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山醫院 icu 的清晨,總被監護儀規律的滴答聲裹著。消毒水的味道滲在濕潤的海風里,飄進每一間病房,連陽光透過玻璃窗時,都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的沉重。護士站的白板上,密密麻麻記著患者的檢查時間,其中 “高寒 0830 腦部 ct” 這行字,總讓值班護士們提前多望幾眼 —— 不是因為病情危急,而是這個名字,連著 icu 里最鮮活的一道風景。
八點二十分,3 床的簾子被輕輕拉開。高寒撐著病床扶手坐起身,動作穩得不像個還在監護期的重癥患者。他低頭揉了揉右腿膝蓋,那里還留著腦血栓發作時的後遺癥,陰雨天會隱隱作痛。三個月前,他被抬進 icu 時,右腿連動一下都做不到,醫生當時嘆氣說 “能保住意識就不錯了,癱瘓風險極大”,誰也沒料到,現在的他能自己利落地下床。
“慢點,別急。” 母親周慧芳連忙上前想扶他,卻被高寒笑著躲開。“媽,我沒事,每天這趟路我熟得很。” 他拽了拽略顯寬松的病號服,鞋底在地板上輕輕敲了敲,像是在活動筋骨。父親高建國站在一旁,手不自覺地攥緊了外套下擺,目光追著兒子的身影,喉結動了動,沒說話 —— 自從高寒開始自己去檢查,他每天都這樣,既想看著兒子走,又怕哪一步出意外,最後只能守在空病床旁,盯著走廊的方向發呆。
八點半剛到,走廊里忽然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護士小李端著治療盤路過,下意識停下腳步,笑著朝遠處招手︰“高寒,今天又趕早啊?”
回應她的是一陣風 —— 高寒順著走廊快步走,走到拐角處時,竟輕輕加速,病號服的衣角被風吹得微微揚起。他沒扶牆,也沒看地面,腳步穩得像在平地上奔跑,路過 12 床病房時,里面傳來細碎的驚嘆聲。12 床的老陳正靠在窗邊,渾濁的眼楮亮起來,指著外面對陪護的女兒說︰“你看,就是他!每天都跑著去檢查,我這腿要是能像他這樣,就知足了。”
老陳也是腦血栓患者,癱在床上快半年了,之前連康復訓練都懶得做。直到一個月前,他看到高寒穿著病號服在走廊沖刺,當時就愣住了,後來每天這個點,他都要等著看高寒的身影,現在也主動讓女兒幫他做腿部按摩。
高寒沒注意到這些目光,他正朝著樓梯間走 —— 去 ct 室走樓梯比等電梯快,更重要的是,他想證明自己 “真的好了”。他抬起腳,一步跨兩級台階,右手甚至沒踫扶手,腳步輕盈得像個健康人。陽光從樓梯間的窗戶照進來,落在他的鞋尖上,每一步都踩得堅定。
“小心點!” 身後傳來醫生王濤的聲音。高寒回頭笑了笑,腳步沒停︰“王醫生,我都練熟了,放心!” 王濤無奈地搖搖頭,眼里卻藏著贊嘆。作為高寒的主治醫生,他見過太多腦血栓患者陷入絕望,可高寒是個例外 —— 從最初連手指都無法彎曲,到能自主行走,再到現在能沖刺、跳樓梯,他幾乎創造了奇跡。只是每次看著厚厚的檢查報告,王濤都忍不住皺眉︰腦部 ct、血管造影做了無數次,始終找不到他大面積腦損傷後還能快速康復的原因,“醫學上無法解釋”,成了高寒病歷本上最特殊的注腳。
半小時後,高寒從 ct 室回來,臉上帶著汗,卻笑得格外輕松。他走到病床旁,父親連忙遞過毛巾,母親則端來溫水︰“今天沒累著吧?剛才王醫生還跟我們說,你跳樓梯的時候,連其他科室的醫生都來看了。”
“累啥,” 高寒擦了擦汗,“比起剛開始練的時候,這算啥。” 他沒說的是,為了能走得穩,他每天夜里都會在病房里偷偷練習 —— 扶著牆一步一步挪,右腿肌肉酸痛得像要炸開,汗水把床單都浸濕了,他也只是咬著牙,第二天照樣笑著去檢查。有一次夜里練習時沒站穩,摔在地上,他怕父母擔心,愣是自己撐著爬起來,沒敢聲張。
“王醫生又問病因了?” 高寒忽然問。高建國點點頭,語氣有些復雜︰“還是沒結果,說全國都沒幾例你這樣的。” 高寒卻不以為意,喝了口溫水︰“找不到就找不到唄,我現在這樣,靠的又不是病因,是我自己。”
這話讓周慧芳紅了眼眶。她想起兒子剛入院時,整天沉默寡言,盯著天花板發呆,連飯都吃不下。是有天早上,他看到隔壁床的老人因為沒力氣咳痰而難受,忽然跟她說︰“媽,我得好起來,不能一直這樣。” 從那天起,他像變了個人,康復訓練再苦都不喊停,甚至主動加練,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寒的故事在醫院里傳開了。護士站的姑娘們會互相叮囑 “記得提醒高寒檢查時間,別錯過看他‘跑步’”;住院的患者們,不管是腦血栓還是其他重癥,只要看到高寒的身影,都會忍不住多聊幾句,說 “看到他,我就覺得自己也能好起來”。有個剛確診腦血栓的年輕人,原本整天哭,看到高寒後,主動找康復師制定訓練計劃,還跟高寒約好 “等我能走了,跟你一起跑走廊”。
這天下午,高寒做完康復訓練回來,剛走到病房門口,就看到老陳的女兒在走廊里等他。“高寒哥,我爸讓我謝謝你,” 姑娘遞過一個隻果,“他今天自己能抬抬腿了,說都是看了你才有的動力。”
高寒接過隻果,心里暖暖的。他抬頭看向窗外,夕陽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溫柔的橘色。他想起自己剛癱瘓時,以為人生就這樣完了,可現在,他不僅能跑能跳,還能給別人帶去希望。或許病因永遠是個謎,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腳步,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也給 icu 里的每個人,帶來了一束光。
高建國和周慧芳看著兒子站在夕陽里的身影,相視一笑。母親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淚,父親則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他們知道,兒子的路還很長,或許還會有坎坷,但只要他眼里的光不熄滅,他們就會一直陪著他,守著這份希望,直到他真正痊愈的那一天。
而廈門中山醫院的 icu 里,關于 “奔跑者高寒” 的故事,還在繼續被傳唱。每當清晨的陽光照進走廊,大家都會下意識望向 3 床的方向,等著那個穿著病號服的身影出現,等著看他帶著風奔跑,等著被那股不屈的生命力,再一次點亮心底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