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溺嬰情況,各朝代也頒布過防範政令。
例如宋代,官府就大量修建慈幼莊等,專門收養那些被父母親人遺棄的孩童,還頒布了詔令,明確禁止百姓溺死嬰兒。
明代沿用前人的做法,同時還要求鄰居之間互相監督舉報,一旦發現有人溺死嬰兒,就重判充軍。
但以古代的行政效率與組織力,政策執行下來,往往結果收效甚微。
除官府外,明末還出現了民間自發組織的慈善組織,如楊東明在河南虞城創立了同善會、廣仁會;東林學派領袖高攀龍與士紳劉元珍、陳幼學、葉茂才等人發起成立了無錫同善會;以徐光啟孫女徐甘弟大為代表的外來教會力量,也在進行收養棄嬰的善舉。
眼下,弘治年並不像明末那般社會動蕩,打著外來宗教或善團的名頭搞慈善活動,無疑于自尋死路。
錢霖拜訪惠音師太,利用其在福州官府女眷中的影響,開展小範圍的婦人解救與棄嬰收養。在宋洲看來,這是一場值得嘗試的低風險行動。
听錢霖說明來意,惠音一時陷入沉思。對方以“善”利誘之,使得一手陽謀,讓她面臨兩難抉擇。
少頃,她終于開口︰“閣下能有此般善心,令貧尼敬佩,然而世間苦難太多,哪是貧尼一人就能挽救的。”
錢霖勸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師太救助附近貧苦婦人,也沒有因此事乃小善而不為,如今有一件大善事擺在師太面前,師太為何要猶豫?”
惠音反問︰“你們如此做,究竟是何目的,難道真是為了行善?”
錢霖坦誠道︰“我家頭目曾于師太言,我們向夷州運送苦難百姓,目的是為了在世外建設一片樂土。所謂樂土,無非是男耕女織,陰陽調和,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此次登門,正是為了建設樂土而來。”
關于夷州樂土的童謠,惠音也有耳聞,她對錢霖的回答信了三分。
惠音語氣緩和的問︰“你們打算讓貧尼如何從旁協助?”
能如此問,說明惠音師太已不再抵觸,錢霖趕緊講了講接下來的行動部署。
任務組會在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三地,接受“善心人”的捐助,獲得一塊土地,修建濟幼堂。濟幼堂會以報恩寺的名義,救助婦人,收養孤兒,然後暗中將人運往澎湖站進行安置。
惠音听完行動部署,提出最後一個要求,她要親自去夷州看看,見證樂土到底是不是虛構。
對于惠音師太的要求,錢霖只是笑笑,爽快答應了此事。
~~
纒晼@敝莞 莨僬 笤骸 br />
沈小姐正陪著母親沈張氏在院中賞花,這時有僕人送來了一封寫給沈張氏的書信。
沈張氏急忙將信打開,讀完後,輕輕嘆了口氣。
“娘,是誰寫的信?”見沈張氏面色惆悵,沈小姐一臉好奇的問。
沈張氏解釋道︰“是惠音師太寫給為娘的信。”
信中的內容,沈張氏並未向天真爛漫的沈小姐細說。惠音師太在信中寫,去年(弘治元年)應天及浙江鬧饑荒,有浙江流民一路逃荒到了福州府。惠音師太听聞流民為了活命,賣兒賣女,心中萬分悲痛,由此生了一場大病,修養了數日才康復。
在恍惚時,惠音師太夢見菩薩向自己囑托,只要救下九十九對童男童女的性命,百姓便能再無災禍。因此,惠音師太決定籌集善款,在福建福州、泉州、漳州三地修建濟幼堂,救助嬰兒。
這次寫信給沈張氏,一是想求得其資助,二是想通過沈張氏夫家的影響,給三地的衙門打聲招呼,照拂一二。
支走沈小姐,沈張氏急忙寫信聯系自己在福州府的手帕交,又拿出自己的體己錢,差人送給惠音師太。
至五月底,惠音師太陸續收到達官顯貴家眷資助的銀錢二百兩,銅錢一百八十貫,這些錢財雖不多,但各自夫家同窗形成的一張關系網卻非常巨大,給錢霖為首的任務組帶來了諸多便利。
~~
泉州府,惠安縣,濟幼堂。
“濟幼堂”三字匾額乃本縣知縣張桓所書,免了不少牛鬼神蛇的騷擾。
濟幼堂前堂供奉著地藏王菩薩及釋迦牟尼、觀音、彌勒、四大天王的塑像,以供香客參拜。後堂設有育嬰房,救寡房等,只準女性進出,由報恩寺派比丘尼管理。
濟幼堂剛建立時,縣中百姓還以為這是一處尼姑庵,後來听官府差役解釋,才知這里是救助棄嬰及孤寡婦人的地方。
這日,牛松福受上層指派,準備前往濟幼堂做捐助。騎馬剛到濟幼堂,他就看見一潑皮在濟幼堂門前撒潑打滾。
“他奶奶的,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給我把這潑皮拿下!”牛松福向手下的親隨吩咐。
幾個兵大爺得到副千戶的命令,吼三喝四地沖到看熱鬧的人堆中,抓起潑皮,賞了兩大嘴巴。
牛松福下馬,手中敲打著馬鞭,慢步走到潑皮身前,呵罵道︰“你小子哪來的膽,敢在這里鬧事?”
“兵爺,小子不是鬧事的,小子分明看見自家的雞跑進濟幼堂,這尼姑卻不承認,求兵爺給小人做主呀!”潑皮捂著臉,跪下哀求道。
“胡說,我讓人在院中找遍,也曾未看見一只雞!”比丘尼憤憤不平,濟幼堂里的兩個老婦畏畏縮縮地也跟著附和。
“出家人不打誑語,你這尼姑竟睜眼說瞎話。”潑皮裝模作樣的氣憤道。
眼見圍過來看熱鬧的百姓越來越多,牛松福心知尼姑庵前是非多,和潑皮爭論清楚,對濟幼堂影響也不好,于是道︰“本爺不是父母官,這事需知縣來斷,這樣吧,我派手下的親兵帶著你小子去見知縣老爺,本爺和余下人留在此處,盯著濟世堂的人,以防她們銷毀證據。”
一听要見知縣,潑皮立刻服軟道︰“兵爺,不必如此麻煩,只是一只雞,讓這尼姑賠我幾個銅子,不就……”
牛松福板起臉,打斷道︰“這如何能成,張桓張大人斷案如神,定能挽回你的損失!”
說完,牛松福揮揮手,做了個綁人的手勢,手下兩親隨會意,不由潑皮分說,架起人就走。
瞧熱鬧的百姓還沒弄清事情原委,就听牛松福高聲道︰“父老鄉親們,今日我受家母所托,來濟幼堂捐助善款,只求惠安縣再無棄嬰溺嬰的慘劇發生。濟幼堂是報恩寺惠音師太所創,听聞菩薩曾向師太惠音托夢,只要救下九十九對童男童,就能保佑我惠安縣再無災禍,還望各位父老鄉親相互傳告,讓那些無力撫養嬰兒的百姓來此求助,以便早日向菩薩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