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七十七章 撒手 ,【秦瓊抽 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撒手 ,【秦瓊抽 式】

    酒足飯飽之後,張飛放下了快子,一條三四斤重的大鯉魚,此時只剩下一副魚刺。

    酒飯過後,該是正事了,張飛盯著李孟羲道,“羲兒,听二哥說你在鍛刀,咱早先有約,你說了給俺造把好刀,何時給俺?”

    李孟羲愣了好一會兒才想起到底是何時欠了張飛一把刀,那是老早了,當時打黃巾程遠志部之後,回涿州路上,說起刀劍軍中之時,提了灌鋼法。張飛還惦記著這件事。

    李孟羲笑了,他解釋道,“灌鋼之術,某已得其法,再加之包鋼、夾鋼鍛刀術,造得精品易耳。

    只是,于淬火一項,尚有未通曉之處。

    將軍若要寶刀,今明兩日刀便可成,而若要得登峰造極之品,需待某改進了淬火之法之後,方可。”

    張飛听明白了,寶刀能造,但若想要最好的刀,還得等。

    張飛權衡了一下,點了點頭,“那便再等些時日。”

    李孟羲把張飛從上到下認真打量了一番,張飛鐵塔似強橫的身板,臉黑不 秋,豹頭環眼的,一副凶神惡煞能嚇哭小孩的尊榮,話說後世春節之時大門上貼的門畫當中,多是秦瓊敬德,但也有會貼關張二人。

    漢與唐,相可比肩,而唐秦瓊與尉遲敬德,又是勇武可比關張的萬夫不當之勇的絕頂 將。

    演義中講,秦瓊用一對瓦愣金裝 ,尉遲敬德乃用一根竹節鋼鞭,從兵刃足以看出,唐時中原鎧甲防護力與披甲率有極大提高,因而催生了很多鞭 之類的破甲鈍器。

    說來,戰斗之時,鞭 破壞力遠比刀劍大,刀劍有靈活的優勢,可刀劍對上著甲單位破壞力有所不足。

    想到這里,李孟羲對張飛又道,“三將軍,這造刀之事,某本想給將軍造一柄竹節鋼鞭,鞭為重器,長于破甲摧堅,將軍又神力驚人,用鋼鞭必能如虎添翼。

    且,鋼鞭撒手可飛,可為飛馬斬將利器,此非刀劍所能。

    某以為,鋼鞭比刀劍更好,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張飛思考了下,撓了撓頭,一臉不耐,“麻煩!你把刀跟鞭都給俺做了,做倆,不就妥了?”

    李孟羲一愣,開心笑了,“哈哈!成!鞭與寶刀都做。”

    說罷,李孟羲目光轉向關羽,李孟羲把關羽也上下打量一番,然後說到,“至于關將軍,某意打一柄或是一對瓦愣金裝 。

    這 與鞭大抵相似,亦是破甲鈍器,與鞭一般, 亦可飛擲傷人。

    某知有【撒手 】絕技,臨敵之時,飛 擊敵,發無不中。”

    李孟羲年齡尚幼,弱的跟個豆芽一樣,他還說起沙場武技來了,關張二人皆側目。

    見兩人大有興趣,李孟羲繼續道,“【撒手 】若用,關鍵在于迅疾如電,而要迅疾如電,出手亦必迅疾,要出手迅疾,關鍵,在兵刃攜帶。”

    關張二人听得投入。

    李孟羲繼續說著,“兩位皆善騎戰,應當知曉,副兵不管攜于腰際還是置于鞍側,取之略有不便。

    而鞭 沉重,若懸腰間,拖累矣。”

    “再問二位,飛兵擲敵,當用何手法?”李孟羲問向關張二人。

    關羽皺眉沉思了一下,拿手比劃了一下,道,“若是以步字飛戟擲人,低手取戟,抬手,後仰蓄力,再 力甩擲而出。”

    看向張飛,張飛也道,“俺也如此。”

    李孟羲點了點頭,“便是如此。要發戟,還要低手取戟,還要舉戟,還要後仰蓄力,而後放能擲出,舉止繁復,拖延緩慢。”

    “關鍵,便是此處。如前所說,鞭 沉重,腰攜拖累。可若不腰攜,能放何處?”看了看思索狀的關羽,又看了看張飛,李孟羲自揭曉了答桉,“不如放在,肩後,以背負之法攜之。如此,便無有腰攜之拖累。”

    “肩負之法另有妙用,兩位方才說,若用飛戟,取戟時要低手拿戟,而後仰手舉高。

    若鞭 背于 後,兩位再想想,此時,取鞭 飛敵,當是如何動作?”

    關羽若有所思的,不由抬手將手伸向肩後體悟了一下,關羽恍然大悟,“是了!”關羽眼楮一下大睜,“鞭 負肩,飛擲殺敵之時,手一抬,恰好手高,取 抬手後仰一氣呵成。

    如此,既省了低手拿取一步,手踫 剎那,便恰是利擲拔 甩擲之勢,一點未有耽誤!”

    關羽已經了然,背負飛 術的優勢何在。

    簡單來說,無論何種飛擲兵器,只要想有殺傷力,必須把兵器舉起手向後仰,然後甩開手臂用力飛出去。

    而如刀劍,刀劍輕盈,飛出去力道不夠,也飛不遠。

    且刀劍過長,在腰里還好,要是背到肩後,那要是想拔劍,就別扭了。

    腰間的飛戟,要想取出投擲傷人,第一步,得低手拿戟,戟在手中之後方能進行投擲動作。

    而鞭 背在肩後,就不需要多余的一步低手拿戟了,直接拿 的動作和蓄力的動作同時完成,省了許多時間。

     在肩後,拿 該怎麼拿?

    得手抬起抬高,伸到肩後。

    而投擲短兵傷低又是怎樣動作?得手抬起抬高,手向後伸,蓄力。

    背 式,取 和投 的動作重合了,一模一樣,因而,在手動的剎那,便為投擲蓄力之時,手踫到 之時,也就是 擊發之時,拿取蓄力,一氣呵成,故此,飛 乃極迅疾動作最少的飛擲傷人手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撒手 ,【秦瓊抽 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撒手 ,【秦瓊抽 式】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