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蘿

第31章 池中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遺珠 本章︰第31章 池中鯉

    魏听罷, 眉關緊蹙。

    他記得,蒙蚩早知自己要走,卻不告知阿蘿, 只對其揠苗助長, 又在離去時號稱遠行,自此杳無音訊——照這樣看,尋找蒙蚩必會困難重重。

    可他並未料到,有人存心隱瞞, 不願暴露蒙蚩行蹤。

    他不多言,只道︰“繼續。”

    川連稱是,道︰“按說蒙蚩出身蒙寨,再不濟, 也該名列族譜、有跡可循。”

    “可宿衛回報, 族譜查無此人。之後, 宿衛又循百獸奔走、地動山搖之象,向前追溯, 卻只得知, 彼時, 蒙寨並無嬰孩誕生。”

    聞及此,魏雙目一眯。

    徒有異象,而無嬰孩——這說明,阿蘿並非蒙寨中人。

    若蒙蚩與阿蘿同出蒙寨,互相庇護也無可厚非。可二人出身不同, 蒙蚩怎知阿蘿身負孽力,又為何只照顧她五年、就銷聲匿跡?

    他不語, 默立原處, 略作思忖。

    川連不禁面露憂色。

    他心知, 阿蘿的身世並不簡單,真要細探,恐會耽誤魏奪嫡大業。于忠,他應依貴主吩咐行事;于誠,他又當勸魏罷手。

    一時間,他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對此,魏並非沒有覺察,卻置若罔聞,只道︰“可曾找過辛朗?”

    此話一出,川連便知,魏決心要查。

    他暗嘆,道︰“如殿下先前吩咐,已有宿衛前往王城、尋巫疆少主。”

    ——王城是巫疆的中心,王室辛寨坐落彼處。

    魏道︰“告知辛朗,阿蘿思念蒙蚩、積郁成疾。若有音訊,且透露一二。”

    阿蘿于辛朗,雖然意義未明,但遠比肅王的名號更具分量。肅王府中人查不出的,換作阿蘿的名頭,興許會有進展與突破。

    川連不知內情,先是一怔,才低頭稱是。

    談話至此,蒙蚩之事暫時告歇。

    恰有微風拂來,搖動庭前草木、紅花錦繡,振出聲響沙沙、塵囂淺淡。

    魏低目,打量花草半晌,便提步,離開尋香閣。

    川連跟隨其後,眼中憂慮不減分毫。

    魏行路,頭也未回,道︰“有話要說?”

    川連滯了須臾,才道︰“屬下不知當講不……”

    “直說便是。”

    “屬下听聞,您與王傅有些誤會。”

    魏步伐一頓,只瞬息,又落地前行。

    川連見狀,斟了措辭,續道︰“王傅曾為監察御史,最為蛇口佛心。他言行之間,或有沖撞殿下,殿下不必太過在意。”

    昨夜,他返回謹德殿時,正巧將周文成最傷人的話听入耳中,一字不落。

    ——老夫惜自己熱血錯付,被你曾經的抱負迷了眼楮。

    對于這話,川連並不認同。他想肅王府上下一心,皆是為魏的能力與志向所折服,而阿蘿之事與大業無關,本也不該相提並論。

    豈料,魏勾唇,道︰“王傅說得不錯。”

    川連一怔,不解其意。

    魏又道︰“這段時日,本王所為之事,確實不應當。”

    听見這話,川連既驚訝,又欣慰。

    盡管阿蘿誠善,他依然認為,魏理應專注奪嫡,不可虛度光陰。如今看來,魏仍是那個令他信服的肅王,斬鋼截鐵、知錯能改。

    便道︰“殿下放心。”

    “王傅自台山書院歸來當日,已將述職狀交呈大成殿。”

    ——台山書院,位處上京城外、台山之上,建于魏十六歲時,至今已過六載。

    “眼下,春闈已過半月,待到杏榜揭曉,書院又將舉行台山宴,以賀學子取中。雖然殿下不便出面,但據王傅所言,眾學子感激殿下,仍有心邀殿下列席。”

    提及台山宴,魏挑眉,正要開口,步伐卻忽然一頓。

    川連不解,隨之停步,打量貴主。

    只見魏鳳眸黑沉,氣勢如尖鋒透骨,視線直逼不遠處,似要將眼中所見燒成灰燼。

    川連心驚膽戰,不知他看到什麼,順勢瞧去。

    視線盡頭,杜松正在行路,摩挲著手中藥皿,步伐輕快。恰在魏凝視的瞬息,他似乎有所感知,扭頭看見二人,霎時白了臉,踉蹌趕來。

    “小人參見殿下!”

