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1626

第一百三十八章失落的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青蟲月二 本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失落的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失落的人

    王穿也不知道怎麼就回到了信王府,在自己的小院之內獨自坐著,魏虎與魏ど此時已不必在他身邊,因為查案子的事已交與了妙相神僧,他們都去向妙相神僧匯報了,此時的王穿只是一個不受重用之人。

    塔讀小說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若說選秀女是一件比查案更重要的事,直接關乎皇上、及五位王爺,可一般而言這種事大體上都是女人的事,管這種事的一是皇後娘娘,接著的就是司禮監太監,所負責的部門也是禮部。

    而禮部是一個十特殊的部門,其主要職責是掌管天下禮儀、祭祀、貢舉、外交等事宜,若是說起來這個禮部其實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部門,能做為禮部尚書的也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禮,學識淵博之人。

    因為外交就是與外國的交往尚無實權之外,那麼貢舉就非同小可了,相當于現代的教育部,掌管著全國的科舉考試,同時還負責皇帝、太子、皇子等皇親國戚的婚事喪嫁娶,還掌管著太學院、國子監等全國的最高學府,當然也負責先秀女之事了。

    而且禮部在選擇太子,或是皇位繼任者是比其它部門更有話語權,要當皇帝自然也繞不開禮部了。

    但此時的禮部對于王穿來說卻並不感興趣,為皇上選秀女最後的權力一定還是留在皇後娘娘及司禮監王體乾手中,而他就是一個跑腿的,因為這兩人實在不方便處理一些關乎女人的事,所以才會相中了王穿來辦理。

    而監斬听起來到是一個實權讓人害怕的事,但此次監斬的是一千多來路不明的倭國人,所以對于大明朝來說影響並不大,那也只是一時快活而已,甚至于還會給自己身上帶來污穢之氣,讓自己成為一個儈子手,受世人唾罵。

    所以王穿中午飯簡單吃了之後,就獨自坐在院內,一直心事重重的。

    府里的丫頭見此情形也不敢過問。

    “統領大人,為何又如此低落,听聞皇上又給你重任所擔,難道你真的不願意為皇上為娘娘辦事嗎?”

    玄靜還是走了進來,她陪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自然要留她吃一頓飯了,畢竟皇上已同意讓王穿來給他辦理選秀之事,這對她而言到是實現了心里的想法,所以對于玄靜也是有感激之心。

    “靜兒,你回來了,娘娘留你在皇宮中用膳,這可是沒有多少人有的福氣,不知皇後請你吃的是什麼山珍海味。”

    王穿並不說選秀之事,反而是拿皇宮中的美食來說事。

    “食不食,人吃東西也只是果腹而已,吃什麼你覺得很重要嗎?”

    玄靜听得出王穿話中之音,但還是十分平和,並不跟王穿計較,反而站在王穿身邊幫王穿斟著茶水。

    “是呀,粗茶淡飯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這都是吃不起山珍海味人的想法,若是吃得起山珍海味,誰還會粗茶淡飯呢?”

    王穿有些自嘲的說著,其實他所想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說粗茶淡飯好的人大部分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沒有本事吃山珍海味的人。

    這在現實世界里這種人太多了,像是魯迅筆下的阿q一樣得不到的東西就會說是不好的,得到了又會四處去炫耀,其實在其內心里總是夢想追逐著那些得不到的東西。

    就好比讀古詩,那些隱居避世的,世人都會覺得這些人大體上都是不得志的,所以他們縱情于山水之中。

    世人讀之總是以世人所懷的心思去理解,所以很難領悟其思想上的真正豁達。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反而會認為他們也跟自己一樣,都是大志難抒,若是享受著榮華富貴,誰還會去山野之中啃野菜,過著落魄的日子呢。

    其實這只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小人作崇而已,世間確實有許多淡泊名利之人,他們的境界是普通世人永遠也無法理解的。

