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86章 中場會談(十四)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86章 中場會談(十四)

    賴歇瑙並不知道他提交的調查書能被趙天麟親自審核,而且在趙天麟這里得到很高評價。學問這種領域其實有點互通,都是內在邏輯的完整性。雖然隔行如隔山,但賴歇瑙作為軍事專家,在他只是寫出看法而不是個人觀點的時候,其內在邏輯性不由自主的就體現出來了。

    這次審判大會的核心並非是1群法學專家們用所謂法學精神去定義世界,而是讓各國的各種專家們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以及經濟學上的壟斷特權進行討論。中國方面希望能夠讓這幫精英們在1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下有1些起碼的共識。

    當然,這些精英中肯定有人頑固不化。對這批人,只能等著他們接受戰爭的洗禮。既然這些人要為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殉葬,也得滿足他們。

    但是在討論中有他們存在,也能讓這次大審判的理念得到很好補充。而賴歇瑙屬于那種很有水平,自視甚高,卻有很大局限性的人。

    趙天麟想了好1陣,也沒能下定決心推薦賴歇瑙。索性把賴歇瑙的調查書放到由其他評審成員共同審核的那1欄里面去了。

    第1階段審核花了5天的時間,對忙碌的趙,這5天過得飛快。對賴歇瑙與德國軍官,這5天用來考察與分析,也很充實。只是賴歇瑙1直很關心中途島戰役的發展,可1直沒有新的消息傳來。

    而此時的中途島上,守島的日軍與反攻的美軍則身處戰爭地獄中。山口多聞已經下定決心要與美國打1場堂堂正正的大國戰役,包括尼米茲在內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為了有機會重創日本聯合艦隊,不得不應戰。

    白天,雙方的戰斗機在中途島上空往來交錯,每幾分鐘都有戰斗機被擊落。美日兩軍都沒有獲得明顯優勢,中途島上空仿佛1個磨盤,將投入其中的雙方兵力磨碎。

    不過整個進程倒是沒有那麼單1無聊,美日雙方都不斷采取全新的戰術,有時候美軍佔些優勢,有時候日軍贏得多些,激烈的戰斗基本上沒有重樣過。但不管雙方將校如何竭盡全力,消耗戰的本質卻沒有變。

    作為戰爭磨盤核心的中途島上,日軍在5天里不停地補充兵力與裝備。光是對空對海雷達,都已經損壞了31台。為了摧毀中途島上的日軍雷達站,美軍采取了好多種做法,尤其是以鋁箔干擾為主,以至于中途島附近的海底都覆蓋上了1層鋁箔。

    便是這樣不惜成本的進攻,單單為了摧毀雷達站而被擊落的美軍對地攻擊戰斗機就損失100多架,為了摧毀中途島防空火力而擊落的美軍戰斗機超過了400。不少日軍防空火力是被垂死拼命的美軍飛行員駕駛戰斗機沖下來撞毀的。

    攻擊中途島的損失加上空戰中被擊落的戰斗機,美軍損失了超過2000架各種戰斗機。

    日軍的損失同樣很大,有1500架戰斗機被擊落擊傷。飛行員與島上守衛的6軍損失也超過了2000。

    日本聯合艦隊與美國太平洋都忍受著消耗戰,哪怕內心如同持續遭到火烤,雙方都沒有貿然發動航母大戰,也沒有派遣戰列艦為核心的炮擊艦隊到中途島附近交戰。放手1搏的攻擊必須在出現戰機的時候,美日兩軍明顯沒有因為這樣的消耗戰而選擇破局行動的必要。

    此時東京的日本防務省總長南雲忠1臉色無比陰沉,面對任何前來向他請求放手1搏的日本將校,南雲忠1都不發表意見,頂多因為對方的影響夠大,才會說1句,“我知道了!”

