一個穿著長裙的女孩,正坐在路邊,腿上放著一張古箏。
“怎麼大半夜彈琴,也不怕擾民。”謝芊梨一邊小聲吐槽,一邊關緊窗戶。可就在拉上窗簾的一瞬間,謝芊梨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路燈下,那個女孩沒有影子!
謝芊梨自己有桃符在身,並沒有多害怕,反而怕王依依和宋姐醒來被嚇到,于是對二人小聲念起了催眠咒。
“月兒明,風兒清,樹葉兒遮窗欞……”
念完咒,謝芊梨淡定地下樓,來到了女孩面前。
女孩披著一頭如瀑的長發,面容白皙俊俏,縴縴十指如同水蔥,在琴弦間靈巧地來回翻騰。
“美女你好。”謝芊梨和女孩打了個招呼,可女孩頭也不抬,依舊沉浸在音樂中。
“對了,和鬼說話要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