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68章 第68章殿前請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MM豆 本章︰第68章 第68章殿前請賞

    崇文堂里, 田永奕奕而來,從畫架上取下幅百農秋收圖,用細繩收緊。

    “田師弟取畫何用?”程思恰好在崇文堂里, 見此道。

    田永未多加思索,如實道︰“裴師弟想借回去一賞, 我拿去。”言罷,欲離開。

    “且慢。”程思攔住了田永, 語氣變得生分,言道,“這幅畫屬崇文文社所有, 豈一個游學學子想借就能借的?田師弟有私,縱使拿來當順水人情,也該同我們幾位師兄弟商量罷?”

    田永牢牢攥住畫卷, 並不退讓,道︰“畫中所作乃太倉州秋收之景,裴師弟父親為太倉州知州, 借與拿回去一賞有何不可?……究竟我有私,程師兄有私?”

    自打上回爭執後,田永和程思之間日漸不和。

    “倒不不可, 我亦並無私,只凡事該按章程辦事,否則設立文社何用?”

    “莫拿這些虛的我打馬虎眼。”田永承諾道,“此畫由我借出,若出了半分差池, 一應由我承擔全責,或賠付畫作,或踢出崇文文社, 皆由諸位師兄了算。”

    程思收回手,不再攔著田永,道︰“田師弟,我們認識有六年了罷?莫不六年抵不短短六個月?田師弟當真要為了一個外人,與師兄們鬧掰嗎?”

    又道︰“裴少淮只個客,終究要回到京城,兩年後,將你春闈里的對手,田師弟就沒有半分防備之?”

    前一句話,本讓田永里有些愧意。

    當程思出後一句時,田永憬然有悟——師兄弟之間的情感已經不夠純粹了。

    田永應道︰“程師兄當知曉,背而馳,時日愈長相隔愈遠。”若論春闈對手,崇文文社其四人也田永的對手,難不成要提防著?天底下哪個狀元防人防出來的?

    田永沒有同程思爭論這些,帶著畫離去了。

    ……

    “田師兄,南居士從何時開始文社寄稿的?”

    田永想了想,道︰“好似早幾年就曾有,每年三三兩兩的,總要遇見好文章才能勞動筆。自打北客來稿後,則月月可收到的評語……可見南居士同我一樣,極欣賞這位北客生的。”田永臉上略帶驕傲之『色』。

    裴少淮謝田永,帶著畫回到家中,展開畫卷,懸于牆上。

    負手佇立牆前,微微仰頭,靜靜地看了許久。並不精通于畫道,只從芒山寺吳道學些淺顯的用『色』、筆法而爾。

    故此,賞畫的本事亦十分淺顯——好看,或不好看。

    眼前這幅畫屬于好看的,看著賞悅目,畫中的農戶個個蘊含著一股勁兒,讓人覺得一切事情會慢慢好起來。

    這種帶有盼頭的感覺讓人很舒服。

    余下的,裴少淮只能怪自己賞畫的眼力不夠,看不出個所然來。

    裴秉元從衙門回來,看到這幅贊頌太倉州秋收的畫作,喜溢眉梢——被百姓贊譽一層意思,被讀書人贊譽又另一層意思。

    也負手佇立牆前,與兒子一起賞畫。

    靜默。

    “此畫,至少出自兩人之手。”

    裴少淮驀地轉頭望父親,臉上略驚訝好奇,又想起父親埋頭書房幾十年,有些賞畫的愛好,自然懂得比多一些。裴少淮道︰“父親何出此言?”

    裴秉元指著畫上首詩︰“題字筆劃之末微微分岔,帶有筆鋒,應當寫字時奮筆直下,驀然勾腕抬筆,戛然而止,方能得此瀟灑筆鋒。”

    裴少淮頷首,寫字一道已得小成,理解這樣張揚的筆法。

    方才只顧著看畫,倒忘了畫上有一首詩。

    裴秉元又指著畫中稻穗道︰“而作畫時,畫師筆筆畫滿,筆觸極細,方能勾勒出稻穗的細節,可見其『性』子又細又穩。”

    最後道︰“字如其人,畫如其人,文亦如其人,由此可見畫和詩分別出自不同的兩人之手。”

    裴少淮了然。將南居士的事一一與父親听,然後道︰“這樣一位學淵博的學者,在甦州府里總會留些蹤跡罷,依父親之見,南居士會何人?又當何處去尋?”

    裴秉元踱步思忖,道︰“未必就在甦州府內,或周邊其府州,或小住于此,皆有可能。有此見識的學者,有意隱匿自己的份,又豈會讓你輕易查到?”

