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

第52章京營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問煙不是天 本章︰第52章京營下

    李守看著徐應元手中的一個小冊子,不禁疑惑的問道︰“這怎麼可能會是京營的花冊呢?”

    這不應該的呀,就這小冊子又能寫幾個名字呢,頂了天了也不過就記錄千八百個名字

    面對李守的疑問,徐應元微笑著解釋道︰“這只是其中一個營的,陛下說點一營的兵足矣”

    一營大概也就是一千五百人左右的規模,設立營官,下屬還有把

    緊接著,徐應元朝著前方大聲喊道︰“現在喊到名字的人立刻站到前面來”

    要不說太監的聲音就是尖銳呢,他的聲音差點兒就能遍布整個校場了,不過這校場也沒有站滿,這等音量倒也足夠

    反正一旁的朱由檢都在不停的撓著耳朵,多多少少有些刺

    “張山”

    “......”

    “李四”

    “......”

    “王五”

    “......”

    徐應元一連叫三個人的名字均無人應

    徐應元隨即向朱由檢看去,朱由檢又向李守看

    場面一度陷入尷尬....

    李守注意到陛下看向他的目光後,嘴角微微一顫,戰戰巍巍的說道︰“陛...陛下,或許是這花冊拿錯了也說不一定”

    “花冊拿錯了?”

    朱由檢冷笑道︰“這可是你們京營自己遞上來的花冊,領餉銀的時候也是以這個花冊為依據來領的”

    “要不你給朕解釋解釋,這些銀子都花到哪兒去了呢,這領餉銀的兵都到哪兒了呢”

    李守頓時就跟旁邊兒的張維賢一樣,當即就給跪了,不停的磕頭請求恕罪,這一把辛酸一把淚的真是熟

    同時,他這心里頭想的東西,跟張維賢之前想的也是一模一

    都在想最近到底是出什麼事兒了,怎麼好端端的突然查起京營來了呢,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含

    這京營吃空餉的問題,難道不是人盡皆知嗎,從他爺爺的爺爺那輩兒就這樣傳下來了,若真想要查的話哪兒還需要搞這些名堂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你們都起來吧”

    “謝陛下”

    “謝陛下”

    人在中年的李守倒是十分利索的站了一起,而朱由檢身旁的張維賢可就難搞

    本就上了歲數的他,剛才又跪了這麼久,最後還得靠他人的攙扶能渾身顫抖的勉勉強強站起

    朱由檢也不再理會他們,只是揮了揮衣

    告訴李守,讓校場上的這些人都散了,一個個看著就跟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區別,根本就沒有一絲士卒的模

    隨即轉頭看向側身後的李邦華,正色道︰“孟暗,現在可知道朕找你來京城的目的了嗎?”

    李邦華若有所思的回答道︰“陛下可是讓臣來整治這京營?”

    “不錯”

    朱由檢點點頭道︰“當初你在易州、天津等地整治軍府時,皆有成效,天津軍府更是成為了各鎮的表率”

    “故而朕就突然想到了你,朕相信將京營交到你的手里後,肯定不出數月便能使,如今這一盤散沙又殘漏不堪的京營,重新變回軍紀嚴明敢打敢拼的模樣”

    讓李邦華來管理京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

    李邦華這一生為了朝廷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

    雖然其仕途因為他的直率性格而不斷的起起落落,但他後來不管是被發配到了什麼地方,都能夠非常認真且不氣餒的為朝廷做著實

    不管是去了南京也好,還是又回到京城做了御史也罷,這一點都從未變過,實乃難

    而這一點也是朱由檢最為看重的,更何況李邦華的能力也確實不差,什麼事情到了他的手里都做得井井有條

    可不像某些只知喊口號的官員一樣,全身上下就只有嘴最硬了,其他地方都軟,特別是膝蓋部位尤其的

    李邦華沒有一絲猶豫,也沒有多出一絲想法,便當即拱手道︰“臣,領旨”

