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

第372章 提前應對(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泡面多加辣 本章︰第372章 提前應對(二)

    鞏縣,洛陽與豫東的分界線。

    這里曾是華夏四大兵工廠之一的鞏縣兵工廠所在地。

    往日,廠區煙囪林立、機床轟鳴,如今卻空蕩得只剩下蒼白的建築和誓死抵抗的標語。

    因戰事,兵工廠早已整建制遷往大後方,留下的廠區、鐵路、倉庫和周邊附屬設施,全都被包國維接手,

    由于在包國維制定的豫東發展計劃中,緊靠平漢線的鄭城南部新鄭地區作為工業區,

    隴海線的鞏縣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被改為了後勤節點。

    此刻,第三綏靖區警察總隊總隊長陳三親自坐鎮鞏縣。

    負責豫西逃至豫東的流民接收工作。

    鞏縣近郊外圍有大量的流民地窩子,在地窩子環繞的一處緊鄰城門處的營地內,

    是一圈兩米高的木牆,身穿黑色、灰色制服的警察總隊崗哨間隔站立,

    夜里風涼,鞏縣城外東南角的流民接收三號營的大燈把地面照得發白。

    數十排土坯地窩子靠在一起,中間夾著一條窄道,風一吹,夾帶著灰土撲在臉上。

    王老栓一行四口,被巡邏隊帶來後,先安置在靠北的一間地窩子里。

    里面除了幾捆干草和一口水缸,再無多余陳設。

    雖然簡陋,但是絕對干淨。

    帶他們過來的警員丟進來一小布袋雜糧干餅,又遞來一瓢溫水,吩咐他們,

    “今晚先歇著,明天卯時去城門口營地報道。”

    栓子捧著干餅,偷偷望了望隔壁的門口——黑暗中隱約能看到幾個蜷縮的身影,粗布衣袖破成了條。

    那是別處先到的豫西流民。

    王李氏低聲嘀咕︰“俺咋覺著這里有些不對勁?”

    王老栓環顧四周,只見不遠處的暗影里,巡哨的當兵人肩挎步槍來回踱著步,

    靴底碾在沙土地上發出細碎的聲響。

    他壓低嗓門︰“怕甚,沒見著周圍那些個巡哨當兵的?趕緊睡吧!”

    王李氏嗯了一聲,卻沒立刻躺下。

    她低頭小口嚼著手里的餅子,把渣盡量咽下去,生怕掉了哪怕一星半點。

    吃到一半時,她掰下一大塊,輕手輕腳走到隔壁地窩子,把餅遞到婆婆手里︰“娘,你先墊墊肚子。”

    草簾後,老娘的臉在昏黃的油燈下皺成了一團,接過餅時嘴唇抖了抖。

    王老栓抱著栓子靠在地窩子一側,呼吸漸漸沉重下來。

    栓子懷里的布老虎軟趴趴地垂著,縫線在月光下像一道細細的疤。

    夜色深得像是被墨潑過,地窩子外靜得出奇,

    偶爾傳來幾聲遠處巡邏兵靴底踩在碎石上的脆響,除此之外,連一聲蛙鳴都不見了蹤影。

    天剛蒙蒙亮,東邊的天色才泛出一絲魚肚白,地窩子外就傳來了腳步聲和低沉的喊聲,

    “昨晚來的老鄉,帶著家什,到城門口營地報道——快些!”

    王老栓打了個激靈,揉揉惺忪的眼楮,抱起還在睡的栓子。

    王李氏抱著女兒,又把婆婆扶起來,幾人提著破布包,跟著隊伍往城門口走。

    鞏縣東門外的營地早已擺開陣仗——長條木桌連成一排,後面坐著警察總隊的接收文員,

    桌上堆著厚厚的登記簿和一摞摞黃紙證件。

    “姓名、籍貫、幾口人。”

    王老栓嗓子發干︰“俺……俺叫王大栓,洛西西馬莊,四口。”

    登記的文員用指尖在地圖上飛快檢索,找到了西馬莊那里,然後用筆在紙上刷刷刷寫著什麼,

    再在簿子上記“牛只無、兩女一男”。末尾還添了句︰“攜一子一嬰。”

    寫完後,文員將四個號牌遞給了王老栓,讓他們拿著去城門口。

    城門口有好幾排臨時搭的木棚,篷布擋風。棚檐下掛著木牌︰男檢、女檢分開。

    醫務警員穿白大褂、戴口罩和皮手套,手邊擺著溫度表、手電、木尺和一些藥水。

    男檢這邊,醫務警員讓王老栓脫去衣服,王老栓猶豫片刻,也只能硬著頭皮脫下了那父親傳下來的衣服,

    白大褂警員用一個尺子擺弄著他的手臂,檢查他的臂內側、腋下、腰際、大腿和腳踝,

    發現沒有疥癬、癩皮、流膿傷後,又再掰開手指檢查是否有槍繭,

    而後又用手電照口腔、嗓子,看有無水泡、爛喉,

    最後用戴著手套的手摸著他的額頭,確認沒有發熱癥狀後,便朝著後面一個穿著白色罩衫的中年人說道,

    “把他們帶到後面清潔區去。”

    那白色罩衫點點頭,“是!”,而後對著王老栓父子道,“恁倆把衣服抱上,跟俺來!”