    “父親分析得,孩兒太急了。”失了分寸。

    裴秉元拍拍裴少淮的肩膀,安慰道︰“如所言,莫急,時日長……若有緣,這位南居士自然會來尋你的。”

    ……

    ……

    冬日江南天氣好,霜後仍見萋萋青草,枝頭不見落葉,粗一看,讓人為北境里的春日。

    光景雖好,但該有的寒意不會少半分。寒風呼呼從北而來,又摻上江的水氣,從衣領鑽進衣袍里,縱使再厚實的衣裳,抵不了這濕寒的冷氣。

    京來信,徐瞻隱晦提醒岳丈,朝廷了春日就會下旨,諸多臨海州縣將準予開海,允許商賈出海行商,太倉州在此列。

    趁著冬日農閑,裴秉元召集百姓,家家戶戶出人出力,牢牢把住了個破舊碼頭,開始重修。

    若家有余糧,日子有盼頭,父母官許們揚州繁華,誰又懼冬日海水之寒?干勁十足。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

    裴秉元每日出門前,林氏欲為披上白貂披風,裴秉元解釋道︰“我要去舊碼頭看看,若穿著錦衣玉袍,總不好……冷就冷些罷,我抖一抖就好了。”

    林氏不好多勸,道︰“晚上記得回來吃口熱乎的,別整日在外頭對付。”

    “我省得了。”

    半日去,裴秉元這日午後早早就回來了,臉上洋溢著笑意,一進門就喊道︰“夫人,快去準備筆墨。”

    林氏省得有好事,猜出了幾分,速速準備好筆墨,取來了空折子,邊研墨邊道︰“京城里下旨了?”

    裴秉元點頭,笑著應道︰“我可聖上賞了。”

    年終歲末,外派官員當年取得好的功績,理應賞賜,多賞官升品為主。裴秉元年頭的時候剛剛升了一品半,總不好連著繼續升官,但上任這一年功績不俗,必須嘉賞,故此有賞一。

    裴秉元下筆寫道︰“……府上母病重多日,微臣不孝,遠在江南之地,民事為重,當不負聖上所托,故未能返京伺候一二……”

    “……母秋日受寒咳嗽不已,冬日恐怕加重,月有望朔圓缺,芸芸眾生總有歸處,微臣惶恐……”

    “……三女若竹自幼教養于祖母膝下,方得如此品『性』。如今祖母病重,尤為思念孫女若竹,念念夜夜不忘,若竹亦盼著到祖母跟前盡孝一二,表教養之恩……”

    “……大慶素忠孝為人之要義,微臣叩請聖上開恩,準許女官裴若竹出宮,解祖孫相思之愁,廣天下之孝道……”

    裴秉元寫得極認真,幾易其稿,閱讀數遍之後,才開始謄抄。

    地上落滿了寫廢的折子。

    ……

    ……

    裴秉元的折子快馬加鞭傳回京,置于聖上案上。

    這日,聖上在御書房批閱奏折,邊內官持著白浮塵,稟道︰“聖上,安平郡王府鎮將軍送嫁歸來,在殿外听候著。”

    聖上撂筆,道︰“傳。”

    “傳鎮將軍燕承詔覲見——”

    燕承詔沒穿從一品鎮將軍的華服,反倒穿的南鎮撫司緹帥的官服,三品。

    內官的一聲傳召讓驀地醒神來。燕承詔為錦衣衛之首,極少思緒飄忽不定,方才個例外。

    只因入宮前父親對的番話——

    “此番進宮,你務必聖上請賞賜婚,求娶景川伯爵府三女裴若竹,結紅葉之盟。”

    “裴家已經拒了,父親何必執意于此?”

    “只需聖上開口賜婚,裴家拒與不拒又如何?”

    “裴家已非昔日。”想的,裴家不會乖乖就範的。

    “裴家若昔日不變,我又豈會籌謀你與之結親?此番結親于郡王府唯有好處,你無需顧慮重重。”

    燕承詔原想于自己有甚麼好處,可沒,已然知曉答案。父親言罷便離開了。

    燕承詔收回思,闊步入殿,中已經拿好了注意。

    “微臣叩見聖上。”

    “承詔,此番辛苦你南下一趟。”聖上語氣和緩,道,“你立了功勞一件,朕許你賞賜,你想要甚麼?”想了想,又,“你年歲不小了,怎未成家?”

    燕承詔中一凜,為何未成家?

    興許因為子遲遲未能替王府生出長孫罷。如今生了,也終于該成婚了。

    應道︰“男兒有志,不拘于一時。”

    “可有儀的姑娘?”聖上似乎也有意為賜婚。

    “稟聖上,尚無。”燕承詔緊接著快速道,“微臣想好了,請聖上賞賜。”有意略賜婚這一話題。

    “罷。”

    有些念頭一旦在頭滋生,邊所有事將成為證據,一件件一樁樁印證著一個事實——燕承詔確實處泥潭當中而不自知。

    倒也果決,道︰“微臣年歲已滿,叩請聖上賜府另居。”

    燕承詔得決絕,可聖上似乎並無太大的意外,沉默了幾息,道︰“你可知依照祖規,父母尚在,朕不可賜你府邸?若準許了,緊接而來的將懲戒,你可想好了?”

    所謂懲戒,便爵位從鎮將軍降一級至輔將軍。

    即便賜府另居了,也不見得斷得干淨。

    “微臣想好了,請聖上恩準。”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方便以後閱讀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68章 第68章殿前請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第68章 第68章殿前請賞並對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