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87章 中場會談(十五)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87章 中場會談(十五)

    1942年3月13日3點,趁著夜色再次補齊了雷達與防空火力點的中途島上,重新齊裝滿員的日本6軍緊張的等待著黎明的降臨。

    1個個對空雷達與對海雷達的天線規律的旋轉,搜索來自空中的信號。日本戰斗機因為攜帶了發射器,熒光屏上並沒有顯示日本戰斗機的信號。如果只是從信號上看,中途島上空1片空蕩蕩。

    到了上午8點,陽光明亮的照耀著中途島。海風吹拂過島嶼,地面上散發出來的硝煙氣味、油料以及血腥的味道如同薄霧般縈繞在中途島的日本守軍身邊各處,但是新鮮的海風卻不停歇的帶來舒適的感覺,溫柔又頑強的1絲絲拔除掉戰爭的氣味。

    得知美軍飛機沒有前來進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立刻下令運輸艦將更多設備物資運上中途島。除了強化防御之外,還要盡可能修復跑道。

    戰爭不僅沒有結束,反倒向著更激烈的新階段發展。日本聯合艦隊的目標從來不是守住中途島,而是佔領整個夏威夷群島。不管美軍停止進攻的原因是什麼,日軍都要完成自己的戰役目標。

    設在檀香山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里,司令官金梅爾上將盯著面前的副官,副官承受住了上將憤怒的目光,轉述著最新消息,“後勤部告知,航空汽油的庫存已經耗盡,以後只能生產多少就運來多少。”

    金梅爾上將沒想到美國的產能居然在當下出現了瓶頸,美國生產的高辛烷航空汽油是美軍戰斗機表現出色的根本原因之1。美國洛克菲勒公司的石油裂解技術獨步全球,1直穩定的向美軍提供航空汽油,怎麼突然就供應不足了呢?

    副官繼續說道︰“司令官,我已經聯絡了後勤部門。後勤部門解釋說,國內擴大了飛行員培訓,大量航空燃油提供給了各個培訓中心……”

    “fxxk!”金梅爾上將氣的罵出聲。這都什麼時候了,前線的戰爭如此慘烈,突然就出現了斷供汽油的問題,後勤部門的腦子肯定有問題!

    副官等金梅爾上將罵完,情緒稍微恢復後,才繼續解釋道︰“後勤部說,太平洋司令部同意了他們的安排計劃。”

    听了這話,金梅爾上將氣的站起身,嘴里嘀嘀咕咕,卻沒有罵出聲。美軍後勤部門還真的沒開玩笑,這個計劃的確交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並且得到了同意。金梅爾上將還記得,當時太平洋司令部內都很期待能夠通過擴大空軍訓練,盡快增加美國空軍的數量。

    但此1時彼1時,那時候太平洋艦隊認為需要供應的作戰飛機數量只有5萬架,每天戰斗機出勤飛行數量不過每天6000架次。現階段美軍每天戰斗機出勤超過3萬架次。規模擴大了5倍。油料消耗量自然要增加5倍。

    過了好1陣,金梅爾上將的情緒才得到平復,他對副官命道︰“現在立刻聯系海軍參謀部,請海軍參謀部馬上調集油料供應前線的需求。前線是最優先的方向!”

    在這封電報發出去之前,美國海軍參謀部內已經完成了油料供應的第3次爭論。海軍參謀長、後勤部門的負責,以及負責戰爭後勤工作的官員都精疲力竭的坐在桌邊對視。

    美國戰爭委員會已經命令洛克菲勒財團立刻開始建造新的航空汽油加工廠,不管是新建或者是對現有煉油廠進行改造都由洛克菲勒自己決定。美國政府要求盡快將航空汽油產量增加5倍。

    洛克菲勒財團則回復,“我公司已經盡可能的提高產能,現階段只能按照正常時間完成生產。如果戰爭委員會認為讓洛克菲勒公司交出生產技術就可以提升產量,洛克菲勒公司願意全力配合!”

    這可真不是洛克菲勒財團故意坐地漲價,或者通過產能要挾美國政府。戰爭期間,美國各個接了美軍訂單的企業內都進駐了戰爭委員會與軍方的代表,這些“軍代表”的工作就是監督生產。油料供應不足剛出現端倪後,在煉油廠的美國軍方代表們就全力調查,檢查,24小時盯在生產線上。經過縝密的調查,完全沒發現洛克菲勒公司有故意不全力生產的問題。

    前線的油料供應比計劃中大了5倍,後方20萬飛行員培訓所需的油料比計劃中增加了5倍。在這樣的超高消需求下,美國相關產企業都設備全開,玩命生產。近期內真的無法指望產能可以快速提高。

    見其他人不說話,海軍參謀長問道︰“戰爭委員會能否繼續加大投入?”