    魏笑,異常和煦,道︰“心情不錯?”

    杜松心里發毛,又不敢扯謊,便道︰“回、回殿下,還好。”

    魏又笑,眸里寒得像冰。

    此情此景,令川連、杜松二人分外茫然,不知肅王為何突然動怒。

    疑惑間,忽听魏道︰“拿來。”

    二人怔愣,循著魏視線,看見那只小巧的藥皿。

    ——是阿蘿的東西。

    刺鼻的酸勁兒當即直沖顱頂。

    杜松忙呈上藥皿,震聲道︰“殿下請!這是阿蘿娘子專程為殿……”

    話未說完,魏掀目,涼涼睨他。

    杜松當即閉了嘴。

    魏伸臂,將藥皿奪入掌中,五指緊收向內。

    川連、杜松只听咯吱一聲,竟是魏將瓷皿擰出細響,宛如悲鳴。

    藥皿柔潤,仿佛少女掌溫尚存。

    如此觸感,令魏越發躁郁。

    此前,他自詡清醒,知她不存情意,便有心退卻,不欲與她相互折磨。但在此刻,他難以自控,捏緊藥皿,如要將她一雙小手也攥入掌中。

    杜松待阿蘿,曾輕慢、欺騙、欺辱。而阿蘿以德報怨,為杜松送去敷藥。

    誰知,到了他這兒,她為他上藥就成了一場交易。

    魏當真恨極了阿蘿,恨她一顆玲瓏心,如此漂亮干淨,卻沒有絲毫存著他——可正是這顆招他恨的玲瓏心,好似烈陽灼目,惹他半點挪不開眼楮。

    他閉目,強按心緒,于原地佇了半晌。

    其余二人在場,戰戰兢兢,無不收聲斂息,大氣也不敢喘。

    終于,魏睜眼,收藥皿入懷。

    他轉目,瞟杜松,手臂一撈,將少年捉至面前、逃脫不得。

    杜松顫巍巍,尚未開口,便听他道︰

    “本王有事要你辦。”

    ……

    阿蘿學習越語一事,進行得分外順利。

    她本就識得越文,又認真、聰穎,便跟隨聶若山,將《廣韻》學了不少。

    之後,阿蘿返回配殿,接上阿萊,又往後花園去。

    蒙蚩告訴過她,學習語言,最忌畏畏縮縮、不敢開口。因此,她想尋個安靜地界,將今日所學張口說說,權當練習。

    她挽裙,在後花園內踱步,左顧右盼,選定一方蓮池。

    正值春日,池里綠葉滿盈、不見蓮荷。倒是有不少鯉魚,棲息池中,斑斕嬉戲。

    阿蘿停留池邊,任阿萊纏腕。

    她輕咳,鼓起勇氣,道︰【東。支。齊。魚。[1]】

    “撲通!”池鯉忽然一躍。

    阿蘿被奪了注意,睜眸瞧去,便見鯉魚回落水中,消失得再無蹤影。

    她莞爾,心生歡喜。從前,她只在書里讀過如此情形,不曾想親眼見時,竟有這般驚艷。

    可魚字之後,是什麼來著?

