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迪銳的大規模走私,雖然朱迪銳定的價格並不高,但再怎麼說朱迪銳也是需要賺錢的。
所以甦聯的利益大量流失。
如果朱迪銳和其他人那樣,只想要固定資產和工業產品,那還好,畢竟這都是能生產出來的。
但是朱迪銳要的可是技術、人才、工廠、流水線這些生產物資的東西。
當朱迪銳買了很多之後,甦聯的架子可就真正撐不起來了,這也是導致甦聯快速解體的一個原因。
當然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自然是3個月前,美國的那次信息戰。
美國在伊拉克實行的那場信息戰,對世界帶來的影響力。
不僅僅是將一個強國打到癱瘓,更重要的影響力,是讓世界各國見證到美軍的戰斗力。
而這也正是,壓倒甦聯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甦聯解體的時候,朱迪銳也搞到了大量好東西。
因為解體在即,甦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混亂的局面,在這個時候,朱迪銳渾水摸魚,自然是效果最好。
最後的結果。
第一,朱迪銳搞到了3顆,沒有備案過的原子彈,不過只是最小當量的而已。
這三個原子彈,是某個核能實驗室,以報廢的名義賣出。
不過這其中的花費巨大,不過好在因為甦聯即將解體,內部出現巨大的混亂,這些科研人員,自然會出現恐懼的情況。
朱迪銳這邊也是給出了移民的待遇,這才說動了這個實驗室的負責人。
第二,朱迪銳從諾夫斯基家族,搞到了航母的各種設計圖。
而這些設計圖,被放在一艘最新型的航母中,整體打包給了賭王何家。
而這何家,其實只是朱迪銳的白手套而已。
因為現在朱迪銳的身份畢竟不同了,如果親自購買航母這種裝備,雖然名義上是報廢的航母。
但是朱迪銳購買也不合適。
所以就有了何家,正好他們家就是博彩業為主,以購買航母到公海上開賭場為理由購買。
不過這何家也不是平白幫忙的,朱迪銳允諾了他們一個航母。
就是朱迪銳以前買來的,那個二戰時期的快報廢的航母。
現在有了最先進的,更嶄新的航母,就不怎麼需要,以前那個老舊的航母了。
所以與其浪費了,還不如以何家進行利益交換。
至于何家會不會拒絕?笑話,雖然是快報廢的航母,但是他們又不需要使用航母來打仗,正常行情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因為甦聯解體的緣故,開啟了一場私有制的改革。
當然其中的利益大頭,大部分都被美國的商人瓜分了,這也無可厚非,誰讓他們是勝利者呢?贏家通吃。
而朱迪銳因為和甦聯的一些大家族交好,依靠這些人脈關系,也弄到了一些礦山。
當然朱迪銳也沒有,找死的去觸踫石油、金礦這些礦場。
而是選擇那些未來很重要,但現在卻不受重視的礦產資源。
第四,朱迪銳自然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人才的拉攏和技術的購買。
因為此時甦聯已經解體,大部分人都在爭搶利益,對于這些科研人才自然是不受重視。
而甦聯的內亂,也讓這些科研人員十分難受。
有了朱迪銳給出的待遇,再加上在大明安家的,那些甦聯的科學家的勸說。
朱迪銳這一次,可是真的拉攏了一大批人,和以往一個人才、一個人才的挖不同。
這一次,朱迪銳可是一個實驗室,一個實驗室的挖走。
當然這些實驗室,主要就是在俄羅斯範圍之外,畢竟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了,對于俄羅斯領土之外的實驗室,他們自然是不在意。
單單是這一次的購買技術、購買礦山、購買各種東西,就花費了朱迪銳80億美元。
……………
第3件大事︰
1991年11月20號。
在朱迪銳這邊的幫助之下,馬來西亞半島人民掀起了動亂。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大明的發展,馬來西亞有許多華人前往大明工作,而後返回馬來西亞生活。
因為朱迪銳這邊的暗中授意,這一批華人的工資都很高,比馬來西亞那邊的工資高了三倍有余。
然後又通過錦衣衛,在馬來西亞那邊,暗中散布消息,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但是現在華人卻比他們生活好的多。
掀起這兩方的對立,不斷的挑撥離間,讓馬來西亞人打壓華人,各種不公平的待遇。
這只是前提而已,為了日後更好的讓這些華人融入大明。
朱迪銳真正的殺招在後面,朱迪銳和馬來西亞半島濟蘭丹州行政長盧青達成合作。
兩人瓜分馬來西亞半島,朱迪銳要馬來西亞半島南邊四州,盧青要馬來西亞半島北邊五洲。
朱迪銳和大明支持盧清建國,到時候他就是這國家第一任元首。
動亂剛開始的時候發生在其他州,因為有朱迪銳和盧青兩人的幫助,發起動亂的黑幫,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以極快的速度擴張了兩個洲的土地,而其他幾個勢力也隨其嶄露頭角,小小9個洲的土地,一時間竟然誕生了十幾個政府。
至于海對面,馬來西亞本地,他們那里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馬來西亞人,文化程度並不高,科技發展也不高。
如果不是二戰期間他們躺贏,說不定會不會亡國滅種呢?
所以馬來西亞過來的平叛隊伍,很快就被剿滅了,而後馬來西亞無力承擔平叛任務。
只得向聯合國求助。
不過朱迪銳這邊,直接領下了任務,開始救援。
在其他國家支援力量到來之前,就完成了馬來西亞半島的平叛任務。
而後盧青以馬來西亞分隔兩地,人文等不和等理由,宣布脫離馬來西亞,重新成立一個國家——馬來共和國。
然後以一美元的價格,將南邊四洲的土地賣給大明。
雖然馬來西亞在聯合國上躥下跳,但結果卻並不如他所願。
可能是看在以前和朱迪銳,有些聯系的份上,這一次並沒有反對。
大明成功向北開拓四洲的土地,成功開拓13.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了差不多150倍。
這一次的開拓極其的成功,不過朱迪銳也知道,今後想要繼續開拓會極其困難。
不過短時間內也不用為領土所擔憂,後面就是治理和發展的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