    最後也沒有多余的言語,就是這樣的樸實無

    朱由檢微笑的點了點頭,這很李邦華,還是原來的模樣,一點兒也沒有變

    同時也讓朱由檢感到非常的安心,若天底下都是這樣的臣子,天下事又有什麼值得他來操心

    不過考慮到後來崇禎皇帝所面臨的窘境,朱由檢又對李邦華囑咐道︰

    “孟暗吶,日後你盡管在京營大刀闊斧的整頓治軍便是,不要有任何顧慮,不管是得罪了誰,或者是誰想要來找你的麻煩”

    “你盡管都推到朕的頭上便是,你讓他們統統都來找朕,朕自會給他們一個合理說法的”

    “從今日起,朕就擬旨,讓你擔任兵部左侍郎,總督京營”

    有了崇禎皇帝的教訓,朱由檢深深銘記了一個道

    作為一個皇帝,沒有擔當是不行的,沒有厚臉皮也是不行

    崇禎皇帝就是這也不願背鍋,那也不肯壞名聲,到最後往往都整得是兩頭為難,兩邊都落不下好,這又是何必

    背下鍋又不會少塊肉,最重要的是實事要推動著走才行呀,你推我、我推你的,到最後什麼都沒干

    此時的朱由檢一點兒也不擔心這個關于擔當的問題,反正崇禎不過十幾年,干就完事了,這也擔憂那也擔憂的,干脆就別當皇帝

    李邦華聞言又深深拱手道︰“臣,領旨謝恩”

    三年之前的這個時候,在天津整軍有功的他便已經是被升為了兵部左侍

    只是後來回到京城的時候,連兵部府衙在那兒都還沒有找到呢,就被閹黨誣陷說什麼他要準備領外軍入京什麼

    還說要‘清君側’?

    這般理由真是讓人難以言語

    可最後李邦華還是只能被迫請病假回鄉了,可憐他連個申訴的地方都沒

    如今陛下這突如其來的信任讓他有些受寵若

    此時李邦華心中只有一個念想,那就是讓京營重鑄昔日永樂榮

    至于得罪人什麼的,他李邦華一並抗了便是,當官這麼多年了,他得罪的人難道還少了嗎,甚至就連皇帝都得罪過

    曾經長期與軍隊打交道的他,對于京營問題實在是在清楚不過

    早在萬歷時期,他就給神宗皇帝上奏過關于京營的問題,比如吃空餉以及隨意拉人頭頂替名額的問

    而且京中勛貴們都將京營的人當成是打雜的,比如修補院子或者干活什麼的,往往就從京營里拉人出來,這樣的京營又怎麼可能有用

    只可惜的是,這奏章一經遞上去,便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沒有了後

    不過這也正常,反正當時幾乎什麼奏章遞上去都是這樣的結果,統統都沒了下

    如今倒好,這剛剛才登基不久的陛下,二話不說就將京營交到了他的手

    這不做點兒成績出來,如何對得起陛下這般信任

    另一邊兒,朱由檢將目光看向一旁的李守和張維賢,隨口問道︰“你們應該沒有意見吧?”

    “沒有沒有!”

    “沒有沒有!”

    二人連忙又是擺手又是搖頭的,其改正錯誤的態度是非常堅決

    “那就好”

    朱由檢非常欣慰的點點頭道︰“你們有如此大義朕深感欣慰,今後李侍郎若是有什麼需要你們在旁協助的,你們可萬萬不要推辭呀”

    李邦華若是想要盡快的掌握京營,那麼張李二人的協助還是必不可少的,最起碼也能盡快的幫助他熟悉熟悉環境

    此二人異口同聲的說道︰“臣等今後定會全心全力協助李侍郎的整治”

    朱由檢對他們擺擺手道︰“那你們先下去做好交接工作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

    隨即李守攙扶著張維賢,緩緩的走出了校

    剛一出校場,李守就連忙問道︰“張國公,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呀這是,陛下怎麼好端端的突然跑到京營來了呢,這又是點名又是查餉的,究竟是鬧的哪一出呀”

    “你問我,我問誰去”張維賢沒好氣的回應

    李守眉頭一皺,稍顯遲疑的說道︰“張國公,那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難道這就算了嗎?”

