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我開局拍賣了工廠職務

第343章 海灣戰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憤怒的大冬瓜 本章︰第343章 海灣戰爭

    首先就是加入世貿組織和世界聯合國,這個也都是需要投票表態的,單單是時間就需要很長時間。

    因為人家一年就就開一次會議而已。

    不過現在已經可以開始準備,公關任務了。

    至于維和部隊的事情,這個則需要和不同國家聯系好,就屬于外交的事情。

    如果沒有聯系好,貿然派出軍隊,那就不是維和部隊,而是變成了參與他國內政的侵略者。

    …………

    而在朱迪銳回來的第2天,那8個兄弟也回來了5個。

    大海那三人已經返回了他們的佣兵團,準備處理交接的事情。

    朱迪銳和五人,詳細說了一下他們的注意事項,以及經營的方法,然後就讓他們下去行動了。

    當然朱迪銳也是不放心的,所以還讓鄭海泉時刻幫忙盯著一些。

    …………………………………………………………

    又是一年年終總結報告。

    今年報告和去年的一樣,不過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同比去年增長了20%,比去年增長速度降低了一半。

    這可是一件大問題。

    朱迪銳立馬就詳細詢問了原因。

    最後的結果,讓朱迪銳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之所以增長速度降低,那是因為去年來大明投資的人變少了,而減少的這些人都是日本房地產行業的人。

    簡單點來說,因為日本房地產行業倒退,許多有錢人瞬間變窮,沒有多余的錢用來投資。

    而少了這部分人的大明,增長速度自然是放緩了。

    不過伴隨而來的也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有大批的日本高素質人才,選擇移民大明。

    這些人大多是因為經濟危機破產,債台高築,眼看就活不下去了。

    而在這個時候,錦衣衛的煽風點火,以及大明這邊派人過去拉攏,很容易就拉來了一大批人。

    就單單去年,移民過來的人口就已經超過了50萬人,其中光日本人口就佔據了30萬。

    由此可見,日本這場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力之巨大。

    能被大明這邊主動拉攏的,可都是高質量人才,不是教授級別的研究人才、就是某個領域的資深經理人。

    ……………

    而除了日本這邊的移民之外,最多的移民,還是來自東南亞地區。

    畢竟冬瓜集團這麼大的投資,以及傳媒公司不留余地的宣傳,附近的幾個國家都能看見。

    反正距離又不遠,移民條件也很簡單。

    更重要的是,同行業大明的工資比本國的工資高了30%以上。

    瞬間大明就在整個東南亞地帶,掀起了一波移民熱潮。

    ……………

    不過這移民熱潮,對于大明未來的發展,雖然有很大的好處。

    但是現在大明要處理的問題,卻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問題。

    如今的大明全國各地,都在準備著快速發展。

    每一筆資金預算,都已經去到了合適的地方,現在經濟增長放緩,也就意味著大明的發展放緩。

    這是朱迪銳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但是這畢竟是由于,日本房地產泡沫破碎這種大事件引發的。

    大環境如此,徒呼奈何。

    不過好在,朱迪銳從日本房地產泡沫破碎之中,也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可以暫時以冬瓜集團的收益,來頂替那些破產的日本商人。

    只要撐過這一兩年,等大明的基礎設施修建完成,經濟更加發達,相信大明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的經濟增長速度。

    …………………………………………………………

    1991年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三件大事。

    第1件大事︰

    1991年,1月16號。

    美國正式宣布向伊拉克開戰。

    僅僅三天時間,多國部隊逐漸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消滅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駐軍。

    伊拉克宣布投降,不過美軍拒絕了投降。

    在1991年2月24日,美軍再次展開攻擊,這一次采用的是……………最終癱瘓了伊拉克。

    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伊軍迅即崩潰。28日晨8時,多國部隊宣布停止進攻,歷時100小時的地面戰役至此結束。

    這短短100個小時,就將如今世界第4強國給打到癱瘓,美軍無疑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

    這也讓世界各國,第1次意識到信息戰爭的殘酷。

    ……………

    第2件大事︰

    1991年,5月6號。

    繼美國閃電戰之後,又一個震撼全球的消息傳來,甦聯解體了。

    收到這個消息的朱迪銳,既是震驚,又覺得有些理所應當。

    震驚是因為在朱迪銳的記憶里,甦聯解體是12月份的事情,沒想到還提前了。

    至于理所應當,那是因為朱迪銳在甦聯布局了這麼多年,對于甦聯的內部情況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對于甦聯解體出迪銳也不感到意外,甚至在半個月前,朱迪銳早就有了一些預感。

    本來朱迪銳認為他的走私,會讓甦聯的解體延緩一段時間,畢竟甦聯在重工業等方面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只是因為國內缺少了生活物資而已,以及被龐大的軍費所拖累。

    但是卻沒想到,他的這走私行為,不但沒有讓甦聯延緩解體的時間,反而加速了這一過程。

    朱迪銳也是經過了鄭海泉等人的提醒,才真正反應過來。

    甦聯的這種情況,早已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續了10多年了,甦聯早已積重難返。

    在十幾年前,甦聯還有一些人提出改革的想法。

    但是到了最近這些年,不管是有私心的人,還是無私心的人。

    他們都統一了意見,那就是維持甦聯的現狀。

    無私心的人,他們想要甦聯更好的發展。

    但是因為甦聯的情況,根本就沒辦法做到改革,所以只能維持下去,等待和美國那邊的冷戰分出勝負。

    他們用盡全力的維持甦聯的正常運轉,就是想多撐一段時間。

    至于有私心的人,他們自然更希望甦聯繼續保持,這樣他們才可以借助身份地位,撈取更多的利益。

    甦聯每存在一段時間,他們就能多撈一段時間的利益。(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80年代︰我開局拍賣了工廠職務》,方便以後閱讀80年代︰我開局拍賣了工廠職務第343章 海灣戰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80年代︰我開局拍賣了工廠職務第343章 海灣戰爭並對80年代︰我開局拍賣了工廠職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