    听到鄉音,王老栓連忙帶著兒子抱著衣服跟上那個男子,

    “老總,俺們這是上哪兒啊?咋不讓俺們穿衣服?”

    雖然是已經入夏,但是清晨依舊是有些涼爽的,沒穿衣服的王老栓父子走在一條用木柵欄攔成的小路上,

    看著身前還有一些沒穿衣服的人,心中有些忐忑地問道。

    而那白色罩衫卻是邊走邊說,“這是帶你們去消毒,誰知道你們逃難過來的身上帶沒帶著啥髒東西,

    可別把髒病帶到俺們豫東了。”

    這條道路的盡頭是一個大大的木棚子,

    那白色罩衫將王老栓父子帶進了里面便走了,王老栓則是跟著人群挪進了浴棚,

    腳下一踩,是溫的水汽和濕滑的木板味。

    棚頂的油布滴著水珠,爐子在角落里“咚咚”燒著,鍋爐的熱氣把棚里燻得發悶。

    兩個穿背心的警察守在門口,吆喝著︰“把衣服扔到這里來!”

    王老栓牽著栓子,跟著前面的人一樣,把衣服丟進一口大鐵鍋,鍋里是石灰水兌皂粉,咕嘟咕嘟直冒白汽,

    還有幾個人在大鐵鍋上用木棍攪渾著里面的衣物,然後看了看時間,將衣服用木棍撈了起來,

    挑到旁邊的蒸蓋里蒸。

    處理完衣裳,有專人帶著他們去了浴棚。

    男棚在左,油布頂上滴著水,鍋爐在角落里燒得紅,棚里全是藥粉味。

    “先沖,沖完了再泡一遍,然後再搓。”,守門的也是個穿著罩衫的男子,把澡胰子塞到王老栓手里。

    大池子里水是熱的,水面浮著一層白白的消毒粉生成的泡沫。

    王老栓先下,而後栓子再下,只感覺渾身舒坦的同時,微微有些刺痛,

    泡過之後他們又被要求拿澡胰子從脖子到腳一寸寸搓,

    黑水一股一股往下流。

    等全家洗淨穿著臨時衣服,回到長桌前,接收組的人接過他們手中的號牌,然後又給了四張蓋著鮮紅章印︰

    “第三綏靖區民政安置專用章”的黃紙證件。

    “你們是投親,所以給你們的是通行證,戶數限四。”負責分配的文員一邊在簿子上抄寫,一邊喊道,

    “你們先在城里待一天,明天過來領你們的衣物,然後有人會送你們去鄭城,

    記住不能亂跑,這個證件只有半個月的時效,必須讓你們在鄭城的親友帶你們去綏署辦事處登記,

    否則一過期限,你們就必須遵從綏署的命令,去其他的流民安置區住下。”

    王老栓雙手捧著那幾張泛著墨香的黃紙,連聲道謝,聲音帶著沙啞,

    媳婦王李氏更是拉著孩子向那文員深深鞠了一躬。

    全家人捏著通行證,小心地像護著金葉子一樣,順著指引往城里的臨時安置區走去。

    此時的晨霧還沒散盡,城樓陰影像一塊沉甸甸的幕布罩在地面上。

    陳三雙手負在身後,腳下的皮靴踩得石板泛白,他一邊眯眼打量著入城的流民隊伍,一邊听身旁的部下匯報。

    遠處,一家人小心地捧著黃紙通行證,像捧著剛出鍋的瓷碗,緩緩走過巡查口。

    “隊長!”

    部下上前一步,“這兩天外圍的隊伍跟土匪撞上五六回了,

    大多是從豫西繞過來的散伙子,見人就搶。

    兄弟們跟他們交火了,攏共打死了七十多個土匪,剩下的都跑了。”

    陳三淡淡“嗯”了一聲,目光微抬,望向遠處那道干裂發白的河床,

    “把巡邏線再往外推兩里,尤其是西南口,盯緊點。

    最近這股亂風,沒準還會大起來,

    司令已經派人去中央請援了,屆時肯定會有專員下來調查,我們得提前把這兒的雜碎清理干淨!”

    ……

    包國維派去渝城求援的,是何為。

    年輕的副參謀長出身于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渝城的中央機關里也有一圈同窗舊識。

    此前,包國維已連續三次發往渝城的電報——詳述豫省的旱情、豫東流民壓力,

    以及土匪、日諜趁機活動的情況——可全都像泥牛入海,沒有一封回音。

    “到了渝城,先去陸軍本部找一個叫做李錚的情報官,把我這封信給他——”

    包國維盯著他,目光里有股壓不下去的鋒利,“咱們給渝城的發電沒有一封回電,肯定是有人從中作梗,

    如果他說不行,再去黨部找陳主任幫忙。”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方便以後閱讀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第372章 提前應對(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第372章 提前應對(二)並對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