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咽了咽口水︰“知道了爺,不吃,不吃。”難道這個朝代的蟈蟈還沒進化到能吃的地步嗎。
好吧,他就不做當朝第一個吃蟈蟈的人了。
想些有的沒的功夫,沈山已經捉了一串蟈蟈,大概有十來只,沈持拿到耳邊听他們的叫聲,從中選了兩只尤為滿意的,其余的八只,跟從瘸子里挑將軍似的,又選出來三只,大概是湊夠六只這個吉利數吧,剩下的放歸田野。
等捉完蟈蟈,沈山又往回送了幾步︰“你走,我在後面看著,等你到了村頭我再回去鋤地。”
沈持頗為感動,心道︰沈山還是很愛後輩的。
他快步走回去,路過藥鋪時又買了些朱砂等東西,到家拿出點藥的工具給五只蟈蟈點了藥,分別裝進秸稈編好的籠子里,等它們發出憨叫聲後,他才滿意地收起點藥的東西放起來。
朱氏似乎看明白他對蟈蟈動了手腳,能叫得好听的蟈蟈在縣里頭才有銷路,吃早點的時候猶豫地問沈持︰“阿池這本事哪里學來的?”
她竟一丁點兒都不知曉。
沈持把之前準備好的說辭拋出來︰“一次在地里玩,一滴從樹上落下的松脂滴到蟈蟈的翅膀上,那只蟈蟈就改變了叫聲,叫的好听了……”
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似乎叫人挑不出一丁點兒錯誤來,只能說“我沒見過但我信你說的”。
本來點藥這種技術就是這麼偶然發現的。
朱氏就這麼被他輕松騙了過去,說道︰“阿池真聰明。”她想著能有這樣頭腦的孩子,定然是個會念書的,臉上洋溢著從來沒有過的笑意。
她看得很遠︰“不過阿池,不要為了賣蟈蟈的幾個錢耽擱了學習,日後進了書院要好好念書……”
沈持︰“……”這還沒進書院的大門呢,她娘就開始雞娃了嗎。
“知道了阿娘,”他拿著草樁往外走︰“阿娘,我到縣里去了,一回生二回熟,今兒必能早早賣完回家。”
朱氏還是不敢讓他一個人去︰“我同你一塊兒去。”沈月還沒新鮮夠縣城里的玩意兒呢。
沈持想著朱氏在家里也沒什麼事情,到了縣城還能“加餐”,于是說道︰“好啊,咱們雇車去縣城。”
走到門口,踫到楊氏,她瞧見朱氏穿得好看,眼紅地道︰“老二家的又去縣城啊?老二升官了?”
正要說有好事讓二房想著她呢,沈煌灰頭土臉,極度疲憊地從外頭進門,一看就是不分晝夜巡邏好幾天了,說話聲音都是啞的︰“這會兒出門去哪兒?”
沈持來不及跟他細說︰“想去縣城玩。”
沈煌看了眼朱氏︰“去吧,早去早回。”他心道︰沈持要去縣里念書,多去去縣城也是好的,強比日後連路都認不全的好。
朱氏︰“洗干淨的衣裳都疊好放在櫃子里,你快沖個澡回屋睡一覺。”
沈煌擺擺手,叫他們娘仨趁著清晨涼快趕緊進城。
跟昨日一樣,到了縣城,沈持提著一串起伏的鳴唱,溜溜達達地走在街頭巷尾叫賣。但今日的城里似乎和昨日不太一樣,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今日空曠的很,車馬行人稀稀拉拉的,少得可憐。
一直到近黃昏了,走到腿酸腳痛,他都沒賣出一只,其余的小販跟他一樣,今日生意分外冷清,一個個都蔫頭耷腦的。
後來一個老人家見他年幼,好心地告訴他,今日五月十五是隔壁獻縣的神仙大會之日,人都到獻縣趕熱鬧去了,是以城里的人很少。
原來是這樣,怪他昨日沒想周全。
盡管沒賣一文錢,沈持還是大方地在路邊買了一個糖畫,拿給沈月︰“咱們往城門口走吧。”
想來今日沒生意了。
沈持出門的時候帶的一葫蘆水也喝完了,這會兒開始又干又燥,看著路旁賣的瓜果,很想來一兜。
可是想著今日沒賺到一文錢,便摳搜了,他抿了抿干裂的唇,打算走到城門口等一輛順路的騾車趕緊回到家中。
朱氏牽著沈月跟在他身後,哪知道剛到城門口竟看見烏泱泱的人流——從鄰縣趕神仙大會的人回來了,他們手里拿著吃的完的小玩意兒,臉上玩興未盡,不經意听到蟈蟈的憨叫後全都圍上來听叫︰“咦,這是蟈蟈嗎?”
沈持點點頭︰“如假包換。”他把籠子的蓋子打開給周遭人看。
有人擠著一只眼楮朝蟈蟈籠子里看去︰“我看見了,是蟈蟈,綠油油的長須蟈蟈。”
“別說,這叫聲一點兒都不呱噪,”一位穿 衫的悠閑大叔說道︰“听起來還有些風雅嗯,我從前四處游歷的時候听過,沒想到咱們縣也有人玩蟲鳴了呢。”
他身邊的人起哄︰“還是魏老爺懂啊,要不,來一只帶回家去听唱?”
這人姓魏,是祿縣的一名秀才,頗有家底,考中後就躺平了,到處游山逛水。
也許是蟈蟈想要自我推銷給自己找個主人,這會兒唱得更起勁了,圍觀的人哄笑︰“再不買可說不過去了喲。”
氛圍襯托到這里了,魏秀才眯起眼楮︰“小郎君,你這蟈蟈怎麼賣的?”
“8文一只,”沈持把兩只最好的轉到他臉前︰“看看這個頭,這叫聲……”魏秀才︰“嗯,蟈蟈是不錯,我買東西想來將就個好事成雙,買你兩只的話,15文錢怎樣?”
“秀才老爺,”沈持淡然說道︰“我還得雇趟車回村,您就別壓價了吧?”
听他這麼一說,魏秀才不再糾結這一文錢︰“行,買了。”
六選二,一下子賣出去兩只。
他帶了頭後,很快有人也來買沈持的蟈蟈,余下四只很搶手,甚至都要開始競價了,他忙說道︰“各位叔叔伯伯哥哥莫急,我明日還會來縣城賣蟈蟈的,哪位郎君要的,我明日之後送上門怎樣?”
眾人大笑︰“小郎君,這里沒有紙筆?怎麼寫下門戶住址?”
沈持︰“各位郎君一個個說來便是,我在心中記下,明日之後挨家挨戶送上門,如何?”
“哈哈哈,”眾人笑得更歡快了︰“小郎君這海口夸得太大了,我們三十多號人,你怎麼能都記下來呢?”
沈持微微一笑︰“各位只需清楚地說上一遍,我一字不漏復述下來怎樣?”
喲,較上勁兒了。
圍觀的人來了興致,有人拉了一伙人想試試他夸下的海口是真是假︰“要不,咱們挨個把家里的地址報給小郎君一遍?”
沈持又是一拱手,禮貌而淡然地說道︰“郎君請說。”
那位打頭的先開口︰“我姓辛,家住永一坊三雨巷第六家。”
沈持听完點點頭︰“辛郎君的住址我記下了。”
余下好奇的湊熱鬧的呼啦一下來了六七個,挨個報上自家的住址,這個坊那個巷的,一字不落入了沈持的耳中。
等他們報完,沈持問道︰“明日我便送蟈蟈上門。”
“你不說先復述一遍嗎?”有個面色赤紅的男子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