    “你想干什麼?”

    咳咳...

    李守清了清嗓子,述說道︰“張國公啊,不如我們將所有在京營中吃空餉的人都叫來,然後明日一早同去皇宮,同時懇求陛下收回旨意”

    “想必陛下看在我們有這麼多人的份兒上,應該會理解我們的吧,畢竟咱們的俸祿已經有很久沒有領齊過了,若是京營再被其他人橫插一腳,那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呀”

    “哼!”

    張維賢甚至連看都懶得看他,隨口說道︰“要去你們去便是,反正到時候別拉上我就行了”

    “別呀!”

    李守當即疑惑的問道︰“張國公您這是什麼情況呀,您可是我們這些人中最有威望的一位老國公了,您不來領頭誰還能領這個頭呢”

    “糊涂啊你!”

    張維賢厲聲說道︰“守啊守,你說你的年紀也老大不小了,怎麼連這點兒形式都看不明白呢”

    “大明變天了知道嗎,昨天京城當中鬧出多大的動靜,這才過了一天不到難道你就都忘記了嗎”

    “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陛下不敢動你嗎?你以為當今陛下是神宗皇帝還是熹宗皇帝?”

    張維賢說著不禁暗嘆一口氣,微微搖著頭嘆息道︰“當初幫他上位時怎麼就沒有看出來呢,還以為他文文弱弱的很好控制,沒成想做起事情來是如此的狠辣且堅決,就這份兒隱忍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哎...這好日子恐怕是到頭咯”

    “啊?”

    李守听著張維賢如此說道,緊張的連聲問道︰“張國公您快出個主意呀,我們今後可怎麼辦呀”

    “還能怎麼辦呀”

    張維賢長嘆一口氣,輕聲說道︰“今後行事都得小心一點兒,若是被抓了典型,到時候可別怪老夫沒提醒過你”

    李守聞言久久沉默不語,不知不覺間,就這樣一路走到了京營大門

    張維賢小心翼翼的坐上車駕上,隔著小窗對李守沉聲說道︰“守啊,這協助李邦華的事情就交給你了,老夫如今已經是有心無力了”

    “剛才陛下的態度我們也都看見了,以後也別再想平白無故的撈好處了,可別以為陛下不敢對勛貴下手”

    “看在你跟了老夫這麼些年的份兒上,老夫提點提點你,只要好好配合李邦華做事,若確實干出了成效,日後你的爵位說不定還能往上提一提”

    隨後張維賢的小車駕離開了,路邊只剩下低頭沉思的李守

    看他那逐漸堅定的眼神,仿佛正在下某種決

    校場

    朱由檢又對李邦華說起了武舉的事

    朱由檢平聲述說道︰“今後武學堂就辦在京營內,雖說這武舉之事朕交給了徐文輔來負責”

    “但是他最多也就只能鎮一鎮場子什麼的,武學堂和武舉的詳細步驟還是得由你來才行”

    “到時京營的整治可以和武學堂的教學同步進行,李卿以為如何?”

    待李邦華沉思片刻後,拱手回答道︰“回稟陛下,臣以為可行”

    “正巧京營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而武舉之人便是再好不過的人才,到時京營就是武學堂,武學堂就是京營”

    朱由檢听後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臨時起意的主意好像也還

    如此安排的話,那今後的京營可就是真正的大明之根基

    他暗下決心,從此以後,每隔三兩天就得來京營視察一

    隨即又看向李邦華輕聲說道︰“李卿以後,這京營每年需要用多少銀子?”

    “這...”

    很顯然,這問題將李邦華給問住了,一時間也難以說個數目出

    朱由檢也理解,如今這講武堂都還是個沒影兒的事情,確實是不好估

    但他還是得給李邦華吃顆定心丸,“關于銀子的問題,李卿無需憂慮”

    “如今國庫並不缺銀子,就只缺心思純粹且敢打敢拼的將領,所以日後在培養人才方面,大可不必再為銀子而擔憂”

    李邦華聞言,重重點頭道︰“臣,明白了,京營也不會再讓陛下失望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第52章京營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第52章京營下並對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