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夠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平台,自身能力才是支撐一個人走的更遠的核心要素。
真正的“鐵飯碗”其實是你的能力和你的價值,一個有能力的人走到哪兒,都能做到不懼、不驚、不恐、不慌。
……
公園中心區域內有一棵大榕樹,樹冠奇大,覆蓋了一大片樹蔭,司朗來到了大榕樹下,在一張椅子上坐下。
早上來公園的時候,買五個包子,一大瓶礦泉水。早餐吃了兩個包子,本來留下三個午餐吃,因為躲雨,給忘了。這會兒感到肚子餓了。
顧不得公園里行人的目光,司朗像餓狼似的啃起了包子……
仔細想想,在失業後這三天,也並不是沒有一點兒重新就業的機會,都是季樂斌和張蘭他們幫助牽線介紹的。
但司朗計算了一下每個月的支出後,選擇了婉言謝絕。
每個月的房貸就得還8000多,加上家里每個月的所有開支,每個月的薪酬必須大于一萬五千才能基本維持,即使是等于一萬五,也非常勉強。
過日子不像做銷售計劃列表那樣,所有的事情能提前想好安排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突然冒出一個需要花錢的事情來。
何況做好的銷售計劃,有時候還得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
在給司朗提供工作機會的公司里,最多的一家也就開到一個月一萬塊錢,扣除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後,還不夠繳房貸。
所有公司在面試時的說辭幾乎一致︰以你的資歷、經驗以及工作能力,遠遠不止我們給出的這個價錢。
但是沒辦法,這年頭企業經營風險太大,業務不好做,每一個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實在給不出太高的薪酬。
要不你先干著?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有合適的再做調整?
司朗想了想,不能先干著!
明明知道入不敷出,即使去了,也不能專心工作,干不了多久又退出。
這麼折騰來折騰去的,不但對不起熱心的介紹人,于人于己都不好。
自己現在才三十五歲,職業生涯還得繼續。
三天兩頭換工作,人家會怎麼看你?
一心只想著錢多,一點兒職業精神也沒有的人,今後還怎麼在職場混?
任何一個正規的單位,也不願意招這樣的人……
司朗有一點不錯,自從工作以來,一直有一個自我療傷的方法,就是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常常會像阿q似的,自說自話,自圓其說。
在失業的這幾天時間里,他對著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再怎麼狗娘養的日子,再怎麼難熬的艱難,都會過去。也必將過去。
他總覺得,目前自己的情況並沒有像其他失業者那樣,真正到了山窮水盡的末路,許多痛苦都是自找的。
司朗坐在大榕樹下的椅子上,啃完了包子之後,喝干了瓶子里的水,抹了抹嘴,站起身子,向著南大門走去。
當他回到家里,看見林雅蘭和馬欣兩人站在客廳里,用憐憫的神態看著他的一霎那,心里的那種滋味兒和面部表情的尷尬,是過去三十五年來從未有過的。
他對他倆微微一笑,走到沙發邊坐了下來。他心里頓時明白︰他倆已經知道自己的處境了。
林雅蘭和馬欣什麼話也沒說,一左一右靜靜在他身邊坐下。
他拿起一支煙,正要點燃,馬欣奪過他手里的打火機,為他點燃了煙,接著自己葉點了一支。
司朗笑著問道︰“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我約了馬欣去dnx找艷艷,到了你們公司就全都知道了。”林雅蘭說道
“公司怎麼樣了?”
“正在清盤,能賣的都賣了。華夏電力項目的款回了一些,但無濟于事。”馬欣說道。
“艷艷怎麼樣?見到季樂斌了嗎?”
“見到了!兩人挺好的,季樂斌說︰過去總覺得整天飄著,現在反而心里感覺踏實了許多。”
“那就好!”司朗苦笑著搖了搖頭。
“我到燕京的那天夜里,張蘭給你發微信,說的就是這事兒吧。”林雅蘭問道。
司朗點了點頭。
“這麼多天了,你可真藏得住,你為什麼瞞著我倆?不拿我們當哥們了?”馬欣問道。
“哪能?就是不想讓哥們為我擔心!”
