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怎麼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秦校尉 本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怎麼埋

    趙勉等人正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心里想到,我等並沒有什麼過分之事惹惱這位娘子,怎麼說哭就哭起來了。

    正在倉皇無措之間,這位哭泣的娘子問道︰“幾位客官,這托你尋找蕭鳳的男子,是什麼模樣?”

    趙勉拱拱手︰“小娘子,這位委托我等尋人的官人,年方十八,豐神俊朗,人才是一等一的好。”

    蕭鳳心里一動,繼續問道︰“他姓甚名誰?”

    趙勉平日里也只是听趙匡胤命令行事,今日不知何故,鬼使神差,這小娘子問一句,趙勉就回答一句,並無阻礙。

    趙勉答道︰“這位郎君姓一個魏字。姑娘可曾認識?”

    蕭鳳心中宛如突然閃過一絲失望。原來不是蕭小哥兒,這漢子明說了,姓魏。

    但是我也不認識什麼姓魏的人啊?

    想到此處,蕭鳳心里升起一絲希望。

    趙勉一看這位小娘子不再說話,心中一動,伸手在懷里一淘,拿出一個物件來。

    眾人一看,這趙勉從懷中摸出的,卻是一張紙,而且很普通的契丹麻紙,紙上面用炭筆畫了一幅圖片。

    蕭鳳正在失落之間,見到趙勉手中的東西,定楮看去,正是自己所畫"在風雪之夜,蕭小哥在石縫外面,用身子為自己擋住了寒風和野狼。"

    當即,蕭鳳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位大哥,這畫你是從何而來?”

    趙勉久于皇城司,豈會看不出面前女子和這畫很有淵源,于是認認真真說道︰“姑娘,這畫便是托我之人交付于我,用來尋找蕭鳳姑娘的信物。”

    驛丞娘子心中激動,捏著蕭鳳手臂的手指不自覺的加上了力氣,但是蕭鳳渾然不覺。

    蕭鳳听到趙勉的話,心中半信半疑。

    問道︰“這人還說過什麼話?”

    趙勉拱拱手。說道︰“姑娘,你可認識我說的蕭鳳姑娘?請姑娘告知,必有重謝。”

    蕭鳳忍著激動說道︰“他還說過什麼?”說著話的時候,已經是不自覺的流露出了關切之意和款款深情。

    趙勉等人觀言察色,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當即說道︰“他還說過你們認識一個叫做木托大嬸的人,”

    “木倫大嬸。”蕭鳳輕輕但是很堅決的糾正著。

    听到此處,趙勉等人再無疑心,趙普直接拱手道︰“姑娘可是姓蕭?”

    蕭鳳看著趙勉,眼眶已經紅了。

    趙勉當即拿出一個物件,眾人一看,卻是一張被啃了幾口的 。

    蕭鳳看到此物,淚如雨下︰“果然是我的蕭哥兒,是我的蕭哥兒。”

    驛丞娘子也是十分激動,看著蕭鳳的等待並沒有白費,眼角也涌出淚花。

    而這個時候,驛站中人,還有驛丞有一絲清明。

    驛丞在旁邊問道︰“幾位客官,這位姑娘的故人姓蕭,不過剛才幾位客官說自己故人姓魏,小老兒多問幾句,不要介意。”

    趙勉是何等任務人物,常年的皇城司生涯,瞬間便想到了此種關鍵。

    “我家公子在契丹,是情勢所迫,所以在契丹自然用的假名。現在公子安全後,派我等接蕭鳳姑娘南下,公子自然用的真名,總不成現在還不用真名給蕭鳳姑娘知曉,個中緣由,還請海涵。”

    驛丞想了想,算是接受了幾人的解釋。

    這樣一來,趙勉等人的身份算是核查無疑了。蕭鳳紅著眼眶道︰“我就是幾位大哥口中所說的蕭鳳,幾位大哥在上,受小女子一拜。”

    趙勉等人雖然不能說魏羽身份,但是如何受得起蕭鳳的禮節,當即站起身來,往兩旁閃開。

    驛丞說道︰“幾位遠道而來,我也略備一些水酒,給蕭鳳妹子家人,接風洗塵。”

    不多時,驛站中的長幾上,幾道小菜,一壺米酒。

    半個時辰後,酒足飯飽。

    趙勉道︰“蕭鳳姑娘,可有隨身物品需要攜帶?”