    當然了若是能吃山珍海味而選擇吃粗茶淡飯的人境界又不一樣,可這種人世間確實太少。

    面對選擇其實每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選擇,就好像生活一樣,可以選擇富裕的物質生活,一生為錢而奔波,也可以選擇清淡貧困的生活,一生為靈魂的升華而努力修身。

    可以選擇與大自然同處,也可以選擇紅燈綠火,當然選擇與大自然同處也需要吃飽,這就是老子所言實其腹而虛其志,相對于追求富貴權勢來說,這種生活似乎更容易實現,而追求富貴榮華或許一輩子都得之不到,縱然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非是永久的,和修行自己的靈魂品德,又完全是兩回事。

    “這只是你的想法,為何你覺得所有人都會像你一樣呢?”

    “是呀,像靜兒你自小就在山野之中長大,當然不了解人世了,世道有言‘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如果粗茶淡飯就能滿足了,世間又怎麼還會有錦衣玉食呢?”

    王穿此時的心意就是失落,所以想說一些讓自己振奮的話來激勵自己,這個時候他並不想听玄靜跟他講什麼清靜無為。

    清靜無為顯然與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儒家思想相背,而他剛才所引用也是世人常常自我激勵的雞湯。

    “笑話,既然生如螻蟻了,何必要有鴻鵠之志呢,螻蟻自當是螻蟻,螻蟻有螻蟻的生活,鴻鵠有鴻鵠的生活,它們之間不應該誰羨慕誰。

    鴻鵠之所以有飛越九天之志,那是因為它有翅膀,因為它本就生活在天空,而螻蟻呢本就生活在地上,螻蟻從來也不會有鴻鵠之志,也不應該有。

    鴻鵠自然也不會小看世間的任何生靈,甚至于一只小小的螻蟻,只有懂得此道理之人,它才能真翱翔天地之間。

    就如同莊子說過的鯤鵬,它之所以一翅九萬里,非是顯擺自己所能,是因為只有飛到九天之上,它才能真正的逍遙自游,因為只有九天才裝得下它。

    可一只螻蟻呢,安身立命于地上,只要一個洞穴就可得逍遙自由,螻蟻的逍遙與鯤鵬的逍遙難道有什麼區別嗎?

    你說誰是誰非,天地之間不可以此來定高低,人亦不可以。

    真正的逍遙,在心不在形,在意不在身,你若只是一只螻蟻,縱是讓你去了九天,你真的就逍遙自在了嗎?

    有的人生于廟堂高高在上你覺得他們就可以自由,難道說居于鄉野就沒有了逍遙自由嗎?

    這只是世人把自己的想法付之于世間生靈之中,想借此來為自己**的追求而找借口而已。

    你看世間之花,有貴如牡丹,有艷如月季,有淡如荷花,卻也有路邊不知名的野花。

    它們不會因為牡丹受世人的喜歡而把自己也開成那個顏色,只要是花,到了春天,它們都會綻放生命的顏色,甚至于至了秋天、冬天依然還有菊花與梅花各自開放,你覺得它們就不如牡丹不如世人喜好的其它花了嗎?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pp。

    順其自然,天地自然才會常駐于心,也才能得真正的自然之道,做別人容易做自己難。

    你若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只看著身邊的世人,那麼你的人生只會活成別人生而不是你自己的,你的人生該開什麼樣的花,其實完全在于你的心,而不在于你所見。”

    玄靜依然十分耐心的給王穿講著道理,不希望王穿因為皇上任命的事而影響本心。

    “靜兒,若說依你所言到也不錯,本公子也不敢辯解,可若大家都如此,我看這世道還是回到幾千年前,那樣或者更好一些。”

    王穿此時也是開著玩笑,這也是世人的想法,覺得道家的想法就是避世無為,就是消極的,相反儒家反而是積極的,而他所處的現實世界自然比現在的天啟朝發達幾萬倍還不止了。

    “我可沒讓你回到天啟王朝來的,有些東西你看得只是世情表相,其實縱然是四百年後其實與現在又有什麼區別呢,與二千年前又有何不同,難道說換了不一樣的衣服吃著不一樣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嗎?