林雅蘭在一旁說道︰“這年頭,看來沒有誰比誰更容易,但日子仍要繼續。這些天我在家想了,既然老天爺不肯賞打工的飯吃,而現實又逼迫得趕緊找份事情做,人生難得幾回搏,要不咱們自己創業試試……”
記得第一次裁員那會兒,離開dnx公司的一位高層領導,在跟幾個失業的同事喝酒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活法是不冒險的!但在我看來,一輩子呆在一個地方,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拿著一份死工資,這才是最大的冒險。所以說來說去,還得自己創業。”
司朗當時根本沒把這句話放心里去,直到自己失業了才明白。
關于創業,那可是拿自己的全部家當去賭啊!完全是置自己于危險境地。
如果自己一個人,沒有任何壓力,創業失敗了也不怕,大不了從頭來就是。
如今,即使自己要創業,也要等林雅蘭找到工作以後再說,否則讓林雅蘭跟自己一起創業,風險太大了。
�砥黕椹棡ˍ芘p心輳 岵揮勺災鞅淥說摹 br />
別說現在,就說二、三十年來,在燕京中關村那個彈丸之地,每個月有幾百家公司倒閉,每個星期又有幾百家公司新開業。
無數創業者前赴後繼,基本九死一生。
要不,社會上怎麼會有流傳著一段最惡毒的罵人對話︰“你是創業的”,“你才是創業的”,“你們全家都是創業的”。
剛想到這兒,司朗的手機響了,是陳鐵打來的。
陳鐵在電話那頭說︰“頭,我今天上午去了中關村,和之前熟悉的一家電腦公司談妥了,這家公司的老總姓胡,他說認識你。我已經決定在這家公司先干著,一家二十幾個人專門組裝兼容機的公司。明天就正式上班,頭餃是銷售經理哈。
每個月基本工資5000,每天自己跑客戶、找客戶、拉客戶,拉來的兼容機單子,如果自己組裝,每台利潤提取30,如果是公司技術員幫助組裝,每台利潤提取15。
我算了一下,生意好的話,基本工資不算,每天就能賺一千左右,最差的情況,在市場里拉上門的客戶,每天也能賺3500。比咱們以前跑大客戶輕松。”
“姓胡的老板,裝兼容機的,你說的是新源公司?”
“是的。”
“總算邁出了第一步,陳鐵,祝賀你了!”司朗說道。
陳鐵在電話里長舒一口氣說︰“先干著吧,總比一直吊著好,否則會讓我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很沒用。”
陳鐵在電話里對司朗給予的疏導和勸解表示感謝。
接著,陳鐵在電話那頭關心的問道︰“頭,你怎麼樣了?找到新工作了嗎?”
司朗回答道︰“還沒了!”
“胡總說,新源公司要招一些像我這樣裝兼容機的,劉飛,馬國成、姚建東他們幾個都準備過來,你願意來試試嗎?要不有空過來瞧瞧也行。”陳鐵關切的問道。
司朗笑了笑︰“算了吧!我另想辦法,謝啦!”
人啊!勸人的時候總是頭頭是道,各種可能性和預設方案擺的清清楚楚,大道理與現實性結合的恰到好處而且有條有理。可是,一到自己就不靈了,依然在各種選擇里面糾結。
所以說,許多人一生中唯一活明白的時刻,就是勸說別人的時候。
林雅蘭立刻問道︰“誰找到工作了?”
放下電話,司朗把陳鐵找到工作的事情告訴了林雅蘭和馬欣。
“這個工作不錯!我喜歡!一個月能賺三萬左右呢!我這幾天思來想去,要麼創業,要麼去做一線銷售。司朗,告訴陳鐵,我也去!”林雅蘭立刻跳了起來。
馬欣在一旁驚奇道︰“你是做過總監的人,又這麼大的年紀了,怎麼會有這個想法?”
林雅蘭不悅的對馬欣說道︰“這麼大年紀?我看上去很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