    阿蘿腦內一截,顰眉追憶半晌,仍未續上。

    思索時,人聲忽起︰【模。[2]】

    阿蘿回頭望去,便見一名老翁負手走來——青衫,冷肅,瘦削,筆挺,正是那日與魏先有爭執、又對坐相談之人。

    她張唇,正欲道謝,又想起自己還沒學過,只得滯在原地。

    卻听老翁道︰“小娘子不必客氣。”

    ——是巫語。

    阿蘿回過神,忙道︰“不行。阿翁,您幫了我,我一定要謝謝您的。”

    老翁頷首,嘴角微翹,弧度難顯。

    他上前,來到阿蘿身邊,道︰“老夫周文成,乃肅王府王傅。娘子只管當老夫是……肅王的先生。不過一介俗人,不必與老夫多禮。”

    不待回應,他抬臂,自後取出什麼,遞給阿蘿。

    是一串糖葫蘆——顆粒飽滿,糖霜晶瑩,色澤艷紅,令人垂涎欲滴。

    阿蘿驚訝,道︰“這是給我的嗎?”

    周文成頷首。

    阿蘿喜出望外,眸里聚起清光,便以雙手接過,握緊細棍,動作小心翼翼。

    “多謝阿翁!”她道。

    她從未見過真正的糖葫蘆,今日還是第一遭。連帶腕間的阿萊,都立起頭頸,盯著糖葫蘆瞧。

    周文成捋須,嘴角又翹少許,道︰“小娘子可還喜歡?”

    阿蘿點頭,不再看糖葫蘆,而望周文成,誠懇道︰“多謝阿翁,我當真很喜歡。”

    “可我沒有好物件,不知怎樣才能報答您。”

    周文成聞言,失了笑,心間嘆息。

    他沉眉,道︰“無需報答。是子玉虧欠你,該由他來向你賠罪。”

    提及魏,阿蘿眸光一顫。

    她垂首,握緊糖葫蘆,如實道︰“我也這樣想。”

    許是自老翁身上,讀出與蒙蚩近似的氣息,她倒比平時說得多了——

    “他不該冷冰冰地說話,不該凶巴巴地吼人,不該一點兒也不考慮旁人,不該待人不誠,不該不讓我走,不該用我阿吉來逼迫我,也不該……使用我。”

    周文成听罷,並未作答,只與阿蘿並肩,瞰向池水。

    眼前,錦鯉四處游曳,尾如織縷。

    阿蘿望著鯉魚,也不說話,手里的糖葫蘆紋絲不動,半口都舍不得吃。

    良久,才听周文成道——

    “他變成這般模樣,並非存心而為。”

    阿蘿不解,看向周文成,道︰“阿翁,我不明白。”

    在她看來,魏是何種模樣,全憑他心意。旁人都畏懼他、都要听他的,沒人能質疑他、影響他、決定他。是他,決定了他自己。

    听杜松說,魏人不壞,只是嘴上嚴苛。可她不懂,既然人不壞,為何不好好說話?

    周文成沒看她,仍聚于池內,神情薄淡而悲憫。

    他道︰“阿蘿,你瞧瞧。”

    “這池里的魚,過得可還順意?”

    阿蘿低頭,見錦鯉游竄,便道︰“順意呀。”

    “它們曬曬日頭、躲躲蓮花,嚴冬來了,就睡睡覺。我在書里讀過,這是觀賞的家魚,平日也沒有外人來捉它們,很安全的。”

    周文成頷首,自懷里摸出小包,取出一把細米。

    他道︰“那你再看。”

    言罷,他振臂,將細米盡數灑往池中。

    “嘩啦——”水波翻涌。

    阿蘿的視線緊隨而去,瞧見錦鯉前赴後繼、競相爭奪。

    這些魚兒,方才還懶怠、憨厚,此時為爭食物,竟變了模樣、來勢洶洶。

    只見一條烏鯉,因太過瘦小,被一條胖鯉掃開。又見一條紅鯉,趁兩鯉相斗,搶走食物。更有一條長闊的金鯉,咬住同伴的軀體,硬生生將之自米邊扯開。

    境況慘烈,令阿蘿心生悲憫,不禁別開雙眸。

    周文成不語,只捋須,一下又一下。

    待池內粼波停歇,細米已蕩然無存。落敗的魚潛往葉下,饑腸轆轆,休養生息。

    只听周文成道︰“蓮池之中,米少魚多。”

    “池里的游魚,若要存活下去,必須竭其所能、盡其所用,拿出十成的狠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纏蘿》,方便以後閱讀纏蘿第31章 池中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纏蘿第31章 池中鯉並對纏蘿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