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六十三章 溫煮脫色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我夢 本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溫煮脫色法

    按李孟羲拆分,曲轅犁可以拆分成犁首,犁鏵,犁臂,扶手,犁台多個部件,而每一個部件大小材質形狀安裝角度都都是測試點,照如此測試,勢必繁瑣。

    測試犁首一項,李孟羲令鐵匠們把各自打造的犁鏵拿過來,共有犁鏵七個,六個都是跟普通犁首一樣,剩下的不一樣的那個顯得尤其巨大的是一個凸稜的三角稜形犁首。

    看了鐵匠們的打造的作品,李孟羲覺得,雖然來說,匠人們的確經驗豐富且多有智慧,但尋常匠人畢竟想象力貴乏了一些,匠人們大多只能想到打造普通犁首,而像箭頭形的,梭形的,沒人能想起。

    七個鐵犁首中,唯一值得測試的是最大的那個巨大的三角凸稜犁首,將其安裝到曲轅犁上之後,再套上牛開始測試。

    冬日的土凍的很硬,老牛伸著脖子賣力的在前邊曳著,犁隨著向前的拉力,深深的沒入了土中。

    隨著測試下去,李孟羲沒發現這個特殊的犁首到底跟其他普通犁首比到底有什麼優點,反而他倒是看出來了,因為鐵犁首太大的關系,大的跟個斗一樣,犁地的時候吃土太多,牛的力量又有限,吃土太多的話老牛拉不動。

    果然,犁首大小是會影響犁地效率的。

    而到底犁首多大合適,李孟羲從直犁來判斷,大漢的直犁因為結構不科學,對力的利用效率不高,所以犁首較小,犁土不深。

    而曲轅犁對畜力的利用率更高,能犁的動更深的土,所以可以用大一些吃土深一些的犁。

    所以,曲轅犁犁首的大小肯定得比大上一些。

    于是,李孟羲對一眾鐵匠說到,“諸位都知直犁大小多大吧?比照直犁,曲轅犁犁首大上一些,大上約莫三分之一便好。”

    交代完了大小,李孟羲再一想,還有紛雜犁首形狀得安排。

    李孟羲認為比較高效的犁首形狀可能有箭頭形的,梭形的,流線形的等等。

    而箭頭形的話,箭頭卻也有各種各樣,李孟羲索性去了一趟軍械倉庫,把存放著的箭失扒拉出來,找到不同的就挑出來,到最後發現,箭頭的類型很是復雜。

    諸多箭頭中,有鏟形的箭,有三角銳形的,有破甲錐,破甲錐是稜錐形狀,還有月牙形的箭,有的箭箭頭跟柳葉差不多兩頭細中間略寬的縴細形狀,還有的箭,姑且稱之為片箭,箭頭很扁很寬。

    再有的箭頭,箭頭活像一個頂端磨細的鐵棍,像一個針,姑且稱之為針形箭。

    這些都是鐵質的箭頭,一大堆。

    除去這些軍用箭頭,還有一些劣質的瓦箭,箭頭乃是犬的牙齒。

    李孟羲拿著犬牙箭看了又看,他想,犁具翻土的時候,是跟牙齒切入食物的原理嗎?帶著彎弧的犬牙狀犁首,到底能有用嗎?

    反正多一個也不多,李孟羲便把犬牙箭的箭頭也納入了測試之中。

    李孟羲抱著一大堆箭離開軍械倉庫,他找到匠人們箭頭分發給各人,並交代鐵匠們按箭頭形狀放大了做犁首。

    “大家都記著,你們所作的所有犁首,略輕點略重點無所謂,但是長短得一樣,寬窄也要一樣。”

    如此要求是因為,對一頭牛來說,犁首重點輕點,多的那三兩斤鐵對牛沒壓力,而犁地時的阻力大小,主要是摟土的多少,摟的土多,自然要重,所以犁的寬窄屬于重要影響因素,寬上一點犁地的時候就能沉上許多。

    箭頭發下去了,鐵匠們每人都要打造其中一種形狀。

    而針對各自的任務,李孟羲另有要求,像是破甲錐形狀的犁首,李孟羲說可以打造兩種,一種完全模彷破甲錐,三稜或四稜,另一種則去掉一條稜,底下那條稜改成平的。

    考慮到犁要在泥土上移動,畢竟不跟箭頭完全一樣,所以或許得考慮移動的影響。

    林林總總算下來,按李孟羲的要求,鐵匠們共得打造犁首三十四個之多。

    犁首可以測試的形狀太多,到犁鏵則簡單了,犁鏵來說,等于一個推板,用以犁地時將翻出的土推到兩邊以開路。

    犁鏵只是一個帶弧度的長鐵片,那麼要考慮的便只有鐵片的彎曲度和長度之類,犁鏵打造十來個弧度長度寬度不同的就夠了。

    再往下,犁臂犁台和扶手三項,則屬于木匠們的工作。

    一切任務分配完,木匠們所需做八種犁臂,四種犁台,扶手按直的彎的,各種度各種角度的,共一十八種。

    總計,需要制作的各類曲轅犁部件,將近百個之多。

    繁重的任務壓下去,又是至少得一天等了。

    一日繁忙後,到夜色降臨,匠人們遠未完工。

    待正月四日,又是一大早,又是剛吃早飯沒一會兒,傳令兵來報,說涿州來人。

    李孟羲和關羽立刻放下了快子出去接洽。

    這次來的是一個車隊,所謂的車隊,只有護衛騎兵數人並馬車一輛,掀開馬車上蓋著的稿席,原來車上拉著的半車酒壇。

    見了酒,李孟羲面露喜色,造紙術推進到植物縴維脫色這一步,活性炭雖能吸附木匠中的色素,但卻不能除點縴維中的色素,又知酒精可以萃取色素,正缺酒測試一下呢,剛好,酒來了。

    李孟羲從車上抱下一壇酒準備打開看一看酒的烈度如何,這是他發現酒壇上貼著一個小布條,布條上寫著字,一看,寫的乃是“與張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第一兵法家》,方便以後閱讀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溫煮脫色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溫煮脫色法並對漢末第一兵法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