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讀書開蒙很早,更何況皇家太子。
朱 樘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被立為皇太子,時不滿六歲。他的授業老師為成化十一年的狀元謝遷,這位謝狀元,便是嘉靖朝余姚三“閣老”中最著名的一個。
“宋洲使者免禮!”早慧的朱 樘已是大人模樣,舉手投足間帶著皇家威嚴。
甦南領聲道︰“謝太子殿下!”
有太監唱道︰“宋洲特使獻國書與貢品。”
听言,幾名五大三粗的皇宮侍衛將兩個大箱小心翼翼地抬入殿中。禮部尚書尹𠤖隨即轉呈宋洲朝貢國書。
朱 樘接過看了看,宋洲國書提前用漢子寫成,內容倒沒什麼新意,但面上卻極為恭敬用心。
“宋洲國王譴使奔波萬里,遞交國書,通兩國友好,赤誠之心,世人可鑒。”朱 樘這話說得沉穩,絲毫沒有怯場。
甦南作祈福手勢︰“我代表宋洲國王,祝願大明皇帝身體早日康健。”
朱 樘道︰“特使有心了!”
“此次來大明,國王特意讓我帶了兩份禮物,望陛下能喜歡。”甦南走到第一個木箱前,侍衛急忙打開。
從木箱里取出一個銅制圓筒狀的物品,甦南介紹道︰“此物名為千里鏡,肉眼可觀數里外的事物。”
殿中大臣听到這番話,皆感覺夸大其詞,好奇打量著甦南手里的小玩意。
朱 樘也來了興致,向身旁的太監使了個眼色。
太監小跑至甦南跟前,接過其遞上的千里鏡,又麻溜地跑回太子身邊。朱 樘無師自通地舉起千里鏡,朝向殿外,看到了殿外巍峨的皇城城牆。
“此真乃神物,稱的上軍國利器!”朱 樘忍不住感嘆。
三位閣老听到太子言,心下難耐,伸著脖子張望。朱 樘見此,笑道︰“也讓三位閣老一同瞧瞧。”
于是,殿中接下來出現一副滑稽的畫面,大臣們紛紛舉著千里鏡向殿外瞧,口中連連稱奇。
劉 觀後,諫言︰“此物正如殿下所言,乃軍國利器,切不可流入民間,微臣認為應當列入軍需物中,加以貿易限制。”
萬安與劉吉也道︰“臣附議!”
紙糊三閣老首先表態,剩下的泥塑六尚書緊跟其後。
好嘛,進貢進出禁品了!甦南有些尷尬地愣在當場。
“宋洲使者進貢神物有功,理當重賞,禮部主客司先記下,隨後將賞賜一並送到會同館。”朱 樘道。
禮部尚書尹𠤖躬身︰“是,殿下!”
“謝殿下賞!”甦南走到第二個木箱前,同侍衛一道將試衣鏡擺出。
一侍衛看見鏡中絲毫畢現的自己,不由得咋舌。
甦南道︰“此為鏡子,乃匠人百練而成,世間無二,特貢于大明天子。”
進貢的物品,禮部與宮中的侍衛都已做過檢查,倒不用擔心安全。
朱 樘聞言,走下台階,來到鏡子面前,瞧見自己清瘦白皙的臉頰,失神片刻才道︰“好一個巧奪天工。”
大明皇太子的反應如此平淡,讓付成勇等人有些失望。
朱 樘坐回自己的位置,示意太監將貢品抬下去,而後,向甦南問道︰“听聞宋洲在萬里之南,與我大明有何差別?”
“回稟殿下,兩國在衣食住行上皆有差異。衣方面,宋洲並不產絲綢,主要穿棉毛。食方面,宋洲主要產麥,不過這麥可分小麥、燕麥、黑麥。住方面,宋洲多以木質房屋為主。行方面,宋洲為一大島,出行主要靠船只。”甦南按照之前草擬的信息,半真半假的答道。
萬安接話問︰“不知這宋洲王國疆土有多大?”
甦南答︰“應比秦大。”
一眾大臣听到甦南夜郎自大般的回答,不禁啞然失笑。
“貴使竟然還知秦,那你可知秦時東臨大海,西到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長城,我可不曾听說有島大過如此。”兵部尚書張鵬道。
又問了幾個問題,甦南不氣不惱,一一作答。
見時辰不早,朱 樘道︰“今晚會同館設宴,望萬閣老務必招待好宋洲使團。”
首輔萬安急忙領命。
~~
由禮部官員引領,使團一行人返回北會同館。
館中宴會已籌備。
宴會的氣氛沒皇宮朝見時那般拘束,伴隨著《感皇恩之曲》,在萬閣老與禮部官人輪番勸酒下,外務部干員等人又喝得酩酊大醉……
而京城里,關于宋洲番邦進貢神物“鏡子”的消息迅速傳開,許多達官顯貴都想一睹鏡子為何物。
這一日,會同館開市。
一甦姓商人請托會同館官員替其傳話,邀宋洲使團見面一述。
甦南奇道︰“不知甦東家是何來路?”
會同館官員道︰“京城里,商人多無牛毛,如甦丙這般手眼通天的,卻是鳳毛麟角。”
甦南追問︰“這是為何?”
會同館官員解釋︰“貴使有所不知,甦丙的靠山是萬貴妃的親弟弟——錦衣衛指揮僉事萬通。”
原來宋洲使團進貢的試衣鏡,最後落入萬貴妃宮中,萬貴妃一見此物愛不釋手,視若珍寶。
其弟萬通得知姐姐最近得到了寶貝,好奇之下進宮瞧了瞧,也被這稀罕之物鎮住。經過一番打听,才知此物由宋洲王國上貢,心思活絡的萬通立馬將這個商機告訴了手下人甦丙。
甦丙由此找上門來。
既然有這層關系,此人不得不見。
在會同館官員的安排下,甦南與甦丙踫面。
寒暄過後,甦丙直接開門見山道︰“不知貴使是否還有如鏡子這般的珍寶,我願高價購買。”
眼下使團所剩的物品都要用來結交送禮,實在勻不出。甦南無奈道︰“此次出使倉促,所帶物品並不多。”
甦丙心中早有準備,見四下無旁人,提議道︰“我興豐記商號在杭州也有店鋪,只要能運來宋洲貨物,其後關系,我自有打點,不知貴使意下如何?”
甦南道︰“若如此,我還需與同行使者商談。”
甦丙抖了抖滿是麻子的肉臉,笑眯眯地取出自己的名帖放在桌上︰“若有決斷,可派人與我聯系。不妨告訴貴使,來京城朝貢的番邦使團,皆與我興豐記商號有生意往來,貴使自當明白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