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88章 中場會談(十六)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88章 中場會談(十六)

    “如果1個國家最出名的產物都是昂貴的產品,這個國家的形象總會比那些生產大宗熱帶商品的國家形象優越很多。中國政府很明白這樣的宣傳手段,才要強化蘭芳共和國出產昂貴木材與香料的形象。”賴歇瑙解釋著。

    德國軍官都是1時之選,很快理解透了這個現實宣傳的小手段。既然中國政府這麼想幫助蘭芳共和國,德國軍官們很自然從德國的角度慮起如何利用此事的機會。但軍官們也只是稍微想了想,就確定德國現階段根本沒有能力從這方面入手,便不去浪費自己的精力與心情。

    賴歇瑙只是將蘭芳共和國視為1個中國的兵員提供地,至于蘭芳共和國的政治立場與經濟模式,賴歇瑙現階段並不關心。1個熱帶島嶼國家,再心向中國也不可能提供改變戰略的兵力與產品。

    此時賴歇瑙的思路又回到了是否趕緊返回德國的問題上。德國情報部門最新的報告中,即將在1942年完成第3個5年計劃的甦聯國內出了件大事。甦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下令將甦聯西部的上千家企業向東部轉移,很大1部分轉移到了烏拉爾山以東地區。

    這件事在納粹德國上層與國防軍上層中引發了很大轟動。德國政府與軍方普遍認為,甦聯這是在為戰爭做準備。甦聯西部1直是最精華的部分,農業、工業都是甦聯水平最高的地區。根據德國情報人員收集到信息,正在進行大規模遷移的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相當高。以現在的歐洲經濟發展水平來比較,甦聯西部人民生活水平在德國之上。由于甦聯的分配模式高度計劃性,所以平均度非常高。政府官員、工廠管理者與普通民眾之間的生活水平差距很有限。

    納粹德國為了能夠團結人民,在福利方面下了大功夫。德國工人每年都能乘坐德國游輪到海上度假的電影在德國各處播放,力求讓德國民眾相信,納粹德國政府並非魏瑪共和國那種貧富高度差距化,國家從根子上就不公平的政府。

    但是納粹德國努力的結果在甦聯早就實現了。甦聯人民每年也有機會出國旅行,西伯利亞大鐵路復線工程已經完工,甦聯還從中國引進了客機技術,甦聯大媽們與甦聯官員們都有機會前往中國與北歐以及東歐國家旅行。

    現階段法國經濟很糟糕,甦聯大媽們甚至能去法國巴黎進行采購,而且甦聯每年還邀請意大利設計師到甦聯舉辦時裝周。這種活動完全是公開的,德國情報人員甚至不用采取手段,只用前去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就可以看到意大利設計師們在甦聯受到何種追捧。

    意大利設計師們每年推出的新款服裝,很快就被甦聯民眾“借鑒”,各種類似以及根據個人喜好改型的服裝滿大街都是。雖然歐洲民眾認為甦聯應該是1個嚴肅拘謹,完全統1服裝的集權國家。實際上甦聯人民,尤其是女性的服裝花枝招展,爭奇斗艷。與甦聯相比,德國反倒是那個嚴肅拘謹的國家。

    除了西部地區,甦聯的另外1個精華區是巴庫為中心的石油產區。只要說起甦聯石油,德國政府與軍隊全都會羨慕而顯得面目全非。賴歇瑙自己就與不少德國元帥與1級上將大將)們討論過好多次,該如何將甦聯西部與南部完全掌握在德國手里的計劃。

    賴歇瑙還是沒能做出最終判斷,他個人傾向于進攻甦聯。但是當下德國經濟情況還行,靠著與同盟國中美國的軍事技術合作以及向美國與英國提供工業品,德國經濟到現在並沒有出現惡化,甚至還收回了不少梅福券。

    之前金融天才沙赫特為了讓德國人民難以兌換貨幣,所以搞出了200多種面值的貨幣,現在也開始大規模回收那些為了刻意降低貨幣流通性而搞出的特別面值的德國馬克,開始恢復正常面額的德國馬克。這些政策都讓德國民眾感覺很好,認為他們為了德國打贏戰爭,擺脫英法凡爾賽體系桎梏而受的苦,現階段都得到了回報。

    所以現在的德國民眾完全可以承受對甦聯開戰,但是德國民眾們現在期待著能夠喘口氣,過幾天好日子。在賴歇瑙看來,也許需要1個借口作為對甦聯作戰的理由。

    如果賴歇瑙知道現在甦聯與美國專家們在新加坡會面時候討論的內容,大概就會覺得對甦聯開戰的理由不僅存在,還非得開戰不可!

