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

第116章 養吾浩然氣,武道明入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為什麼要打工人 本章︰第116章 養吾浩然氣,武道明入暗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 !

    淺草陌終于還是回國了。

    一年多的時間,她似乎並沒有能在新朝帝都中留下什麼痕跡。只有溫言等幾個友人才知曉,對方是真的來過。

    溫言想到了一句話︰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回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正軌,光陰波瀾不驚。

    溫言坐在帝大圖書館中,依舊是那個老位置,這一坐,恍惚間已是第五年了。

    不過此時她正在閱讀的既非專業文獻,也不是往昔慣看的道家典籍,在她面前的書桌上,擺放的乃是百家諸子的道統論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綸世務,練達人情,這就是文道的修行方式。

    溫言也已經明白了自己孕生的文氣為何了,不是預想中的道家門徒中常見的【逍遙氣】、【離塵氣】等,甚至都不是道門之屬——出現在她身上的乃是儒門赫赫有名的【浩然氣】。

    一直以來,溫言都是自認為道家傳人。且身邊的不論是長輩還是朋友,都是這般認為的。

    而現實便是,超拔後的心靈是不會騙人的。

    在溫言淡泊情志,不染塵俗的表象之後,更真實的是她對于仁、義、禮、智、信等儒門理念的認同。

    原來這便是內心更真實的自己麼?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中的經意流淌過心頭。

    《道德》有三絕︰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自己念誦了無數遍的經文,原來只是浮于表面的麼?

    倒也沒有什麼無法接受的心里戲,溫言坦然審視著自己的本心。

    無論本心的偏向如何,該如何行事,最終還是由自己的心意決定的。不是說儒門修行者就非得行那匡扶社稷,造化利民的豐功偉績。只要有心,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何處不是修行道場。

    對溫言而言,無意中頓悟的【浩然氣】畢竟只是意外,縱然文道修行者相比其他途徑的修士隱約有著見面高半級的隱藏設定,她也不會就此便改弦易轍,轉入此道。

    “人之心靈是多變而敏感的,我能在頓悟中養出【浩然氣】,只能說明此時自己的心中更認同的事儒門理念而已,並不代表我便不認同道家法統了。”

    “更可能,當下儒門理念在我心中確實佔了最大份額,但道門的比重必然不會少了太多,大概率只是毫厘之差罷了。而便正是這微毫的一分之差,令我錯過了道門的【逍遙氣】。”

    這不是溫言的妄自揣測,而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她也明白了,這正是新朝官方在新朝學生中普及此以儒門為主的文道修行法的意義所在。

    通過十年、數十年的潛移默化,學者心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對儒門的偏向,進而影響其邁入文道一途後養成之氣。

    而儒家子弟,從來都是維護正統,站隊統治階級的主力群體。

    這便是陽謀,堂堂正正,沛莫可當。

    對此,溫言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心中不免覺得可惜︰若能再等幾年,自身道門修持更進一步,必然能擠壓掉儒門精義對于本心的影響。屆時,自己孕生出的文道之氣極大概率便是道家【逍遙氣】了吧。

    只是這終究也只能成為一個無望的猜想了,文道一事既然已成定局,她便不會再過分遺憾與苛求,畢竟,總歸還是一件好事,不是麼。

    若再抱怨,就是人心不足,得隴望蜀了,她不是這樣的人。

    更大的可能是,她當時若沒能借頓悟之機超拔心靈,悟得【浩然氣】,再往後怕也很難再有此等機會了。

    這樣一想,是否又會覺得安慰了呢?

    呵呵……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溫言翻閱著中古漢朝時期亞聖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體會著其學說的思想主張。

    正是因為其主張被當時的漢武帝所采納,方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其後影響這片土地長達四千多年,至今仍是主流。

    在閱讀體悟時,溫言也能感受到自身的【浩然氣】在飛速地汲取其中養料而成長,這真的是“我靠讀書增長修為了”、

    新朝而今,正式的文道修行者雖然不多,但積累下來也算有些量了,因此境界的革新劃分並沒有漏掉此道。

    業余階段不提,正式入得文道道途後,首先同樣是職業九段之路。

    職業1-3段為文士【養氣、文華、萬化】,4-6段為君子【心泉、心湖、心海】,7段大儒【浩然】,8段鴻儒【碧血】,9段文宗【丹心】;法境為諸子、半聖,靈境為亞聖……