    作為學者型的將領,南雲忠1大將的表情最少有1半是他刻意維持出來的。南雲在心里面其實很認同山口多聞的決定,日本這些年國力發展的不錯,依舊沒有與美國放手1搏的本錢。

    現階段,美國即便是把手里的24艘航母以及28艘戰列艦都拼光,美國照樣能在兩年內建造出兩倍于損失的航母與戰列艦。

    這就是強大工業國的底蘊,亞洲聯盟如果想取勝,不僅要消滅美國能夠生產出來的上百艘航母與上百艘戰列艦為核心的超大艦隊,還要跨過浩瀚的太平洋,對美國本土發動進攻。

    且不說維持這樣漫長航線的消耗,即便亞洲聯軍能夠登6北美,佔領登6點,還有900多萬平方公里的美國本土要去征服。以美國的工業能力,可以輕易武裝起4000萬軍隊,每1個美國成年男女都將作為敵人與亞洲聯軍作戰。

    與日本相比,美國的容錯率幾乎是無限的。與美國相比,日本沒有任何犯錯的本錢。如果日本聯合艦隊遭到重創,即便中國可以幫助日本建造軍艦,日本也需要花費至少3年時間來恢復海軍。這3年中,日本海軍基本退出了戰爭,只能旁觀。

    現在山口采取的消耗戰就能夠確定日本可以持續戰斗下去,日本有兩千多精銳艦載機飛行員,路基戰斗機飛行員數量超過2萬,正在接受空軍培訓的飛行員有近10萬。這樣的消耗戰打1年,日本也能堅持下去。

    山口多聞知道中國正在南太平洋上拼命奪取島嶼,南雲忠1也知道,甚至比山口知道的更及時。就如現階段中國海空軍正在與同盟國中的英美兩軍1起在所羅門群島激戰。中美英3國每天的損失比中途島戰役大得多。

    中途島只是個小島,所羅門群島各島面積很大,戰斗不僅在空中與海上進行,雙方的6軍也在進行著慘烈的戰斗。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雙方6軍都在拼死作戰。每1分鐘都有軍人傷亡。

    現在南雲忠1能做的就是幫助山口多聞拖下去,拖到戰局發生巨大變化的那1刻。

    剛走了1撥將校,又有1撥將校求見。南雲面色陰沉的盯著進來的這撥,讓將校立刻謹慎了許多。南雲听著能把耳朵磨出繭子的話,故作深沉的站起身,對面的將校立刻停下了發言。

    南雲神色陰沉示意他們可以繼續講下去,自己則背著手走到窗邊。這1撥將校看著南雲威嚴的背影,心中猜測著自己的話有多大程度上打動了南雲。而南雲此時對他們的話根本是充耳不聞,站起身來是因為他坐久了,不太舒服。為了讓自己更輕松些,南雲甚至在心里做起了簡單的算術題。

    按照現在的戰報,美軍每天被擊落400架戰斗機,按照這個數字算,美軍全部10萬飛行員都耗干的話,大概需要250天。也就是說,最多再打8個月,中途島戰役無論如何都會有結果了。

    當然,這種計算完全是極端情況。加上在所羅門群島的消耗,美國以當下的消耗速度,最多再打4個月,就非得考慮太平洋戰爭是否要繼續打下去……

    運用小學算數對戰爭進行判斷看似兒戲,實際上戰略判斷本身並不需要多復雜的數學公式。越是復雜的公式,越是針對戰術層面。

    美國總統羅斯福此時只是運用小學算數就算明白了他遇到的問題有多大。美國在戰前的確征召培訓了10萬戰斗機飛行員,到現在為止已經損失了超過1萬。而且這1萬飛行員屬于對技術要求更高的能在海上作戰的飛行員。由于太平洋戰區的特性,這些飛行員1旦沒能飛回來,基本就算是損失掉了。這個數字真實性非常高。

    按照提交給羅斯福總統的報表數據來看,美國能夠繼續消耗的飛行員數量不足3萬。以當下的消耗速度,美國在全力對抗的情況下還能再打4個月。4個月能夠補充的飛行員大概能有6000到8000名之多。能再支撐1個月。

    這就是戰爭,美國人不缺飛機,也不缺乏人口,但是缺乏立刻能用上的飛行員。

    羅斯福可以讓美軍暫停戰斗,全力準備,半年後美國就可能擁有10萬海軍飛行員。但是停止戰斗的半年內,太平洋內所有島嶼都將被中國佔領。美軍得付出巨大代價,1個1個的奪取這些島嶼。

    面對這樣的局面,羅斯福並沒有氣急敗壞,甚至沒有憤怒。他看完了報表,開始嚴肅的考慮著兩個問題。第1個問題,就如何讓美軍盡可能長時間的戰斗下去,為美國爭取更多時間。如果美軍能夠戰斗1年,美國就能從不利的局面下緩過來。

    .