    美國專家中不少背後都有美國政府的授意,加上美國對甦聯的刻板印象,美國專家們先與甦聯專家們每人先在熱鬧的氣氛下灌了1瓶伏特加後,這才有人醉醺醺地問道︰“不知甦聯是否願意與美國在民用航空方面進行合作。”

    中國戰斗機使用渦槳發動機,發動機本身是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技術,但是通過變速齒輪組降低了轉速,來驅動螺旋槳。所以中國發動機使用航空煤油,讓空軍作戰成本大幅度降低。

    這種技術並非只是軍用,也同樣是民用。甦聯國內的航空業引進中國渦槳發動機後,大幅提升了甦聯的客機水平。美國空軍受挫後,1直想搞到中國的發動機技術。既然沒辦法從中國搞到,從甦聯搞到同樣原理的民用發動機也可以。

    名義上,甦聯來的都是各種莫斯科大學、列寧格勒大學的法律系教授。在亞洲國際法庭審判澳新軍團屠殺罪的時候,中國政府出于自己的利益,沒有特別邀請甦聯專家。這次情況不同,甦聯專家們摩拳擦掌,要在這次審判殖民主義罪行的新加坡會議上1鳴驚人,讓甦聯獲得國際形象與實質外交上的突破。所以甦聯專家中不少人在國際關系上的研究水平比法學研究水平還高。

    只是听了美國專家們的話,甦聯專家們互相使了個眼色,立刻表示,“既然想合作,那就得有誠意!來來來,先喝起!”

    說完,俄國專家中酒量很大的那幾位再次打開了酒瓶。幾輪過去,美國專家們被灌得東倒西歪。至少提出合作的那幾位美國專家已經被灌趴下了。

    美利堅可是搞過禁酒令的國家,國內怎可能沒有酒豪。而且這次美國上層面對巨大的戰場現實,也調整了1部分戰略。所以兩位美國酒豪輕松反擊,把甦聯專家給灌倒1片。最後,雙方各剩下2人。作為外交專業領域非常出色的人員,4人交換了1下眼神,就大概確定了對方的身份。

    餐會中央桌旁,1群東倒西歪的專家們說著酒後胡話。在角落里,4人則清醒冷靜地交流著1些話題。美國政府代表明顯對于歐洲局勢很感興趣,詢問起甦聯對于現在歐洲局面的看法。既然要詢問甦聯的看法,美國代表很誠懇地表示,“美國完全沒有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打算。以歐洲的人口,工業能力,國民素質,美國絕不考慮控制歐洲。作為擁護世界和平的1員,美國希望歐美能夠建成和平互助的友好關系。這種和平必須有甦聯這樣負責任的大國參與。”

    既然美國這麼誠懇,甦聯代表也很誠懇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從沙俄時代,我國1直是國際不公正秩序的受害者。所以沒有國家比我國更樂于建立公正的世界秩序。甦聯作為1個重要的歐洲國家,始終願意與歐洲國家維持良好的關系。”

    美甦都是當下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所以討論起美甦兩國遭受過的不公正待遇,他們頗有共同語言。美國提起自己遭受法國的鉗制,遭到英國入侵,真的是痛心疾首。

    俄國歷史比美國長得多,所以提起這些歷史更是血淚斑斑。從幾百年前波蘭立陶宛聯邦殺進莫斯科,廢立沙皇,到拿破侖入侵俄國,殺得俄國血流成河。近幾十年,更是有克里米亞戰爭中遭到英法無情打擊,最終沙皇因為戰敗自殺。

    總之,在面對歐洲的時候,美甦兩國可是有非常多的共同語言。

    .

    最後,美甦兩國完全民間學者身份的法學專家都認為,歐洲需要進行深刻的改革才能變成真正的和平國家。而和平的歐洲才能創造出歐美的美好未來。

    法學專家們的遣詞造句中沒有任何威脅與暴力,完全是悲天憫人,充滿了對正義與和平的追求。所以美甦兩國專家進行了1番討論後,都認為有必要加強兩國在司法領域的合作。美國專家感慨地說道︰“以前美國就知道俄國在法律建設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這次會談更證明這樣沒有任何歧視的看法是正確的。我作為耶魯大學的法學教授,希望耶魯大學能夠與您畢業的莫斯科大學之間建立起法學院的合作交流,不知您的意見如何?”

    擁有莫斯科大學法學專業學位與聖彼得堡大學國際政治專業學位的甦聯專家和善地點頭,“我會立刻與莫斯科大學聯系。”

    這樣1番討論,如果有歐洲代表旁听,基本能夠確定美甦兩國正在嘗試接近,而且接近的理由很大概率是以遏制歐洲為目的。如果是賴歇瑙元帥听到這麼1番“和平主義與學術合作”的言論,基本可以確定甦聯對歐洲,尤其是現階段隱隱以德國主導的歐洲大6秩序充滿了敵意。

    賴歇瑙絕不會認為和平不好,也不會認為美甦不可以談和平。而是美甦這種拋開歐洲談歐洲和平以及歐美和平的方式,在任何水準以上的人听來,即便不在當下的戰爭狀態,也會認為這是赤裸裸的敵意表現。

    當然,美甦兩國代表並不會幼稚地認為這麼談1下就可以決定美甦合作。當下美甦接近的原因是中國打出了建立全新世界秩序的旗號,並且真正通過戰爭手段開始執行。

    即便甦聯已經意識到了本國的全球戰略好像存在問題,也不等于甦聯就放棄了自己的全球戰略,選擇接受中國主導的世界新秩序。美國更是如此,羅斯福能夠在國會通過對華宣戰的決議,投贊成票的那些美國國會議員是真的認為美國不能接受中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

