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幽幽,山河飄零。
站在虎門鎮的海防城頭上,遙望180年前的華夏山河,不免讓人唏噓。
那時的東方大國,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空,已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
積貧積弱的土地,會讓人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只要一場火。
仿佛就能燒了這陷入泥潭中的龐然大物。
站在雨幕下,林楓問道,“晚輩斗膽一問,此次虎門銷煙,在前輩心目中,真正目的是為了國家大義嗎?”
林則徐一愣,顯然沒想到,林楓會問這麼滑稽可笑的問題。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虎門銷煙。”
“自然是為國為民。”
這位穿著舊時代朝廷官袍的總督,冷峻而又蒼的臉龐,怔怔望向前方,繼續發出重音道︰
“整個朝廷中,唯有本官,認為鴉片之害是可以導致亡國滅種的大臣,便再無他人了。”
林則徐此時的神態。
頗有種天下皆醉唯我獨行的落寞孤獨感。
林楓道,“前輩,後世有人評論,說因為有虎門銷煙,損害了洋人利益,激起了東西雙方的大沖突,才引發了後來一系列惡戰,對此,您怎麼看?”
在現代網絡。
甚至有人持一種觀點。
說林則徐不去虎門銷煙,華夏與日不落國的戰爭就不會發生,還說林則徐不是英雄,而是民族罪人。
這簡直扯淡。
如今穿越回180年前的時空,親自對話這位虎門銷煙的朝廷總督。
林楓覺得,必須要澄清,還林則徐一個清白。
假定是林則徐導致了戰爭,那麼,在林則徐去世後的16年後,西方列強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是林則徐造成的嗎?
又4年後,為何西方聯軍再度攻佔天津,後佔領燕京並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再後來,華夏被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還與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共同鎮壓人民的反抗。
這一系列後果,都是林則徐的過錯?
還是西方列強早就有著侵略野心?
不要以為你求饒下跪,外國列強就會刀下留情。
如是,那麼,無數手無寸鐵的華夏百姓為何被外國侵略者屠戮?
如果當時的朝廷不腐敗,官商不勾結作惡,而是大力發展經濟、科技、軍事、國民教育,改善民生,外國列強膽敢侵略嗎?清兵就這麼不堪一擊嗎?
對于後世人的問題。
林則徐唯有苦笑,回道,“哪怕沒有虎門銷煙,戰爭一樣會發生啊!”
隨後。
這位不怒自威的朝廷官員,分析局勢說著。
他說自己在這段時間禁煙,雷厲風行,秉公執法,對待洋人毫不留情面,即將能在這虎門鎮完成銷煙。
眼下,朝廷內外,已經出現了很多非議的聲音。
有人認為即將出現的東西戰爭,是日不落國要求與清朝通商未果的背景下,會借助虎門銷煙這個契機發動了戰爭,還說這場戰爭本來可以避免的,是因為他林則徐強硬的銷煙,促使日不落國會發動一場戰爭。
實際上會是這樣嗎?
絕對不是。
東西戰爭可以不打,但是華夏的市場必須打開,為了守護華夏的市場,為了大清的顏面或者國家主權,落後的清王朝必然與日不落國有一戰。
林則徐甚至猜測接下來的局勢,說後來的議和派肯定認為,只要推出他林則徐就可以使日不落國結束戰事,日不落國所恨者,不過他林則徐一人,迫于局勢壓力,當朝皇帝絕對先是革了林則徐的職,再是發配邊疆。
又說東西對打的結局是慘烈的,清朝完敗,一點余地都沒有。
接下來的局面,只要帶點腦子,都能想得到,該通商的通商,該賠款的賠款,該割地的割地。
沒想到。
身處在這個渾渾噩噩的時代,林則徐居然看得那麼遠,那麼深。
林楓道,“前輩,如果由你主持局面,對付那些洋人,能否取勝呢?”
“不能!”