    至于該如何達成這個目標,羅斯福腦海里劃過好幾種做法。換將,提拔出色將領,以及讓中國在其他作戰方向上承受巨大壓力。

    羅斯福想了1陣,也沒想出自己對哪1種做法有把握。當下羅斯福最有把握的事情,就是讓現在的美軍體系繼續發揮作用。

    結束了第1個問題的思考,羅斯福開始考慮第2個問題,那就是用政治方式解決戰爭。

    美國這次有不少專家前往新加坡參與大審判,這是1個很好的外交環境。但中國官方現階段並沒有與各國專家接觸,1部分美國專家的確嘗試與中國專家溝通,也的確談了不少東西。但是中國專家都表示,他們與中國決策層之間沒有聯系渠道。

    羅斯福雖然覺得何銳政府想充分利用這次針對殖民主義的大審判,但是羅斯福不得不懷疑何銳的利用方向是讓美國誤以為中國會與美國進行談判。

    作為帝國主義國家美國的總統,羅斯福很清楚帝國主義的那1套。何銳領導的中國政府,肯定要將自己現在的所有優勢發揮到極限,最大程度榨取利益。這就是帝國主義的本質。在羅斯福看來,何銳過去近30年中,充滿了帝國主義精英範兒。每1個政策,都將國際政治玩的明明白白的。

    包括這1次,何銳竟然把“推翻4座大山”當作發動這次戰爭的理由。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反種族主義,反官僚資本主義,的確符合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民眾的需求。但是1旦何銳真的能夠實現他的設想,中國就將作為下1個世界霸主,從全球攫取數不盡的利益。

    大英帝國尚且能當1個世紀的世界霸主,以中國的體量與工業水平,1旦坐上世界霸主的寶座,最少能坐穩1個世紀。美國在英國主導世界的那個世紀中,遭受到了各種壓迫打擊。在中國統治的下1個世紀,美國明顯沒有機會。

    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國務卿赫爾與6軍參謀長馬歇爾1起來見羅斯福。6軍參謀長馬歇爾將1份文件遞交給羅斯福,羅斯福翻看看了看,是關于美國徹底控制加拿大的計劃。

    美國1直有將加拿大變成美國附庸的計劃,而且在1814年干過1次。結果那次執行的結果是被英國軍隊與加拿大民兵1頓暴打後反攻華盛頓,美國總統麥迪遜倉皇出逃。英國軍隊與加拿大民兵1把火燒了當時的總統官邸。之後英軍撤退,美國政府回到華盛頓,為了盡快消除燒的焦黑的總統官邸,就把美國官邸先涂了白灰。

    這種緊急處理措施卻誤打誤撞,讓總統官邸看著很好看。從此之後,美國總統官邸就采取了白色涂料。便有了“白宮”的名字。

    美國當時雖然老實了,但是吞並加拿大的計劃並沒有放下,百余年來更新了好多版本。加拿大現階段作為英國最堅定的殖民地,並沒有絲毫想被美國控制的打算。但是對美國來說,失去了印度的英國急需美國的支持,這給美國完全控制加拿大創造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6軍參謀長馬歇爾的計劃是軍事控制加拿大的計劃,對于現在的美國來說,打不過6.7億人口中國,打1個幾百萬人口的加拿大卻是手拿把攥。哪怕加拿大對于美國十分忌憚,做了戰爭準備。但是美國動員起來的軍隊數量差不多是加拿大人口的2倍,所以馬歇爾做匯報的時候十分平靜。

    等馬歇爾講完了戰爭部分,國務卿赫爾講述起政治解決的部分。從政治角度,美國最好的辦法是讓加拿大完全獨立,然後由美國從經濟上控制加拿大。所以當下美國對加拿大最不滿的是,這幫殖民地的家伙們到現在依舊堅定的選擇了英國。

    所以赫爾給美國完全控制加拿大制定了1個路線圖。現階段加拿大已經是英聯邦成員國,所以先讓英國允許加拿大獲得完整的獨立,之後通過政治運作,讓加拿大國內請求獨立。等加拿大獨立,美國就與加拿大簽署1系列的經濟合作協議,從而控制加拿大經濟。