    你看這樹,從一棵樹苗長到一棵大樹,這是自然之道,人世也是一樣,可它卻依然是一棵樹,不因為它長得高大了就變成了其它什麼。

    你看那山間的水,它們總是向著低處而流,最後總能匯集在一起,要麼是一片湖,要麼是一片海。

    那你可知道水又從什麼地方來的嗎?

    水從天上來,天上難道真的有水嗎?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pp,歡迎下載pp免費閱讀。

    天上的水來自地上,再落到地上,再流到低處,再飛到天上,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才是道。

    易經中所言即是講天地之間的運行之道,周而復始,所以物不可極,極而必返,你現在覺得四百年之後與現在不同,只是你鼠目寸光不懂天地之間的變化才會有此想,如果你超脫一切,那麼才會知道其中變化的道理。

    清靜無為非是沒有變化,清靜無為是變化的規律而已。

    若不是四百年,是四千年,或是四萬年,那你還會覺得四百年後與現在不一樣嗎?

    上天讓你從四百年後回到今天,其實非是沒有天意,只是你如何領悟而已。

    你之所以如此低落,完全是因為本心受世事影響,其實世事變化也如這天氣一樣無常,若你因為天晴而喜,天陰而悲,那麼你的本心永遠也無法靜下來。”

    (周易,世人說是因為出自周文王之手,所以區別于以前的易經,所以稱之為周易,其實周也可以理解為周而復始,而易其實就是變化與改變的意思在其中。

    比如最早的易似乎叫乾坤易,它的意思就是代表天地之間的萬千變化與改變,而這種變化是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變化。

    所以到了周文王之時,他領悟到了易經的真義,所以把自己所悟所書的易稱之為周易。

    其實周易的稱呼非是現代才有,古已有之,但古人一般不會用姓來名書,要是這樣的話,論語就應該叫孔語了。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pp,歡迎下載pp免費閱讀。

    當然也有此可能,本人也只是自己的想法,不代表就是真義。

    而且後人解易都是在孔夫子等前人的注釋之下解的,所得之易其實已非是真易,而是代表著那些解易之人濃濃的個人情懷的易經。

    這其中最多的就是孔夫子的解釋,所以後世人所解易經其實充其量只能是儒易,而非是真的易經。

    就如同道德經一樣,每個人其實都應該有個人的理解,若能讀懂道德經應該算得上成仙了,但自古以來卻少有人能成仙的,縱然有也少有為世人所知,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前人基礎之上解讀,反而不得其真義。

    一謬謬千里,越讀與原義相差十萬八千里,包括我現在讀道德經再看那些解釋,有時都會覺得可笑,與自己所解差得太多,所以本人現在讀古書,都不看解釋,多讀幾遍,慢慢的心里就會明白了。)

    “哈哈哈說得對,不就是不讓我查案了嗎,其實此事我早有意料,又為何還會失落呢,其實幫皇後娘娘打理選秀女之事也非是俗事,多少人盼著做這事都沒有機會呢,我又如何要如此低落呢?

    更何況,三日後我還要去東廠當監斬官,把那些倭人一起斬了,這是多麼快活的事呀。”

    王穿此時像是走出了心中的沉悶,語氣是輕快了許多,而且帶著些報復心。

    又好像是魯迅筆下的那些麻木的人,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看別人被砍頭,從別人的苦痛與悲傷中尋找自我心靈上的慰藉,卻從來不想,一個人心靈是否自由而悠閑其實完全靠的是自己。

    雖然王穿是來自四百年的天啟,亦非是魯迅生活的動亂年代,可這種劣根性卻一點也沒有改,反而在現代社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並且像傳染病一樣,生病的很多,沒病的很少。

    塔讀小說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可王穿未曾想,他剛才這一氣話說口,玄靜的臉色卻變得不平和起來,她看著王穿,眼中充滿了失望,甚至于帶著一種鄙視的眼神。(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1626》,方便以後閱讀天啟1626第一百三十八章失落的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1626第一百三十八章失落的人並對天啟1626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