    戰爭委員會的代表1臉為難,錢的問題的確是現在的核心難點之1。太平洋戰爭從1開始就超出了戰爭委員會的想象力極限,原本以為24艘航母,10萬飛行員就足夠打這場戰爭。當戰爭真的爆發後,美國戰爭委員會發現,這麼點準備不過是潤潤嘴,戰爭的規模遠超想象之外。所以資金現階段已經捉襟見肘,根本不夠。財政部,美聯儲正在考慮如何解決資金問題,哪里都需要錢,沒辦法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航空汽油生產領域。

    但這話沒辦法說,所以戰爭委員會代表沉吟1陣後問道︰“不知道新式發動機與新式戰斗機什麼時候可以投入戰爭?”

    海軍參謀部的將官們被這話弄的紛紛別開臉,不願意與戰爭委員會代表對視。油料供應之所搞成這樣,很大原因在于中國的戰斗機燒的是航空煤油。東南亞的油田生產出來的大多是輕質原油,其中品質好的,稍稍加工後就是很好的柴油或者煤油。所以燒航空煤油的中國戰斗機不僅更容易得到充分的油料,價格比航空汽油低的多。把整體成本算下來,中國航空煤油的供應量是美軍航空汽油的10倍,價格是美軍航空汽油的5分之1。

    美軍當然知道這種發動機優勢極大,但是研發燒航空煤油發動機需要好幾年,根本不可能短期內搞定。至于德國提供原型機的噴氣式發動機,即便是計劃實施十分順利,也得在1942年底才能大量投放到戰場上,不可能現在就能用來扭轉戰局。

    作為美國官場老狐狸,海軍參謀長靜靜的等著戰爭委員會委員們接下來的話。因為對方絕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要求非常離譜。

    果然,見到海軍參謀部成員不吭聲,戰爭委員會代表就讓他的部下發言。這位發言的年輕人說道︰“現在太平洋艦隊需要的是汽油,我們可以優先滿足汽油需求。”

    此言1出,參加此次會議的海軍參謀部中有人立刻變了臉色,沒多久,好幾位想明白了問題的海軍軍官神色都有所變化。“滿足汽油需求”和“滿足航空汽油需求”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戰斗機燒1些品質普通的汽油後能否作戰?當然能!

    戰斗機燒航空汽油與燒普通汽油的差別大麼?差別也不至于天壤之別!

    但是美日兩軍以死相搏的當下,戰斗機的些許差距就足以導致空戰中被擊落。作為軍人,想到的自然是如何使用最好的裝備與油料,打出最好的戰果。這點差別在軍人看來非常大!

    .

    會議室內沒人繼續開口。尤其是美軍高層與真正委員會的成員,他們都知道輕重緩急的區分。前線沒油與前線油料品質不高之間該如何取舍,這幫人分得清。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麼如何對這個決定做出粉飾,那就不是這幫高層,而是“專家們”的工作。

    不管是海軍參謀部將官還是戰爭委員會的委員,目光都不經意看向在座的1些專家。

    會議又開了1天,太平洋司令部接到消息,他們不用擔心油料供應了。接下來的第2天,1份關于油料標準的報告就送到了美國海軍司令部與戰爭委員會這邊。美國不愧是世界頂尖的工業強國,稍稍放寬點標準,美軍航空汽油的供應問題就迎刃而解。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的技術研究在財團內部高層會議上所拿出的報告就是另外1回事,這種解決辦法最早還是洛克菲勒從1個競爭對手那邊搞到的。這種“航空汽油”里面的采用更多廉價成分,對戰斗機的戰斗影響比較小,但是積碳嚴重,對于發動機壽命造成的影響很大。

    原本洛克菲勒財團的高層還以為是多大的事,仔細听完報告後,高層們都神色平淡的表示“知道了”。等技術部門負責人離開,洛克菲勒高層中甚至有人露出了笑意,更廉價的添加成分意味著更容易大量生產,洛克菲勒的產量可以快速提升。

    至于發動機壽命問題,在高層看來沒有啥影響。現階段美國戰斗機的在戰場上的平均生存時間不到100小時,100小時的積碳再嚴重,也不可能造成真正的危險。即便有少數倒霉蛋因為積碳問題而飛機失事,這種損失也微不足道。

    3月15日清晨,美軍再次開始了對中途島的進攻。在距離這里數千公里的南方,中美之間爭奪所羅門群島的戰役完全沒有停息過。

    所羅門群島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正北方,由900多個島嶼組成。6地面積2.84萬平方公里,最大的瓜達爾卡納爾島面積6475平方公里。

    現在美日兩軍激烈爭奪的中途島面積5平方公里,所羅門群島6地面積2.84萬公里。為了奪取所羅門群島,中國投入了110個飛行大隊,共1.1萬架戰斗機。以及20萬6軍,以及數百艘軍艦。