    美國在南美按照這套路線圖干過很多次,只要經濟協議簽署完畢,美國完全有自信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的附庸。這樣的話,美國就完全不用擔心政治影響。

    羅斯福听完兩人的報告,心中盤算著行動的時間。原本羅斯福認為中國的實力頂多是在西太平洋給美國制造麻煩,而美國可以利用戰爭來削弱英國的力量,從而徐徐圖之。卻沒想到亞洲聯軍如此生猛,英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被1掃而空。美國不僅丟失了菲律賓,連夏威夷都遭到了攻擊。

    原本可以徐徐圖之的加拿大此時就變得很緊急起來,如果美國不得不接受中國的和平條件,美國就必須完全控制加拿大不可。

    畢竟美國與加拿大都是昂撒後裔,對于昂撒人的尿性非常清楚。別看現在加拿大貌似對英國無比忠誠,對于中國充滿了仇恨。1旦中國成了下1個世界霸主,加拿大為了自己的安全,會毫不猶豫選擇與中國建立比較緊密的關系。

    而中國作為域外國家,肯定樂于利用加拿大來牽制美國。而且美國的鄰國不僅有北方的加拿大,還有南方的墨西哥。墨西哥對于美國的態度可談不上友好。中國可以輕松的利用加拿大與墨西哥南北夾擊,讓美國承受可怕的地緣政治壓力。

    墨西哥人口好幾千萬,美國是真的拿墨西哥沒辦法。即便攻佔了墨西哥全境,最後還得退出來。如果現階段能夠吞了加拿大,只留下1個南部的墨西哥,就好對付的多。

    所以羅斯福對馬歇爾問道︰“馬歇爾將軍,您的計劃中,多久可以結束在加拿大的軍事行動?”

    馬歇爾沉靜的答道︰“大概需要6個月。”

    羅斯福本以為馬歇爾會認為3個月解決加拿大,因為之前不少針對加拿大的軍事計劃里,都認為3個月內可以滅亡加拿大。

    身為6軍參謀長的馬歇爾怎麼可能不知道羅斯福的想法,但是馬歇爾並沒有因為羅斯福的心情就有任何妥協。其實馬歇爾本人很懷疑6個月解決加拿大的可能性。若是說擊敗加拿大正規軍,別說3個月,1個月差不多就能完成。畢竟加拿大的核心地區僅僅是與美國北部接壤的200多公里的1條線上。

    加拿大是與美國存在了近200年的鄰國。加拿大人並不認為自己是美國人,美國也不認為加拿大是美國人。雖然雙方都是昂撒後裔,卻存在民族認同的分隔。哪怕加拿大只有幾百萬人口,但是想徹底吞並1個幾百萬人的民族國家並不容易。

    羅斯福見馬歇爾並沒有回答,也沒有逼著馬歇爾承諾什麼。因為羅斯福現在已經基本確定自己未來的名聲可不會怎麼好,但是這並沒有讓羅斯福破罐破摔。相反,羅斯福放下了有關個人的擔憂,反倒更想為美國做些什麼。吞並加拿大就是羅斯福針對現在的局面制定出的政策。

    “赫爾,等這次新加坡會議結束後,你就開始執行吧。”羅斯福命道。

    國務卿赫爾站起身,答應下來。正想多說點什麼,羅斯福卻說道︰“我累了,讓我先休息1下。”

    听到這話,赫爾不得不與馬歇爾起身告辭。

    等兩人離開,羅斯福轉動輪椅的輪子,在落地窗面前停下。看著外面基本融化完的最後1點殘雪,羅斯福突然覺得很滑稽。如果中國勝利了,成為了新時代的霸主,羅斯福自己的評價反倒會好很多。畢竟,美國不是沒有敗給過世界霸主。

    對羅斯福最不利的局面反倒是美國現階段撐住了,與中國進行了1場殘酷的廝殺,讓美國死了幾百萬人後,美國才戰敗。羅斯福必然會被釘在美國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後世唾罵!

    如果是為了自己,羅斯福的選擇會變得很奇怪。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86章 中場會談(十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86章 中場會談(十四)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