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三百七十六章︰黃金時代(26)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真難得糊涂 本章︰第三百七十六章︰黃金時代(26)

    通州(南通),狼山前線作戰指揮部,一場重要的作戰部署會議正在進行。

    “目前明軍陸完一部已東進至鳳陽府天長縣,彭澤一部沿運河南下,已抵達揚州府寶應縣,預計兩部人馬在八萬左右,再加上明朝當地招募的鄉兵,估計北線的明軍兵力超過10萬。”一參謀部軍官就牆上掛著的地圖,介紹著眼下收集來的情報。

    完成萊州大撤退後,肖可福又接受果防部的任命,擔任通州行動副總指揮一職,協助總指揮姜臻統籌處理後勤及移民轉運工作。

    參謀部軍官介紹完情報,肖可福起身走到地圖前,向入會的眾軍官說道︰“相比北線的壓力,南線明軍給我們造成的威脅並不大,整個揚子江一線,東面是太倉庫,中路是運河樞紐鎮江,西面是金陵城,這三處重地,南線明軍必須派重兵把守,這就給了我們極大的靈活性,這是我們的優勢。”

    “經過萊州的教訓,想必明軍已了解我們的真實意圖,他們定然不會讓我們全身而退。這一次通州行動,我們需要轉移36萬人口至台南,而通州至安平直線距離近1000公里,並沒有多余時間讓我們從容不迫,這是我們的劣勢。”

    肖可福指著地圖上的一點,又道︰“我與運輸船隊溝通,詢問了聯合艦隊的建議,決定采取老辦法,在胊山島建立中轉基地,盡量將運輸時間壓縮在兩個月內,只要諸位能在狼山外圍堅守兩個月時間,移民運輸船便能完成任務。”

    胊山島即後世衢山島。宋、元時,該島屬昌國縣蓬萊鄉,稱胊山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昌國縣廢,島民遣徙入內地。

    眾軍官听完肖可福的想法,臉上的神情卻沒有顯得多麼輕松,明軍北線兵力超過十二萬,南線也有十幾萬,而己方只有六千人,兵力相差實在玄虛。

    待肖可福坐回原位,總指揮姜臻咳了咳,見軍官們不在低聲議論,他這才開口︰“想完成堅守狼山外圍兩個月的任務,光靠死守是不行的。我們現在除了六千海軍陸戰隊與台南守備營的兵力,還有胡二郎率領的東路起義軍兵力可以調動,明軍猜想我們要守,那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之,攻其要害,令其不得不派兵來救。”

    “我決定發起一場佯攻,在明朝運河重地揚州進行軍事行動,由海軍陸戰隊擔任進攻主力,精選五千東路起義軍配合,打一場表演仗給明軍瞧瞧。”

    姜臻快步走到地圖前,圍繞揚州城進行著行動部署。

    ~~

    三月中旬,陸完統領人馬與彭澤所率兵馬終于在揚州城以東的江都縣匯合。

    古語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明軍的進軍速度為何如此拖拖拉拉,主要是受糧草的籌集拖累。相比起義軍打哪吃哪,明軍自然不能縱容官兵隨意劫掠,因此只能等朝廷調配與地方籌措。在這期間,因糧餉未能及時發放,邊鎮兵頭們還鬧過事,這讓彭澤實在有些難堪。

    眼下收集到的賊寇情報共有三條。一是長江下游的航道控制權已被賊寇掌控,常有賊船駛到金陵城下耀武揚威。二是運河運輸時斷時續,北上一些城鎮糧價高漲,戶部連同兵部再三催促進剿。三是松江府沿海衛所水師基本全軍覆沒,已確定賊寇有大批船只進出長江口。

    江都縣城外,軍中大帳。

    彭澤率先開口,擔憂道︰“能有如此大的動靜,宋洲夷國必定參入其中,我們需盡快進兵剿寇,不然這伙賊寇便裹挾百姓全身而退了。”

    “賊寇倚仗船堅炮利,並不浪戰,鄱陽水師始終未有誘敵深入,齊火猛攻的機會。依我看,想剿滅這伙海寇,需調動沿海諸水師戰船前來助陣,斷其海上臂膀,才能緩緩圖之。”陸完提議道。

    彭澤極力反對︰“不可!調動沿海諸水師戰船前來助陣,若勝還好,一旦戰敗被殲,沿海諸府將處處漏風,永無寧日。”

    朝廷下旨陸彭兩人合力圍剿賊寇,但並未分誰主誰次,這個時候,監軍谷大用的地位就突顯了出來。

    一方,陸完為人急功名,善交權勢。另一方,彭澤為人剛正不阿,不近人情。谷大用心中有些偏向陸完,但他又不想承擔失敗的罪責。

    說到搶功爭寵,谷大用十分在行,可說到軍果大事,谷大用就有些底氣不足了。

    “兩位大人,事關用兵大事,還是上奏于陛下吧!”谷大用和稀泥道。

    這般耽擱,還未收到朱厚照的諭旨,陸彭兩人就接到了緊急軍報,賊寇出動上萬兵力,正由運河向揚州方向進兵。

    ~~

    運河兩岸,海軍陸戰隊在緩步行軍,隨軍隊伍中除少數火炮是馬匹牽運外,其余大部分火炮彈藥皆有東路起義軍士兵人力挑運。

    按理說,明朝在金陵設有南京太僕寺,主管馬政,想在江南“購買”馬匹應不是難事,但搜尋的結果實在有些坑爹,起義軍只在通州縣附近幾家大戶那里搜來了幾十匹馬。

    明朝馬政規定,江南10到11戶百姓聯合起,共同負擔一匹馬的飼養任務。根據統計,弘治時期太僕寺掌握的養馬人丁超過六十八萬,而田地則超過十六萬頃。

    但隨著賦役折銀制度和白銀貨幣化的開展,屬于徭役的馬政制度也開始通過各項途徑向白銀轉化。自成化二年開始有穩定的白銀收入後,成化四年太僕寺修建了專門的常盈庫存放白銀,起初白銀收入不多,每年不過三萬多兩,到正德年間就增長到了十八萬兩。

    江南地區的馬征由此流于形式。令人感到諷刺的事,到嘉靖時期,太僕寺每年管理的白銀存量非常可觀,每年實際收入有六七十萬兩,常盈庫中的存銀到嘉靖、隆慶時期多達一千多萬兩,成為了明朝財政稅收的主要來源,由戶部管理的太倉庫每年歲入大約有四百多萬兩,但太倉庫中經常在庫的存銀卻不過二三百萬兩,和常盈庫一比,寒酸得緊。

    安撫好起義軍士兵的抱怨,劉七快步走到胡二郎身前,興奮問道︰“二哥,咱們真準備攻打揚州城?”

    “三弟,這只是圍魏救趙之計,目的是吸引明軍注意,為移民轉運爭取時間,至于真打假打,要看明軍有沒有被我們調動。”胡二郎解釋。

    “不管打不打揚州城,和明軍交鋒總不會少,二哥,你幫我向那個總指……指揮說一說,我要做先鋒。”劉七躍躍欲試道。

    胡二郎瞟了眼躁動的劉七,拍了拍他的肩,指著運河中的快速艦船道︰“這才是我們的先鋒,你和它爭不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480之新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三百七十六章︰黃金時代(2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三百七十六章︰黃金時代(26)並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