    亞聖之上,新朝萬年歷史中,只出現過三位,他們分別是上古周朝時期的文王、先秦春秋時的孔子以及前明王朝初期的王陽明。

    這一層境界,被尊之為聖人,乃是破開心關的集大成者,位比精氣神之道成就的“天、地、人、神、鬼”五仙之境,皆是超脫于一界,得證自在逍遙的真仙級數存在,自此超脫而去,亦不見歸來。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文道的前途就是光明的。蓋因文道修行的過程是無比的曲折,無論是在低境界還是高境界,其數量包括晉升比例都遠遜于傳統精氣神修行之道。

    這也是溫言無意于此道的原因之一。

    她對于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自己或許確實稱得上是一時之才。但若是同證得法境與靈境的前輩人物相比,眼下的這點才能便只能說是一般了。再同中古、近古的文道諸子、半聖乃至亞聖相比,則更是相形見絀。

    畏難方是人性,溫言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不認為自己具備攀登文道更高境界的潛力。若是練氣之道,或許還有這麼些機會吧……

    人貴自知嘛。

    就在溫言飛速填補著【浩然氣】根基之時,日歷也是翻過一頁又一頁,時間很快推進到了十二月。

    終于消化完了【浩然氣】初成後的這段精進期,溫言這才有心思考慮武道暗勁的修行。

    明勁打人用的是氣力,暗勁則是用心力。

    武者入暗勁一般而言需要明悟本心,她本是練氣修士,可以取巧度過這一關。只是還沒等她著手進行,文道的突破已然超拔了她的心靈。

    從某一方面而言,超拔的心靈,孕生的【浩然氣】不正是自己的本心麼。

    這便是——明悟本心?

    不知不覺間,明勁入暗的最大一重關卡,轟然洞開。

    不需要更多的準備,也無需外界的磨礪。

    心靈的境界已然到了,境隨心轉,在溫言一次普通的演練之中,體內的一道明剛內勁猝然受到心意的牽引,透體勃發而出,擊打在空中,杳無聲息。

    沒有任何異象出現,但溫言知道︰暗勁,成了。

    初成暗勁,揮出那一記暗勁之後,溫言只覺得體內溫養的諸多明剛內勁在這一刻皆是蠢蠢欲動。

    神魂心意在此時也在飛快接引著內勁,由明入暗,由暗入虛,最後紛紛鑽入身體經脈穴竅的深處,化為虛無,深深埋藏。

    這期間,身體的筋膜血肉皆是受到了轉化中勁氣的沖刷,帶給溫言一種摻雜了酥麻、疼痛、瘙癢、空乏、虛弱等等感官融合的特殊體驗。

    僅是剎那間,便已是消耗了身體大量的勁氣與心力,力有不逮之下,這一番轉化也是就此停止。

    暗勁,易筋也。

    這是初成暗勁後,暗勁自發對身體進行的一次洗禮,讓身體得以習慣于它的存在。

    這也是每一位新晉暗勁武者的機緣,僅此剎那,便抵得上尋常初段武者數以年計對于身體的錘煉而有余,且無半點副作用。

    許多武道名門之中還有秘法可以擴大這次機緣的作用,令武者獲益更多,節約掉武者打磨身體的所需的大量時間,從而抓住身體的黃金時期,更快地突破下個境界。

    溫言太公雖是六段的外罡強者,家中卻也無此傳承,是以她並沒有為此再回臨川。

    水到渠成的破境,在哪兒突破不是突破。

    時間悠悠轉轉,自己而今竟已是武道練氣雙二段,且養成了儒門【浩然氣】的全能修行者了。

    這樣的境界,若是再去參加全國大學生修行者大比武公開賽,妥妥的必進前十,三甲之資,冠軍有望啊。

    只可惜,自己已經參加過了,便不可繼續參加。

    下一屆的大比武還要到後年了,屆時自己不知道又會在哪里。那些曾經的對手,一個個都被她或迎頭趕上,或甩在身後。

    當年一時的成敗,如今再看,又何足道哉?

    額,暫時要將淺草陌除外,畢竟自己只在大比賽上贏過她那一次,還是僥幸。再後來,一直都是脆敗的說……

    但她仍有信心,新朝練氣一道的發力期在中段以後,屆時自己定會“一雪前恥”的!

    淡定、淡定。

    溫言收拾好因為境界突破產生的豪邁之情,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修行嘛,一步步來就是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方便以後閱讀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第116章 養吾浩然氣,武道明入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第116章 養吾浩然氣,武道明入暗並對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