“本官不是神明。”
“也沒有神通廣大的能耐。”
林則徐直截了當,很顯然,他已經甚至,現在腐朽的朝廷,根本擋不住洋人的堅船利炮了。
正如他編篡的《海國圖志》中就已經表現出來,東西對打,清政府必敗,林則徐主張開眼看世界,實際上已經承認西方超過東方的事實,然而,林則徐未敢明說,說己不如人這種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話,在士大夫之間是沒有市場。
說完後。
林則徐神色糾結,問道,“年輕人,你來自未來,讀過歷史典籍,既然橫豎都是失敗,怎樣都避免不了朝廷陷入危難死局,你說此次虎門銷煙,有意義嗎?”
听到這番話,林楓心頭不由一痛。
連華夏第一個甦醒的人,都在內心深處,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無實際意義嗎?
“林老,當然、必須、絕對有意義啊!”
“是的,那場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華夏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沒毛病,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日不落國販賣毒物的本質,喚醒了華夏人們的愛國意識。”
“可惜的是,一場虎門銷煙,沒有拯救華夏于水火之中。”
“誒,自此以後,西邊列強開始肆無忌憚,入侵我們的土地,殺戮我們的百姓。”
“兄弟,要從另外角度看待,它也加速了我們步入近代史的發展。”
“沒毛病,這場虎門銷煙,真的喚醒了當時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幾十年後,有一批真正民族魂的人覺醒了,他們奮起反擊,為了祖國與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撐起華夏民族脊梁。”
……
主持人林楓的答案,其實與現代觀眾所議論的,大同小異。
對于這個答案。
林則徐總算得到些許安慰,居高臨下,望著虎門鎮的景象,感慨道︰
“真不知道,這里在兩百年後,會是怎樣的光景?”
林楓順著視線望去,說道,“前輩,這會是一個制造業繁榮的時代。”
他的手掌伸起,朝著空氣點了點,指尖有光飛出,化為流彩,擴散而去。
這一座雨夜下的殘破小鎮,頓時變了。
仿佛一場神話塑造的奇跡。
無數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數不清的現代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涌。
那昏暗的泥濘道路,變成了寬敞大道,路燈密布,一眼望不到頭。
宛如一條條橫臥長龍,盤踞向遠方。
那簡陋的牛馬車,變成了一輛輛飛速疾馳的汽車,奔跑著,發出震耳欲聾的引擎轟鳴聲。
那低矮的房屋,變成了堅固時尚的樓房,家家戶戶,歡聲笑語。
那原始的小市場,也搖身一變,化為了一座座商業廣場,亮如白晝,人來人往,異常繁榮。
那雜草叢生的田野里,稻穗飽滿,即將迎來一年的大豐收。
……
數不清的奇跡在上演。
一古一今兩人的眼中,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現代科技信息時代的新世界。
這是現代最真實的虎門鎮景象。
林則徐站在原地,宛如石化。
他那對眼楮瞪到最大,東看看,西瞧瞧,一副仿佛身處夢境中的震驚臉色。
恐怕他做夢也想不到。
不到兩百年時間,曾經積貧積弱的華夏,已經如此繁榮,如此昌盛,如此強大。
林楓開口解釋著,說在未來的時空,虎門這片地方,以及周圍大片土地,會成為制造業之都。
在後世,還有一個說法,如果虎門大塞車,那全世界的電子市場都要感冒,說明其對電子制造業的影響之大。
虎門不產羊毛絲線,卻是服裝之都。
虎門不產木材,卻是中國家具之都。
此外,華夏還是世界工廠,創意之都。
這里的經濟是華夏資源的匯齊,它的資金是港台的,工人是全國的,尤其是華夏女工,華夏女性又在關鍵時刻,撐起了華夏的經濟。
這是一個全華夏人在虎門一起開創一個奇跡的時代。
腳下的土地。
180年後的光景,竟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林則徐徹底陷入震驚,心情難以復加,凝視四周華燈璀璨的盛世繁華,整個人也久久無法回神。
也不知道過去多久,他才問道,“年輕人,這一場華夏的黑暗災難,究竟是如何挺過去?本官所任職的朝廷,在未來,又將變成何種狀況?”
林楓,“……”
前輩。
您任職的大清朝廷,早就滅亡了啊!(www.101noveL.com)