    但中國表現出來的經濟、政治、軍事能力讓美甦都明白,兩國單獨與中國作戰的結果都可能是無法獲勝。兩國分析了世界局勢後,都意識到美甦兩國如果能夠真正合作的話,也許能夠牽制中國。

    所以會談結束後,甦聯代表立刻用密碼把消息發回到莫斯科。斯大林總書記親自看過報告,就讓人民文化委員會的委員讓莫斯科大學法律系與美國耶魯大學聯系。電報剛發出去幾小時,耶魯大學就回電,表示願意立刻與莫斯科大學建立學術合作。並且詢問莫斯科大學是否願意立刻派人前往耶魯大學進行合作事宜的交流。

    這下,斯大林總書記覺得美國現在的態度很誠懇,而且非常急切。這不能怪美國政府沉不住氣,作為與中國進行太平洋戰爭的對手,美國承受著的壓力太過于沉重了。歐洲大多數國家雖然對亞洲聯軍宣戰,真正出力的是被通過痛打的英國。法西斯集團只是利用戰爭賺錢,並沒有真正出力。以至于美國急切的尋求更強的助力。

    到現在為止,甦聯並不想與中國開戰。即便中國奪去了整個亞洲與非洲,也沒有對甦聯構成現實威脅。至于未來的威脅,就等發生了再說。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甦聯的威脅與最大利益始終在歐洲。

    對于納粹集團按兵不動的行為,甦聯的看法可沒有那麼善意,認為納粹集團只是簡單的想撈點好處。根據甦聯的分析,納粹集團現階段對甦聯的威脅不僅沒有變小,反倒增加了很多。這也是斯大林為什麼下達命令,要上千家甦聯企業從西部遷往東部的原因。

    甦聯在過去半年中已經得到了比較準確的消息,納粹德國在1941年6月已經做好了進攻甦聯的準備。只是因為英國決定與德國媾和,才讓希特勒在戰爭最後1刻停止了進攻。這對于甦聯來說已經是不能接受的事實。

    更不用說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激烈化,中美兩國短期內都不可能獲得決定性勝利。即便中國獲勝,也需要將大量力量投放到亞洲與歐洲,並沒在歐洲作戰的實力。法西斯集團從英美那邊獲得的收益也因為戰爭消耗了越來越多的英美實力而停止增長。德國國內民眾對于改善經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納粹黨就是以徹底解決德國經濟問題的旗號上的台,他們不可能無視德國民眾在這方面的呼聲。

    根據路徑依賴的理論,納粹德國靠軍事入侵解決了1部分德國經濟問題。為了更徹底的解決德國根本性的經濟問題,納粹德國必然會選擇軍事入侵。在納粹德國已經控制了中歐與東歐的現在,被軍事入侵的對象只剩下了甦聯。

    政治是經濟的延續,這就是政治的殘酷之處。既然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那麼多,國家戰略的選擇就變得非常簡單。哪怕選擇的途徑看起來十分莫名其妙,卻如中國成語“飲鴆止渴”那樣,為了先解決當前最核心的矛盾,哪怕後期影響再大,現在也得做出那種選擇。

    更何況德國對自己當下的實力非常有信心。德國的6軍在世界上是最先進的,還擁有1支經過戰爭考驗的戰術空軍,其戰爭實力比起西歐戰役期間更強大。甦聯從德國得到的情報中,德國已經研發了火力更猛,裝甲更厚的坦克。之前1號2號3號的薄皮坦克正在快速退役。

    除了這些經濟與軍事上的變化,德國還因為與英國媾和,並且參加同盟國陣營,通過與英美的軍事合作,得到了大量新技術。

    甦聯當然不希望與德國開戰,但是甦聯的1廂情願完全不可能左右德國的決定。甦聯必須與做好非常現實的準備。既然德國很危險,甦聯也樂于和遭受巨大損失的美國進行合作。

    莫斯科大學在接到耶魯大學邀請的第2天,就派遣了人員前去美國,與耶魯大學商議合作內容。

    在暗流涌動中,新加坡會議正式召開了。在會議的第1階段,各國先就殖民主義在當下的存在意義進行了討論。

    出乎外界的意料之外,哪怕是殖民主義大國英國與法國都沒有去歌頌當下的殖民主義,也沒有去過度美化以前的殖民主義。至于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殖民主義大潮的東歐小國,即便他們現階段是法西斯集團的成員,他們不僅沒有支持殖民主義,更是以本國曾經遭到奧斯曼帝國的殖民經歷,表達了對殖民主義的激烈批判。

    單純善良的各國普通民眾如果看到這些,很可能會認為反對殖民主義已經成為了現在國際上的主流。1些旁听了會議的前西班牙國際縱隊的成員就是這麼看的。

    好在這些前西班牙國際縱隊成員現在已經加入世界人民解放軍,世界人民解放軍內部采取的是政委制度。通過會議,這些事情立刻上報,甚至連何銳都接到了報告。

    看完了報告,何銳嘆息1聲,“人民太善良了!”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88章 中場會談(十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88章 中場會談(十六)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