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 !
    演出謝幕,眾人無不報以最熱烈的掌聲。
    隨後,卻是一個尷尬的問題,有了淺草陌珠玉在前,下一個誰上誰尷尬啊……
    啊這……織世幾人面面相覷。
    樂隊仍留在庭院中,演奏著輕柔舒緩的純音樂。
    溫言是不在意這些的,雖然暫時也無甚思緒,但見其余幾人逡巡不前,便打算自己上前拋磚引玉了。
    不過,此時織世卻是先一步說道︰“那接下來我便口佔一首,大家都別見笑哈~”
    “不會不會……”
    諸人閑談間,織世已從座位上起身,醞釀了片刻後,緩緩吟道︰
    “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游園1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同樣剛經歷了畢業季的她,對于離別的感受又怎能不深刻呢。
    秋風呼嘯,但會所有空氣環流設備,令庭院即使是處于露天環境,也讓人不覺寒冷。
    體感的寒意好去,可是心中的寒意呢?
    自家也算定居帝都許久的所謂“新帝都人”了吧,認真算來,真正稱得上的熟人故交卻仍是很少,除了一直陪在她身邊的小言。
    而今,好不容易有這樣一處宴飲游園的好去處,卻又將成為送別友人之所,此誠寂寥難堪事也。
    大家彼此今天還能聚在一起同飲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有人要成為斷根的飄蓬一般匆匆離去了。
    emm,也不對,淺草陌回國應該說是飄蓬歸根才是。
    而這也正如人生之境遇,從來不由個人意志為轉移,為之奈何。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好詩呀!”
    “織世姐姐真棒!”
    “……”
    這自是好詩。
    有了織世的打樣,而後顧采之再發揮就順暢了許多。趁著眾人交流織世詩文的這段時間,她已然打好了腹稿。
    詩曰︰
    白玉一杯酒,桂花十月香。
    秋風余幾日,兩鬢各成霜。2
    此詩相較織世之作自然不如,但這才是即興試詩的正常水平,甚至還是其中較高水平的層次。
    秋風消逝,即是冬日來臨,當雪落下的時候,兩鬢自然就凝結了霜……如此意境,又怎能說不好呢?
    反而織世這首,包括去年她們在雪梅詩會中出現的個別幾首精品佳作,才是不正常的超乎水準之作。
    即興詩會相對短暫的時間留給創作者推敲煉字的時間是不夠的,而未經過精雕細琢,大多數時候定是不如數易其稿,反復改進的作品的。
    幾乎就是全憑創作者的靈感了。
    不過幾人本就是玩票性質,當然也不會要求過高,顧采之收獲的當然也是滿滿的鮮花與掌聲。
    庭院中,音樂聲起起伏伏,悠揚悅耳。
    安彌月也是完成了自己的構思,起身踱步而行,一邊緩緩吟哦道︰
    桑谷3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嗯,這家和風會所的名字就是“桑谷園”。
    相比于安彌月自己去年做所的大量用典,對仗工巧的梅花詩,今日這般大巧不工的送別詩反而更顯功力。
    雖是用詞近乎于白話,但當眾人上口朗讀品味了之後,卻發現了其中精心設計的關節。
    詩詞中“淒”、“裊”聲調低促,一經重疊,讀來格外令人回腸咽氣,豈不正與離人的心曲合拍。
    難得安彌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竟還能埋下如此精妙的鉤子。
    且不提,全詩後二句寫得更是情意切切,纏綿悱惻。
    回頭看一次就肝腸寸斷,好好離去吧,不要再回頭了。這又豈是真要淺草陌趕快離去的意思,只不過是想借此控制一下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內心的悲楚已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雖然現實中,安彌月同淺草陌之間的感情自是不至于此的。
    但是詩詞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不要計較這麼多啦(▔(∞)▔)。
    這樣清淡如水,款款地流瀉出而出的依依惜別之情,自是動人心弦。即使是柳繾綣這樣“不學無術”,對于新朝傳統詩文不甚了解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緒。在溫言這幾個“略懂”的人眼中,更是難得。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賞析標準,也就不必非要去分出個誰第一、誰第二了。
    圍繞著安彌月的《桑谷別》,眾人又是討論了好久。
    淺草陌更是吩咐侍者送上了文房四寶,請安彌月親題此詩,留下墨寶于園中展覽,安彌月也是欣然允之。
    “有此一詩,這‘桑谷園’格調可以再升一階了。”淺草陌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于《桑谷別》的褒贊喜愛之情。
    溫言幾人都沒意見,因為值得。
    忽視掉全場打醬油的氣氛組——柳繾綣小姑娘,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向了溫言。
    作為最後一位出場的,留夠了思考的時間,溫言自然也是準備好了,道︰“珠玉在前,我就以一首小詩給大家掃個尾吧——”
    詩曰︰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花枝秋晚4,天心月圓。
    ……
    皓月無缺,此時已經爬上了中天。
    月光如水,灑落中庭,照得幾人倒真像在水中秉燭夜話一般。
    淺草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顧采之︰“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安彌月︰“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織世︰“花枝秋晚,天心月圓。”
    柳繾綣︰“……喵喵喵喵???”
    ……
    這當然是一首小詩,然而,小詩卻不小。
    顧采之反復咀嚼了幾遍詩意,頗有些意味未盡,隨後笑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般看來,我們還都是君子了,呵呵。”
    “又有何不可呢?”織世說道,“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我們這不正是麼?”
    正是什麼,織世沒有說分明,但大家都知道,正是君子。
    emm,這里的大家是否包括柳繾綣需要再打個問號……
    安彌月亦是說道︰“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聚散離合之數,誰又能說得清呢。”
    淺草陌︰“確是好詩,當上筆墨以留之!”
    柳繾綣︰“……???”
    溫言本身其實也並沒有這麼多的想法或是深意,但隨著眾人賞析的深入,她自然而然就領會到了大家所說的這一層層的意境。
    對她而言,朋友之間的交往,本就當如君子、如水一般的純淨,沒有任何功利之心;如果只看事物的表面現象就以為看到了真實,那實際上將會差得很遠。
    若問她將到哪里去安身呢?前路廣闊,她竟無言以對;唯有如今夜一般的晚秋時節,得見心花綻放,皓月當空,此中有寧靜安詳處,方是歸鄉。
    織世幾人的交流仍在繼續著……
    在她們交流過程中,觀點踫撞的智慧火花,溫言通通都汲取了。
    混合了自我的哲思,溫言也是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
    此時,明明身在桑谷園的庭院之中,溫言卻覺得自己的思緒被拔高到了一個更高的維度,在俯瞰著這座庭院。
    在與不在之間,她已明了。
    是心靈——超脫了肉體的束縛。
    這一刻,她頓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