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嘆道“世人都稱贊節婦冰清玉潔,可又有誰知道節婦的辛酸呢?”
    他對李世民說道“二郎何不下詔,鼓勵寡婦改嫁,若真心想要守節,也不必攔著,全看寡婦自己的心意。”
    李世民點了點頭,她比較長孫皇後的看法,守寡可以,但不能一窩蜂全都去守寡了,更不能強行要求守寡。
    說白了,朝廷表彰幾個守節模範,也沒想讓所有的寡婦都去守節。
    武皇後對此深感認同,她與尋常女子的情況不一樣,她可是皇帝的妃子。
    大唐風氣開放,女子改嫁不是新鮮事,但也沒開放到妃子出宮嫁人的地步。
    她要是真的在乎貞潔這玩意兒,怎麼還會嫁給李治?
    說白了,她並不覺得自己要為一個感情一般的皇帝守節,有再好的機會,為什麼不爭取?
    馬皇後看向朱元璋,詢問道“陛下以為如何?”
    朱元璋面露掙扎,讓一個唯我獨尊的人接受截然不同的思想,還是比較艱難的。
    馬皇後見狀,不由笑道“你若是先我一步沒了,那我肯定是要為你守著的,只是不能強行要求那些可憐的女子守寡。”
    朱元璋猶豫片刻,說道“咱好像沒有禁止寡婦改嫁吧?”
    雖說他是很提倡女子守節,但他也沒有強行立法啊!
    馬皇後說道“我的意思是,朝廷應該下詔鼓勵寡婦改嫁,而不是一味表彰節婦。”
    “萬一有人家貪圖朝廷的獎勵,強逼寡婦守節甚至殉節,這不是本末倒置麼?”
    【第六篇《曲從》,意為公婆的心不可以失去,女子無法改變公婆的看法,無論婆婆說什麼都要順從,不要與其爭辯,反正就是無論婆婆怎麼說你,听著就是了。在古代,父母對于兒女有著極大的權力,包括兒媳婦,前面說的《孔雀東南飛》里的劉蘭芝便是與丈夫感情很好,卻不得婆婆的喜歡,即使丈夫拼命維護,甚至以孤獨終老來威脅他的母親,劉蘭芝依然沒能留下,被婆婆驅逐回了娘家,最終造成了夫妻二人的悲劇。】
    【在古代,女子受到的教育就是要順著公婆,不能頂嘴,說你有錯就是有錯,一旦違反就是不賢,有可能像劉蘭芝一樣被趕回家。但放到現代,你看有誰听麼?若是一個女子遇到了蠻橫的婆婆,她委曲求全,很多人都會覺得她懦弱,扶不上牆,因為現在都流行大戰惡婆婆,不講三從四德那套了。而古代,有錯的永遠是子女或者兒媳,父母公婆不可能有錯。】
    班昭皺眉道“我何嘗不知這個道理,只是為人媳婦,難道還能與公婆爭辯不成?”
    一來有違孝道和女德,極有可能被休回家,像這個劉蘭芝一樣。二來爭辯也沒有用,公婆和丈夫一樣,都是女子的天,是不能違抗的。
    只有順從公婆,才能贏得世人的贊譽,才能改變公婆的看法。
    但她忘了,有些公婆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一個人難道會為了工具不趁手就去改變自己麼?
    當然是換一個更趁手的工具,或者說換一個賢良淑德的媳婦,什麼大戰惡婆婆,根本不會有這種機會。
    長孫皇後喃喃地說“大戰惡婆婆?”
    雖說時下風氣比較開放,但兒媳頂撞婆婆也不是一件小事,歷來推崇的都是孝順女子。
    若她當年嫁給李世民的時候不得太穆皇後喜歡,八成也是委屈求全,而不是反抗。
    【第七篇《叔妹》,對待小叔子小姑子也就是丈夫的弟妹一定要謙順,一旦失去了他們歡心,就不可能得到公婆的善待,丈夫也會不滿,女子也會失去好的名聲。只要你賢良淑德,便能和婆家的人相處得很好,便能得到公婆丈夫的喜愛,名聲就更不用說了,你的父母也跟著長臉。這兩篇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出嫁以後的女子總是在夫家處于最低的位置。】
    【不僅要討公婆的歡心,還要討叔妹的歡心,並默認只要你謙虛順從,就能與夫家和睦相處,也就是說天底下的公婆叔妹都是講道理的好人,問題都出在媳婦本人身上。只要媳婦謙順,那麼家庭關系就會很和睦,反之家庭關系若是不好,那就是媳婦做得不對。班昭將一切罪責都歸咎于女子身上,這公平麼?萬一女子遇到了不講理的夫家,難道也是女子自己的錯麼?為何不要求公婆叔妹,要求丈夫這麼做,只要求媳婦呢?】
    有人嚷嚷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子嫁什麼樣的人家,不都是她的命麼!”
    有人反駁道“你說得輕巧,敢情嫁的不是你女兒!”
    那人當即瞪大眼,說道“就算是我女兒,我也會這麼說!她嫁出去了,那就是別人家的人,便是嫁了匪徒,那也是她命不好。”
    宋朝的文官們听了這話,說道“天幕這話說得荒唐,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哪里有媳婦指責公婆的道理?”
    “是啊,從神宗皇帝之後,本朝公主也要向公婆舅姑行禮,何況尋常人家的女子?”
    哲宗听著,臉色陰沉下來,說道“諸公不想著富國強兵,只知關注這些微末小事,難不成還想再來一遍靖康之恥麼?!”
    大臣們見皇帝盛怒,這才噤聲。
    朱元璋說道“她說得越來越荒唐了,難道做媳婦的還要與公婆爭長短不成?”
    他既是皇帝又是父母,自然不可能容許這種事發生。
    【整本《女誡》差不多就講了這些,文中充斥著對女子的束縛打壓,即使有女子應該受教育等閃光點,但依然無法掩蓋《女誡》的本質,那便是封建社會對于女子的束縛和規訓。班昭身為女子,還是天下有名的才女,依然無法超越時代的局限,親手寫下了針對女性的條條框框,從某種方面來說,她背叛了自己的性別。】
    【明明是女子,卻站在統治階級以及男權社會的一邊。《女誡》真正的受益方是誰呢?難道是接受了規訓以後變得賢良淑德的女性麼?不是的,受益方分明就是古代的統治階層、男子或者是夫家,其中還包括那些曾經是受害者,現在卻變為剝削者的婆婆。】
    喜歡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