    美國要保住澳大利亞,就得守住所羅門群島。而美國不想被趕出太平洋,就得守住夏威夷群島。從現階段看,美國想守住澳大利亞,也不想被趕出太平洋。所以在中途島與所羅門群島上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爭奪所羅門群島戰役不過進行了近兩個月,現在所羅門群島附近水道上就被中美雙方部下大量水雷。中美雙方海軍每天不斷掃除對方部下的水雷,確保己方佔領的島嶼航線。而且雙方的潛艇也在那些寬闊的水道上派遣了潛艇,伏擊對方的艦艇與潛艇。

    在空中,只要天氣條件允許,中美雙方的空戰持續不斷。

    現階段,所羅門群島森林覆蓋率高達90。在中美兩國剛開戰的時候,所羅門群島的森林覆蓋率大概在95左右。大概有5的森林,1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在中美兩國猛烈的炮火下被摧毀了!

    在這森林密布的島嶼上,中美雙方的突擊小隊在林地間穿過,發動致命的突襲。而中美都是強大的工業國,搞起火力覆蓋毫不遲疑。而且消滅森林後,還能讓敵軍行動更容易暴露,這就讓雙方指揮官更無顧忌。

    3月15日,所羅門群島下起了大雨,中美兩軍都暫時停戰。此時,1艘船冒著大雨在中國佔領的島嶼碼頭上將1個被大量油布包裹起來的巨大箱子裝上船,在1支反潛小隊的保護下,船只離開了碼頭,直奔西邊而去。

    也在這1天,賴歇瑙看著領到的觀察員的身份證,心里面琢磨著要不要真的旁听。又或者直接離開新加坡。

    這幾天里,賴歇瑙始終沒能得到他期待的中途島戰役消息。在這充分的時間中,賴歇瑙完成了對馬來亞、蘭芳共和國的評估。這兩個地區正在進行土改,其效果相當不錯。

    馬來亞人口超過千萬,雖然這個地方的糧食產量不咋樣,但是非常適合種植橡膠、劍麻、棕櫚、椰子等經濟作物。所以中國針對馬來西亞的地理環境,提供了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方向。

    馬來亞自己還是產糧的,通過加入亞洲經濟合作組織,馬來亞可以通過合作組織獲得越南、佔城、印度地區、緬甸的糧食。賴歇瑙認為,只要中國真的能夠確定亞洲經濟合作組織中的糧食貿易,馬來亞的糧食供應不是問題。經濟作物則可以讓馬來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快提升。

    以現階段為例,中國修建的中南半島鐵路的馬來亞段進展很快。馬來亞通過與中國進行熱帶作物貿易,開工的項目並不比越南少。

    要知道,越南自古以來數次被中國征服,當地人與中國接壤的地區屬于相同的民族。在德國看來,越南與中國之間的關系,相當于阿爾薩斯和洛林與德國的關系1樣。馬來亞與中國的關系,則是類似于比利時與德國的關系。

    馬來亞擺脫殖民統治沒幾天,現在就開工了與越南差不多的項目。除了因為馬來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之外,馬來亞開發水平較高,有更多能夠進行貿易的商品,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因為馬來亞的開發水平高,所以擁有千萬人口的馬來亞地區可以提供20萬兵力。

    在1眾國家中,蘭芳共和國是最令賴歇瑙感興趣的國家。這個國家歷史很悠久,在明朝就有1些中國人到這里定居,之後逐漸發展起來。最終被荷蘭殖民政府消滅。所以中國特意要恢復這個有著濃厚中國血統的國家。

    蘭芳共和國位于婆羅洲,也就是加里曼丹島上。這里的山脈從內地向4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京那巴魯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島的中間是山地,4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這個島印尼佔了很大的面積,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

    加里曼丹島位于亞歐板塊南部,地質相對穩定,只有南海岸有地震帶分布。島的中間是山地,4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很少有人進去,但有1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加里曼丹島許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蓋著,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外,就要數加里曼丹島的熱帶森林最大了。

    因為有著濃厚的中國血統,即便人口只有800多萬,其中幾十萬還是當地部落。但是蘭芳共和國為了展現自己作用,已經公開表示,在完成土改的1年後,將提供20萬兵力。

    此時,德國軍官們拿著新拿到的報紙過來,向賴歇瑙請教。賴歇瑙看到報紙上的1篇文章,中國對蘭芳共和國的投入可不1般。針對這個高度濕熱的國家,中國已經與該國簽署了沉香木、檀木、柚木、龍腦香科植物的種植合作協議。按照道理,中國最優先的應該是熱帶作物,而不是這些名貴木材。

    前來這里的德國參謀部人員對此很是不解,詢問賴歇瑙原因何在。賴歇瑙此時腦子清靈,稍1思索就想明白了道理所在。于是賴歇瑙問道︰“你們認為1個盛產名貴產物的地方是1個類似于人間地獄的地區,還是1個非常美好的地區?”

    德國軍官們愣了愣,有人已經明白過來。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87章 中場會談(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87章 中場會談(十五)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