    蕭鳳從屋里拿出一個小包裹,從里面抓出金瓜子,對驛丞兩口子說道︰“大哥大嫂,這段時間打擾了,這金子大哥大嫂務必收下,否則小妹于心不安。”

    驛丞推辭再三,只得收了。

    這樣一來,蕭鳳除了自身的幾套換洗衣服之外,身無長物。

    這時候,驛丞娘子說道︰“妹子已經有孕在身,要不要尋一個馬車,要是終日騎馬,就算是再健壯的婦人也怕顛簸影響懷中胎兒。”

    趙勉等人剛才吃酒,雖然听到驛丞提了一句蕭鳳懷孕,但是確實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一直沒有說話。

    而這個時候,驛丞娘子的主意,確實有可取之處。趙勉當即從懷里摸出一些銀子,說道︰“麻煩大嫂,能不能幫蕭鳳姑娘找一輛馬車。”

    驛丞娘子連忙推辭,而驛丞這時候站起身來說道︰“驛站旁側有一個劉家,馬車倒有一輛。我去問問,幾位官人缺把這銀子收下,適才已經收了金瓜子了,萬萬不可再收了。”

    說完後,驛丞推開門,踏入漫天風雪。

    一番準備後,方勉駕車,其余的皇城司衛士隨車而行。

    一輛車,數位騎士,一路南下。

    站在驛站門口看著馬車遠去的與驛丞娘子,眼眶已經紅了;而驛丞看了一會兒,走回驛站,揉了揉眼楮,罵了一句︰“媽的,這鬼天氣,下個雪加害迷了眼楮了。”

    正當蕭鳳等人從寬城一路趕往開封府的時候,耶魯隆緒的車駕也從上京臨潢府趕往了析津府。

    析津府中,已經是全城白紗,一片肅穆。

    在蕭燕燕的鐵腕之下,除了之前軍帳中大放厥詞的黑訖支之外,蕭燕燕和南院北院大王,相繼發覺了幾名意欲對契丹皇室不利的部落。

    這樣一來,至少在析津府內,契丹皇權的統治是固若金湯。

    就算是有膽敢犯上者,這絕對忠于皇室的皮室軍和御林軍,必將成為皇室最後的屏障。

    在析津府行轅中,蕭燕燕正和一群契丹重臣議事。

    蕭燕燕道“現在算來,太子還有六日方才趕到析津府,那麼皇上的遺體,眾位愛卿可有什麼建議?”

    契丹的葬禮不同于漢人,漢人在死後,幾乎整齊劃一就是一個土葬。而且還將就葉落歸根,土葬的位置一般在家鄉,尤其是家族墳墓中。

    但是契丹和中原有異。

    契丹國第二任皇帝,太宗耶律德光駕崩後,據契丹太史令記載︰﹝耶律德光﹞次于欒城縣殺胡林之側……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為‘帝’焉。

    而一般的契丹富貴之家,家中長輩去世後,往往也是︰契丹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彩縫之,又以尖葦筒刺于皮虜,瀝其膏血且盡,用金銀為面具,銅絲絡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蓋用此法,時人目為帝,信有之也。”

    如果放在後世,這是妥妥的木乃伊做法。

    除了這個木乃伊做法之外,契丹也流行天葬。

    父母死而悲哭者,以為不壯,但以其尸置於山樹之上,經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

    甚至宋國有文人記載︰冬至日國俗,屠白羊、白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山。山在境,北俗謂國人魂魄,其神司之。

    這樣一來,雖然景宗耶律賢身前也興建了乾陵,但是這乾陵之地,到底是耶律賢尸首完整的放入靈柩土葬于此,還是用帝(木乃伊)的方式,還是用天葬的方式,最後將耶律賢骨骸收到乾陵地宮之中。

    這是一個問題,而且是很大的問題。

    蕭燕燕道︰“眾位愛卿,不知諸位對先皇大行,采用何種葬禮,有何意見?”

    一時間,濟濟一堂的行轅大帳中,鴉雀無聲。(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登仕郎》,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登仕郎第三百五十二章 怎麼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登仕郎第三百五十二章 怎麼埋並對大宋登仕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