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開運十三年春,互相仇視多年陶項兩家正式握手言和,對外宣布聯姻,並交換結盟誓
兩家中對柳投降派都遭到了主君的申斥冷落,其中項家做出的措施最為激
項家麾下降柳反陶態度最激烈的大族家主甚至遭到了主家的圈禁,家主之位由家中其余子弟擔任,可謂是對外做足了姿態,陶項兩家由仇視轉為盟友的這番態度急轉彎驚掉了不少周邊勢力的下
就在陶項兩家聯姻消息傳出沒多久,黎珩就已經收到了來自郡城的進一步的征召令,由陶信為主帥,南部五領大軍在靠近鳳竹郡的郁林集結,而後進入鳳竹郡陶家控制的領地範
登峰鎮向東翻過山便可進入郁林領地界,雖然離陶信所在的煙陽城不遠,但考慮到會師後,軍隊規模變大,可能會拖慢各自的行軍速度,誤了令諭中指定的時點,黎珩決定不等陶信率軍路過登峰鎮,即刻向郁林進
在接到第一次征召令後召開的登峰內部議事中,黎珩計劃的原本預案是一接到後續令諭,便直接開拔進軍,搶個頭名,好在全軍集結前結識更多士族領
但此預案遭到了孟敦、鮑巍幾人的勸諫,言稱煙陽位于五領腹心之地,不管最終五領集結點位于哪里,都有充裕的籌備時間,黎珩也不便將自己心中的那點盤算說出,所以最終決定依照傳統,請奉聖宮修者在出征前舉行出征祭旗,以提振全軍士
黎珩任羅誠為臨時鎮守,在自己出征期間署理登峰大小事務,孟秋為留守軍統帥,負責留守軍軍
因為即將出征軍中缺少將領,其余鎮中文官系統的士族,如鮑巍、魯烽等全部都被抽調至軍中,出征期間原本事務在各衙吏員中擇優者暫署,就連被禁足在家中的應宏都被黎珩下令放出許以戴罪立
接到令諭的第二日天還蒙蒙亮之時,早已枕戈以待的登峰軍就在校場集結完
校場中,此次出陣的兩千正兵老卒在各自領隊將領的身後站立的筆直,刀槍林立,所組成的軍陣散發出肅殺之氣,一看就是精銳強
排在邊緣由民夫組成的兩千余名湊數所用輔兵也受其感染,一個個努力的維持著隊伍的齊整,校場之上一時寂靜無
黎珩穿著華麗的主將戰袍在排列整齊的登峰軍面前催馬而過,登上原木搭建的巨大高台,站在高大的主將大
依照禮制,有軍士牽出活豬活羊各一頭,在隆隆的戰鼓聲當中,由軍士當場揮刀斬首,將其宰殺,取其頭顱放置在祭祀啟帝的木案之上,此次出陣將領由黎珩開始,依次上前敬
上好檀木所制的啟帝像前,香火裊裊而起,幾千人寂靜無聲,只有戰鼓聲和提前請來奉聖宮修者念著繞口的禱文聲,整個場面顯得神聖肅
片刻後,祭祀禱文終于念完,奉聖宮修者取出香爐中的一把香灰,鋪于地上,然後從懷中取出龜甲銅錢等物,在香灰之上開始卜算,隨著銅錢從龜甲中落下,修者長喝道︰
“弗損益之,無咎,貞利有攸往,得臣無上上大吉之兆!此次出征必勝!”
“卦象上上大吉!此次出征必勝!”
高台下最前方站著兩排士卒將卦象結果高聲重復喊道,這是黎珩命人從軍中特地挑選出來的大嗓門,用于此次向全軍傳
听到修者宣布的卦象,黎珩暗中捏緊的手微微放松下來,雖然在大周歷史上,奉聖宮修者在出征前卜筮報出的卦象絕大多數都是吉兆,但他其實也提前做好了卦象不好的預案,不管修者所說卦象如何,傳達到全軍的只會是上上大吉之
奉聖宮的修者完成使命,退下高台,黎珩走到高台的前方,這是原本儀式中沒有的,但是他看著一張張看向高台的面龐,心中涌現出一股沖動,想上前說一些什
在場諸人見黎珩走到高台最前,皆是鴉雀無聲,等待主將訓
沒讓在場的眾人等多久,數息之後,黎珩便開口︰
“我知道諸位在家中乃是家中老母的好兒子,妻兒的好丈夫,今日卻因為我黎珩的命令出發去異鄉與素不相識之人搏命,我黎珩在此謝過!”
他雙手抱拳,向著台下士卒微微一躬身,然後話鋒一轉︰
“但諸位也要知道,此次出征不僅僅是為我黎家而戰,也不只是為郡守大人而戰,同樣也不是為了土地財貨而戰,這是為了大家今後的幸福生活而戰!”
“柳氏無道,狼子野心,公然無視柱國將軍府禁令,妄啟戰端,若不將其痛擊于郡外,戰火蔓延至登峰,鄉中父老必定難以幸免,屆時去歲兵亂之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慘狀還會在這片剛剛恢復生機的土地上重現!”
“為了我們的家園不被侵犯,為了保護我們的親人的周全,為了我們孩子能在這片土地上安然成長!讓我們挺身而出,拿出我們的力量和勇氣,向他們宣示我們的信念!”
“為勝利而戰!待凱旋之時,我與諸位相約在此再次痛飲勝利之酒!勇者無畏,強者必勝!天佑登峰!”
黎珩舉起盛著登峰本地土燒的酒碗向士卒們示意,一飲而盡後將其擲地砸
“勇者無畏!強者必勝!天佑登峰!萬勝!萬勝!萬勝!”
台下士卒們學著黎珩的模樣,將手中端著的土燒喝盡,砸碎酒碗,呼喊著口號,巨大的歡呼聲瞬間傳遍了校
這些士卒來登峰以後不少已經在此落地生根,有了家眷,因此在黎珩一番演講之下,這些樸素的士卒都被黎珩煽動起了斗志,心中憋著一股
其中還有小部分士族原本是地方野祀的信徒,對于修者宣布的卦象不以為意,但此時也被黎珩這番打動人心的演講觸動,在現場氣氛感染中變得狂熱起
悠遠而凝重的號角聲震破了晨空,集合在校場中的軍中諸隊依序開拔,向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