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 !
久在樊籠里,復返得自然。
這一刻,溫言打開了心靈的視界。
在心靈的視角下,花月依舊是那花月,庭院中抒懷己見的友人們也依舊是肉眼所見的模樣。
但當溫言心念微動後,所見的這方天地之景已是煥然一新。
她看到的,是此間萬物的“心”。
是花草于深秋恐其凋零之“憂心”;是土石恆久不變的“無心”;是造景中游魚吐水,悠游自在的“閑心”;更多、更熾烈的當然是庭院中諸人的錯綜復雜的心靈,已然超過了溫言能夠辨別的極限。
不過,依稀之間,恍惚也能大體辨別其中的一點皮毛。
比如其中那些樂隊成員中有些人身上映照出的“汲求之心”、“功利之心”、“迷醉之心”等等……
至于織世等幾人,溫言的視界在她們身上只是一掃而過,並未深究。她從來不喜歡以修行手段去窺探自己人。
心靈視界的存在只是持續了短暫的一會兒,溫言便已經感受到此種狀態下自身心力的衰退,自然而然便退了出來。
庭院中,顧采之與安彌月此時正就“合離之道”展開形而上的辯論,一點點的珠璣之言,流入溫言的心靈,溫潤著她有些干涸的心靈。
樂隊的音樂仍在奏響,此時再看去,心靈的輝光隱沒在肉體之下,自然是再看不出什麼了。
溫言也不遺憾,反而覺得,這才是凡俗的真實。
她固然是個修行者,但也並不希望修行到後來修沒了人的特征。一切屬于凡人的世界,都是她所留戀的。
至于心靈視界的開啟背後代表了什麼,溫言當然明白——無知無覺無意間,自己竟是走通了心靈修行的正途,邁過了阻隔數萬萬文道修行者的一重雄關。
此刻,她儼然成為了一名文道養氣境界的文士。
一直以來,新朝強調的都是“心體氣神”同修的“神門四天關”修行體系。然而,縱使以萬年發展之積蓄,心關至今仍是沒有成熟道統可以循之前行。
歷史上,當然也有過踏破心關,立地成聖的聖人級人物,但其破關之法,卻多難以復制,其道途亦是坎坷崎嶇。
在當今新朝,經過百余年的深入研究後,統攝古往百家修心之法,推陳出新而出的心靈修行法便是文道。
文道,即上古至中古期間諸子百家道統之統稱,又以近古諸般學者之精義修補融合,乃自成一道,其中尤以儒家為首。
又經過了新朝官方的增刪改進後,已是將以儒道為枝干的文道修行法嵌入到了無數新朝學子的學業之中。
可以這麼說,新朝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文道的修行者。只是與武者修士不同的是,文道在業余階段其實也就是學生,是沒有任何超凡能力的。
真正能在文道一途修出成果來,跨過心靈超拔這一步的,即使以如此龐大的學生基數去硬懟,偌大的新朝,也是寥寥。
當然,作為學生群體,他們中絕大多數也不知道自己的學習還有這層關竅,他們本身也稱不上是文道修行者。
文道修行進入職業級是為文士,氣韻自生,這是一種糅合了修行者過往人生、閱歷、心性、道德等等內核的“氣”。
它不是空氣的有形有質,也不是靈氣的無形有質,而是以一種無形無質的方式存在,但當必要時,它也同樣也可變得有形有質、無形有質、有形無質……
再準確地描述的話,此“氣”更類是修行者本身氣質極度凝練後升華而成。
故而,進階文士後的第一階段就是溫養自身的這股氣,這個境界,即是【養氣】。
隨著文道養氣境成就,溫言的氣質自然改易,此中變化自然也為在場的諸人所察覺。
她們疑惑地看向溫言,不解她何以在瞬息間似乎就變得不同了。
柳繾綣湊過身子,好奇盯著溫言的臉看,但任是她看出個花來也沒看出自己的溫老師有什麼外在容貌上的變化。
但偏生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同了。
淺草陌作為【朧與鴉】之階的下位忍者,本就擅長于氣息的捕捉與探查,第一時間就找出了其中的緣由,卻同樣不明所以,遂關心地問道︰“溫言,你的氣質突然有了很大的不同,這是怎麼回事啊?你沒事吧?”
听她這麼一說,余下幾人這才明白了自己感知到的不同究竟緣何,同樣是一臉關切地看著溫言。
雖然,看樣子,溫言的狀態似乎是更好了。
心靈修為大進,溫言此時也能更清晰地感受到諸人對于自己的關心之情,並沒有藏著掖著,便向幾人解釋了自己方才經歷的文道晉級,孕生氣韻的頓悟。
說來,還得要感謝幾人,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方才促成了自己今夜的晉升。
文道,實在是一種很玄妙的修行道路。
許多皓首窮經,一輩子在做學問的老學者都被卡在了養氣的關卡之前。他們難道是心性不行麼?還是積累不夠?
都不是。
但他們就是入不了文士的門徑。
或許其中部分人本身心靈修持境界極高,氣度還要勝過正八經養氣境界的文士不知凡幾。但到底,不成超凡,再高深的修持也無法轉化為超凡力量,到頭來只是枉然。
這中的規律,古人未嘗明了,新朝官方即使有了海量的樣本數據以及百多年的時間投入,至今仍是未研究個所以然出來。
“養氣!!”
在溫言解釋完後,安彌月不由地驚呼出聲,身在清微的她又怎能不了解其中的含金量呢。
新朝官方之所以願意大費周章地將修心法門化入新朝教育的全過程之中,都是因為文道修行者所具備的獨特的心靈力量。
雖然歷史中純粹的文道修行者,能出大成就的確實不多。但僅僅是入得文道的最基礎的文士,其心靈力量也有著諸多妙用。
更何況,當文道搭配其他修行體系齊出,那就是王炸。
心靈的力量能夠有效地增益精氣神三道的修行進度,更遑論,此三道在高境界的破關,都需要有強大的心靈修持來做錨點,避免出現修為失控的情況。
其余幾人,也就淺草陌對于文道修行法還了解些皮毛,奈何,作為扶桑國民,兩國雖是一衣帶水,文化同源。但是扶桑國經過自身幾千年的歷史演化,其中根源于中國的各種文化傳承都變了模樣。
縱然淺草陌也稱得上是一個新朝通了,文道修行的初級傳承又是這樣幾乎半開放地予求予取,但這中根植于民族血脈的傳承前提,卻仍是她難以達成的,也是她所羨慕的。
不是她的認知水平達不到,而是她做不到改易自我的認知,于心中放棄自己扶桑國人的身份來接受新朝的文化漸染。
不然,以其根底,至少達到入道前的臨門一腳的水平,還是無礙的。剩下的入道關卡,則全在天意了。
其他人雖然對此不太明了,卻也是紛紛恭喜起了溫言。
接著奏樂接著舞……
一番送別宴,成就自身文道之根基,這是溫言無論如何也未曾預料的。
而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心靈的開發,自身的各項能力,修為境界又將迎來新一輪的突飛猛進。
世間事的機緣,就是這樣莫名其妙。
溫言都有些惶恐了,悠悠蒼天,何厚于己啊。
而這,便是命運;無常,方為恆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