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同伍尚淚別後,伍子胥準備按照哥哥的囑咐逃往吳國,奈何楚平王已在江邊布下天羅地網,只好作罷。
他突然想到同病相憐的太子建在宋國,遂前往宋國投奔。還沒安頓幾日,又爆發“華向之亂”,舉國腥風血雨,匆忙間又和太子建逃亡鄭國。
鄭定公見太子建一行到來,非常高興,招待的十分周到,但太子建和伍子胥報仇心切,稍作安頓後又前往晉國乞師攻楚。
晉頃公也很熱情,但由于六卿專權,也無心與楚為敵,但他給太子建出了個主意︰“太子既然跟鄭公關系友好,鄭公也很信任太子,太子要能給我們作內應,咱們里應外合,一舉滅掉鄭國,然後我就把鄭國分封給太子,何愁大仇不報?”
這顯然是一個尋開心的餿主意,但沒想到被仇恨沖昏頭腦的太子建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竟然同意了。結果很不幸,待太子建回到鄭國後,慘遭內奸出賣,被鄭定公和子產誅殺。
鄭國是待不下去,伍子胥也很害怕命喪鄭國,收拾行裝就和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逃往吳國。
通往吳國的路也充滿坎坷,楚平王早就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伍子胥的像,掛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各地官吏嚴加盤查。
一路上風餐露宿、東躲西藏、擔驚受怕,留下了很多的傳說和演義,放上兩則大致可信。
一則是入選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伍子胥過昭關》。
伍子胥二人白天躲藏,晚上趕路,碾轉來到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在今安徽含山縣北),出了昭關便是直通吳國的水路。
很不巧,昭關盤查也很嚴,一時受阻,無法出關。
也很巧,扁鵲的弟子東皋公就住在山中,他從懸賞令上的畫像中認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與遭遇,決定幫助他。
東皋公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實在熬不住,急切地對皋公說︰“我有大仇要報,這幾天耽擱在此,度日如年,先生有什麼辦法?”
東皋公故作神秘,對伍子胥說︰“無憂,只是要等一個人來才行。”
父、兄的仇還未報,自己卻在獨享安逸,伍子胥心急如焚、悲愁交加、寢不能寐,竟在一夜之間急白了須發。
不覺捱到天亮,東皋公一見他,大驚道︰“你怎麼一夜之間,頭發全白了?”
又大笑道︰“這樣也好,幾日前,我已派人請我的朋友皇甫訥來,他跟你長得很像,我想讓他與你化妝換位,以蒙混過關。你今天頭發白了,不用化妝,別人也認不出你來,就更容易過關了。”
當天,皇甫訥如期到達,東皋公把皇甫訥扮成伍子胥模樣,把伍子胥和公子勝裝扮成僕人,四人一路前往昭關。
守衛關吏遠遠看見皇甫訥,以為是伍子胥來了,傳令所有官兵全力緝拿之,,待官兵發現抓錯了時,伍子胥二人已趁亂過了昭關。
另一則是《史記•伍子胥列傳》,緊接上面的劇情。
伍子胥二人出了昭關,急忙往前跑,跑到江邊——沒有船,追兵已近。
正著急時,江上有個打魚的老頭兒劃著一只小船過來,知伍子胥很危急,便把伍子胥二人渡過江去。
過了大江,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人,說︰“這把寶劍很貴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現在將寶劍贈送給您,請務必收下。”
老漁人哈哈大笑說︰“楚王為了追捕你,開出了五萬石糧食的高價,還答應封大夫爵位(‘賜粟五萬石,爵執 ’)。我連賞金、爵位都不貪圖,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伍子胥連忙向老漁人賠禮,收了寶劍,辭別老漁人而去。
到了吳國境內,伍子胥連日緊繃的神經也松懈下來,頓時身體抱恙,此時盤纏用盡,只得一路吹簫賣藝,以此換點口糧,最終到達吳都。
還是古人雲的好,身有一技之長,不愁隔宿無糧。
不久,他在見吳王僚之前,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人——公子光。
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
吳王夷昧去世之後,依照先王壽夢兄終弟及的遺命,應當傳位季札,但季札無心王位,逃位離開。
如今季札逃避王位,吳人便認為吳王夷昧是最後繼位的,夷昧去世了,他的兒子就應當繼位。于是就擁立吳王夷昧之子公子僚為吳王,是為吳王僚。
這樣一來公子光就不開心了,既然季札不接受王位,作為先王壽夢的長子先王諸樊的長子,自己才最有資格繼位,再怎麼輪也輪不到公子僚,何況公子僚還是庶出。
但礙于國內形勢,公子光只得俯首稱臣,暗中招納賢能勇猛之士,隨時準備襲擊吳王僚,奪回王位。
智勇深沉、與楚有血海深仇的伍子胥便是自己招納對象之一,萬不可被吳王僚所用。
當伍子胥向吳王僚激情陳述伐楚的種種好處後,吳公子光卻極力反對︰“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王殺害,他為了報仇才編織出了許多討伐楚國的理由,大王千萬不要上了他的當。”
吳王僚听了公子光的話,便沒有出兵伐楚,也沒有重用伍子胥,倒是公子光天天和伍子胥促膝談心,這個時候伍子胥才發現公子光“有內志,欲殺王而自立”。
為將來為公子光所用,伍子胥主動退隱朝廷,等待太子光篡位的好消息,自己則帶著公子勝一起到鄉下種地去了。
這一等就等了八年。
韜光養晦期間,伍子胥也沒閑著,他給公子光推薦一個狠人——專諸,“專諸刺王僚”的專諸。
伍子胥一生一共給公子光推薦了三個人,除了狠人專諸外,還有一個猛人和一個損人。
猛人叫做孫武——助其父、兄之仇血債血償。
損人叫做伯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